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炒飯,雞蛋、大米質樸食材的默契配合,最普通又最動人的家常味道……」時隔近二十年,製作黃金蛋炒飯的天才廚師劉昴星,將以更加圓潤的人物造型,回到觀眾們的視線——許多人心中的童年神作《中華小當家》,將推出新作動畫了。
其實《中華小當家》的新作漫畫在中國一直話題不斷,被指抄襲《花千骨》造型,越來越放飛的劇情導致作品評價下降等等。要談引發討論的唯一原因,大概正是因為前作《中華小當家》是許多人童年收看的第一部美食番,情懷滿滿。而這,也是特定時代環境下的一系列原因所致。
《中華小當家》自帶的美食情懷
就內容層面來講,國內觀眾對於《中華小當家》「中國美食」的題材,本就抱有天生的好感。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如今人們不再僅僅是尋求吃飽的滿足感,更傾向於探索「美食」帶來的幸福感。正因為食物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漫畫讀者和動畫觀眾們願意通過作品,去感受獨到精緻的美食,或是窺見食物背後的世間百態。
《中華小當家》是1995年起連載的漫畫作品,1997年被改編成動畫,隨後被引進到中國內地播出。故事講述13歲的天才廚師劉昴星,在各種烹飪比賽中不斷成長、與「黑暗料理界」對抗,最終成為「特級廚師」的歷程。
作為一部在《周刊少年Magazine》連載的少年漫畫,《中華小當家》在呈現美食的製作過程的同時,還加入了奇幻冒險元素。作者小川悅司對中國文化、中國美食都頗有研究,拋開部分「魔幻菜式」不談,作品中出現的蛋炒飯、麻婆豆腐等多為家常菜,在中國觀眾眼中,自帶情懷加成。如此接地氣的題材,也讓當年不少觀看改編動畫的小朋友,誤以為這是一部國產作品。
雖然《中華小當家》簡化了具體的做菜細節,但動畫呈現的完美的菜品依然擁有特殊的魅力,吸引人們參照《中華小當家》的做菜過程進行實踐。豆瓣用戶@雨前羽街 《小當家料理實驗性研究報告》,就致力於還原動畫中曾出現過的菜品。@美食作家王剛 的配音版教程《廚師長與小當家:「麻婆豆腐」的完美合作,結局才是真愛》,搭配上經典插曲《萬裡の長城》,還能讓人感受到觀看動畫時的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