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滿足什麼要件代位權才會成立,代位權成立的條件是什麼?

2020-12-17 律師在線諮詢

債權人代位權並非形成權,代位權訴訟並不必然導致債權人喪失向債務人另行起訴的訴權,在次債務人未實際履行清償義務前,債權人有權向債務人提起普通債權債務訴訟。那麼法律規定滿足什麼要件代位權才會成立,代位權成立的條件是什麼?

網友諮詢:

法律規定滿足什麼要件代位權才會成立,代位權成立的條件是什麼?

新疆紅柳律師事務所劉剛律師解答:

滿足以下要件代位權才會成立:

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

新疆紅柳律師事務所劉剛律師解析:

代位權是債務人既不履行到期債務也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利益造成損害時賦予債權人的救濟權,著眼於擴大債務人的責任財產範圍,更好的保障債權人利益。換句話說,代位權是債權人在債務人損害其利益時被逼無奈的救濟途徑。因此,在利益分配上,代位權制度應傾向於債權人一方。

優先受償規則下,債權人獲得對次債務人的債權,自動喪失了原本對債務人的債權,甚至連同保證權利也一併喪失。如此一來,債權人通過代位權不僅沒有擴大自身權利的保障範圍,反而處於一種新的更大的風險境地,增加了債權實現的風險,實質上損害了債權人的權益。

債權平等性原則意味著同一債務人的數個債權人之間,無論其債權成立先後、數額多寡,均應享有同等效力,依據債務人的一般責任財產平等受償。在債權平等原則的內涵下,對於普通債權,不因成立先後而有效力上的優劣,都應當平等受償。

優先受償規則下,債權人通過行使代位權可優先獲得清償,給予債權人特殊的優惠待遇,使得各債權人之間喪失了平等受償的機會,與債權的平等性原則不符。

相關焦點

  • 駁回起訴還是駁回請求:代位權訴訟的正確處理方式
    2、債權人代位權糾紛中,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債權關係是代位權行使的前提條件,此前提條件系代位權訴訟的成立要件而非代位權的主張能否獲得支持的權利保護要件。如果該債權關係不存在,人民法院應當以起訴不合法為由,通過裁定的形式駁回起訴。
  • 法學家講解《民法典》|關於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和生效的規定
    成立是指民事法律行為本身的發生、存在,是民事法律行為具備其構成要件的狀態;而生效則是業已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按意思表示的內容發生其固有的效力。民事法律行為成立且具備了生效條件時,始發生效果效力。可見,成立是生效的前提。大多數民事法律行為在成立的同時即生效,而有些民事法律行為成立與生效之間往往存在時間差,成立與生效並非同步。
  • 代位權訴訟起訴狀應當怎麼寫
    【代位權訴訟是一種有效的債的保全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三條「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 深焦|大額保單如何成為法律「盾牌」
    其實,大額保單的債務「隔離」功能是相對的,是運用保險法律關係的不同架構起到不同法律關係後果而產生的相對「隔離」的目的。那麼,大額保單實現債務相對隔離功能的法律依據是什麼?它是如何成為法律「盾牌」的?我們將從四個方面進行剖析,讓大家對此有一個相對準確、全面的認識。
  • 合同要約的要件是怎麼規定的
    在合同法中要約是追求合同的成立為目的,要約是喚起承諾,並接受對承諾的約束,從而雙方之間形成債權債務關係,那麼關於合同要約的要件是怎麼規定的,接下來由小編為您解答問題,希望小編的回覆對您的疑難問題有所解惑。
  • 合同要約的撤回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合同要約的撤回需要滿足什麼條件?相信大家對這樣一個問題都十分感興趣,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你一一解答這樣一個問題。一、合同要約的撤回需要滿足什麼條件撤回要約的通知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如果撤回要約的通知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以後到達,則要約已經生效,是否能夠使要約失效,就要看是否符合撤銷的條件。
  • 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的要件是什麼,有哪些?
    版權最初的涵義是「版」和「權」,也就是複製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於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於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那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的要件是什麼,有哪些?網友諮詢: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的要件是什麼,有哪些?
  • 善意取得構成要件是什麼
    是否有權出售?這個問題也不太容易查證。我們通過合法的手段,支付了合理的價格得到了該商品。後來才知道,物品的真正的所有權人並非出賣人,物品的所有人主張其權力時,我們該怎麼辦?我們這種交易受不受法律保護呢?這種交易的行為就叫做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受法律保護的。
  • 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條件有什麼,和有限責任公司有什麼區別?
    如果自己想要創業的,是可以成立公司的。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我國的公司有兩種,主要是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股東是以自己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那麼,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條件有什麼,和有限責任公司有什麼區別?
  • 股東有權要求分配公司利潤
    雖目前有股權回購、公司解散、代位訴訟等法定救濟路徑,但不同救濟路徑對股東權利保護有實質區別,故需司法解釋對股東盈餘分配請求權進一步予以明確。為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公司〉若干問題的規定(四)》第15條規定,「股東未提交載明具體分配方案的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請求公司分配利潤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但違反法律規定濫用股東權利導致公司不分配利潤,給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除外。」
  • 連續犯具有的特徵是什麼,有哪些?
    那麼連續犯具有的特徵是什麼,有哪些? 網友諮詢: 連續犯具有的特徵是什麼,有哪些? ,這是構成連續犯的主觀要件。這是連續犯成立的客觀要件之一。也就是說,行為人實施的數個危害行為必須能夠構成數個相對獨立的犯罪,這是成立連續犯的前提條件。 (3)連續犯所構成的數個犯罪之間必須具有連續性。這是成立連續犯的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相互統一而形成的綜合性構成標準。 (4)連續犯所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必須觸犯同一罪名。這是連續犯的法律特徵。
  • 未成立的公司如何分配產生的債務,有什麼債務?
    公司是否設立成功,關係著發起人、債權人及公司之間債權、債務等一系列法律問題。眾所周知,公司成立之後,公司所負債務由公司承擔。那麼未成立的公司如何分配產生的債務,有什麼債務?網友諮詢:未成立的公司如何分配產生的債務,有什麼債務?廣東廣能律師事務所何健輝律師解答:未成立的公司不具備法人主體資格,因此不能承擔民事權利義務。
  • 正規房屋租賃合同法律效力是什麼規定有哪些?
    房屋租賃合同要看正規的合同才行,那麼,正規房屋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啥?房屋租賃合同法律規定有哪些?正規房屋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啥?1、出租人和承租人就房屋出租的租金、期限、違約責任等條款達成一致意見後,租賃合同就成立了。成立後的房屋租賃合同有無法律效力,主要從下面四個方面進行審查。
  • 法考知識:「刑法」侵佔罪的成立要件之考點匯總
    一、侵佔罪的成立要件(一)行為對象只要是他人所有、自己佔有的財物,而且他人沒有放棄所有權的,都可以成為行為對象。例如,他人因為認識錯誤而交付給行為人的財物,郵局誤投的郵件,樓上飄落的衣物等。1.保管物對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作擴大解釋,「代為保管」的根據很廣泛,除了委託關係、租賃關係、借用關係、擔保關係之外,即使是未受委託,又無法律上的義務,但為避免他人的利益而受損而為他人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無因管理」也能成為代為保管的根據。如果是基於業務上的關係代為保管的財物,行為人將此財物據為己有的,成立職務侵佔罪。
  • 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你真的掌握了嗎?看看民法典是如何規定的?
    第一百三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基於雙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於單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組織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規定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作出決議的,該決議行為成立。張律師解析:本條是關於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規定。
  • 申請執行人的抵押權成立於案外人房屋買賣合同後的,不得繼續執行
    裁判摘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七條的適用條件雖然為申請執行人對案涉標的享有擔保物權,但該擔保物權的成立需要擔保權人、被擔保人對此善意且無過失,如果其在案外人據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法律關係之後成立,一般不宜認定為符合該二十七條的要件。
  • 法律知識:淺議正當防衛的意思條件
    二、正當防衛的意思條件(一)成立正當防衛不需要具有防衛意志正當防衛的意思條件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防衛意思,防衛意思由防衛認識和防衛意志構成。防衛認識是防衛人認識到合法權益正在遭受不法侵害。防衛意志是指防衛人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利的正當目的。正當防衛不要求具有防衛意志。
  • 什麼樣的電子合同才是具有法律效應的?
    首先合同成立才有可能具有法律效力;其次符合成立條件後,還要符合電子合同的有效情形;最後除了應當具備電子合同有效的一般條件,電子借款合同還有它自身特殊的成立情形,滿足上述所有情形才能有效。
  • 乘人之危有什麼條件
    因此接下來將由小編為您介紹關於乘人之危有什麼條件的相關方面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相應的問題。一、乘人之危有什麼條件其一,一方當事人陷於危難處境,如處於自然災害的嚴重危困之中或瀕臨破產的境地,迫切需要救助。「危難」除了指經濟上窘迫或具有某種迫切需要以外,也包括個人及其家人生命危險、健康惡化等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