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的基輔之殤,數十萬蘇軍喋血基輔,慘遭德軍合圍殲滅

2020-12-18 歷史皇太后

基輔戰役是十分慘烈的,其結果是近七十萬的蘇軍官兵投降被俘。這是一場突然且充滿爭議的戰役,但是不能否認蘇軍確實是英勇抵抗了德軍,前線多個高級將領戰死沙場彈盡糧絕的官兵在沒有人指揮的條件下還是抵抗了三天,並且德軍的武器裝備和人數上都遠遠高於他們。

一、基輔戰役的背景

這裡首先為蘇軍辯解一下。其實雖然說蘇聯紅軍最終有將近七十萬的官兵投降,很多了解這段歷史和當時的其他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對他們感到不屑,認為他們是沒有勇氣的戰士。可是事實上這也正是亞洲國家和歐美國家的文化差異。歐美國家認為生命高於一切況且是根本就沒有獲勝的可能的時候投降並不可恥,而亞洲這邊的國家自古以來都受到中國文化的薰陶他們都認為犧牲才是證明自己沒有膽怯和報效國家的最好方式。最典型的就是日本扭曲的武士道精神像他們一樣就算是失敗也要全體"玉碎"的方式在歐美國家看來就是不可思議的。

言歸正傳基輔這座城市是東歐國家烏克蘭的首都。烏克蘭是一個蘇聯的加盟國收到蘇聯中央的保護他位於兩河的交匯處(第聶伯河和傑斯納河)這是連接中亞的重要門戶有了他就相當於可以經過這裡進入黑海,並且通過這裡直接包圍蘇軍的多個集團軍。這次戰役開始之前歐洲的局面已經崩盤整個歐洲大陸除了遠在英吉利海峽之外的英國都被德軍所管轄,也就是說只有英國在抵抗盤踞整個歐洲的德國。

德國這般強勢使得即使如蘇聯這般強大的國家都只想著避其鋒芒,蘇聯領袖史達林只能被迫將國家的軍工和重工業極地內遷並且和德國談判積極求和不想和德國打仗。同時為了以防萬一遭到德日的兩面夾擊還放棄了支援中國對日本採取中立的態度,防止日本增兵西伯利亞。德國當時可謂是如日中天,如果他和蘇聯交好完全有希望慢慢拿下英國,統一除了蘇聯那一小部分的歐洲領土之外的整個歐洲。

二、可悲的巴巴羅薩

為什麼說巴巴羅薩是可悲的呢,因為他對於當時的德國來說就是個完全錯誤的計劃。如果希特勒不制定這個計劃那麼可能他真的能佔領整個歐洲。但是侵略家的野心是不能停止的希特勒認為英國只是在苟延殘喘他們可以兩面作戰拿下英蘇徹底統一歐洲,他通過情報和蘇芬戰爭的結果認為蘇聯經過史達林的清洗之後已經沒有能夠進行正確指揮的優秀將領了,而且他們的士兵作戰能力極差。

雖然當時的情況確實是如此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大國是可以在戰爭之中迅速成長的因素,他認為他的閃電戰戰術對蘇聯也會奏效的(顯然他忘記了拿破崙)。在制定完計劃之後在1941年6月22日蘇德開戰了。德軍又開始了他們的閃電戰發動大量機械化部隊和空軍開始襲擊蘇聯紅軍。他們分為三個集團軍負責基輔方向的是由龍德施泰特帶領的南方集團軍,他們想快速拿下莫斯科、基輔、列寧格勒等地將蘇軍的主力部隊消滅在蘇聯靠近歐洲的部分。

其實蘇聯這邊早早的就可以做好防禦準備,但是史達林盲目的相信自己的判斷,他認為希特勒在沒有拿下英國之前是不可能去和他們作戰的(希特勒有可能是利用了他的想法才想拼一下看能不能快速拿下蘇聯)。儘管有無數的間諜和英國的情報告訴他快做好準備史達林想得是英國這樣殷勤是不是想拉他下水對抗德國。(我認為史達林的想法沒什麼問題只不過他遇到了瘋子希特勒)

三、基輔戰役

蘇聯紅軍的大部分軍隊都在烏曼戰役的失敗之後被留在基輔一帶(烏曼戰場被俘的蘇軍大多餓死)。德軍雖然沒有徹底殲滅西南方面軍但是將他們的裝甲部隊近乎全殲,兩條腿當然追不上裝甲履帶他們無法牽制德軍了。但這畢竟七十萬左右的蘇軍,這些蘇軍還在拼命的阻攔德軍步伐,德軍在七月十一日的時候距離基輔已經只有不到20公裡了,可最終還是被擋了下來。這時蘇聯內部就出現的分歧以朱可夫為首的將領勸阻史達林將西南的守軍撤回到莫斯科史達林非但沒有採納還貶了朱可夫。

這一決定差一點就使得蘇聯亡國了,要不是因為希特勒糊塗的指揮讓本該馬上攻佔莫斯科的德軍撤迴轉向合圍烏克蘭那麼戰爭的局面可能會改寫。德軍在武器裝備優於蘇軍數倍甚至前線火炮飛機數量是蘇軍的一倍以上的局面下,希特勒的內心開始膨脹了。認為大業將成的他想要全面消滅蘇聯軍隊,然後再拿下首都莫斯科。

於是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軍的南方和中央兩個大的集團軍群開始包圍烏克蘭的蘇軍,中央集團軍群渡過傑斯納河穿插到了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後方。南方集團軍則像趕羊一樣將這些蘇聯紅軍趕到了他們的包圍圈內,面對這樣的局面基輔的人民都自願的加入紅軍有二十萬人加入抵抗德軍的戰役之中。其實這個時候蘇聯紅軍如果全力突圍的話是可以逃脫的很多蘇聯將領也是這麼認為但是史達林固執己見的不允許他們就這麼撤退了,即使是撤退也要邊打邊走撕掉德軍的一塊肉下來。就是這樣猶猶豫豫的情況使得蘇聯軍隊喪失了主動權被徹底包圍。

德軍開始對著包圍圈內的蘇軍開始猛烈進攻很多蘇聯的中高層將領在這場包圍殲滅戰中陣亡,他們陣亡了卻沒有人會來頂替他們這導致了蘇聯軍隊的指揮系統越來越混亂即使史達林最終還是下令讓他們撤也為時已晚了,只有區區兩萬人逃了出來66萬多人的蘇聯軍隊被德軍俘虜。德軍於1941年9月28日開進基輔城內數萬猶太人被殘忍的屠殺。

結語

這場戰役雖然是大勝但是希特勒犯了致命的錯誤,他自大的沒有直接拿下莫斯科導致之後蘇聯援軍到達他便再也沒有機會拿下莫斯科了,而史達林犯的錯誤更大他盲目的認為蘇軍可以反敗為勝太過重視基輔這個城市了使得那麼多的生力軍被俘虜,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希特勒不犯錯那麼戰爭的結果會是怎樣的呢?

參考文獻:《二戰簡史》

相關焦點

  • 近百萬蘇軍全軍覆沒,基輔戰役為何成為二戰時最大的圍殲戰
    基輔戰役是蘇聯與德國在二戰前期發生的一次大型戰役,這場戰役蘇軍慘敗,大量有生力量被德軍殲滅,60多萬蘇軍被德軍俘虜。德軍也因為此戰的勝利,佔據了烏克蘭大片地區,並在蘇聯西南戰場佔據了主動權。有一種說法認為基輔戰役,是二戰時期眾多大型戰役當中最大的圍殲戰,據說這種說法是來自於希特勒。就單次戰役士兵和裝備損失的數量而言,基輔戰役並不是最多的。這次戰役勝利讓德軍新增能夠控制的區域,也不是最大的。但這一次戰役德軍的勝利對於蘇軍心理上和實力上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
  • 為何蘇軍損失整個方面軍都沒事,德軍損失一個集團軍就失掉主動權
    但蘇軍仍然憑藉傷亡較大的部隊和德軍激戰烏克蘭。在1941年7月的戰鬥中,德軍被蘇軍阻擊於烏克蘭首都基輔外圍地區,德軍夜間佔領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計劃落空了。 隨著史達林拒絕朱可夫的合理建議,蘇軍的悲劇出現了—— 1941年8月3日到13日,德軍經過兩次突擊將烏曼地區的蘇軍第6集團軍和第12集團軍共10.3萬人全部殲滅。蘇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結合部的局勢日益複雜化,德軍逐步掌握了基輔戰場的主動權。
  • 二戰期間,德軍殲滅大部分蘇軍之後,為何蘇聯的軍隊越打越多?
    萬蘇聯平民及220萬德國平民死於戰爭根據現在的資料,他們動員集結了將近600萬人的軍隊,對蘇聯發起了滅國式的攻擊,有著優良的軍隊、充足的準備,完善的後勤,然後突襲蘇聯,在前期,蘇聯損失慘重將近30個師被團殲、數十萬蘇軍成為俘虜,在基輔戰役中,蘇聯軍隊70個師血戰10天,蘇軍66萬餘人被殲滅,剩下的蘇軍編制也損失過半,傷殘者比陣亡的還多,現有的編制殘缺不全
  • 二戰時期,在莫斯科會戰中,蘇軍為什麼能擋住德軍的進攻?
    而在蘇德戰爭早期,戰術素養落後的蘇軍士兵被大批包圍後,亦在明斯克、基輔等地區被善於應用閃電戰、鉗型攻勢的德軍俘虜殲滅大量有生力量。至1941年9月時,德軍直接俘虜殲滅的蘇聯軍隊已經超過300萬,德國中央集團軍185萬大軍已經將戰線已經推進至莫斯科外圍防線維亞濟馬和布良斯克,此時的莫斯科正陷入準備不足和兵力不足的雙重困境。
  • 蘇聯史上最大慘敗——基輔戰役,印證了史達林初期戰略的失誤?
    基輔戰役是史達林的一次重大戰略失敗德國軍隊從8月7號開始包圍基輔,在9月16號形成合圍之勢,在這個時候蘇軍西南戰區總司令布瓊尼元帥為了保存實力,決定違背史達林的計劃進行全面撤退。然而史達林卻讓他頂住。不過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當時德軍的進攻太過於兇猛,應該避其鋒芒,拉長戰線,消耗德軍。當時就連朱可夫也不認同史達林的觀點。
  • 一次誤讀電報,導致蘇軍損失2648輛坦克,慘痛的杜布諾反擊戰
    當時執掌西部軍區的巴甫洛夫大將,在戰爭爆發大約3小時之後下發了反擊命令,試圖使用手中的機械化集群殲滅德軍進攻部隊,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發動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三股強大的機械化集群發動南北中三路合擊,就可以將德軍進攻部隊包圍並殲滅。
  • 二戰蘇軍最可惜的名將,曼施坦因曾是其手下敗將,卻死於無名之輩手裡
    1931年至1941年間,瓦杜丁歷任師參謀長、西伯利亞軍區司令部第1部部長、基輔特別軍區副參謀長、參謀長、蘇軍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  他還親自率領諾夫哥羅德蘇軍戰役集群參加戰鬥,粉碎了德國曼斯坦因集團軍對列寧格勒發動的數次突擊,擊退德軍40餘公裡,使德軍遭受了重大的損失。  1942年5月,瓦杜丁被任命為蘇軍副總參謀長,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駐布良斯克方面軍做了大量工作。7月初,德軍渡過頓河,突入沃羅涅日,形勢危急。瓦杜丁奉命出任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
  • 俄羅斯二戰新劇《逃兵行動》:蘇軍偵察兵奇襲德軍集中營
    影片講述衛國戰爭期間,納粹德軍在被佔領的白俄羅斯領土上組織了一個集中營,裡面不僅關押蘇軍戰俘,還包括德軍中的犯人。蘇軍偵察員設法獲得了集中營的具體位置,反情報指揮官亞歷山大·格羅莫夫決定消滅集中營裡臭名昭著的指揮官、黨衛軍上校奧斯卡。
  • 德軍兵臨莫斯科僅四個月,蘇軍反攻至柏林為何要四年?有五點原因
    但無論如何,1941年的德軍在裝甲部隊的質量上、在大縱深合圍的戰役戰術指揮上,都具有相當大的優勢,拿波蘭和法國練完手以後,閃擊戰的運用已經爐火純青。所以蘇聯人一下子被打懵了(坦克分散使用不提),多個重兵集團遭到合圍殲滅,而德國坦克則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到1941年7月11日,中央集團軍群古德裡安裝甲集群已經深入蘇境接近600公裡,平均每晝夜推進35公裡。
  • 沃羅涅日拉鋸戰的開端,蘇軍與德軍的混戰,第一次沃羅涅日戰役
    ,對哈爾科夫形成合圍之勢。這樣一來蘇軍就有希望在年末前把戰線恢復到第聶伯河沿線,甚至收復基輔也是有希望的,但首先應該鞏固烏克蘭東部的局勢,然後才有可能反擊。 蘇軍統帥部認為德軍極有可能會通過哈爾科夫向莫斯科背後實施突擊,因此史達林授權鐵木辛哥提前發動哈爾科夫戰役以破解德軍可能的北上攻勢。而在烏克蘭東部的蘇軍主要任務是穩定戰線,等待反擊時機到來。
  • 蘇軍上將司令親自上前線用大炮打坦克:因敗仗被抓,卻得貴人救命
    科涅夫是二戰蘇軍的著名將領,在戰爭中後期,科涅夫指揮的部隊在許多戰役中建立了功勳,如庫爾斯克戰役的反攻階段、1943年底的烏克蘭戰役與解放基輔、1944年2月的科爾孫戰役、1944年夏天的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1945年解放波蘭的戰鬥和攻克柏林。但這位元帥卻很少提到他在戰爭初期的活動。
  • 二戰曼施坦因反攻日託米爾得手,蘇軍為何失而復得?輸光了本錢
    這場戰鬥是蘇軍發動基輔反攻戰役的延伸戰鬥,也是決定南線德軍命運的關鍵一戰,雙方指揮員瓦圖京和曼施坦因是針尖對麥芒,戰略要地日託米爾更是幾次易手。由於德軍裝甲主力損失嚴重,曼施坦因不僅要承擔指揮失利的責任,還把自己裝了進去成了失敗的背鍋俠。這個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呢?
  • 戰爭初期蘇軍兩大要塞體系,防守士兵抵抗一年多,被俘後嘲諷德軍
    而機槍碉堡的防護水平和上文中提到的基輔築壘地域B型差不多。 蘇軍在1941年初期利用這些火炮與機槍結合的超強工事,在烏克蘭區域附近與德軍展開了作戰,極大程度的拖延了南方集團軍前進的步伐。雖然後來由於在基輔包圍戰中,蘇軍的指揮錯誤和德軍兵力調配及時等原因導致烏克蘭境內大部分蘇軍投降。
  • 朱可夫給胡貝的勸降信反而激發德軍鬥志,德軍突圍使蘇軍傷亡慘重
    朱可夫最失敗的一次戰役其實是1944年3月的「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包圍戰,坐擁近200萬兵力的烏克蘭第一、第二方面軍沒能吃掉包圍圈裡的德軍第一裝甲集團軍,並且讓其幾乎全身而退,在戰術靈活性方面還是有點差距。而這一戰正是曼施坦因元帥的二戰謝幕之戰,他的繼任者莫德爾元帥也成功穩定住了面臨崩潰的南方戰線。
  • 二戰莫斯科保衛戰,蘇軍和朱可夫將軍的精彩反擊,讓德軍走下神壇
    短短的兩年裡,希特勒憑藉著閃電之劍,就連大英帝國都被「德意志之鷹」的鐵翼攪亂了。但是歐洲這個大蛋糕的東部,紅色的蘇聯一直是希特勒的心腹大患。1941年6月,希特勒終於把「巴巴羅薩計劃」付諸實施。隨後俄羅斯大地成了德意志的戰場,佔領了基輔,包圍了列寧格勒,準備要拿下史達林莫斯科總部。
  • 二戰第聶伯河會戰,蘇軍4500空降兵誤入包圍圈,朱可夫聲東擊西?
    而在蘇德戰場上,下第聶伯河戰役中,蘇軍4500空降兵誤入包圍圈,這也被認為是一次很失敗的行動,實際上是朱可夫聲東擊西。因為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失去了東線的主動權,史達林就迫切的想要把德軍給趕出去,認為發動第聶伯河戰役的時機正好。
  • 塞瓦斯託波爾戰役:史無前例的炮擊密度,蘇軍狙擊女王被炸成重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德軍不僅擁有所向披靡的裝甲部隊,不僅擁有不可被超越的王牌飛行員,而且還擁有被譽為"戰爭之神"的火炮。在塞瓦斯託波爾,德軍就依靠其前所未有的巨型火炮,史無前例的炮擊密度,攻克了這個被蘇軍號稱「永遠不會被攻克的要塞」,不但使德軍名將一戰封神,還將蘇軍排名第一的美女狙擊手炸成了重傷。
  •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第16集團軍為何3次換防?戰況太激烈
    翻開蘇德戰爭歷史,1941年的基輔戰役和斯摩稜斯克戰役幾乎是同時展開的,前者是7月7日打響,後者是7月10日打響。但兩場戰役的起點不一樣,蘇軍的防禦部署也不同。首先,基輔戰役打響前,蘇軍在南線部署了強大的防禦集團。
  • 蘇軍在戰爭初期的反突擊,鐵與血交織的決戰,杜布諾反擊戰
    一、國防人民委員會第三號令 當6月22日晚上,朱可夫抵達了西南方面軍位於捷爾諾波爾的司令部時(原基輔特別軍區司令部),他通過電話從留守總參謀部的副總參謀長瓦圖京中將處得到了壞消息——戰鬥仍舊在持續,目前正在蘇軍築壘地帶爆發,局部地區的德軍部隊已經深入蘇軍境內15至20公裡左右。
  • 為殲滅德軍第6集團軍,蘇軍7個野戰集團軍組合,兵力達28萬人
    1943年1月初,德軍第6集團軍已經被包圍於史達林格勒一個多月,蘇軍在最初的大規模進攻受挫後便暫時放棄了對第6集團軍的圍殲,主要原因是德軍對第6集團軍發起了救援行動,蘇軍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阻攔德軍「霍特」戰役集群的推進上,隨著蘇軍粉碎了德軍的救援行動,蘇軍開始將注意力再次回到第6集團軍身上,必須迅速殲滅德軍第6集團軍,防止德軍再次發起解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