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遠去,武俠世界又塌陷了一塊 | 武俠·番外篇

2021-01-20 武俠那些事兒

 

黃易遠去,武俠世界又坍塌了一塊

作者|辰公子 配圖|小王爺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或影視截圖

新浪微博:武俠那些事 



黃易遠去,武俠世界又塌陷了一塊。


5日,香港知名武俠小說家黃易因中風在香港病逝,這位以武俠奇幻小說著稱的作家走完了他65載的人生。


黃易去世,留下一眾煌煌巨著和莫大聲名,「網絡穿越文祖師爺」這個名號也註定相隨,但「走得太早」四字,才是最真實的嘆息。


「金古梁黃溫」五位新派武俠大家已走三位,金庸先生已經封筆多年,還有溫瑞安那挖坑無數卻永遠填不完的浩瀚大江湖。中國武俠目前的處境確實堪憂。


武俠小說在金庸和古龍的時代達到巔峰,又有尚未走火入魔時的溫瑞安延續輝煌,但要說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還屬黃易先生最了得。如果能給他一張安靜的書桌,再假以天年,真不知他能創造出一個何等瑰麗的故事體系。



我從小喜歡武俠,黃易先生的作品我看過的有《覆雨翻雲》、《大劍師傳奇》、《星際浪子》、《尋秦記》、《大唐雙龍傳》,黃易的武俠世界裡,夢想、愛情、兄弟、生死,該有的都有了。另外,他還附贈了科幻、星相、易經、玄學、儒學、道學還有歷史。


黃易用字不求險,但他用奇崛的想像力,構建了一個世界。就好像大畫家,手邊沒有全套的畫具,隨手拿起一支禿筆,一畫便是一個宇宙。


黃易一直沒有在他的書裡放棄探討生死。他創造了「破碎虛空」這一概念——部分的絕頂高手,以武入道,將突破極限、踏入「破碎虛空」這一關。


他說:「時間的長河以一種人難以理解的方式,退後和延伸往過去和將來無限的深處,而生命只是電光石火的發生,在宇宙的一眨眼下煙消雲散,了無痕跡。」


在我眼中,一個執著於探討生死觀的作家,就是一位嚴肅作家。




黃易本名黃祖強,因為喜歡玄學和《易經》,他依據《易經》中的「日月為易」,取筆名為「黃易」。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黃易,曾擔任香港藝術館副館長十年。黃易受外公影響,很早就對武俠感興趣。


1988年,他突然決定辭去香港藝術館的工作,退隱香港大嶼山專心寫作。

有人說:「金庸之後無武俠。」黃易在寫作初期也曾迷茫過,後來在前輩的建議下,他決心走出另外一條路———把武俠和科幻元素結合,開創了獨樹一幟的玄幻武俠風格。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破碎虛空》,就借鑑了西方的「黑洞理論」。


黃易的作品比傳統武俠小說更現代,又比西方科幻小說更天馬行空。他談及自己的經典作品《尋秦記》:「穿越在西方科幻小說中是很常見的題材,但在《尋秦記》中,穿越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個浪漫的戰國大時代。穿越是一個手段,把一個現代人放在古代歷史裡。歷史就好像一個棋盤,我下了一盤不同的棋子,引起棋盤的混亂,但是最後還是秦始皇統一了天下,結局並沒有改變。」


這部《尋秦記》,被讀者封為穿越題材小說的「鼻祖」。


而黃易也被稱為「網絡小說」的鼻祖。



黃易開創了玄幻、穿越和異俠三大流派。


他的《玄幻系列》和《異俠系列》小說持續創作多年。作品中,最為知名的要數《尋秦記》和《大唐雙龍傳》,被翻拍成電視劇,廣為人知,書中的人物項少龍、寇仲、徐子陵均成了不少書迷的集體回憶。


記得當年我是最先看書籍版的《尋秦記》後才看的TVB版《尋秦記》,當時看書的時候就覺得很有趣很好玩,《尋秦記》故事說白了就一句話,認真地胡說八道,但人們似乎特別喜歡這種胡說八道。


TVB影視版的《尋秦記》結尾時的會心一笑算是我最難忘的記憶之一。項少龍聽到兒子自己將名字改為「項羽」時,先是展露後世知情者的震驚,隨即便是釋然,知道自己縱是知道歷史的發展,最後也還是改變不了歷史。


人們以為自己在創造命運,但作為穿越者,卻知道並非那麼一回事。我喜歡這個結局裡淡淡的宿命論味道,更喜歡黃易的巧妙構思,這個情節看起來簡單,可若沒有天馬行空般的想像力,卻萬難寫出。


最深情的愛是克制,如今想想,《尋秦記》的每一集,都是滿滿的回憶啊。



我一向不喜道貌岸然式的正派,甚至連真正派也敬而遠之。


所以我喜歡黃易這種以俗氣掩飾純真的性格,可惜世人多半因為他的名氣和文字忽視了這一點。並低估了他。


黃易身上有許多我極喜歡的特質,其中極重要的一點是堅持。我們都是創作人,都知道寫作是件極辛苦的事,忍受孤獨式的寫作尤為辛苦,但相比之下,最辛苦的反而是黃易這種人,聲名日隆,版稅甚豐,帶著大可以躺在舊作上享樂的惰性繼續寫作,著實撓心。


但黃易一直在堅持,即使有些作品被指為走火入魔,有些作品的轉型並不被看好,可他從未停息過。這一點,起碼挖坑無數卻打死也不填的溫瑞安就該汗顏,要知道黃易所有的作品共同特點都是巨長,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則是均已完結。


其實黃易人格上的偉大之處更是讓人敬佩,他專注,隱居大嶼島近30年,專注武俠創作;不愛財,獎掖後人,捐出稿費成立武俠文學獎;守信,有坑必填,從未爛尾;理智,不做網紅,不做領袖,謙遜。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所以即便不說對他的文有多喜愛,就衝他的品性,一聲「大師」,當之無愧。


大師,走好,感謝你給我們創造的那個江湖世界。我們願意相信您已經突破極限、以文入道,已然踏入了「破碎虛空」。



友 情 提 醒

希望你們可以把我分享給你的朋友

誰讓我有一顆想捕獲全人類的心呢。哈哈…



相關焦點

  • 《完美世界手遊》武俠混元技能怎麼選 武俠混元技能選擇推薦
    ,完美還原端遊經典無縫大世界,構建千萬玩家心中的「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手遊》是一款十四年IP重鑄的MMORPG手遊,遊戲由完美世界和騰訊遊戲聯合打造,次世代電影級畫質,完美還原端遊經典無縫大世界,構建千萬玩家心中的「完美世界」。最近小編發現不少萌新玩家想知道完美世界手遊武俠混元技能怎麼選?接下來就由小編為你們帶來完美世界手遊仙武俠魔武俠混元技能介紹。
  • 武俠電影武俠夢的誕生地
    我相信很多人小時候可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做一個武俠,帶著劍環遊世界,俠義正派,逍遙法外。有這樣夢想的人應該看過武俠電影或武俠小說,武俠電影是中國電影的一種獨特類型,源於春秋時期中國的俠義精神。小編第一次接觸武俠電影時,看到《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主演李連杰、林青霞,這就是我武俠夢想誕生的地方。我推薦幾部近年來我看過的最好的武俠片,他們一定都是武術愛好者!1: 《英雄》這是張藝謀導演的武俠電影,主演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章子怡和甄子丹於上映。戰國晚期,戰爭頻繁,英雄輩出。在七雄中,只有秦國佔主導地位。
  • 人間從此無黃易願他只是穿越去了武俠世界
    一掃「金庸以後無武俠」的低迷局面,開創了玄幻、穿越和異俠三大流派——這恰好也是當今網絡文學創作的主流。黃易也因此被譽為「網絡小說的鼻祖」,今天的許多網絡「大神」寫手們,都是模仿黃易起步的。其中,「異俠」是在傳統武俠的基礎上加入玄幻、神魔、異類等內容,以人間入世為核心;而「玄幻」則匯集了科幻、武俠、玄學及超自然力量等元素,每部小說主角性格迥異,各懷所學,具有洞天悉地之能力。
  • 今天需要什麼樣的武俠:「大陸新武俠」《天下刀宗》出版
    更是在繼承金古梁溫黃等大家的傳統下,接納並吸取當代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元素進入武俠之世界,讓「大陸新武俠」的系列作品更加豐富、多元、個性化、有想像力、節奏明快、有青春朝氣……題材從對政治制度的構想到對武俠內容的擴展無所不包,為武俠文化開疆拓土,適應新時代的精神需求,實在無愧於「大陸新武俠」之「新」,也讓「大陸新武俠」成為新世紀武俠創作的一面旗幟。
  • 武俠網遊的扛鼎之作,國產武俠這些就是巔峰了
    劍網3劍網3是西山居傾心製作,確實是一款優秀的武俠遊戲。劍俠情緣系列可以說陪伴了玩家無數的青春。劍俠情緣系列不但首創一門雙流模式,而且畫面在不斷更新迭代中也實現了長足的進步。光影設計,虛幻系統,都給玩家帶來非同一般的體驗。
  • 香港武俠電影興衰史:曾經華語電影的一塊金字招牌,現已名存實亡
    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回顧一下武俠電影興衰史。《火燒紅蓮寺》是於1928年上映的武俠電影,由張石川執導,由蕭英等主演。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意義非凡,它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神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影壇上最富於中國特色的電影種類,這也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的武俠片。《火燒紅蓮寺》上映後廣受歡迎,一時有萬人空巷之感。
  • 《武俠聯盟》武俠大猜想 屬於你的專屬英雄
    不久前,由360遊戲中心獨家代理的國內首款「ARPG塔防」頁遊——《武俠聯盟》,正式宣布了將於12月13日開啟首次測試。眾所周知,《武俠聯盟》以其「ARPG塔防」創新玩法,吸引了不少玩家們的關注。而遊戲內豐富多彩、趣味十足的另類武俠內容,也是其為玩家們所帶來的另一大特色,諸多深受玩家們熟知並喜愛的「知名武俠英雄」,也將在遊戲中與玩家們見面,並化身為「助手」,與玩家共同遨遊武林、馳騁江湖!今天,隨著《武俠聯盟》首測的即將到來,就讓我們提前認識一下《武俠聯盟》中的「知名英雄」吧。
  • 試玩一款武俠動作手遊,西山居原班人員傾情製作,開啟武俠世界!
    手遊繼承了《劍網3》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以及人物盪氣迴腸的恩怨情仇,給廣大玩家帶來了一次親身體驗武俠世界的機會。 遊戲內的人物有著各自的天賦技能,各大幫派也有著獨家秘技,擺脫了其他遊戲千篇一律技能的尷尬場面,也更加真實地還原了武俠世界門派之別。
  • 中國武俠vs西方騎士:武俠為民謀福,騎士為己謀利
    作為世界文化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都以其豐富性和燦爛性讓世人矚目。也正是在長達幾千年的發展之中,兩個地區的文明在某些地方呈現出些許相似之處,武俠文化和騎士文化便是其中值得一提的兩大內容。這兩者都是在特定的時代環境下產生,雖然現如今已經再也難見他們的蹤影,但他們各自擁有的精神內核卻已經深深融入人們的思想當中,體現在一言一行當中,從未消失。
  • 即時類MMORPG,武俠網遊
    即時類MMORPG,武俠網遊  即時類MMORPG,武俠網遊  近年一直出現的「魔獸熱」趨勢讓眾多網遊逐步偏向於西方魔幻,一個個叫囂著武俠大作的網遊很多便是掛羊頭賣狗肉,也很難得到玩家的真正認可。
  • 《鷹爪鐵布衫》——被遺忘的武俠經典
    這大概是內地引進的第一批武俠電影,這部影片開創了內地武俠電影的先河,為以後十幾年的內地武俠電影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是現代武俠電影的鼻祖。該片講述了明朝年間,刑部尚書鄭重狼子野心,意欲謀反,遂設計刺殺了死對頭兵部尚書,並嫁禍於蕭如風,蕭如風一邊躲避朝廷的追殺,一邊緝拿殺人兇手,歷經重重陷阱,最終擊斃刑部尚書的故事。
  • 金庸武俠與古龍武俠的第一高手是誰?誰更厲害?
    金庸武俠與古龍武俠都是武俠經典,一時瑜亮。兩人的寫作風格不同,一個寫實一個寫意。在金庸武俠中有非常多的高手,若論第一高手,當屬張三丰。古龍武俠中的第一高手,則是名不見經傳的謝王孫。先說金庸武俠,金庸武俠中的絕頂高手有張三丰、掃地神僧、劍魔獨孤求敗、王重陽、石破天,比較一下這幾人的武功層次。張三丰武功已臻化境,以柔克剛,陰陽並濟。創九陽神功的鬥酒僧原本想創出一門陰陽並濟的絕學,可是九陽神功還是偏向於陽剛,真正做到陰陽並濟是張三丰。
  • 5部濃濃武俠風小說,看懂江湖,武俠永存!
    讀者們享受武俠的精彩對決,也感受著義氣千秋的江湖情懷。而今,武俠隨光輝不再耀眼,但江湖俠義依然存於人心中。下面5本具有武俠風的小說,看懂江湖,讓武俠永存!《有匪》二十年前,「南刀」李徽奉旨為匪,建蜀山四十八寨,收天下落魄之人。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作為中國電影的代名詞,功夫武俠電影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從1928年風靡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到2001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臥虎藏龍》,再到近些年的《葉問》系列,功夫武俠電影走過了近百年曆程,更是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見證。
  • 集卡牌、武俠、roguelike於一身,這是款古典武俠版「殺戮尖塔」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款結合了東方武俠風格的作品,通過這款遊戲,你能夠體驗到「江湖」的快感。01 另類彩繪畫風 詮釋不一樣的東方文化首先遊戲《古今江湖》在畫面風格的設計上採用了傳統的水彩手繪畫風,同時在人物的設計上,也採用了類似泥人(糖人)般的造型。毫無疑問,製作組在對傳統文化的鑽研上花費了極大的心力。
  • 新遊推薦:武俠手遊愛好者的福音!2020年下半年武俠手遊大盤點!
    我的俠客為一款復古武俠策略RPG單機手遊,遊戲核心為建立一個有血有肉的江湖世界,通過NPC與玩家的多方向互動增加遊戲沉浸感,畢竟「江湖是人情世故」,複雜的關係網反而會增加遊戲的樂趣,在本作中武學、畫質均不是重點,塑造玩家心中真實的江湖才是最終目標。預計上線時間為2020年末。
  • 武俠電影可遇不可求
    上世紀九十年代,武俠電影開創了新境界。從武俠小說改編,進行大膽創新改變成武俠電影,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風格各異,讓人回味無窮。 一刀兩斷,風雪殺人,高粱酒,沉浸於武俠意境當中。張豐毅為香港電影增色不少,關之琳美若天仙,莫少聰浪蕩不羈。
  • 被人遺忘的「武俠宗師」,王度廬筆下的世界,以悲開始以悲結局
    王度廬的武俠世界裡,沒有如同金庸一般的「俠之大者,為國為名」;也沒有古龍筆下「浪子劍客,快意江湖」。他筆下的江湖,只有迷茫的主角、貼近生活的瑣碎。而王度廬也如同他筆下的主人公一樣,是一個被江湖遺忘的人。但是也正是這樣,他漂泊的人生讓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武俠流派。
  • 你是為什麼喜歡金庸武俠?
    初遇武俠,如獲至寶2018年10月30日,金庸離世。至此,金庸、古龍、梁羽生,中國武俠小說界盡失泰山北鬥。武俠開始淡出人們的視線,更多的人喜歡閱讀的是網文,什麼玄幻,穿越,修仙等小說佔據主導。然而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能讀上一本金庸武俠,是何其快哉的事情。八九十年代的農村,條件是相當落後的,什麼彩電、音響、學習機那都是奢侈品,農村壓根就難見到。
  • 金庸以後還有哪些武俠值得回味?這份雜誌值得武俠迷們緬懷
    對喜愛武俠的書迷們來說,金庸武俠是可以流傳於世的永恆經典。在此之後,再沒有任何一位武俠小說作家能有金庸武俠的影響力之大。不過這也不意味著,在金庸之後,喜愛武俠的人就不讀其他人的武俠作品了。金庸以外,最鍾愛《武俠故事》除了金庸武俠以外,有的人喜歡古龍的浪子江湖,有的人欣賞梁羽生的文筆,有的人痴迷黃易的奇思妙想,有的人傾倒於溫瑞安的曲折離奇……不過,靈衝霄個人除金庸武俠以外最喜歡的武俠卻並非哪一位具體作家的武俠小說,而是一份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