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美士兵首次肉搏戰:這一仗試了試美軍的斤兩

2020-12-22 俠客論春秋

在閱讀本文前,麻煩您點點上面的「關注」哦!您的關注是筆者最大的動力!完全免費!本文精彩之處還在後面,您一定要耐心讀完,絕對會有收穫!

1950年朝鮮半島的上空瀰漫著戰爭的陰雲,奔赴朝鮮作戰的志願軍士兵進入到朝鮮境內後,等待著彭總的命令。此時志願軍已經和南朝鮮軍進行了短暫的交鋒,南朝鮮軍隊的不堪一擊讓志願軍決定在雲山地區三面包抄,徹底將離自己最近的南朝鮮部隊一網打盡。

此時,39軍116師的師長汪洋拿著望遠鏡,他忽然看到此時正在北上的南朝鮮軍隊正在反方向撤離,同時有一波後來的軍隊卻在北上,兩軍不斷進行交匯。汪洋下意識說不好,敵人貌似已經意識到了埋伏在前方的志願軍,打算撤離。此時是下午的16時,距離發起總攻還剩餘將近3個多小時。眼看著敵人就要在"甕"中逃離,汪洋立即把這個情況匯報給39軍軍長吳信泉,為了不延誤戰機,吳信泉決定提前發起總攻。

雲山戰役志願軍已經籌備很多天,按照計劃從聯合軍已經破碎的右翼作為主要的進攻點,配合正面的進攻,結合側面的迂迴戰術,將聯合軍南北軍隊進行割裂,最終徹底消滅在清川江以北的聯合軍,瓦解聯合軍的軍力。

等到志願軍衝到前面,才發現眼前面對的不是南朝鮮軍隊,而是非常陌生的美國佬。敵軍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就發現鋪天蓋地的炮火向自己襲來,敵軍一看嚇了一跳,志願軍使用的竟然是在二戰期間曾經發揮重要作用的蘇聯武器"喀秋莎"炮,這讓美軍頓時心生不妙,眼前的志願軍戰鬥力絕非等閒之輩。很快志願軍趁著戰火開始明晃晃的和美軍拼刺刀,其中在347團有個士兵為了阻擊對方的機槍手,偷偷繞到敵軍機槍手的後面,抱著他一起跌落懸崖,類似的事情不斷上演,美軍的防禦陣地已經被志願軍步步緊逼,越來越小。

在雲山外圍的戰場中,29軍348團2營的將士們也沒有閒著,在朝著雲山方向行進了一段距離後,在一架橋上碰到了美軍的漏網之魚,隨機戰士們同敵軍展開了白刃戰,志願軍可是經歷過近戰的洗禮,面對著貪生怕死的美國士兵絲毫不手軟,班長李連華在結束戰鬥後忽然發現遠處有4個物體,走近一看竟然是飛機,飛機裡面還有美國人。李連華當機立斷,將美國人拖出飛機,試圖徒手推動,由於飛機太重,一時間沒辦法拖走,於是用玉米稈將飛機遮擋起來,後來才知道,飛機上載著美國的戰地記者,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還沒等這些記者們開始工作就已經被志願軍俘虜了。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也體現了志願軍靈活多變的戰術風格。29軍116師346團4連承載著阻擊美軍撤退的任務向南前進,途經到裕仁橋的時候發現橋下駐守著美軍1師3團8營的軍隊。為了不打草驚蛇順利通過,志願軍換上俘虜的南朝鮮的士兵的衣服,冒充南朝鮮軍隊浩浩蕩蕩通過裕仁橋,駐守的美軍一看這隻軍隊穿著南朝鮮的衣服,看到自己也毫不慌張,認為是友軍,於是讓這支"南朝鮮軍隊"順利的從眼皮子地下走過。

4連的戰士們通過後才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戰士們吹響了戰鬥的號角,一瞬間手榴彈一個接一個被扔進了美軍的營地,有些美軍還沒有反應過來,胸膛就已經被志願軍的刺刀刺穿一命嗚呼了。剩餘的美軍終於意識到眼前的軍隊就是中國軍隊,但是為時已晚,此時志願軍已經包圍了橋下的美軍,美軍士兵頑強抵抗,利用周圍的坦克建立起防守的陣型,4連的士兵也沒有硬碰硬,而是和對方進行對峙。等到後方趕來的志願軍和4連進行匯合後,剩餘頑強抵抗的美軍也成了甕中之鱉。

雲山之戰是中美雙方的首次較量,這場戰役增強了中國人民戰鬥的信心,也徹底粉碎了當時聯合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戰鬥的"豪言壯志",志願軍在戰役中表現出的戰鬥素養也令不少國外的軍事學者所欽佩。其中這場戰役就被編入到了日本自衛隊《作戰理論入門》這本書中,書中明確傳遞出對志願軍的讚賞,這本書認為志願軍之所以能夠戰勝這支陌生強大的美軍,主要是因為能夠堅決執行軍隊總指揮的優秀的戰略部署,通過集中自己的優勢兵力分別對敵軍的孤立進行攻擊,並且勇敢積極的實施白刃戰術。雲山之戰,打響了韓戰偉大勝利的第一槍,也成為了美軍史上最難以忘記的遭遇戰之一。

後語: 希望朋友們每天定時閱讀本號文章,不然會錯過很多你想看的東西!如果覺得本文寫的還不錯,可以在下面點個讚!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相關焦點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這一仗打得很過癮」志願軍老兵回憶與美軍在...
    當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時,32歲的文擊任志願軍炮兵第1師師長。如今70年過去,他依然難忘首戰雲山的情景。炮聲隆隆,歲月匆匆,侵蝕著老人的聽力,錘鍊出他高亢的聲調。與思維依舊敏銳的老將軍對話,聽他詳述那場中美王牌軍首次對決的諸多細節,令人心生「炮兵是戰爭之神」的感慨。毛澤東說過:「沒有炮兵就沒有勝利」。文擊深悟這句話的含義,「我這一生與炮兵結下不解之緣」。
  • 這一仗,是志願軍和美軍最後的終極對決,美國人被徹底打服了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與志願軍作戰樣式其實是一個白天進攻-夜間進攻-再白天進攻的輪迴。美軍在不斷失敗後,不斷變更主要作戰樣式。一、美軍的魔鬼訓練1952年12月,13名軍官和161名士兵補充到美軍第3師65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47歲的愛德華·E·克魯斯上校,他接替了1營營長戴維斯少校。
  • 抗美援朝時,這場戰役,讓美軍痛失「上甘嶺」,損失數萬士兵
    韓戰時期,上甘嶺一役,一直是美軍心中難以跨越的一道坎。本來只準備用兩個營地200兵力作戰,生生演變為了雙方投入十幾萬兵力的大型戰鬥。美軍在損失了數萬士兵後,仍舊沒能奪下上甘嶺這個彈丸之地。這對美軍來說,可是參加世界戰爭來所遇到的最為尷尬的局面。
  • 抗美援朝志願軍作戰實力到底有多強?差點全殲美國王牌陸軍師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美雙方,對韓戰中的長津湖一戰,都保持了難得一致的沉默,因為這場戰役實在太過慘烈,美軍和我方很多士兵甚至不敢不願回憶這場戰役,美國人聲稱自己能在如此艱苦險惡的環境下作戰已經創造了軍事奇蹟,但是被打的後撤125公裡的歷史恐怕在美國軍事史上也屬於首次,美軍原定於聖誕節前打到鴨綠江,幫助韓國統一朝鮮半島的計劃也因此被粉碎
  • 電影中的抗美援朝
    1950年11月,朝鮮戰場二次戰役拉開序幕,就在這時候,張魁印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38軍軍長梁興初決心打一個漂亮仗,於是他命令張魁印、113師偵察科長周文禮率領323人組成偵察支隊,張魁印任支隊長兼政委,周文禮任副支隊長,在二次戰役前的11月24日秘密插入敵後,務必於11月26日8時前炸毀武陵橋,堵死敵人後路,配合主力部隊殲滅德川地區的偽七師。
  • 抗美援朝的那些震撼場面:尊嚴在勇者的劍鋒之上
    故而懷念、閱讀、繼承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很多史實、細節尤為重要,下面筆者就略寫幾件那場戰爭中,讓人震撼、動容,甚至淚目的幾個場面與瞬間:1.雲山之戰,捨身炸坦克雲山之戰是中美兩國的首次交鋒。當時,我軍王扶之率領的三四三團,士兵們頂著美軍恐怖而嚴密的炮火,用生命在挖防火溝!直到戰爭結束後,王扶之驚奇地發現,雙眼發紅的中國士兵們,依然在發瘋發狂似的挖溝,就像是機器人一樣,那種精神和信念令人震撼!但最震撼美國兵的,還不是這個。
  • 這就是中國速度!075二號艦首次海試曝光,三款艦載機備受期待
    據觀察網12月22日報導,同日早上12月22日上午七點左右,我國新一代兩棲攻擊艦二號艦載經過8個月的緊張舾裝,進行了首次海試!距離075型首艦海試僅隔139天,一年內接連兩艘大型平甲板載機艦先後海試,不免讓人感嘆真的是中國速度的同時,推測分析這麼迫切,看來是直-20產能和新型武裝直升機有著落!075武直配件齊全了!
  • 美「種馬王」重型直升機完成海試 號稱美軍「最強大直升機」
    原標題:美「種馬王」重型直升機完成海試 號稱美軍「最強大直升機」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導美媒稱,美國海軍陸戰隊新的重型運輸直升機擬在該軍種的太平洋海基作戰計劃中發揮重要作用,現在剛結束海上測試,接下來將進行炎熱氣候下的高溫訓練
  • 韓戰老照片:停戰後中美士兵坐一起聊天,美士兵戰場抱頭痛哭
    圖為抗美援朝時期入朝參戰的志願軍女兵,主要擔負後勤救援任務。    圖為韓戰停戰協議籤訂後,志願軍戰士和美軍士兵坐在一起聊天。    圖為面對殘酷的韓戰,美軍士兵在戰場上抱在一起,一名美軍士兵痛哭了起來。
  • 美軍高官稱解放軍有「超級士兵」,巧了,中國還真的是有!
    大家都知道這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其實美軍早就見識到解放軍的「超級士兵」,他們只是不願回憶而已,並且解放軍這些「超級士兵」更接地氣。 他喬裝打扮成「美國顧問」,在隊友掩護下深插敵人內部,十幾分鐘的時間內,擊斃擊傷團長級別以下人員97人,俘虜副營長級別16人,繳獲敵人「白虎團」的「優勝」虎頭旗,這面旗子至今還收藏抗美援朝紀念館中。楊育才本人也被記特等功。
  • 跛腳的獵手,從試製一式到試製五式,淺談二戰時日本炮戰車變遷史
    因為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本身具備一定的反裝甲作戰能力,所以部分資料就將1式75毫米自行火炮當做一式炮戰車歸入日本二戰炮戰車行列,其實這是非常不嚴謹的。 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是二戰日本列裝的第一款自行火炮,採用敞開式炮塔設計。
  • 跛腳的獵手,從試製一式到試製五式,淺談二戰時炮戰車發展變遷史
    因為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本身具備一定的反裝甲作戰能力,所以部分資料就將1式75毫米自行火炮當做一式炮戰車歸入日本二戰炮戰車行列,其實這是非常不嚴謹的。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是二戰日本列裝的第一款自行火炮,採用敞開式炮塔設計。
  • 這一仗,志願軍38軍大勝美軍,戰況反而惡化了,到底發生了什麼?
    美軍的辦法是,沿南漢江西岸的低地進行穿插,這樣一來美軍穿插部隊的右翼是有南漢江保護的,這就避免了自己兩翼受敵的威脅。這一招效果雖然不及直取楊平,但亦會動搖38軍防禦體系,如能得手,將是美軍第九軍此時撒出的殺手鐧。應該說美軍第九軍軍長穆爾少將腦子比美軍第一軍軍長米爾本少將強。米爾本那邊地勢要比穆爾這邊平坦,但米爾本卻不敢動用裝甲部隊直插志願軍50軍的後方地域。
  • 美軍在上世紀就是機械化,解放軍現在才實現,中美差距會很大嗎?
    在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場上,氣多鋼少的志願軍一直被美國的原子彈所威脅,當時美國陸軍精銳盡出,清一色的機械化部隊,在極端的寒冷天氣下志願軍戰士與其展開了殊死搏鬥,美國陸軍最能打的陸戰一師兵敗長津湖,幾千人就跑出去三百多號人,編制幾乎被打沒。全機械化的美軍在志願軍戰士面前敗得一塌糊塗,現如今解放軍才實現基本機械化,中美差距會特別大嗎?
  • 將軍百戰死,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唇亡齒寒這一道理中國深有體會,於是,志願軍再次拿起了武器,奔赴在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前線。這一戰,中國志願軍終結了美軍不敗的神話,結束了西方列強徵服東方民族「一邊倒」的優勢。雖然戰後中國的國際地位有所提升,令世界為之注目,但戰爭始終是殘酷的,中朝軍隊以63萬人傷亡的巨大代價,換取了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共計也有57萬人以上的傷亡。
  • 回顧抗美援朝第一戰
    一年以後,中國人民將10月25日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 <一> 此役後,彭德懷知道這一情況,即通令全軍學說幾句英語和朝鮮語的喊話,爭取多活捉俘虜。經約1小時的戰鬥,南朝鮮軍一個營及一個炮兵中隊,全數被殲。扼守216高地的第354團第2營,依託有利地形和簡易工事,連續擊退敵主力一個多營的10次進攻,保證了118師主力作戰。 戰鬥至15時30分全部結束。
  • 祖國·正義·和平——抗美援朝紀念館巡禮
    社會各界人士來到這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歷史的專題紀念館,追思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走進這裡,宛若走進一條時光隧道,帶領人們撥開撼人心魄的歷史烽煙,重回炮火連天的朝鮮戰場,感受70年前那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 抗美援朝趣聞:美軍大兵扮「鬼」、裝死人,美帝就是紙老虎!
    老照片 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小心翼翼地摸近美軍的睡袋,正要喊出「不許動,繳槍不殺!」時,卻突然被眼前的美軍嚇了一跳。由於剛才已經驚動了美軍,所以,偷襲戰變成了攻堅戰。經過激烈的戰鬥,守陣地的美軍一個排被擊垮。衝進美軍陣地時,天已經亮了,看到被擊斃在陣地上的美軍士兵,戰士們這才看清楚,原來這是一群美國黑人士兵。
  • 抗美援朝首個作戰日,志願軍猛虎下山,一共打了四仗
    大家基本都知道在10月25日這一天,志願軍第40軍118師圍殲了韓軍第6師團第2聯隊的一個營及附屬炮兵,這一仗也被視為是抗美援朝戰爭開始的標誌性戰鬥。不過此戰其實還不是抗美援朝戰爭最早的戰鬥,嚴格來說是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一場殲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