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山岡仁波齊峰其實是個金字塔,或連接了高維空間?!

2021-01-14 輕口味故事

哲學家,瑜伽學者薩古魯研究了很多現象,他告訴我們許多不為人知的事,許多相當令人吃驚。下面是他所說。

如今,現代物理學承認有11個不同的維度。他們尚未找出這些維度是什麼。他們說,它們是平行的。

在瑜伽體系中,我們一直說,有21個維度,不只是相互平行 ——而是相互交融。這些維度中存在著許多跟你們完全不同的生命。他們壓根兒不是人類。

他們像你一樣真實的存在著,但是對你來說,他們根本不存在;對他們來說,你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這取決於你是誰。

這樣說實際上並不恰當----我們可以說,它們如同21個宇宙空間。這21個世界相互交融,一個融入另一個裡頭,同時每一個都在獨立運作。其中一個甚至不會察覺到另一個,除非你能超越。

一些偉大的人,當他們的覺知打開,他們對生命的認知比一般人更加深刻。他們沒有辦法與他人講述,因為這不在一般人的理解範圍之內。

他們一直在尋找一些可以「下載」這方面知識的人,但是他們並不總能夠做到。上師要找到一個能傳遞他所了悟的一切的人,是很難的。

大多數上師在離開的時候,都沒能向他人傳遞自己真正想傳遞的。甚至我自己,在我的生命中,我所能傳遞的也只是我所了悟的 2%。如果能在我離世之前能將這點增加到3%,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因此,我們要把我們所了悟的留存在何處?你不會想讓這一切都遺失。

溼婆的居所

通常,印度的大多數瑜伽士和神秘家一直視山峰為最佳選擇,因為這些山峰人跡罕至,是安全的地方。他們選擇巖石,並把他們的知識以能量的形式儲藏其中。

數千年來,開悟之人始終會來到岡仁波齊,將他們的智慧以某種能量的形式儲存起來。他們以這座山峰作為基礎,創造了這座偉大智慧寶庫。

正是因為這一點,印度教徒說溼婆住在那裡。我們說它是溼婆的居所,不是指溼婆現在仍然坐在山上,在那裡舞蹈,或者是隱於白雪中。

在瑜伽文化中,我們並不將溼婆視為神,我們將他視為阿迪瑜吉,即第一位瑜伽士,還有阿迪古魯,第一位古魯。從溼婆開始,來自各個派別的許多瑜伽士都以某種能量的形式將他們在這裡了悟到的一切儲存了起來。

南印度的神秘主義總是說,他們偉大的瑜伽士——投山仙人,即他們傳統的開創者,生活在岡仁波齊山的南麓。佛教徒則認為他們的三個主要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和金剛手菩薩—都住在此山中。

而印度耆那教教徒認為第一位先知裡夏布居住在這裡。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真的住在那裡,而是,將他們所有的成就都儲存在了那裡,因為,他們無法將這些傳遞給別人——各種社會狀況不允許你這樣做。

全部63位Nayanmars(毗溼奴教派的聖人),所有這63位來自印度南部的聖人,其中有一位女聖人,都來到了岡仁波齊峰,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機會將他們的智慧傳遞給周圍的人,社會現實不允許他們這麼做。所以說,岡仁波齊峰就是一座智慧的寶庫。

最偉大的知識寶庫

岡仁波齊峰是最偉大的神秘知識寶庫。數千來來,人們一直會到那裡去朝聖。一般的說法是這種朝聖早在1萬年到1萬2千年就有了,很多人說,人們去那裡朝聖的時間要更早。

如果你要去到岡仁波齊,你就像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來到一個浩大的圖書館。

比方說,你是文盲,你走進了一個大型圖書館。每個人都坐在那裡閱讀書籍。你一個字都不認識,但你會被感染薰陶。如果你也想閱讀,你必須從ABC開始,從最基礎的開始,你必須學會如何破譯生命密碼,如何認識自己。

如果你連自己這一小部分生命都不能解讀,解讀宇宙的21個維度更無從談起。所以,當下,你需要的是眼界,否則我們不能教你。只有當你看得清楚時,我才可以教你學習「字母」。

當你學會字母時,你想要閱讀句子。當你讀句子時,你想要讀一本書。當你讀書時,你想要知道一切。除非你嘗到過一點兒滋味,否則你壓根兒不會想到要往那個方向走。

比方說,社會上所有的人都是文盲,他們從來不會想到讀些什麼。如果突然有一個人知道怎麼讀書,人們會對他讚嘆不已,「哇!」這是多麼有權威啊,僅僅因為他能讀懂。

我們年幼時,印度的村莊就是這樣的——僅有一兩個人識字。例如,有一對非常恩愛的新婚夫婦,丈夫要外出一個月,但是當時沒有手機,也沒有其它的通訊工具—— 怎麼保持聯繫呢?

於是,在丈夫外出的那段時間,能讀會寫的人幫這位妻子寫信。她說她想說的一切,他把她的話寫下來,每三天寄出一封,丈夫也讓人幫他給妻子寫信。

由於村裡只有一個人識字,當你收到來信時,你不得不和他分享你們的情意私語。他來到你的家中,為你朗讀情書。我看到過這一幕,非常溫馨、感人。

當他打開那封信然後讀給人們聽的時候,他們看他的眼神,好像他就是神一般,因為他能讀懂這封信,並且告訴他們信中的內容。

神山只是層面不同

神山也是這樣,只是層面不同。如果你真的想解讀和認知這些不同的維度,你必須投入一定量的精力、時間和生命。

但是如果你只想感受權威,你只需到達某些地方,和它在一起,感受它的力量,享受它,然後帶走一些東西。你可以得到它的恩典,但是其中的知識卻需要應用。

不論這世界上有多少寺廟和其他聖地——我去過很多真正神聖而能量強大的地方,看到很多強大的人——我真摯地向他們低首致意,但是向我的古魯俯首時,我是最真摯的。

不論是凱達爾納斯,還是佛陀喬達摩,還是其他任何一位上師來到我面前,我都向他們真摯地鞠躬致意,但是當我向我的古魯俯首鞠躬時是最全然真摯的。當我向岡仁波齊鞠躬時,是以向我的古魯鞠躬的同樣一種方式。在此之前,在我的人生中,我還沒有對其他任何人任何事這樣做過。

就內在維度而言,如果你知道如何理解並破譯這座知識寶庫,那麼你想要了悟的一切,你的創造,你的形成,你的存在,以及你的自由,一切都在那裡。

你能知道每一種形式,每一種將這門知識儲存在那裡的傳統方法。如果一個人願意提升自己的覺知到足夠明晰的程度,那麼岡仁波齊的一切都是清晰可見的。因此,岡仁波齊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知道它是如何成為今天的樣子,關於它的一切我們都可以明了。

而瑪旁雍錯則是奇特非凡的存在,完全的奇特非凡。

雖然我內心覺得我沒有必要任何地方朝聖,但是到瑪旁雍錯和岡仁波齊的朝聖經歷,讓我感到非常震驚。我從來沒想到我會有這種感受,因為我是那種不為任何事感到吃驚的人。我已經見識過足夠多的人和事。我的生命已經經歷了太多,已經沒有什麼事能再讓我感到驚奇。

無論我見過什麼,都不會感到震驚,因為我已經見識過古怪之中的最古怪,離奇之中的最離奇。那些你無法相信的事情,對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那些人們認為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對我而言始終是鮮活的事實,但是,瑪旁雍錯遠遠超過了我迄今為止見到的任何事物。

這與信仰無關,這與信念無關,這與宗教無關。與你通常生活的空間相比,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空間。

岡仁波齊形似金字塔

在1998年進行的一次俄羅斯喜馬拉雅山考察中,一位印度僧人給科考人員看了一幅位於西藏的岡仁波齊峰的照片,當時穆爾達舍夫就驚叫起來說:「這不是山,是一個金字塔!」

驚人的相像使得他們都很興奮,因為他們知道,傳說中的「聖山」就位於岡仁波齊峰地帶。

尼泊爾和西藏喇嘛還對他們講,密宗(古印度後期佛教)力量的活動區就在這個地方。雖說岡仁波齊聖山所處地區即遠又高,但是仍有相當多的印度、錫金、不丹和遙遠的歐洲國家朝聖者來到這裡。

他們來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僅僅是為了看一眼聖山,有的努力圍著聖山走上一圈,而只有那些身體健強的人才能圍著聖山爬過那長達60公裡的一圈。

凡是登上胡夫金字塔的人,都會有種奇怪的、深沉的精神迷睡的感受。西藏喇嘛曾執意建議科考人員千萬不要偏離聖圈的小路,否則就會陷入密教力量的活動區。

俄羅斯一些學者的觀點,金字塔能夠壓縮微能。如果這些微能組合到一起就可以對「時-空」閉聯集產生巨大的影響。

考察隊的成員謝爾蓋.謝裡維爾斯託夫便把岡仁波齊金字塔群稱為「時間機器」。據說當年納粹就曾經前往西藏尋找上古文明。

是否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證明岡仁波齊的金字塔形狀打開了地球通往高維時機的通道呢,而那裡存放著各種神聖的知識。

小知識:岡仁波齊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因此,不允許攀登。但傳說中米拉日巴大師曾在鬥法時登頂。故事是當年米拉日巴在岡仁波齊講經時,苯教徒納若奔瓊與米拉日巴鬥法,他們選擇15黃道吉日與米拉日巴比賽登山,約定誰先到岡仁波齊峰頂誰便為神山之主。結果是米拉日巴大師首先登頂。

關於宇宙,人類遭遇,太過驚世駭俗,也只能秘密流行!很多人稱之對世界觀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注關【輕口味故事】,留言「外星訪談」。

據說納若奔瓊落敗後就向米拉日巴求得一塊修行地,現在岡仁波齊神山東南側的苯日神山便是苯教的修行聖地。

相關焦點

  • 解開百年之謎:為什麼岡仁波齊峰被稱為世界的中心?
    而傳說支撐朝聖者信念的,是在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迴中免下地獄之苦,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是否真的有此神奇,老馬不得而知。本文今天的議題是:為什麼岡仁波齊峰被稱為世界中心呢?
  • 至今無人敢登頂的「神山」,西藏岡仁波齊峰,不可錯過的旅遊勝地
    今天我們來介紹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的一座不能錯過的「神山」,它就是西藏岡仁波齊峰。如果你有機會到西藏來,這裡一定會令你對宗教產生不一樣的情愫。傳說中的「神山」在岡仁波齊峰流傳著一種說法,如果你有機會來這裡圍繞著山轉山一圈,就能洗盡一年所犯下的罪孽,而岡仁波齊峰腳下的經幡廣場就是轉山的起點。很多人都相信這個說法,並且紛紛來到這裡,想要完成54公裡的轉山路程。
  • 去嗨皮西藏遊|岡仁波齊,它的切莫之謎
    去嗨皮今天想要帶你們去岡仁波齊,看看它的切莫之謎。岡仁波齊最著名的神秘事件便是「切莫之謎」切莫在藏語中是野人的意思1996年,中韓登山隊攀登岡仁波齊峰中方總隊長在途中發現了一串奇怪的腳印當地老鄉說,這一帶野人活動頻繁曾經有個十幾歲的牧民男孩晚上在羊圈裡睡覺時被野人襲擊耳根被扯爛,耳朵被拉扯到嘴巴的地方現在還歪長在那裡牧民說切莫在秋季活動頻繁
  • 「世界的中心」神山岡仁波齊轉山攻略(上),去西藏建議收藏
    岡仁波齊, 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巴嘎鄉北部,是世界公認的神山,被譽為神山之王。岡仁波齊峰,形狀非常有辨識度,你只要見過一眼,一定過目難忘,主峰四季冰雪覆蓋,形似圓冠金字塔,四壁非常對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 西藏的神山寺院有很多,崗仁波齊峰是世界的中心,此生怎能不去?
    它就坐落在瑪旁雍錯旁邊,隔湖與北面的岡仁波齊峰遙遙相對。整座峰體是由最新-代花崗巖構成,更顯出博大雄奇的非凡氣度。峰頂海拔7694米,成為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這兩條弧形山系的西翼之首。藏民稱為「聖母之山」或「神女峰」。在神話傳說中,納木那尼峰列喜馬拉雅五座神女峰的第五,主掌智慧福壽。納木那尼峰方圓約200平方公裡,主要有6條山脊。
  • 西藏的岡仁波齊峰,中國的名山之一,一起來領略下這裡的美景
    說起西藏,心中的神聖感更多,也許是因為之前去了布達拉宮,那時看的影像在心裡久久難忘,現在回想起來的時候,還是需要對當初的布達拉宮表示敬意,久違地去了西藏,我這周再去一次,這次去的地方是岡仁波齊山,這是西藏的阿里市,在西藏能聽到更多拉薩,阿里先生這次是第一次聽說。
  • 你知道去岡仁波齊轉山該怎麼走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位於阿里的岡仁波齊峰,山頂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也是岡底斯山脈第二岑嶺,是中國非常美的、使人震動的十臺甫山之一,它是天下朝聖中間,是全部民氣中聖地的代表,辣麼該奈何走完這座聖潔之地呢?
  • 徒步朝聖,西藏岡仁波齊究竟有什麼魅力吸引人一去再去?
    而這其中,岡仁波齊的地位最為崇高,影響最為廣泛,被譽為神山之王。千百年來,這座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雍仲苯教、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是世上最為神聖的地方。岡仁波齊是綿延千裡的岡底斯山主峰,其山形獨特與周圍山峰迥然不同,酷似一座金字塔,傲然屹立在高原之上,冷峻又神秘。
  • 除了岡仁波齊,我不知道哪個景點可以讓我們找回自己
    可是 忙碌的工作不會使我們清楚的認識自己,如果不使自己安靜下來,和內心有個獨白,我想或許你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才是你真正想要的。我們這一代是缺乏信仰的人。壓力也是非常的大。這就是我為什麼推薦我的同事,放假多陪陪家人,多出去看看。去一個安靜的的地方。給自己內心有個獨白。讓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果你不知道要幹什麼,我推薦你去一趟西藏去看岡仁波齊。
  • 視覺|去西藏「轉山」,不止有岡仁波齊
    右側為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提到岡底斯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岡仁波齊了。岡仁波齊是一座神山,來岡仁波齊朝聖,是藏傳佛教徒、本教徒、印度教徒和耆那教徒畢生的夙願。岡仁波齊還享有岡底斯山主峰之譽。
  • 岡仁波齊神山與密宗
    當這裡的原始先民還沉浸在性崇拜階段,由於岡仁波齊的自然造形如陽具勃然而立,將其視作男性生殖器是一種最自然、最直接的聯想。  不少專家學者都相信啟示是宗教的根源,而岡仁波齊給人們最初的啟示便是性的力量,這種自然界中最充滿活力的本能,往往會引發出人們對自身之外的力量的崇拜。
  • 人生就是一條朝聖之路—2020岡仁波齊轉山
    所謂朝聖,不只是轉一座聖山,一片聖湖,似乎更在於發現心中那一份不打折的真誠和愛,活得越來越平凡、簡單、如實......(請將屏幕橫放)在藏區,一個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轉山、轉湖去岡仁波齊朝聖他們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
  • 轉山的魅力,岡仁波齊神山、梅裡雪山……,你還在等什麼
    三四十年前西藏給內地人的印象就是,"農奴翻身當家做主",感覺那就是個遙遠、髒亂、貧瘠和落後的地方。改革開放以後,開始有人去西藏做生意了,慢慢的知道那其實是一個風景優美、神密奇特的地方。岡仁波齊轉山轉山轉水轉佛塔,是倉央嘉措詩裡的一句,其實也是藏族同胞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岡仁波齊的成神之路!
    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雖然很多書裡都寫著,有個無所不能的存在說:「要有光!」但回眸古代先民,他們在仰望璀璨星空時,總覺得頭頂上需要有個神奇的存在。於是,便有了神和神話!在西藏比岡仁波齊(6656米)高的雪山可多的是,珠穆朗瑪就不用說了,站在岡仁波齊對面的納木那尼(7694米),也比祂高出不少。更有趣的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一直被岡仁波齊佔著,真正的主峰冷布崗日(7095m),只能在牆角默默流淚。
  • 轉山岡仁波齊會迷路嗎?量力而行比結伴而行更重要
    事情是這樣的:轉山隊伍由5人構成,在轉山途中發現1名隊員走失,並且同行的隊伍中又有2名隊員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剩下的兩名隊員報警求助,警方接警的時候已經傍晚,天氣發生變化,海拔5000米的山口伴隨著大風,部分路段還有積雪,22公裡的山路走了1個多小時才抵達現場,一組民警為高反遊客送去藥物另一組在轉經路沿途海拔5700米的卓瑪拉山口找尋走失遊客,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尋找,在一處分叉路口找到走失人員,並且安全帶回聚合地
  • 張揚導演事件女主角—遙遠的岡仁波齊,近在咫尺
    神靈之山溼婆天堂世界的中心宇宙萬物神靈圍繞,寂靜光明自然遊走,岡仁波齊,不觸可及。傳說中的岡仁波齊,是釋迦牟尼佛的道場。在印度教中,也是溼婆大神的殿堂。過去的耆教和苯教都有圍繞象徵純潔與仁慈的岡仁波齊轉山可以洗去罪孽的傳說,據說朝聖者來此轉山一圈,可以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以在五百輪迴中免下地獄之苦;轉山百圈可以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山一圈,可以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最為靈驗和積長功德。千百年來,信仰的力量在各個國家流動,不約而同的聚走在去向阿里的路上,只為那座精神之山。
  • 去嗨皮西藏遊|岡仁波齊,「無可比擬」的萬水之源!
    去嗨皮今天想要帶你們去岡仁波齊,看看那無可比擬的萬水之源。岡仁波齊綿延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普蘭縣北部巴嘎鄉崗薩村地處中、印、尼三國邊境普蘭縣東邊是萬寶山,西邊是度母山南邊是智慧女神峰夜祭令人稱奇的是發源於此這四條以動物命名的河流同時出發卻朝著不同的方向流去行程數萬裡後又走到同一個歸宿地印度洋看完這篇文章後,你是否對岡仁波齊感興趣了呢
  • 從岡仁波齊到七十七天,西藏路上總有一些令人動容的故事
    其中 海拔6600多米的岡仁波齊峰是最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是信徒和教徒們心中的世界中心;布達拉宮、大昭寺等宮堡古剎則是信徒和教徒們心中的神靈之地,是洗滌罪孽,增添功德之地。篤信佛教的信徒和教徒們堅信,朝聖能洗盡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無窮的功德,並最終脫出輪迴,榮登極樂。
  • 21.1.17.金字塔合輯——波士尼亞發現3萬年前的金字塔群等等
    比較著名的埃及金字塔這下面機器人還會說到,美洲的瑪雅金字塔今天機器人也會說上一些,過去人們認為亞歐都沒有金字塔,結果在我國臺灣宜蘭近原琉球國的附近海底(現為日本侵佔的於那國島)發現了海底金字塔這在海底金字塔中機器人說過。另外在岡仁波齊中也說到過岡仁波齊山很特別可能就是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 岡仁波齊:信仰,究竟有什麼用?(下)
    其實吧,像這種膨化食品,貌似小孩子才會一直吃,成熟的人,口腹之慾也會成熟很多。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已經找到出路。有重新信仰宗教的,有開始參加禪修旅行的,也有開始涉獵哲學、心理書籍的。信仰,這一個詞越來越被大家重視起來。不然,近年文藝片這麼多,而能像《岡仁波齊》這樣票房已逼近9000萬的,算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