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沒有絕對公平的社會裡,我們該去認可所謂的等價交換嗎?

2020-12-03 小靈故事匯

01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對生活失去了所有的期待的?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對自己開始丟失掉了最初的那份自信,你開始對周圍的一切都喪失了興趣和信心!」這是一段很喪的話,在我參加工作的一年零三個月後,自以為參透了人情冷暖的一年裡,經歷過質疑、背叛、迷茫……一系列的事情後,我以為自己成長了,其實並沒有,我依然在用小孩子的方式跟這個世界抗衡。

之前總覺得,「做人好難啊」,只是一句話自我調侃的口頭禪而已,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句簡單扼要地概括了人生的至理名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開始找不到生活的動力,開始對很多東西都失去了興趣,開始對自己越看越沒有信心,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清自己的呢!

02

大概是在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了之後,卻什麼都做不好,也無力去改變現狀的時候吧!一日復一日的枯燥感,已經徹底磨滅了我對生活的最初的那一份新鮮感,當生活一下子被金錢和壓力堆滿的時候,每天在忙碌與空閒之間不斷的轉化,卻始終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路該往哪走,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又不太確定自己能幹什麼?

那是一段每天都充滿著迷茫和焦慮的時光,現代的年輕人都很容易產生危機感,因為一不小心就是各種襲面而來的壓力,對於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大多數人來說,上進已經成為了一種基本的生活常態,我們背負著出人頭地的家族使命,並且在很多程度上,人生確實少了很多的選擇,妥協和將就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因為選擇少了,有很多東西也都開始變得珍貴了起來。

03

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都在年初的幾個月裡缺少了基本的收入,特別是對於上班族來說,那是我們第一次發現,原來那丁點的工資是那麼的重要,它可以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生活,儘管這個年紀的我們,還沒有房貸車貸信用卡的壓力,但是在缺少了基本收入的那幾個月裡,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之前聽說過一句話,「相比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不幸,貧窮是種選擇而並非無奈」大概有些人這輩子都沒有嘗試過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吧!有些人是為了活著而生活的,有些人是為了生活而活著的,還記得上次爸爸打電話讓我寄錢回家的時候,連語氣都顯得是那麼的不自然,這是我畢業以來,他第一次主動打電話讓我寄錢回家,平時都是我拿回去多少,他就收多少的。

04

那個時候覺得特別可笑的是,在電話的那邊,依然聽到鄰居家串門的聲音,對方說了一句,「跟誰打電話呢!」爸爸默默地回了一句,「最近收成不好,家裡少了收入,在找我女兒要錢呢!」不知道為什麼,電話另一邊的我聽到這些對話後,默默的難受了很久。

自己最終還是沒能讓家人過上最好的生活,儘管我已經傾盡所有的給予自己的一切了,在一個很尷尬的年齡裡,看不到未來,之前有人說,女生那麼要強幹什麼,找個人保護自己不就好了,我也想成為那個被心疼被保護的女生,可是從小的成長經歷告訴我,不是所有女生都是童話裡的公主,也不是所有灰姑娘都能遇見王子,在那段充滿著挫折和考驗的日子裡,你終將要去見證自己一個人的成長。

05

其實,現代的年輕人都挺喪的,對生活充滿了很多的無奈和抱怨,急功近利,沒有什麼耐心,很想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想成為家人驕傲的樣子,可是我們從來都不知道該怎麼去沉澱自己,也不知道努力是否真的有意義,成功是否也有捷徑呢!我們又是否能夠承擔得起成功背後的付出,在這個沒有絕對公平的社會裡,我們該去認可所謂的等價交換嗎?

踏入社會的第一年,你相信夢想,你說為了追逐夢想的腳步,自己可以義無反顧,可是兩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後,你成為那個想成為的人了嗎?只有小孩子才會把傻當成天真,成年人是懂得權衡利弊的,你永遠都無法否認的是,你一直掙扎在自己特定的圈子裡,永遠無法觸及到上一層次的圈子裡,因為那些是你不熟悉,並且不屬於你的另一種人生。

改變命運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規的一種叫做認清現實,做個樂觀的人,有些人,明明努力了很久,卻還是不夠優秀,對於普通人的我們來說,我們總是傾盡一生去證明一些東西的,我們需要打破很多約定俗成的東西,然後去跟世界證明自己的成長,在那段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日子裡,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面對那些不公平的資源配置時候,該如何去調整自己的心態。

相關焦點

  •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我們不要對不公心生怨念
    亨特向大師求教自己該如何是好。大師告訴他這樣一個故事:「過去有個人,他買了一條金貴的魚養在魚缸裡。魚缸打破了,這個人必須做出選擇,一是看著魚死去;二是什麼都不要管,馬上救活金魚。該如何選擇呢?」「當然是第二種選擇。」亨特回答。「那麼,你也應該趕快救活你的金魚。當然不要忘了丟掉剛剛打碎的魚缸。
  • 《天道》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是相對的
    《天道》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是相對的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公道自在人心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丁元英帶領發燒友為了扶貧,而和寡頭競爭,其中殺富濟貧道德不道德,對樂聖公平不公平。
  • 我們生活的世界裡,真的存在絕對的公平嗎?
    我們生活的世界裡,真的存在絕對的公平嗎?「沒有的,有差異就有競爭,所以就有了優勝劣汰的出現。」兒子不求上進,沒有擔當和責任心,像一個「巨嬰」一樣長不大,像一個「吸血鬼」一樣榨乾家產。女兒自卑缺愛、沒有存款,不敢結婚,一輩子都生活在陰影裡,被家裡榨乾榨淨。《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明明學習能力都比她的兩個哥哥好,但是因為自己是女生,被母親差別對待。
  • 等價交換是真實還是理想?
    在《鋼之鍊金術師》中,等價交換的思想貫徹到底,沒有拿相同價值的東西交換,那就不能得到相應的東西,但有一個東西是例外,那就是賢者之石,萬能的石頭,可以不用付出就可以獲得想得到的東西。世間真的有這麼好的東西嗎,在劇中是存在,但是也是付出很大的代價才會擁有,無知的人才會覺得是神物,知道內幕的人是不會使用。本劇是借用鍊金術師的頭銜來做職業,同時又擁有超前的思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動漫,非常值得觀看。
  • 鋼之鍊金術師:追逐真理與等價交換
    永生,權利,欲望,兄弟羈絆,似乎三次元裡許多人追求的東西在都能在這部動漫裡覓到縮影。而縱觀日漫歷史,掰指頭算來,鋼煉已是十餘年前的動漫。儘管年代已久,在各大ACG和同人論壇上,它卻依然火爆。這是為何?在鋼煉的世界,沒有互相幫助,沒有公平合理,只有政府殘暴,貪婪欲望,爾虞我詐,這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或多或少有些相似。甚至連主角愛德華和阿爾的旅程也是由於一己私慾想要復活自己的母親而開啟的,年幼喪母導致初接觸鍊金術的愛德華萌發了煉製母親的想法,多麼天真又大膽的念頭,在這個大背景為等價交換的世代,我們都知道他不可能輕鬆如願,復活造出一個母親。
  • 愛情裡的「等價交換」
    萬一將來他們的感情發生變故,她幾乎沒有能力生存下去。小李說,他們之間唯一的聯繫就是感情。可感情看不見摸不著,自己總不能靠愛情過一輩子。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想要獲得留在大城市的安全感,自己努力點,爭取到獨立的資本就可以了。但仔細想想,她的不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源於她的「誤解」:她把愛情當作「優秀」的等價交換。
  • 是否存在絕對公平?
    雖然河南人多吧,但是像我從小在北京長大,天天各種補習班,學習各種知識,然後高考還得跟你們一樣考的高成績才能上大學,咱小時候你們都沒有上什麼補習班吧,所以我們多難呀!我:……河南是有名的高考難,人多,分數線高,很多學校對河南的招生名額都是個位數,公平與否?
  • 等價交換原則是什麼?在商業上有什麼體現?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易貨經濟越來越被中小企業認可和依賴。一方的付出滿足另一方的期待,期間還不動用現金,經濟低迷期這樣的交易方式能夠幫助雙方同時度過經濟危機,產生更大的合作價值,那麼等價交換原則是什麼?在商業上有什麼體現?
  • 等價交換原理是什麼?等價交換現在還在用嗎?
    等價交換這個概念在早些年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存在了,雖然那時候的社會還處於沒有步入文明時代,但是人們已經懂得物物交換的這個概念,等價交換原理實際上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兩個相同價值的物品可以被交換,且在這個過程當中雙方都是十分願意的。
  • 所謂寄生心理,是源於不公平的對待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有很多所謂新的理念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原生家庭這一名詞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在2019年,由導演奉俊昊所執導的《寄生蟲》又將窮人寄生在上流社會的理念用電影的方式表現出來。
  • 鋼之鍊金術師:當「等價交換」撞上現實生活,真能等同嗎?
    因此,這個設定也被稱為「等價交換」。假如這個設定來到我們這個世界,撞上了現實生活之後,真的能等同嗎?下面就來一起探討一下。一、如果交換付出之後方能得到收穫這個簡單的交換,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可以看到。小的時候考試為了取得好成績,就需要努力讀書,認真學習;長大了想要賺錢,就要付出相應的體力勞動或者知識水平。
  • 在不公平的社會中找尋公平
    為什麼……生活中有無數的疑問,會產生很多的不公平,那麼,公平對於人們到底意味著什麼。公平,在希臘神話裡是正義女神Temis手裡的利劍與天平,代表了需要在強制的力量權威下才能保證公平與公正的實施。當今的社會中,不公平的現象比比皆是,同時大部分人也已經默認了這種現象,對此也已司空見慣,也就更加讓少數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例如網絡上的清華學姐維權事件,真相是一場誤會,但是事件的女主角在沒查清時就隨意洩露另一名學弟的個人信息,而且後來真相出來後也沒有很誠懇的道歉,這種對學弟的不公平也算是一件奇事了。
  • 愛情就是等價交換
    雙方的大概條件我列一下:新郎是紫金礦業的董事長,上市公司市值超過1500億,長相就不評論了,都這個年紀了也不能要求劉德華的外表吧;新娘是經濟師、併購交易師,美國工商管理碩士,外貌大家自己看了估計心裡也有數,要顏值有顏值,要學識有學識。
  • 墨菲定律:公平理論:絕對公平是烏託邦
    公平理論:絕對公平是烏託邦,絕對的公平根本不存在。1965年,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斯塔希·亞當斯提出「公平理論」。該理論認為,人能否受到激勵,不但由他們得到什麼而定,還要由他們所得與別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如果完全都按照數量上的平等來分,就會出現這種笑話。所以,效率和公平要兼顧。公平與否的判定受到個人的知識、修養的影響,再加上社會文化以及評判公平的標準、績效的評定的不同等,在不同的社會中,人們對公平的觀念也不同。
  • 鋼之鍊金術師:等價交換的愛情
    從不懂事開始,我們的身邊就圍繞著親人和朋友,我們在人生這條路上上,不斷和別人交匯,分離,我們一直在感受,在經歷。今天,對應上期《鋼之鍊金術師:沒有犧牲是得不到任何收穫的》,想和大家聊一聊,鋼煉中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深刻描繪。
  • 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高形態是什麼?滅亡還是真正的公平?
    網上最正確的答案不是我說的,但是我是認可的,那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高形態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甚至是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在給歐洲發達國家的社會發展作出分割的時候,總是說從原始社會到奴隸制社會,再到封建社會,再到資本主義社會,最後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我們可以看一看這些社會之間的聯繫以及社會內部的構成,我們就能知道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其實在很多層面上並不是治的完全牴觸。
  • 「大考社會」下,我們如何理解考試公平?
    然而不久前,幾起「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關乎高考公平問題,引發社會熱議。考試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是公平,公平至關重要。「大考社會」下,我們如何理解考試公平?如何維護和捍衛考試公平?考試是為了「擇優錄取」或「擇優錄用」,如果考試不公平,沒有做到優勝劣汰,而是以次充好,考試就失去意義,就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儘管社會上的考試多種多樣,但教育中的中考高考因為考生眾多,且關乎考生及其家庭的長遠利益與根本利益,屬於高利害考試,所以中考與高考的公平問題最受社會關注,中考高考公平與否牽動千家萬戶,甚至成為考量整個社會是否公平的試金石和風向標。
  • 鋼之鍊金術師:沒有犧牲是得不到任何收穫的,這就是等價交換
    其實在這個簡短的開篇中,就已經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真正珍貴的東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去追尋、挽回大多都是徒勞的,即使付出全部,挽回的可能也僅僅是破損的殘缺不堪的部分了。無論是個體的人生軌跡,還是城鎮,國家的命運未來,甚至是宇宙的運轉毀滅,都無一不遵循著「等價交換」的基本原則,從一為全,從全為一。得與失也好,犧牲與拯救也罷,全都在這塊牢不可破的基石之上,構成了圓一般運轉的對立和統一。看似不依賴「等價交換」之物的賢者之石,實質也沒有跳脫「等價交換」的牢籠。
  • 以共建共享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摘要】公平正義是衡量一個國家或社會文明發展的標準。公平正義與共建共享在發展倫理學和詞意生態圈上包含著豐富的道德意蘊,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以共建共享推進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治理的根本追求和必然選擇,也是公平正義回應經濟公平、空間正義和司法公正的現實選擇。
  • 墨菲定律——公平理論:絕對公平是烏託邦,是不存在的
    公平與否的判定受到個人的支持、修養的影響,有時候還會受到社會文化的差異以及評判公平的標準、績效的評定不同等影響。在不同的社會中,人們對公平的觀念也是不相同的。 要麼犧牲效率,獲得相對的更加公平;要麼犧牲公平,去追求更大的效率。事實就是這樣,最公平的方案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的。 許多公司為了避免員工的不公平心理和對工作效率造成的影響,都會有一條規定,要求員工之間工資相互保密,不能相互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