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空中美圖

2020-12-25 網易新聞

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空中美圖

2020-12-24 09:37

相關焦點

  • 雅克-15戰鬥機,德國噴氣式發動機和雅克-3的跨代組合
    前言成立於1939年的雅科夫列夫設計局,因其在二戰中設計的多款戰鬥機表現優秀而世界聞名,同時躋身蘇聯幾大飛機設計局之一。當上世紀40年代中期航空工業進入噴氣時代起,極富前瞻性的雅科夫設計局也開啟了噴氣式戰鬥機研製工作,雅克-15「羽毛」正是它的第一款噴氣式作品。
  • 超音速時代的來臨,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
    第一代戰鬥機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這一代戰鬥機武器裝備以航炮為主,後期型已經可以發射第一代空空飛彈。並且採用帶加力燃燒室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標誌著戰鬥機由螺旋槳時代進入噴氣時代,部分戰鬥機已經可以實現超音速飛行。
  • 米格-9戰鬥機是蘇聯的首批噴氣式戰鬥機,我國也曾裝備
    米格-9戰鬥機是20世紀40年代末,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蘇聯研製的首批噴氣式戰鬥機之一,它是由蘇聯米高揚飛機設計局研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就開始研製噴氣式飛機,其中戰鬥機是重中之重。在1946年4月24日,米格的第一架米格-9在莫斯科的契卡洛夫斯卡機場試飛,這次試飛是蘇聯的第一次噴氣式飛行。在後來為了向軍方和領導表現相關成果是,在一次內部的飛行表演時,米格-9發生了事故,試飛員也當場犧牲。這次事故對米格-9的樣子打擊非常大。不過後來在改進後,米格-9也逐漸成熟,後來米格-9也投入了生產。
  • 米格15—殲31,回顧中國戰鬥機家族發展史
    殲-20又名威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五代制空戰鬥機。殲-20採用全動鴨翼及垂尾和DSI進氣道,擁有多種低可偵測性設計:大致呈五邊形的機頭及機身橫截面、切尖外傾斜雙垂尾、帶鋸齒邊空中受油管收納艙、彈艙及起落架艙艙門、鍍膜整體座艙蓋、隱形特種塗料等,此皆隱形戰機主要特徵。據估計,殲-20長約21米,翼展約13.8米。
  • 蘇聯第一代突破音速的戰鬥機,功勳顯赫的米格-19
    儘管米格-17的改進型在加力狀態下已經能夠突破音速,但是蘇聯的米格設計局並沒有滿足於此,他們很快設計出了更加新式的米格-19戰鬥機,而米格-19戰鬥機是蘇聯第一代真正的超音速戰鬥機,從米格-19之後,米格設計局隨即開啟了超音速航空之路。
  • 俄羅斯新戰鬥機到底是第幾代,讓我們細數戰鬥機的分代
    其實以上兩種機型都屬於同一代戰鬥機,但是由於西方國家和俄羅斯對於戰鬥機的分代標準不同,而導致叫法的不同。現在讓我們從第一代戰鬥機來細數戰鬥機的分代。 第一代戰鬥機 時期: 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末 性能: 第一代戰鬥機普遍採用後掠機翼,裝有帶加力燃燒室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達到1.3馬赫左右。
  • 戰鬥機中的「妖魔鬼怪」!飛彈時代的產物,美軍F3H與F-4戰鬥機
    前蘇聯米格15戰鬥機給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美國戰鬥機造成很大壓力,美國海軍急需一種可以對付米格15艦載機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藉助戰後對二戰德國軍事科技獲取,前蘇聯航空技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躍而起,迅速成為世界航空科技強國。
  • 百花齊放的第二代戰鬥機
    第一代戰鬥機的出現,使戰鬥機進入噴氣時代,但是第一代戰鬥機只是解決了噴氣式戰鬥機的有無問題。第一代戰鬥機的武器系統和機載設備相對簡單,尤其是雷達性能很低,載彈量不足,飛行速度在音速徘徊,導致作戰能力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各軍事強國開始研製第二代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
  • 本打算接替Me-262,最終卻成就了米格-15的德軍Ta-183戰機
    其實真相併不是這樣,戰爭末期瘋狂的納粹發起了各項緊急戰機的招標,其中就有包括亨克爾公司在內的各個公司的參與,而其中有一款編號為Ta-183的戰機就是準備用來接替理念先進但性能不足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而其採用的發動機內置採用機頭進氣和大角度的後掠機翼也成為了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戰機設計的標杆,而蘇聯在戰後設計的米格-15噴氣式戰機就一直被認為是在Ta-183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因此Ta-183也被稱為米格
  • 最強米格-29戰鬥機,米格設計局的爭氣機,印度空軍再次沒看上
    米格-29戰鬥機對於中國軍迷而言,有著複雜的心情。作為一款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蘇制戰機,米格-29戰機最初的定位非常明確,米格-29就是為了對抗當時美國空軍新裝備的F-15和F-16戰機。除了要求具備較強的制空性能外,米格-29戰機還可以執行多種對地攻擊任務,我們可以將米格-29戰機理解成第一款蘇制多用途戰戰鬥機。
  • 米格戰鬥機退役,貼錢也沒人要,非洲大兄弟都看不上眼
    大多數非洲空軍都有幾架冷戰時期的老式戰機,通常是多年無法使用的噴氣式飛機。其中許多飛機是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購買的,沒有很好的維護。其中一個國家,奈及利亞,最近通過國際阿維亞集團,提供了20架米格-21噴氣式戰鬥機。它們被宣傳的飛行時間不長。
  • 比P51螺旋槳戰機還要輕50%:世界最輕噴氣式戰鬥機
    【話說軍世】在戰鬥機的發展過程中,飛機逐漸向「更高更快更強」的方向發展,機體結構的加強不免會增加重量,尤其是到了噴氣式飛機的時代,飛機重量逐漸上升,但是二戰後曾有一款超音速戰鬥機,其重量甚至比P51螺旋槳戰機輕一半。
  • 冷戰「魚窩」——小記東德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上)
    1962年5月4日,第一架米格-21F-13戰鬥機降落在了柏林以東的馬克思瓦爾德機場,該機場是第8戰鬥機聯隊(JG 8)的駐地。米格-21的最大攔截高度可以達到19000米,但其缺點也有不少,如著陸速度較高,發動機的問題反覆出現,彈射座椅也存在一些重大隱患。隨著第二代「魚窩」的問世,米格-21F-13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從東德空軍的一線中隊裡退役。最初,來自所有三個聯隊的幾乎全部老飛機都被移交給駐羅滕堡(Rothenburg)的第15訓練聯隊(FAG 15)。
  • 二戰期間除了德國,還有哪些國家研製了跨時代的噴氣式戰鬥機
    為了攔截德軍的V1飛彈,英軍將流星戰鬥機投入了戰場。相比較颶風、噴火等相對老舊的活塞式戰鬥機,飛行速度較快的英軍流星戰鬥機攔截V1飛彈顯得輕車熟路。 1944年7月27日,3架在空中巡邏的英軍流星戰鬥機發現了一枚正在飛行的V1飛彈。3架流星戰鬥機準備去攔截。但由於機炮卡殼,當時的攔截任務並沒有成功。
  • 蘇聯科技的巔峰,被人遺忘的五代戰機:米格MFI重型戰鬥機
    第五代戰鬥機如今並不新鮮,美國有F-22A、F-35A/B/C,俄羅斯有蘇-57,我國有殲-20,還有FC-31,法國和德國也在聯合開發五代機,就連韓國、印度都提出了方案,英國更是打算跨過第五代戰鬥機,直接研發第六代戰鬥機,似乎全球主要軍事強國都開始進入五代機的時代了。
  • 噴氣式戰鬥機鼻祖:Me-262戰鬥機,輝煌和坎坷的一生!
    正是由於活躍在二戰戰場上的幾乎都是活塞式飛機,人們經常認為噴氣式飛機是在二戰結束以後產生的。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德國的Me-262和英國的「流星」都是出現在二戰戰場上的噴氣式戰鬥機。其中,Me-262出現時間更早,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架實用性噴氣式戰鬥機,但它的誕生和發展充滿了坎坷。
  • 美媒評全球最偉大5款戰鬥機,其中一款2年內擊落5155架飛機!
    美媒在評選中主要針對以下幾個主要參數作為最終是否勝出的指標,它們分別為在實戰中的戰鬥性能,飛機的技術可靠性,以及價格(成本)。 Me-262戰鬥機 第三款:Me-262戰鬥機 Me-262戰鬥機是航空史上第一款實戰型噴氣式戰鬥機,代表當時德國最高航空技術水平
  • 回顧國產殲系列戰鬥機發展
    殲-5 殲-5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製造的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仿製前蘇聯米格-17φ),也是中國製造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殲-10是一種多用途的戰鬥機,能夠執行空戰和轟炸的任務。2004年1月,解放軍空軍第44師132團第一批裝備殲-10。殲10是自主研製的第一款3代戰鬥機為以後的殲20打下堅實基礎。
  • 世界第一種投入戰鬥的噴氣式戰鬥機,二戰德國 Me 262 型噴氣式戰鬥機
    他是世界第一種投入戰鬥的噴氣式戰鬥機,也是同時期性能最好噴氣式飛機,本應大量投入生產獲取制空權,卻被要求作為高速轟炸機投產,直到1944年6月,戰鬥型的Me262才投入戰場,為時已晚。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噴氣式飛機的國家之一,而因為設計、生產Bf109 而名聲大噪的梅塞施密特公司在1938 年10 月啟動研發噴氣式飛機的計劃,項目代號為P1065,這就是後來Me 262 的原型。■ 在希特勒強令下,Me 262最初是以戰鬥轟炸機的面貌裝備德國空軍的,這個決定對這種新銳戰機來說是極具悲劇性的,圖為掛載兩枚500公斤炸彈的Me 262A 型。
  • 韓戰美蘇戰機對比:米格15能扛50發槍彈,一炮轟掉F86
    F-86:白朗寧機槍+雷達測距在二戰時期,美軍將高射速和高火力密度作為戰鬥機機載武器的重要指標,因此在各國戰鬥機開始裝備20毫米以上口徑機炮的情況下,美國陸海軍戰鬥機仍堅持以12.7毫米機槍為主要武器,普遍安裝6~8挺機槍,這一做法也延續到戰後美國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設計中,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