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說:在針鋒相對的同時,不可否認騰訊和網易也越來越像。
在遊戲圈有句流傳特別廣的調侃,「中國只有兩家遊戲公司,一家是騰訊遊戲,一家是其他」。但是2015年,這句話變成了「中國只有三家遊戲公司,一家是騰訊遊戲,一家是網易遊戲,一家是其他」。
雖然網易遊戲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僅有的能抗衡騰訊遊戲的公司,但是這種威脅從來沒有像去年一樣來得激烈。甚至在App Annie 2015年11月的數據報告上,網易還一度超過騰訊,成為iOS渠道全球手遊收入最高的公司。
網易去年推出的《夢幻西遊》、《大話西遊》兩款手遊不僅實現了月均近8億收入,《夢幻西遊》更是霸佔App Store中國區暢銷榜榜首超一年之久,直到上周才被騰訊獨代、巨人研發的《徵途》擠到第二位。而與此同時,網易在中國區獨立代理運營的《守望先鋒》也宣布了全球銷量700萬份、預計收入超15.7億元的好消息。
除了榜單之爭再升級之外,騰訊和網易也分別在今年3月和5月公布了自己的遊戲戰略規劃。如果說2015年還只是兩家公司在手遊領域的競爭,那麼2016年恐怕就是一場「遊戲之王」的全面競爭。
據遊戲工委發布的《2015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遊戲市場年收入達1407億,同比增長22.9%,增速放緩但依然保持高速。
其中端遊收入為611.6億,同比增長僅0.4%;頁遊為219.6億元,同比增8.3%;手遊為514.6億,同比增長為87.2%。遊戲工委稱,端遊進入「固守」階段,精品移動遊戲成為推動遊戲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而且出現「大型企業控場」的趨勢,TOP10遊戲佔移動遊戲市場總收入的59.4%。
在遊戲大型企業中,最強的兩家就是馬化騰的騰訊和丁磊的網易。
據兩家公司的財報顯示,2015年,騰訊網路遊戲的收入為565.87億元,手遊的收入為213億元。而網易2015年全年在線遊戲淨收入為173.14億元,手遊總營收達到98億。
兩家公司的遊戲總收入達到了整個遊戲市場的52.3%,手遊營收佔比更高,達到了60.5%。如果加上遞延收入,也就是未到帳、或者說未被用戶道具消耗的已充值收入,份額恐怕要達到七成。
而一向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的App Store榜單,騰訊網易更是長期大規模霸榜。伽馬數據稱,2016年1月份iOS遊戲暢銷榜前20中,騰訊網易佔據了六成以上,而前10名中霸佔了9個份額。《夢幻西遊》、《大話西遊》在過去一年更是長期佔據一二名。
網易遊戲在手機遊戲上的順利轉型,給了騰訊不少壓力。
2015年,雖然騰訊手遊收入213億元,同比增長了53%,但是行業佔比率卻相比2014年下降了近10%。2015年,騰訊手遊僅囊括了行業40%的收入,但是去年這個比例接近51%。
而且2014年第四季度開始,騰訊修改了收入計算規則,將獨家代理的手機遊戲與第三方開發商的收入分成,以及渠道成本確認為收入成本項,而非原來的收入抵減項。這項修改對於2015年騰訊手遊收入的增加也有著不小影響。
如果按照舊的計算方法,騰訊手遊收入的行業佔有率,相對於2014年下降的幅度恐怕更大。原因有2015年手遊總收入的快速提升,基數變大,另一個原因就是網易的崛起,虎口搶食。
網易遊戲以自研為主,2015年爆發的兩款遊戲都是自研的端遊IP,《夢幻西遊》自發布以來,一直位居全球iOS 應用月收入排行榜前10名。而騰訊去年的《六龍爭霸3D》、《熱血傳奇》、《拳皇98》、《我叫MT2》等高收入產品,大部門都是以代理為主。除去給開發商的分成,比拼純利潤,網易的威脅更大。
這種壓力在2015年12月達到頂峰,除了《夢幻西遊》和《大話西遊》佔據第一第二外,網易代理的《乖離性百萬亞瑟王》成為暢銷榜第三名,實現了三連殺。騰訊系的遊戲多次突圍都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但是網易也並非沒有自己的問題,正如前面提到的網易還僅僅是有可能挑戰騰訊而已。雖然《夢幻西遊》和《大話西遊》實現了長期霸榜,頭部產品突出,走的是「英雄主義」路線。但是放在整個TOP10和TOP20榜單,騰訊佔據絕對優勢。
App Annie 2015年的數據顯示,2015年熱門遊戲中國收入榜單,《夢幻西遊》和《大話西遊》分別是第一和第四,但是騰訊佔據了第二、第三、第五、第八、第九等5個席位。而且雙西遊的絕對王牌CP打出了之後,網易遊戲持續性的問題也受到關注。
對於騰訊和網易而言,2015年只是個開始,而且戰爭不僅僅局限在手遊。
在網易連續兩款端遊IP的改編獲得爆發式成功後,2016年,這種針鋒相對和相似首先出現在端遊IP的開發上。
騰訊在端遊IP上選擇了跟隨戰術,但具體做法卻是發揚自己的代理和渠道優勢,聯合其他端遊大廠,開發經典端遊IP,對抗網易。和西山居合作《劍俠情緣手遊》,和巨人合作《徵途手機版》,與暢遊和盛大合作《新天龍八部手機版》和《傳奇世界手遊》等。
而網易也將端遊IP改編手遊作為2016年的重點戰略。不同的地方卻是,網易的改編主要集中在自己的端遊IP上。網易在520年度發布會上,就公布了《天下》、《倩女幽魂》、《大唐無雙》、《鎮魔曲》等端遊IP的手遊產品發布計劃,旗下端遊IP全面進軍手遊領域,試圖規模複製雙西遊的成功。
除此之外,在二次元、射擊類等細分領域上,騰訊和網易都公布了不少產品規劃。最矚目的競爭,恐怕還要算是,以改變和創造為核心的沙盒類遊戲的競爭。
Mojang將《我的世界》中國大陸地區為期五年的獨家運營權授予網易後,騰訊立刻就針對建造類沙盒遊戲展開了調查,有消息稱騰訊也似乎準備做一款類似《我的世界》的沙盒遊戲。
而新平臺上,騰訊和網易也開始了競爭。2015年11月,騰訊發布miniStation微主機,正式宣布進軍主機遊戲,隨後於12月份發布VR SDK,並表示miniStation將作為VR的開發平臺提供給開發者,將主機與VR兩者結合發展。
網易還是把目光放在了VR遊戲的研發上面。在5月19日舉行的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上,網易遊戲成為了谷歌移動端VR平臺「Daydream」上的唯一首批入選的大陸遊戲廠商,VR遊戲《末日先鋒(Twilight Pioneers)》將會在2016年11月份與谷歌Daydream平臺同步上市。
全面戰爭和針鋒相對的同時,不可否認騰訊和網易也越來越像。
在2014年,網易全年僅發布了10款手遊,幾乎是每月1款的節奏。但是到了2015年,這個數字卻飆升至80多款,從原來的每月一款,到每月至少3-4款。到2016年又再度放慢下來。而2015年7月底,騰訊也本著「不追求數而追求質」的方針,由原本每月3—4款,變成了每月1—2款。
目前網易和騰訊都幾乎維持在一個季度10-15款產品的節奏。
除了節奏越來越近之外。如同上文所說的,騰訊跟隨網易重點開發端遊IP,網易也加大了對中輕度遊戲類型的開發,還有雙方共同感興趣的二次元以及射擊遊戲,品類上他們也越來越像彼此。
以重度遊戲和自研著稱的網易,和擅長休閒遊戲與代理、渠道的騰訊,也開始慢慢走向融合。
騰訊最近幾年逐漸重視重度遊戲,不僅代理了很多款重度手遊,也在進行重度遊戲的研發。而網易除了向休閒拓展之外,更是加大了代理的比例,轉向了自研、代理並重,也開始更多地關注流量問題。
5月20日的年度發布會上網易就公布了《最強軍團》、《戰意》、《勁舞團》、《HIT》、《勇士X勇士》、《鋼鐵黎明》、《異次元戰姬》、《番號戰姬》、《大富翁9》等9項代理產品。
而騰訊最重要的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戰略,今年也被網易重點提及。例如宣布將與九州夢工廠合作啟動《九州?海上牧雲記》影遊聯動大發行項目。打造《陸小鳳》《三少爺的劍》《小李飛刀》《飛刀又見飛刀》《楚留香》等小說IP,網易影視也已經對外公布了自己的「普羅米修斯計劃」開始嘗試這一領域的資源整合。
本文轉自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