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藏日喀則自駕阿里的第3天,我們終於進入阿里境內,驟然出現的湖光山色,徜徉在秋日的藍天白雲下,溫暖又聖潔,目之所及的風景一個比一個震撼,一個比一個美輪美奐!
阿里的公路乾淨且漂亮,比山南的g219好走太多,它像一條柔美的天路通向沒有盡頭的遠方,路的兩邊是延綿不斷的金色山脈,時不時就會跳出一片藍色湖泊,車裡的我們像足了沒見過世面的劉姥姥,發出一陣陣驚嘆!
都說進入阿里之後,就是「一措再措」的開始,「措」在藏語裡是湖的意思,阿里有很多漂亮的「措」,不管是聞名於世的瑪旁雍錯,還是默默無聞的無名之措,都是那樣美麗和出彩。
阿里的普蘭縣是觀賞瑪旁雍錯、納木那尼峰和岡仁波齊的最佳地方,你會有大部分的時間都行駛在它們的身邊,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看到神山和聖湖。
瑪旁雍錯是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全國最透明的淡水湖,也是孔雀河、象泉河、獅泉河、馬泉河的源頭,在西藏人們心中有著神聖至高的地位,瑪旁雍錯的藍色深邃而多變。
岡仁波齊海拔6656米,它與梅裡雪山一起被稱為四大神山之一,它被群山烘託如同眾星捧月,我總覺得它像極了一隻雪糕,常年被白雪覆蓋,山體上的萬字線條億萬年不變。
岡仁波齊與瑪旁雍錯相互依偎,相映成趣。每年夏秋季節,都會有大量虔誠的人來岡仁波齊轉山,除此之外,許多騎行愛好者、徒步愛好者也都把岡仁波齊視為一生必去的地方。
再來說說納木那尼峰,它與岡仁波齊隔著美麗的瑪旁雍錯,所以這3者是遙遙相對的,站在瑪旁雍措岸邊,你可以同時看到岡仁波齊和納木那尼峰,實在是壯觀至極。
納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屬於喜馬拉雅的西段,除了主峰外,還有數十座山頭高低錯落的簇擁著,均在海拔6000米以上。山上有深深的峽谷,以及巨大的冰川,而冰面上則隱藏著冰裂縫、冰陡崖,是全世界登山愛好者矚目的山峰。
其中,瑪旁雍錯是收門票的,150元,但因為瑪旁雍錯實在太大,所以你完全可以跳開收費的正門,開車繼續向前,沿途就能找到好幾個免費觀湖的野外觀景點。
這個山坡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完全開放的,金色的陸地像個舌尖延伸到湖水裡,像極了童話裡的世界,車子可以直接開到湖邊邊,站在那,你可以親近瑪旁雍錯,觸摸到冰冷的湖水,湖的正前方是岡仁波齊,它在湛藍的湖水之上,更像一隻透心涼的雪糕,真想咬一口!
瑪旁雍錯的湖水很冰冷,透明的湖下是形形色色的鵝卵石,沒有魚,也沒有看到其他生物,但是有白色的野鴨子成群結隊的遊弋。
這裡的陽光很溫暖,我們坐在湖邊,聽湖水翻湧的聲音,看湖面變化莫測的色彩和波紋,欣賞對面岡仁波齊萬年不變的姿態。時光在這裡不是以分和秒算的,而是以一層一層波浪湧動的次數算的!
岸邊爬滿了鮮紅的植物,它們矮小卻紮根很深,遠遠看去,一片猩紅染紅了湖邊,觸目驚心,但看著看著,你又會喜歡上這種不知名卻頑強的小生物。
轉過頭一看,巨大的納木那尼山峰就在身後,它一半覆蓋著厚厚的白雪,一般裸露出深褐色的土地和巖層,讓你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雄壯。雪山神聖不可侵犯,而雪山下卻是安居樂業的人們,是筆直的公路和開闊的牧場、湖泊。
此行阿里,我才知道,原來最美的秋天在阿里,雖然沒有樹、沒有彩林,卻仍然用盡所有世間的色彩:藍色的天空、潔白的雲朵、彩色的湖泊、金色的大地,燦爛又熱烈,溫暖又成熟。
我是旅遊體驗師曉嵐,為你分享溫暖的旅行故事和旅遊趣聞,記得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