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該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綜合性法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完善多項規定,著力解決社會關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問題,其中就包括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問題。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產業的持續發展,我國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不斷攀升。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顯示,這個數字已經達到99.2%,顯著高於我國總體64.5%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另外,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也在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10歲。
加之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下,大眾的生活重心從線下向線上遷移,網路遊戲成為滿足廣大民眾精神文化訴求的重要載體。因此,營造綠色遊戲環境,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被許多頭部企業視為了一條基準生命線。
這種高度重視主要體現在對於未成年人保護體系新一輪的系統性建設。
以網易遊戲為例,截止目前,其旗下所有在線運營網遊都已完成防沉迷系統升級
在今年,網易遊戲再次全面升級未成年人保護體系,截止目前,所有在線運營網遊都已完成防沉迷系統升級,嚴格實施網路遊戲帳號實名制度,有效限制和管理未成年用戶的遊戲行為,幫助青少年管理遊戲時間,養成健康的上網習慣。
以熱門遊戲《第五人格》為例,遊戲內玩家帳號必須使用有效身份信息進行實名登記,否則將無法享受遊戲服務,最多僅有1小時的體驗時間,無法充值付費,且同一手機設備15天內不得重複體驗。
對於登記為未成年的用戶,則會嚴格受到遊戲時長及充值消費的限制:未滿18周歲的玩家,法定節假日每日累計遊戲時長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5小時;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無法進行遊戲;未滿8周歲的玩家不可充值;8周歲以上未滿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16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人民幣。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網易還積極參與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推動的《家長監護平臺規範》、《遊戲企業內容自審流程規範》、《遊戲適齡提示規範》、《網路遊戲術語》等遊戲行業團體標準的制定,致力於推動中國遊戲行業更趨規範和成熟。
當然,未成年人保護作為一個系統性課題,離不開家、校、企的多方合力。比如通過「網易家長關愛平臺」、或者App端「家長護航功能」,家長就可以更方便的實現對孩子遊戲時間、遊戲消費等的查詢和管理,包括設置消費上限、禁玩時段等。
而在人文層面,網易則成立了專門的未成年人守護團隊,直面家長的焦慮和困擾,傾聽每一個孩子和遊戲產生交集的原因,疏導雙方的情緒,為家長和孩子搭建溝通的橋梁。
至於校園方面,毋庸置疑,這是青少年接觸最多的場所之一,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如今的網遊也成為了促進同學間情感交流的重要社交工具。在防沉迷系統的技術約束之外,企業側也不應該忽視校園周邊環境的一些異象。
比如說此前,《第五人格》在進行IP拓展過程中,推出了正版實體卡牌的周邊,精良的製作很快就吸引到大批用戶進行收藏。然而同時也有很多不法分子,開始在學校附近售賣製作粗糙的盜版卡牌,不僅嚴重侵犯了遊戲品牌權益,其曲解的美術風格也對學生們產生了不良影響。對此,網易遊戲第一時間內在廣州、杭州、深圳三地開展維權行動,最終查處盜版倉庫3間,查封卡牌產品14730包,打擊侵權店鋪104間,基本清除了三地小學周邊的卡牌銷售網點,肅清了學校周邊盜版卡牌亂象,拉好了校園的防護線。
當下,在思考未成年人健康上網這一問題上,社會和企業已經在加大平臺技術防護上達成了共識。而在這之外,如何進一步加強家、校、企的攜力合作,在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網絡內外,線上線下,拉起全方面的防護網,應當是今後建設未成年人保護機制過程中需要納入考量的。網易在充分發揮技術優勢、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更多可行的路徑,為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繪上健康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