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瘟疫蔓延更可怕的是……

2020-12-15 信仰小庫

武漢疫情的恐慌正在全球蔓延,同步帶動的還有各種假新聞,包括可以治病偏方的假新聞,還有種種關於疫情的傳聞。這些現象暴露的是現代人的焦慮以及缺乏安全感。

網絡圖片

瘟疫威脅考驗信仰

英國廣播公司BBC有一則特別的新聞,最近再度廣傳。那是在十七世紀黑死病再度流行期間,英國發生的感人歷史。位在曼徹斯特東南方的小村落亞姆村(Eyam),為了防止疫情往北邊蔓延,於是在牧師威廉·蒙佩森(William Mompesson)的領導下,決定自我隔離,包括沒有染病跡象的人都不踏出村子一步,最後344個村民中死亡267個。那個墓園直到今日,依然安詳躺臥原地見證歷史。對基督徒來說,死亡的威脅確實在考驗信仰。約翰·衛斯理在一艘遭遇暴風的船上,目睹一群基督徒唱詩,面對暴風毫無懼色。這個經驗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後來帶來英國的屬靈復興。聖經很清楚的把刀劍(戰爭)、饑荒(糧食危機)與瘟疫(傳染病)列為末日的殺手,並且表明將這些事預先告訴我們,是為了讓我們「不害怕」。基督徒雖然不能免於害怕,卻有聖經的原則引導我們面對害怕。首先便是劃出害怕的底線——死就死吧!這是皇后以斯帖的名言。

網絡圖片

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在工作間隙為自己鼓勁打氣

散播平安而非恐懼

耶穌也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強調這一點不是鼓吹讀者成為敢死隊,而是只有想通了這一點,我們才有辦法冷靜面對各種突發狀況,並且分辨消息真假。雅各書更告訴我們:「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原來生命氣息都是主所賜,我們能平安度日都是神的恩典。我們對疫情需要高度戒備,但目前至少還不用擔心死亡威脅,所以教會決定暫停聚會,信徒只要全力配合,並減少在公共場所的出入,不需要隨著恐慌起舞。如果有人決定儘量不出門減少感染機率,也無需被視為一種膽小,因為每個人面對不確定狀況都會有自己的方式,我們要學會彼此尊重。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絕對不會是世上最後一個傳染病,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與這種情況相處。包括要不要出門上班上課,所有的決定都必須在民眾「不恐慌」的前提下,才能有效評估。一旦有恐慌情緒,接下來就會發生對立與混亂,那種肅殺氛圍往往比事件本身更可怕。別忘了,我們搶購過的不只是口罩,還有各種生活用品。網絡的快速傳遞是一把兩刃劍,所有的信息不論真假,都會瞬間擴散,就像這次疫情散播的不只是病毒還有恐懼。雖然不出門,感染病毒的機率就很低;但若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感染「恐懼」的機率還是很高。

為世人在危機中學功課禱告

網絡圖片

基督徒一見面就說「平安」,這兩個字原來不會出現在太平盛世,而是出現在一團混亂中。當年門徒擔心被追捕、身陷緊閉房屋中,耶穌出現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願你們平安」。這種平安不是精神上的鴉片麻藥,而是神在掌權的實質宣告。門徒領受了這個平安之後,就把平安的福音帶給全世界,直到今日。所以,基督徒理當積極理性面對一切的突發狀況。我們當然不能粉飾太平,淡化危機,但也不用散播恐懼,惶惶終日,更要避免落入仇恨與許多負面的情緒中。讓我們一起為武漢百姓禱告,為疫情前線最辛苦焦慮的醫護人員禱告,為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的因應決策禱告;也為自己與家人平安禱告,為所有的人在這個危機中都學到功課禱告。平安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非常珍貴的。聖經說,魔鬼像吼叫的獅子,遍地尋找「可吞吃」的人。意思就是「危機永遠都在,但我們不要成為被危機打倒的人」。在患難中彼此相愛,是亙古不變的原則。

願大家平安!(轉自全球見證)

相關焦點

  • 明末「老鼠」大瘟疫是如何爆發的?比瘟疫更可怕的是人心!
    一邊是因為乾旱讓老鼠大規模搬家,一邊同樣是因為大饑荒讓難民們無所顧忌,他們不但去找老鼠洞裡的存糧,也吃成片死在路邊的老鼠,瘟疫的蔓延於是也就在所難免。這一系列巧合因素湊在一起,從而引發了明末瘟疫在中原的快速傳播。
  • 瘟疫蔓延 蝙蝠是自然界吹哨者?
    武漢疫情恐慌正在全球蔓延,蝙蝠再度成為熱詞,當蝙蝠捲入瘟疫風暴之際,背後也暴露出支離破碎的環境生態。套句《愛在瘟疫蔓延時》作者馬奎斯的話,「瘟疫就是傷害不懂,也不能保護自己的人。」
  • 世界名著裡的瘟疫是什麼?瘟疫不再可怕,而且還很美麗
    這場瘟疫,最初由是十字軍帶回歐洲的瘟疫,首先在義大利爆發,隨後蔓延至整個歐洲,吞噬了歐洲2500萬人的生命。《十日談》作者薄伽丘親眼目睹了這一場災難,他的繼母也死於這場瘟疫,這場瘟疫對他的衝擊非常大。他在序言中寫道,受感染的人,中午還和朋友們一起午餐,可是到了晚餐時候,他就進入了天堂。
  •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4大瘟疫,哀鴻遍野,比冠狀病毒更可怕!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4大瘟疫, 哀鴻遍野, 比冠狀病毒更可怕!雅典鼠疫襲擊了整個古希臘和羅馬,是一種毀滅性的傳染病,兩千多年過去了,瘟疫對一個精心設計的文明城邦的破壞仍然令人記憶猶新。這場災難是由一位倖存的學者修昔底德記錄的。從那時起,人類瘟疫的編年史就從這裡開始了。
  • 比戰爭更可怕的瘟疫——黑死病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場瘟疫的一種症狀就是在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很多黑斑,所以當時人們稱其為黑死病。患了黑死病的人會出現寒顫、高熱、劇烈頭痛、呼吸急促、心動過速、血壓下降等症狀。患者多於發病後2至3天死亡。1347年, 這種鼠疫首先在地中海沿岸的西西里出現。
  • 爆發在1665年英國的大瘟疫,是什麼病?
    在17世紀連續兩年中,倫敦遭受了兩次可怕的災難。1665年春季和夏季,暴發性瘟疫在各個教區之間蔓延開來,直到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並且挖出的大坑被塞滿了屍體。這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受害人的皮膚在斑塊和腹股溝發炎的腺體或「氣泡」處變黑,再加上強迫性嘔吐,舌頭腫脹和頭痛欲裂,使之成為一種令人恐懼的痛苦殺手。它始於倫敦的聖吉爾斯在田野裡,人滿為患。起初緩慢,但到1665年5月,已有43人死亡。6月有6137人死亡,7月有17036人死亡,而在8月的高峰期,有31159人死亡。在那個可怕的夏天,總共有15%的人口喪生。
  • 瘟疫背景下誕生的末日電影:恐懼蔓延,總有勇者無畏
    這部美劇比《雙螺旋》少了許多邏輯漏洞,編劇還借鑑《血疫:伊波拉的故事》這本非虛構小說,營造了一種「偽紀錄片」的氛圍——沒有誇張的故事情節,沒有驚悚的瘟疫描述,力求平鋪直敘地講故事。不過,總體平穩的背後其實誇大了病情——開頭那段馬爾堡病人發病的特寫讓人不寒而慄。此外,整個劇情中,研究者在P4實驗室中的小心翼翼,包括滅殺病毒猴子的如臨大敵,暗示著病毒的極度可怕。
  • 暴戾之氣是香港更可怕的瘟疫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讓香港市民對暴力亂港的惡果有了更多的切膚之痛。在旅遊、零售、餐飲等吸納大量就業人口的行業,商鋪停業、企業降薪或裁員的現象屢見不鮮。社會最新失業率升至3.7%,總就業人數按年跌幅擴大至2.5%,創回歸以來之最。試問,如若不是早早生意下滑、苦撐度日,怎會有如此多的商家捱不過這兩個月就被迫停業或大幅裁員?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功與過
    著名的「鳥嘴」面具,其實是中世紀醫師們的防護服大約在1347-1353年期間,黑死病在歐洲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爆發,幾乎可以說是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總計奪走了約2500萬人的性命,佔當時整個歐洲總人口的1/3,而據史料記載,即使是號稱人類史上最慘烈戰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歐洲死於戰火的人口數也不過只佔了總人口數的5%,由此可見當時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是何等的可怕
  • 瘟疫,戰爭中最可怕的「生化武器」
    實際上,導致人口大規模減少的原因往往是與戰爭相伴相生的併發症——瘟疫、饑荒以及流離失所。但蒙古軍沒有想到的是,鼠疫隨著卡法居民的出逃而擴散到了義大利,隨後蔓延至英法及西班牙,最終籠罩了整個歐洲。說是鼠疫,這場疫情讓人更為熟知的名字是——黑死病。1347至1353這六年是黑死病的高峰時期,短短六年,全歐就有2500萬人去世,而此時的歐洲,總共不過僅有7500萬人左右而已。
  • 瘟疫傳說:無罪
    瘟疫傳說的故事發生在14世紀中期,那時黑死病在中世紀的歐洲爆發並迅速蔓延,遊戲女主人公阿米西亞的家族也在這個時候遭到了來自宗教審判所的迫害,年幼的阿米西亞只能帶著她的弟弟逃離家族
  • 盤點遊戲中11個瘟疫大爆發事件
    電子遊戲界曾出現過多種不同的大規模瘟疫疾病,有的源於現實,有的純屬虛構,但都擁有可怕的傳染力和殺傷力。近些年的不少知名作品,如《美國末日2》、《生化危機2&3重製版》等都有瘟疫爆發的背景設定,而且這些疫情往往不是能通過簡單隔離能解決的。
  • 新冠肺炎疫情與人類歷史上那些大規模的瘟疫相比,哪個更厲害?
    人類歷史上還有過哪些主要的瘟疫病毒吶?1.鼠疫鼠疫想必是大家最常聽到的瘟疫。它最早起源於六世紀的中東,並通過海陸貿易傳播到北非和歐洲。瘟疫持續了五六十年,並在其鼎盛時期每天死亡過萬,總共近一億人死亡。後來,這個可怕的瘟疫傳播到了中世紀的歐洲。當第一場瘟疫在1351年平息之時,三千萬歐洲人死亡。
  • 疫情眾生圖鑑:為什麼有人比瘟疫還可怕?
    有兩百多名旅客被迫隔離14天,更可怕的是,兩天後,就已經有不止一位正在隔離的旅客,被確診。被「空投」的,不僅僅是杭州,前天,載有48名疫情期間從武漢口岸出境的旅客,分兩架航班從曼谷飛抵南京,有人明知發熱,還吃退燒藥混過海關檢查,並拒絕坐在機尾隔離。
  • 據說「鳥嘴醫生」的出現會帶來瘟疫,看完終於知道他們的可怕了!
    據說,只要有瘟疫存在的地方,就有鳥嘴醫生。時間一久,人們就會認為是鳥嘴醫生給他們帶來了瘟疫,他們是死神的使者,是不祥的代表。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都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形象,包括在很多影視作品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鳥嘴醫生穿著一身黑衣服,腦袋上還帶著鳥嘴,跟烏鴉這種不吉利的動物特別像,呈現出來的大部分都是非常恐怖嚇人的形象。鳥嘴醫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那些傳說也都是真的嗎?
  • 盤點遊戲中10個瘟疫大爆發事件 整個宇宙都被感染了!
    電子遊戲界曾出現過多種不同的大規模瘟疫疾病,有的源於現實,有的純屬虛構,但都擁有可怕的傳染力和殺傷力。近些年的不少知名作品,如《美國末日2》、《生化危機2&3重製版》等都有瘟疫爆發的背景設定,而且這些疫情往往不是能通過簡單隔離能解決的。
  • 中國近代歷史發生的大瘟疫
    這次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讓全世界人認識到了病毒的可怕,2002年的非典也曾經肆虐全球,並帶來嚴重的經濟影響,02年的非典我國也是花費了極大人力物力,這次的新冠疫情,舉國上下團結一致 ,目前放眼全球,我們國內的疫情控制的是相當的好,但是形式不容我們放鬆警惕,國外的疫情正在高速增長,我們必須時刻警惕疫情的反撲
  • 世界名畫裡的八次人類大瘟疫
    史學考證認為,「安東尼瘟疫」是鎮壓敘利亞叛亂後,羅馬軍隊帶回羅馬帝國的。這群鳴金回營的士兵回城時,除了攜帶戰利品,還有可怕的天花和麻疹,隨後在羅馬肆虐。史書描述此病症狀為:劇烈腹瀉,嘔吐,喉嚨腫痛,潰爛,高燒或是生了壞疽,感到難以忍受的口渴,皮膚化膿。
  • 夜讀|那些瘟疫催生的人性故事……
    薩拉馬戈小說開始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白色瘟疫,一個正在開車的日本人突然失明,成為了零號患者,隨後以幫助他為由送他回家的偷車賊、他去就診時為他看病的醫生以及診所裡的其他病人相繼失明,一場無緣由的瘟疫蔓延開來。
  • 外國文學與歷史上的瘟疫
    在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傳統文化中,聖塞巴斯蒂安是瘟疫受害者的守護者。正如美國作家約翰·凱利在《大型死亡:黑死病的歷史》中所言,「對於(當時的)許多歐洲人來說,瘟疫是造物主的懲罰」。傳說中,每當瘟疫即將降臨,聖塞巴斯蒂安都會為世人祈禱,保佑正直之人免受瘟疫的懲罰。而聖塞巴斯蒂安也受到了許多藝術家的青睞,成為眾多歐洲畫家勾勒筆觸下的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