用擬人的方式進行品牌建設,更能夠激發目標群體的同理心!
前兩個章節跟大家討論了「邪術」應該抱有的心態以及支撐「邪術」的理論基礎,佔據了整部「邪術」近半數的內容,雖然這些內容枯燥並且無聊,但是這些都是能實現「邪術」操控目的的必要基礎,前面所有的文章也一再跟大家強調它們的重要性,這裡還需要繼續跟大家嘮叨一下,想要熟練操作「邪術」,前面的內容是必要條件,如果大家閱讀到這裡,還不能夠完全清晰的記得前面的內容的話,建議大家重新閱讀前面的所有內容,將它們融化在骨子裡,只有這樣,在閱讀之後的文章以及「邪術」的實際操作時,大腦裡才能一直想的都是前面講述過的心態和理論基礎。只有將前面講述的所有內容都內化成為潛意識,才有可能真正的操作好「邪術」,從而操控目標群體。
從本文開始,將擺脫那些枯燥、無聊的理論內容,進入「邪術」的實際操作環節。本章開始將會跟大家詳細的討論品牌虛擬人偶建設,通過前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對品牌虛擬人偶這個名稱已經不陌生了,也都已經理解了品牌虛擬人偶模型是基於人性的四大動機而產生的,同時也是正常人類內心潛意識都有的通用動機,所以想要把品牌虛擬人偶建設好,必須要把人性的四大動機熟練掌握,如果對四大動機的概念都模糊的話,那麼品牌虛擬人偶建設的方法就永遠也無法掌握。先來回顧一下人性的四大動機:
通過前面文章討論過,大多數人都很想要被人喜歡、很想要歸屬於某個團體。與此同時,又很希望成為獨立的個體,很希望走屬於自己的路。兩種欲求都是深層的人性動機,但往兩個相反的方向拉扯。歸屬的渴望想,要取悅他人、服從他人;個體化的渴望則促使獨處,並作出可能不被親近的人所了解的決定後行為。同樣的,大部分人也都很需要安全與穩定。這樣的渴望可以從例行公事、舒適感或墨守成規中獲得滿足。但是,一個人無論多麼想要獲得安全感,大多數仍然會受到企圖心和徵服欲道德趨使。然而,想獲得成就的喜悅,就必須冒險,因此,當很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些什麼的時候,可能會採取有爭議的立場,也可能自行創業或嘗試其他冒險的新投資。所以這就構成了人性的四大動機,基於四大動機的本性和潛意識,又衍生出十二種虛擬模型,因為我潛意識中存在獨立型人格,衍生出天真者、探險家和智者三種人偶模型;因為存在掌控型人格,衍生出英雄、亡命之徒、魔法師三種人偶模型;因為存在從屬性人格,衍生出凡夫俗子、情人、弄臣三種人偶模型;因為存在穩定型人格,衍生出照顧者、創造者、統治者三種模型。四大人性動機,每個動機衍生三種人偶模型,構成了「邪術」的十二品牌虛擬人偶模型,在實際的品牌營銷操作中,可以根據自己的產品特點、文化定位、公司風格、創始人類型選擇合適自身企業的品牌虛擬人偶模型。品牌虛擬人偶模型的選擇和建設是「邪術」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因為真正能夠操控目標群體的角色,只有品牌虛擬人偶模型,而不是人偶背後的我們,如果品牌虛擬虛擬人偶模型創建的有瑕疵、有漏洞的話,那麼對目標群體的操控難度也會隨之增大,甚至根本無法實現最終操控目的,營銷陷阱的全部作用也將隨之失去,便的沒有意義。
前面的文章中也有提到過,「邪術」中的品牌虛擬人偶模型和所說的人設有本質上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人設是一種意識假設行為,是通過一系列的偽裝手段,對某個人或事進行包裝,這種偽裝行為隨時都有可能被揭穿,也就是通常說的人設崩了,一旦人設被揭穿,不但沒有辦法繼續偽裝,甚至後續的所有活動都無法進行,最終也會失去目標的信任,只能激起他們的厭煩感。而「邪術」中所運用的品牌虛擬人偶模型,因為擁有虛擬名片、虛擬屬性、虛擬價值觀、虛擬記憶這些內容,並且將這些內容不斷的內化到品牌虛擬人偶中,它就會成為生活在目標群體大腦世界中的活生生的人,雖然是在現實世界中沒有物質形態的存在,但精神形態是無比豐富和夯實的,所以「邪術」中的品牌虛擬人偶是不可能被擊垮的,就像每個人的自我成長過程一樣,它只能隨著內化的程度越來越深、越來越豐富變得越來越結實,越來越不可戰勝。
關於品牌虛擬人偶需要內化的內容包括:首先是虛擬名片就相當於每個人的名字、長相、身材等這些能夠給人留下基礎印象的元素,可以理解成為傳統品牌建設中的品牌名稱、logo、slogan,甚至整套的CIS系統,能夠目標群體展現第一印象,讓目標群體有基礎的認知。其次是虛擬屬性,相當於每個人都有的性格特點,但每個人又不盡相同,所以就是十二個品牌虛擬人偶模型的人格屬性,每一個人偶模型的人格特點都很鮮明,而且相對能夠激發目標群體的同理心,這個屬性分為正面屬性和反面屬性,在不同的營銷陷阱操作階段去展現不同的屬性面,來刺激目標群體的大腦活動。接下來是虛擬價值觀,相當於每個人的價值觀,也就是世界的格局、角度,對待世界外物所保持的態度,可以把它理解成為傳統品牌建設中的品牌文化,就是創建的品牌虛擬人偶向目標群體展現的價值觀,是能夠吸引目標群體心理的主要內容。最後是虛擬記憶,就相當於每個人自身的人生經歷、成長故事,所以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為傳統品牌建設的品牌故事,在「邪術」的操作過程中,目標群體產生的不同心理反饋的階段,就能給予更多的故事來引導,才能進入營銷陷阱中的最後一個階段的陷阱----操控陷阱。所以正是因為有了以上內化在人偶身上的內容,品牌虛擬人偶才會堅定不移、屹立不倒,牢牢的佔據著目標群體的心理位置。因此檢驗建設的人偶是否成功的標誌,就是在自己的眼裡這個人偶是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