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本質是人類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爭奪生存資源支配權

2020-12-12 育鄰人

育鄰夢

《孫子兵法》「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戰爭」關乎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自人類社會誕生以來,任何國家的建立、朝代更替都發生在「戰爭」之後,也可以說是「戰爭」創造了國家。那麼,為什麼只有通過「戰爭」才能建立國家呢?

「戰爭」本質是人類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爭奪生存資源支配權

國家領導權只能通過「戰爭」獲得

1927年8月7日,中國共產黨「八七」會議上,毛澤東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氣、結合中國當時國情提出了著名論斷「槍桿子裡出政權」 。的確,人類社會從原始部落首領到今天的國家元首基本都由某個群體的最強者居之。那麼,一個群體之中如何判斷誰是強者、誰不是呢?答案有且只有一個——通過「戰爭」

拳擊是今天男性展示力量之美的典型、通過比武或筆試決出一二三名、投票選舉產生某個組織的勞領導者,這些理論上都屬於爭取群體領導權力的戰爭,與產生大規模流血犧牲的戰爭相比其進行的方式更文明。生活中,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夠成為特定人群的遊戲主導者、工作中幾乎每個人都期盼自己能夠登上更高一級的領導崗位,同樣社會生活中也沒有人終身甘願被領導。那麼,如何滿足大伙兒都想成為領導的現實需求呢?答案有且只有一個——通過「戰爭」。當然,現代「戰爭」形勢已經包括了投票選舉在內的一切競爭形態。

戰爭導致人類生存資源支配權變更

國界就是一國「戰爭」能力所能達到的最大範圍

人類按地球呈現的不同形態將表分為海洋、江河、湖泊、丘陵、平原、山區、高原、荒漠和沙漠,這些不同形態的地域之間存在著流動界限,自然生命根據自身繁衍生存需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領地界限,比如獅子、豹子、狼群、大象、羚羊等動物的生活領地,這些界限都是自然競爭的結果。人作為自然生命體系中的最高智慧擁有者,人類在漫長的繁衍進化歷程中還為為地球創造了另一種界限——國界

國家,是由領土、人民、文化和政治四要素組成的大範圍人類聚居群體,是使用相同語言文字、擁有共同文化信仰、為追求同一幸福生活目標而團結在一起人民的統稱。

國界,是一個國家行使行政管轄權的界線,也可以說國界就是一個國家「戰爭」能力所能觸達的最大範圍。國家「戰爭」能力所能觸達範圍的大小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最直接體現,比如今天我們說美國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就是因為它的軍事力量遍布全世界所有大洲和大洋;我國對香港和澳門行使國家治理主權最顯著的標誌就是駐軍。

地球上本沒有領地或主權界限。但是,因為自然生命之間的戰爭讓地球村出現了生存權利界限,國界就是人類國家「戰爭」能力所能觸達的最大範圍。世界上不存在永恆不變的國界,國界會隨著國家戰爭能力的強弱而發生變化。我國歷史上每個朝代的國界都不同,今天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國家因國家「戰爭」能力強弱更替而引起國界變更,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以色列的持續擴張和巴勒斯坦的不斷萎縮。

國家主權界碑

求存是自然生命最根本的需求,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繁衍同樣必須以自然資源為依託。所以,世界上不同人類種族之間時常會因為爭奪自然資源而發生「戰爭」,也就是說「戰爭」的本質是人類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爭奪自然資源的支配權。當然,今天人類社會之中的「戰爭」已經不再局限於武力對抗,它已經被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經貿、文娛、科研、政治體制等多領域。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裡教育服務生態圈。

相關焦點

  • 克裡米亞戰爭本是列強之間的利益爭奪,為什麼倒黴的卻是中國?
    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誰都不曾想到,遠在歐洲的一場克裡米亞戰爭,讓清朝這塊肥肉被歐洲憲兵盯上了。 趁火打劫向來是他們的拿手好戲,雪上加霜是列強的愛好,也正是因為如此,克裡米亞戰爭本是列強之間的利益爭奪,為什麼倒黴的卻是中國?
  • 人類為什麼要戰爭?假如沒有戰爭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一是西方強勢民族,與全球其他地區後起民族之間的矛盾,即霸權主義與反霸權主義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自古有之,而形成這種矛盾的根源之一還是因為資源,相對來說,地球上的資源是固定的,霸權主義為了自身利益的長遠發展,需要更多的資源來維持,因此會憑藉強大武力等一系列不公平手段奪取外在資源,這裡所說的「資源」非常廣泛,包含「石油,煤炭,礦產,勞動力」等,都屬於資源的範圍之內,
  • 戰爭的本質是什麼?長平之戰中,便彰顯得淋漓盡致
    戰爭的殘酷性,在這一刻彰顯無疑。這一場大戰的本質是什麼呢?爭奪利益,在這裡這種利益是政治訴求、是人口、土地、資源,是所有能夠被攫取的生產資料。 而在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之中,戰爭就成為了秦、趙矛盾的最高表現形式。 長平之戰後趙國一蹶不振,40餘年後「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天下的願望。 而當歷史不斷前進,人類對資源生產資料的爭奪也曾未停息。
  • 戰爭中忍者為何能在沒有鐵護的國家中生存
    與其他國家不同,在鐵王國裡沒有忍者,作為國民警衛隊的主力軍,鐵國武士這一獨特群體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他們沒有忍者那麼豐富多彩,鐵之國武士會將脈輪集中在劍上,並使用劍施展進行切割或秘技,這是一種文化和制度與眾不同,在火影忍者的地圖上是獨一無二的,建立的國家與鄰國是不相容的。
  • 從人民、國家與政治家利益維度看戰爭正義性,茅老揭穿千年謊言
    從這裡可以看到,人民的利益判斷標準和國家的利益判斷標準是不同的。這點不同,自古以來從來不允許說明。只有國家利益才可以宣傳,人民的利益好像不言而喻就是國家的利益。國家號召人民去打仗,要用各種理由。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國家管理好,而去爭奪那些沒有多少價值的荒地呢?
  • 人類的腦程序是為利而愛而恨而生而殺
    人類其實就是一群機器人,不同種群的人種是這群機器人的細微分別!這種機器人以群體活動為主,以生存欲望的滿足為根本程序而派生出七情六慾愛恨情仇等子程序!這些機器種群為了維護和掠奪利益都製造出大量的互相屠殺工具,用於在利益爭奪中滅殺別的種群!
  • 一場不為人知的人類與外星人之間的戰爭,道西戰爭
    人類對於這個世界一知半解,仿佛人類就是地球的過客而已,對於我們所生活生存的地方並沒有完全參透。這個世界對於我們來說太過於神秘了,以至於許多無法利用現代科學而今天解釋的,就連人類到底是否為唯一的文明我們都不可而知,但是絕大多數人相信人類絕對不是唯一的一個文明,更不是最發達的文明。
  • 人類找到外星人會怎樣?劉慈欣的《三體》早已預言了人類殘酷命運
    《三體》講述了天文學家葉文潔向三體星人暴露了地球的宇宙坐標,正處於困境之中的三體人為了得到一個能夠生存的穩定世界,出動龐大的艦隊直撲地球。此時人類才發現,宇宙就是這樣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一旦被發現,能生存下來的是只有一方,或者都不能生存。
  • 布爾戰爭:一場爭奪資源的作戰,卻讓日不落帝國走向衰落
    這是一場爭奪殖民地與資源的戰爭,原本雙方本可以握手言和,共同發展。但因為貪婪與利益,最終造成這場非洲大陸最慘烈的大戰。戰鬥一方是居住在南非大陸的白人移民——布爾人,而另一方就是殖民地遍布全世界各處的大英帝國。他們之間的戰爭,被後世稱作"布爾戰爭"。
  • 審視和研究戰爭的當代視野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是世界不安寧的主要根源,領土爭端、資源爭奪、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錯綜複雜,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加劇,影響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不確定因素還在增加。全面把握當代國際政治發展趨勢,才能更加科學深刻地把握現代戰爭內在本質。經濟視野。對於戰爭的科學認識,離不開對世界經濟發展總體趨勢的正確把握。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快,同時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有所抬頭。
  • 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8.5%,為什麼卻不屬於人類?
    黑猩猩和原始人類一樣喜歡群居生活,一個群體一般由一隻雄性猩猩來統領族群,群體的大小不一,一個群體的數量有的為3-5隻,有的群體數量多的可達30-50隻。黑猩猩易於生存,可以吃的食物種類很多,像水果,花,種子,樹皮,樹莖,昆蟲等都是它們的囊中之物。
  • 從生命經濟學看戰爭,避免「理性」的戰爭帶來最不理性的經濟結果
    不僅如此,戰爭雙方還會嚴格基於理性的權衡來選擇戰爭還是和平,戰爭的強度、戰爭的方式等等。一個「供給側」的解釋是,因為資源是稀缺的,當人和資源之間出現極度緊張的關係時,將不得不通過戰爭來解決,戰爭被認為是爭奪生產要素的必然。希特勒「為德意志民族爭奪生存空間」的說法,就是這一解釋的最好註解。
  • 通用生存戰爭禮包兌換碼大全!助你早日成長為國王!
    生存戰爭是一款以中世紀為背景的slg遊戲,採用史詩宏偉的歐洲中世紀為背景藍圖,描繪了中世紀伯爵之間的戰爭歷程,從一個平民成長為獨霸一方的伯爵,在與其他伯爵爭奪國王,這不再是夢想,這裡都可以實現!最近就看到有不少玩家在找生存戰爭禮包兌換碼,小編把這些生存戰爭禮包兌換碼收集整理了一下!萌新玩家可以看一下!在遊戲剛開始的時候禮包兌換碼可以說是特別重要的,能夠帶來很多的資源。即使不能超越土豪大佬,但也不會至於落後太多。那麼在哪可以獲得生存戰爭禮包兌換碼呢?
  • 戰爭的本質
    [英]A.C.葛瑞林著 海南出版社2020年版 現代戰爭中,各參戰方都擁有毀滅彼此的實力,並且戰爭大都是出於政治目的的所謂「理性行為」。作者認為,戰爭中的道德考量是約束戰爭的最後一道防線。人性的底線一旦被突破,戰爭就會徹底失控,人類就會走向滅亡。
  • 共同利益取向是一個關乎生存的問題——中國傳統文化視角下的抗疫...
    特別是在高度分化的現代工業社會,個人和群體支撐的共同利益取向是一個關乎生存的問題。巴拓識:在中國的政府決策者成長的政治環境中,他們的行為會不斷受到嚴格的訓練和多方位的評估,要做到德才兼備。歸根結底,「德」才是判斷的最終依據和行為指南。這種對「德」的重視建立在中國儒家的倫理體系上。
  • 一部試圖揭開人類本質的動畫系列——《機動戰士高達》
    它的誕生,改變了日本動畫內容創作的風格,用嚴肅的故事和更加嚴謹的風格,講述人類對未來,對戰爭的反思。41年來,這個動畫延伸出無數系列,如今,可能它已經被老道的高達迷戲稱為,「高達模型的廣告片」,但是,這41年來,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年輕人訴說,人類的本質。
  • 漫威超能力群體很多,為何只有變種人和人類不對付?有3點原因!
    很多時候「對立」的產生,都是源自於各自的利益受到了侵害,為此,為了保護或者是提前預防這種損傷自己利益的情況發生,就會產生不同程度上的對立趨勢,這一點不論是在漫威宇宙還是現實宇宙中,皆是如此!先來說說第一點,「人類潛意識的自我保護觀念」:其實這一點我們應該很好去理解,因為在多數時候人類的自我保護背後所影射出來的就是咱們前面提到的「自我的利益」矛盾需求,因此,當漫威變種人出現時,變種人天生所具備的能力,符合一直以來人類幻想中的某些利益需求。
  • 人類的未來在哪?
    而在人類進化史上,之所以只留下如今的人類一脈傳承至今,在同一時期的其他智人,皆因與人類爭搶生存空間、食物來源及地球資源而被人類逐一消滅絕種。而殖民者之所以殖民,其本質上就是消滅競爭對手,以在地球獲得自身更多的生存空間及資源。所以,殖民者的普世觀認為,其是在用高級文明徵服和改造低層次文明,從而實現和推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所以殖民者並不認為自己的殖民是掠奪與殘酷,而是「文明的改造與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