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要約的要件是怎麼規定的

2020-12-12 西部文明播報

在合同法中要約是追求合同的成立為目的,要約是喚起承諾,並接受對承諾的約束,從而雙方之間形成債權債務關係,那麼關於合同要約的要件是怎麼規定的,接下來由小編為您解答問題,希望小編的回覆對您的疑難問題有所解惑。

一、合同要約的要件是怎麼規定的

1、要約是特定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目的在於訂立合同,要約人必須使接收要約的相對方能夠明白是誰發出了要約以便作出承諾。因此,發出要約的人必須能夠確定,必須能夠特定化。雖然合同雙方都可以作為要約人,但作為要約人的必須是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不論是自然人或者是法人,只要是具有相應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都可以作為要約人。如果是代理人,必須取得本人的授權,還必須說明誰是被代理人。作為要約人只要能夠特定即可,並不一定需要說明要約人的具體情況,也不一定需要知道他究竟是誰。一個要約,如果處於能夠被承諾的狀態就可以,不需要一切情況都清清楚楚。如自動售貨機,消費者不需要了解究竟是哪家公司安置,誰是真正的要約人。只要投入貨幣,作出承諾,便會完成交易。

2、要約必須向要約人希望與之締結合同的相對人發出合同因相對人對於要約的承諾而成立,所以要約不能對希望與其訂立合同的相對人以外的第三人發出。但相對人是否必須是特定的人,則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要約必須是向特定人發出,向不特定人發出的訂約建議是要約邀請。因為,向特定人發出的要約,一旦承諾合同就成立,而向不特定的人發出的訂約建議,承諾了也不會當然導致合同成立。另一種觀點認為,要約可以向不特定的人發出。現實有許多向不特定人發出要約的情況。如自動售貨機的設置,電車、渡船、公共汽車的行駛,戲院、電影院的開設。但不是說在一切情況下都可以向不特定的人發出要約。要約一般應向特定人發出。因為,相對人的特定化意味著要約人對誰有資格作為承諾人、作為合同相對方作出了選擇,這樣對方一承諾,一個合同就成立了。如果相對人不確定,則作為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就是不確定的,既然不確定,作出承諾後合同也不一定當然成立。

3、要約必須具有締約目的並表明經承諾即受此意思表示的拘束這一點是很重要,很多類似訂約建議的表達實際上並不表示如果對方接受就成立了一個合同,如「我打算五千元把我的鋼琴賣掉」,儘管是特定當事人對特定當事人的陳述,也不構成一個要約。能否構成一個要約要看這種意思表示是否表達了與被要約人訂立合同的真實意願。這要根據特定情況和當事人所使用的語言來判斷。當事人在合同中一般不會採用諸如「如果承諾合同就成立」這樣明確的詞語來表示,所謂「表明」並不是要有明確的詞語進行說明,而是整個要約的內容表明了這一點。

4、要約的內容必須具備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條件這要求要約的內容必須是確定的和完整的。所謂「確定」是要求必須明確清楚,不能模稜兩可、產生歧義。所謂「完整」是要求要約的內容必須滿足構成一個合同所必備的條件,但並不要求一個要約事無巨細、面面俱到。要約的效力在於,一經被要約人承諾,合同即可成立。因此,如果一個訂約的建議含混不清、內容不具備一個合同的最根本的要素,是不能構成一個要約的。即使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也會因缺乏合同的主要條件而使合同無法成立。一項要約的內容可以很詳細,也可以較為簡明,一般法律對此並無強制性要求。只要其內容具備使合同成立的基本條件,就可以作為一項要約。合同的基本條件也沒有必要全部確定,只要能夠確定就可以。但究竟怎樣才算具備了使合同成立的基本條件,如果法律有類似規定的要依據規定進行判斷,最重要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按照美國統一商法典的規定的做法,一個貨物只要有標的和數量就是一個成立生效的合同。因為價格、履行地點與時間可以事後確定。

二、合同要約的形式有哪些

要約可以有三種方式:書面、口頭、數據電文。

三、合同要約失效是在什麼情況下

要約發出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要約人不再受原要約的拘束:

a.要約的撤回。

b.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受要約人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明確通知要約人不接受該要約。

c.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進行實質性變更。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d.要約中規定有承諾期限的,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對口頭要約,在極短的時間內不立即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則表明要約的失效。

e.要約的撤銷。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A.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B.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準備工作。

以上便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合同要約的要件是怎麼規定的內容,由此您可以得知合同要約的過程中是涉及到特定當事人以及在受要約人的意旨的前提下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若果您還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到,歡迎到找相關專業且具有權威性的律師進行諮詢,同樣希望律師的回覆對您有所幫助。

來源:找法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合同的要約生效時間是怎麼規定的
    在籤訂合同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合同是有其生效時間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合同的生效時間是怎麼計算的。那麼合同的要約其生效時間法律是怎麼規定的呢?接下來由小編帶大家了解合同的要約生效時間是怎麼規定的有關內容,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
  • 合同一般如何確定生效時間,合同的生效時間怎麼確定?
    合同的成立與合同的生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合同成立是指雙方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經過協商達成一致,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訂立過程的完成、要約承諾階段的結束。而合同生效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當事人之間產生一定的法律約束力。那麼合同一般如何確定生效時間,合同的生效時間怎麼確定?
  • 合同附加的承諾書有效嗎
    如果要訂立合同的話,是需要有雙方當事人的,並且需要有關於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意思表示。有的朋友就會疑惑,合同附加的承諾書有效嗎?合同附加的承諾書有效嗎單方面的承諾不是合同,但經雙方同意了的,就是合同,是雙方合意後的協議合同承諾的方式有哪些從各國立法規定來看,對於承諾的方式,一般沒有具體的規定。
  • 合同要約的撤回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二、要約的效力規定有哪些《合同法》第16條規定:「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自要約實際送達給特定的受要約人時,要約即發生法律效力,要約人不得在事先未聲明的情況下撤回或變更要約,否則構成違反前合同義務,要承擔締約過失的損害賠償責任。
  • 《民法典》合同編內在體系的變遷
    它擴大了締約方式,許可當事人約定合同成立的條件和時間,限制了國家訂貨合同的範圍,從合同領域內部和外部兩方面拓展了契約自由的領域,但又通過增設法定義務限制了契約自由;它通過強制要約和強制承諾規則、格式條款的成立控制和內容控制規則、保護特定合同中的交易角色等規則維護合同雙方的實質平等,分配當事人之間因不確定性形成的風險等,強化了契約正義理念;它將無權處分中的買賣合同作為有效合同,規定不可抗力可適用情勢變更的彈性法律效力等
  • 什麼樣的電子合同才是具有法律效應的?
    第四百六十九條規定: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其他形式。「 第四百九十一條規定: 「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要求籤訂確認書的,籤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當事人一方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對方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時合同成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 委員說法|民法典合同編通則都規定了些什麼?
    ◎呂忠梅 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合同編通則共八章132條,包括一般規定、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保全、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等合同基本制度,對合同的一般性問題作了全面、系統的規定。
  • 委員說法丨民法典合同編通則都規定了些什麼?
    民法典第500條規定,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509條規定,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等原則。再如,民法典規定了「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原則」。合同編將綠色原則落實到合同制度中。民法典第509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 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有哪些?顯失公平的法律特徵有哪些?
    顯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經濟利益上不平衡,因而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那麼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是什麼呢?顯失公平的法律特徵有哪些?以下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當我們在籤訂合同後發現合同的當時人的權利與義務不對等,存在著經濟利益上的不平等,就會造成不公平的現象,即我們所說的顯失公平,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不對等的合同都是顯示公平的表現,顯示公平也是有其具體的構成要件的,他本身也有著很多法律特徵。
  • 正規房屋租賃合同法律效力是什麼規定有哪些?
    現在人們會選擇租房子暫時性的度過一段時期的生活,租房子要籤訂房屋租賃合同,如果不籤訂房屋租賃合同就不能夠保障自己的權益,如果後期引起了糾紛就不容易解決。房屋租賃合同要看正規的合同才行,那麼,正規房屋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啥?房屋租賃合同法律規定有哪些?
  • 合同中承諾的具體表現是怎麼樣的
    一、合同中承諾的具體表現是怎麼樣的?1、如果要約中明確規定承諾必須以一定方式作出,則承諾人作出承諾時,必須符合要約人規定的承諾方式。如果承諾人未以這種方式承諾,則不構成有效的承諾。《合同法》第22條規定:「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這就是說,承諾的法律形式是通知,通知的方式是指受要約人以明示的方式作出承諾,包括採用對話、信件、電報、電傳明確表達承諾的意圖。但是,合同法關於承諾方式的規定屬於任意性規定,要約人完全可以在要約中確定其他特殊的承諾方式。
  • 什麼是默示合同?什麼是合同的默示形式?
    合同的形式,又稱合同的方式,是當事人合意的表現形式。今天保標招標網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合同形式中的默示合同,解析一下默示合同的含義以及?什麼是合同的默示形式?什麼是默示合同?一般是以具體的行為來表示或者按照交易習慣等,不需要明示(書面或口頭合同)便成立的合同。默示合同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兩種。作為的默示即推定,是指當事人並不用口頭和書面形式而是實施某種積極行為進行意思表示。
  • 法律規定滿足什麼要件代位權才會成立,代位權成立的條件是什麼?
    那麼法律規定滿足什麼要件代位權才會成立,代位權成立的條件是什麼?網友諮詢:法律規定滿足什麼要件代位權才會成立,代位權成立的條件是什麼?新疆紅柳律師事務所劉剛律師解答:滿足以下要件代位權才會成立: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 「民法典時間效力規定」第三條評析
    比如,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七條規定無名合同可以參照適用民法典合同編或其他法律最相類似合同的規定。顯然,無名合同與任何一個有名合同都不是同一事物,無法落入到任何一個有名合同的構成要件中去。因此,參照適用就要求在每一個個案中通過明確法律重要評價點、積極確定、消極確定的三步法,來判斷是否類似,以避免不合事宜的等量齊觀。
  • 怎樣判定合同不公平
    一、怎樣判定合同不公平合同不公平又稱「合同顯失公平」所謂顯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當事人在緊迫或者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訂立的使當事人之間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嚴重不對等的合同。標的物的價值和價款過於懸殊、責任承擔、風險承擔顯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稱為顯失公平的合同。
  • 文物藝術品視域中民法典合同編主要變化內容(上)
    3.增加規定「債券募集辦法、基金招募說明書」為要約邀請的形式,並規定宣傳的內容符合要約條件的,也構成要約。《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條規定:「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債券募集辦法、基金招募說明書、商業廣告和宣傳、寄送的價目表等為要約邀請。商業廣告和宣傳的內容符合要約條件的,構成要約。」
  • 代籤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產生法律約束力。合同生效後,其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效力。一旦合同成立生效後,當事人應當依合同的規定,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當事人依法受合同的拘束,是合同的隊內效力。當事人必須遵循合同的規定,依誠實信用的原則正確、完全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不得濫用權力,違反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