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背景下誕生的末日電影:恐懼蔓延,總有勇者無畏

2020-12-06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陳甘露

1938年10月30日晚上8點,美國格羅弗斯米爾鎮的一位76歲的老頭威廉,正坐在家裡睡眼惺忪地聽著廣播。突然,一則「突發新聞」驚呆了他——「天上一道綠光飛來,巨大的石頭砸向農田。圓盤式腦袋的不明生物閃著銀光噴火,農田瞬間變成了火海。」嚇壞了的威廉從柜子裡拿出了獵槍,走向了穀場。

這個夜晚,美國有175萬人奪門而逃,有開車的、坐火車的、還有嘗試翻越國境的……

這是廣播劇《世界大戰》製造的恐慌,在美國廣播史上臭名昭著。最終,因為引起公憤,哥倫比亞公司被迫關閉了廣播站,燒毀了《世界大戰》廣播劇臺本。

70多年過去,類似這樣的荒誕劇再也沒有上演,如今的觀眾早就被各種視覺、音效滋養得百毒不侵,不論是3D、4D還是120幀的沉浸式電影,他們都分得清現實和娛樂的界限。

鬧劇雖然沒有上演,但《流感》《血疫》這樣的影視劇,通過 「妖魔化」病毒和瘟疫的誕生和傳播,依然在製造著心理恐慌。

《雙螺旋 》:

唱響病毒陰謀論

2014年,一部號稱「史上最強科幻片」的美劇,披著生化的外衣而來。《雙螺旋》剛剛上映時,在IMBD(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評分很高,博得驚人的口碑。在今天看來,這部美劇其實很老套:位於北極的某生物研究基地爆發神秘病毒,三人感染、兩人死亡。為了防止其他一百多名各國科學家遇險,美國疾病防疫控制中心在軍方的要求下,派出幾名疾控精英飛往北極調查。調查發現,神秘病毒是某商業組織研發的「產品」。

雙螺旋海報

《雙螺旋》這部美劇在給觀眾普及CDC、P4實驗室等病毒方面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唱響了病毒「陰謀論」——實力雄厚的財團為了賺更多的錢或者秘密服務於政府,研發高致命病毒作為武器,或者作為賺錢工具。這樣的「套路」迎合了不少觀眾的口味,也回答了科學家都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病毒從哪兒而來。

此後,包括《鐵線蟲入侵》等韓國電影都順延這樣的編劇思路,「妖魔化」了病毒的來源,簡單地解釋其為利益驅動下的產品,而人們成了犧牲者。這種電影編劇想像出來的「陰謀論」,從誕生之初就受到觀眾、網友追捧,但很少有電影會詳細解讀病毒複雜而嚴謹的追溯源頭、查找「0號病人」的艱辛、分離毒株的一次次科學試驗。

其實,對於一次病毒疫情的起源,從古至今,人們都愛用 「陰謀論」加以解釋。1347年,黑死病橫掃歐洲,後人(包括不少歷史學家)都喜歡春秋一筆——是進攻歐洲的韃靼人將因鼠疫而死的屍體扔進了歐洲的城市。那第一個患上鼠疫的韃靼人又是誰?其實沒有人可以回答。

雙螺旋劇照

多年以後,不少人依然相信,美洲大陸爆發的天花,是因為西班牙船長皮薩羅將一塊天花病人用過的毛毯子,獻給了印加帝國皇帝阿塔瓦爾帕。隨後,100多名西班牙人在天花、霍亂等瘟疫的助力下,消滅了美洲大陸95%的土著人口。

如今,在類似影視劇的演繹和渲染下,「陰謀論」成為了神秘病毒「最合理的解釋」。其實,這些樣的「大開腦洞」,其實不過是科學不發達年代的歷史學家的猜想,也是現代影視劇編劇騙取流量和關注而玩弄的老梗。

《血疫》:

誇張的偽紀錄片

一張實木餐桌上鋪著高雅的餐布,透明水晶杯盛了半杯威士忌,餐盤裡一道考究的水果前菜。然而詭異的是,沒有一個用餐的人,只有一隻黑烏鴉……這是美國HBO電視網2019年的高分美劇《血疫》的開篇場景。這部美劇在播出之初評分不算很高,但在過去的這個春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它紅了一把。

血疫海報

《血疫》以雙線敘事的方式講述伊波拉病毒疫情的爆發:一條線是講老一代科學家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過程,另一條線講1989年美國華盛頓郊區發現本土第一例伊波拉病毒。這部美劇比《雙螺旋》少了許多邏輯漏洞,編劇還借鑑《血疫:伊波拉的故事》這本非虛構小說,營造了一種「偽紀錄片」的氛圍——沒有誇張的故事情節,沒有驚悚的瘟疫描述,力求平鋪直敘地講故事。不過,總體平穩的背後其實誇大了病情——開頭那段馬爾堡病人發病的特寫讓人不寒而慄。此外,整個劇情中,研究者在P4實驗室中的小心翼翼,包括滅殺病毒猴子的如臨大敵,暗示著病毒的極度可怕。

的確,伊波拉病毒被譽為「生命擦黑板」,也是上世紀發現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但《血疫》劇情中宣揚的「伊波拉病毒會在空氣中人傳人」,其實至今沒有科學證明。

血疫劇照

事實上,雖然伊波拉病毒有高致命性、高擴散性,是困擾西非地區的嚴重瘟疫,但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2014年不斷升級的伊波拉疫苗,在當年6月已經進入臨床試驗。2015年的《柳葉刀》報告顯示,經過12期人體測試顯示,這一疫苗100%有效。

2018年春天,伊波拉病毒又一次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時,該國同意使用該疫苗。在宣布疫情爆發8天後,剛果民主共和國開始接種疫苗,超過26萬人接種了疫苗。2019年11月11日,該疫苗獲得了歐盟委員會的批准,這是疫苗首次獲得監管機構的許可。12月21日,FDA在美國批准了該疫苗。

這意味著,「生命擦黑板」已經得到有效遏制,人類再一次把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的。

《王國》:

讓「喪屍文化」流行

除了誇大瘟疫、病毒的危害,影視作品裡也會經常描述病毒變異,比如遊戲改編的經典IP電影《生化危機》,掀起末日電影熱的《我是傳奇》《末日病毒》和《末日孤艦》,還有2019年韓美合拍的電視劇《王國》。它們都是將病毒感染人的結果「妖魔化」,還用上了一個表達載體——感染類喪屍。

王國劇照

將病毒的「人傳人」演繹成喪屍和人之間的撕咬行為,這是喪屍類電影無腦爽的嗨點。當然,打怪升級、一路逃殺等暴力血腥的打鬥戲份,也是喪屍文化越來越火的原因。

翻開歐美影視單,幾乎每年不乏各種題材的喪屍影視劇。1968年,黑白恐怖片《活死人之夜》掀起了「喪屍文化」的序幕,而2019年火了一把的《王國》將這一「文化」又一次宣揚到了頂點。這一類型片的邏輯極其簡單——零號病人被神秘病毒傳染,然後感染給其他人,整個城市蔓延在「喪屍」的恐慌之中。

王國劇照

2016年韓國古裝影片《釜山行》大熱,讓韓國成為亞洲喪屍類影片的受眾國,也就成為了「喪屍文化」的輸出國。

人類對瘟疫的態度總是從無知走向恐慌。病毒、疫情給城市帶來的次生災害最明顯的就是恐慌,囤積居奇,搶購水、油糧和藥品。而影視劇情節對於病毒和疫情的渲染,讓觀眾分不清其真正的危害。即便對病毒和疫情有了科學認知,但受影視劇潛移默化的影響,恐慌還是會無形中蔓延。居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裡說,群體性的情緒最容易傳染,而群體性的行為也是缺乏理性的。當喪屍文化帶來的影響和現實的疫情有了重疊或映射,那麼人們就會自動地「腦補」電影情節和畫面,恐怖就會喪屍般洶湧撲來,給處於疫情中的人類帶來更大的負作用。

啟示:

最好的藥是理性認知

2003年非典疫情、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時隔17年的兩次傳染病都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不論是2003年哄搶板藍根、陳醋,還是2020年哄搶雙黃連、口罩消毒液,這背後多少都反映一種恐慌和不理性。不少網友將疫情和電影相聯繫,《傳染病》《血疫》《黑死病》和《生化危機》等影視片名也成為了網絡熱詞。可以說,這些瘟疫影視劇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部分人的思維方式,讓他們沉浸在自我驚嚇的恐慌中。

事實上,我們在重大疫情之後,更需要如何預防傳染疾病,如何認知病毒的文化作品,用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還原病毒產生的根源、傳播途徑、危害和控制,讓更多的觀眾在娛樂之餘也懂得流行病的基本原理。讓大家不至於在疫情來到時放棄理性,而是以更科學、客觀的態度面對未知的病毒疫情,也讓更多的謠言和恐慌止於理性。

參考資料:

1、《中外廣播電視史(第三版)》郭鎮之 復旦大學出版社

2、《烏合之眾》【法】居斯塔夫·勒龐 浙江文藝出版社

3、《The Hot Zone》HBO

4、《血疫:伊波拉的故事》【美】理察普雷斯頓上海譯文出版社

5、《Helix》Tall Ship Productions

6、《 Kingdom》Netflix

相關焦點

  • 恐懼蔓延,總有勇者無畏
    瘟疫背景下誕生的末日電影: 恐懼蔓延,總有勇者無畏 如今的觀眾早就被各種視覺、音效滋養得百毒不侵,不論是3D、4D還是120幀的沉浸式電影,他們都分得清現實和娛樂的界限。  鬧劇雖然沒再上演,但《流感》《血疫》這樣的影視劇,通過「妖魔化」病毒和瘟疫的誕生和傳播,依然在製造著心理恐慌。
  • 比瘟疫蔓延更可怕的是……
    網絡圖片瘟疫威脅考驗信仰英國廣播公司BBC有一則特別的新聞,最近再度廣傳。位在曼徹斯特東南方的小村落亞姆村(Eyam),為了防止疫情往北邊蔓延,於是在牧師威廉·蒙佩森(William Mompesson)的領導下,決定自我隔離,包括沒有染病跡象的人都不踏出村子一步,最後344個村民中死亡267個。那個墓園直到今日,依然安詳躺臥原地見證歷史。對基督徒來說,死亡的威脅確實在考驗信仰。約翰·衛斯理在一艘遭遇暴風的船上,目睹一群基督徒唱詩,面對暴風毫無懼色。
  • 外國文學與歷史上的瘟疫
    1、黑死病下的吶喊歷史上,瘟疫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世界各國文學作品的創作,為它們提供了寫作背景和創作靈感。1347年至1353年期間席捲全歐洲的「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作為疫情的親歷者和見證人,薄伽丘以疫情為背景,寫下了《十日談》,敘述了七女三男在佛羅倫斯郊外隔離的十天內講述的一百個故事。這些故事多數是一些詼諧幽默、下裡巴人的趣聞軼事,其中一些甚至是粗俗的段子。但是,正是這種自隔離點內散發出的世俗氣息,表現了薄伽丘對於生命的認識,特別是在人類受到瘟疫威脅的大背景下。在書中,薄伽丘寫道,「來到這個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權利,去延續、保護和捍衛自己的生命」。
  • 在世界電影裡讀懂「瘟疫」 還原現實透視人心
    關於瘟疫題材,世界電影總為我們展示似曾相識的末日畫面,充滿複雜和矛盾的線索。在那裡,高度統一和混亂無序交織湧動,忠誠犧牲與背叛苟且隨處可見。有關「瘟疫」的電影,難以計數。不管哪一種呈現方式,電影裡的瘟疫總是重複相同的套路:病毒終會被戰勝,然後被遺忘在時間裡,直至下一場災難叩門。猶如哲學家霍爾巴赫所言,瘟疫昭示了人類的無知和恐懼。每一次病毒降臨,人們總要面對生存和死亡、自由和秩序、善良和邪惡的多重詰問。電影裡的瘟疫是一面鏡子,逼真地記錄災難,還原現實和透視人心。
  • 戴錦華教授推薦與瘟疫相關書籍電影
    引言: 新冠病毒的全球性暴發,讓 我們對瘟疫、災難、人與自然的關係、愛、人類的休戚與共等議題有了更為切膚的認識。 這些命題在文學電影中也是亙古常新的主題。 北大中文系教授、北大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老師為我們寫了一份書籍、電影推薦及賞析。文 | 戴錦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 《瘟疫傳說:無罪》:感受末日下的人性溫暖,在絕境中學會勇敢
    《瘟疫傳說:無罪》以歐洲中世紀宗教壓迫與黑死病肆虐為背景,聚焦於時代背景下的一對姐弟,展示了一段關於愛、責任與成長的故事,雖然暗夜無光,也要攜手前行。聚焦於黑暗的中世紀1347年至1353年,一場從中亞傳至義大利最終蔓延到全歐洲的瘟疫,整整奪去了兩千五百萬條生命,三分之一的人口消失。
  • 參考讀書|講述瘟疫的13部文學作品
    那場瘟疫殺死了歐洲大陸近三分之一的人口。4.《末日逼近》(史蒂芬·金)驚悚小說之王絕不會放過未知瘟疫這一題材。《末日逼近》是這位多產的美國作家的第四部作品。該作品融合了作家在生命最後幾年中的創作風格,講述了虛構的1944年新澤西州紐瓦克脊髓灰質炎大流行背景下的故事。《復仇女神》是一部關於偏見、種族主義和歧視的偉大小說。7.
  • 參考讀書 | 講述瘟疫的13部文學作品
    那場瘟疫殺死了歐洲大陸近三分之一的人口。4.《末日逼近》(史蒂芬·金)驚悚小說之王絕不會放過未知瘟疫這一題材。《末日逼近》是這位多產的美國作家的第四部作品。該作品融合了作家在生命最後幾年中的創作風格,講述了虛構的1944年新澤西州紐瓦克脊髓灰質炎大流行背景下的故事。《復仇女神》是一部關於偏見、種族主義和歧視的偉大小說。7.
  • 以瘟疫為背景的文學經典有哪些?國內外作品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雖不同卻有共性的瘟疫處境下,個體的抉擇、情感的關係、集體的失控,都會被無限放大,最終能夠被記錄下來且引發長久思考的,是人性的善惡、情感的複雜以及個體命運的無常。作為鏡像的鼠疫提到與瘟疫相關的作品,毫無疑問,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法國作家加繆的小說《鼠疫》。
  • 瘟疫一來,電影圈就亂了
    「美國電影史上的世界末日。」文|調反唱唱1918 年的最後幾個月,一場災難席捲了美國。這種後來被稱為「西班牙流感」的瘟疫,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流行病之一,在美國造成 67.5 萬人死亡,是美軍一戰死亡人數的五倍多,超過了其 20 世紀任何一場戰爭中的死亡人數。
  • 疫論·隱喻丨感染、媒介與資本主義:從現代瘟疫到後現代殭屍
    被特裡·哈波德(Terry Harpold)稱為「升級之路的構想」(conceits of the upgrade path),回答了如何在特定環境中表達經濟焦慮和網絡恐懼。本文將通過比較四個傳染病文本來探討這個問題:兩部早期的現代瘟疫敘事和兩部後現代殭屍電影,都是以倫敦為背景,所以在我們的研究中,城市(倫敦)本身是一個常量。
  • 動漫裡有「世界末日」嗎?
    真的世界末日的話也就沒什麼可演的了,動漫裡出現的所謂世界末日,要麼是世界即將末日,要麼是末日後殘存的景象。上個世紀80年代的許多動漫作品都有反抗的情緒在,所描述的末日基本都是人類戰爭造成了。再一個就是比較暴力血腥的動畫《北鬥神拳》,核戰爭之後人類文明倒退,法律和道德都被打破,人類為了資源互相爭奪,發生著各種各樣慘絕人寰的事情,需要一個新的王誕生控制一切,霸主拉奧雖然殘暴,但總好過無政府狀態,健次郎與他的戰鬥不說正邪,更像是宿命對決。
  • 《勇者無畏》上線倒計時2天,11月30日搜狐視頻獨家上線
    你不得不承認,有一些導演摒棄電影市場商業的回報,專心投入自我的表達,從一而終電影的藝術,不忘初心社會濃縮的民生問題。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得不對楊雨辰導演的《勇者無畏》刮目相看。    《勇者無畏》這部電影聚焦於殘疾人的題材,聚焦於對社會公益的熱心和關注,堅定地從一個殘疾青年藝術家的視角去看世界並與之抗衡:世界上有沒有絕望的處境?
  • 瘟疫傳說:無罪
    瘟疫傳說的故事發生在14世紀中期,那時黑死病在中世紀的歐洲爆發並迅速蔓延,遊戲女主人公阿米西亞的家族也在這個時候遭到了來自宗教審判所的迫害,年幼的阿米西亞只能帶著她的弟弟逃離家族
  • DNF無畏勇者紋章屬性
    DNF無畏勇者紋章是五一禮包中的兩個紋章之一,無畏勇者紋章的屬性是增加20點三攻、5%的三速、10kg的物品欄負重上限、15%的城鎮移動速度和地下城中增加10%的攻擊速度、移動速度和施放速度,攻擊時,額外增加10%的傷害增加量。獲得方法是開啟瓦爾哈拉紋章自選禮盒時選擇獲得。
  • 三十而立,勇者無畏
    於是我回上海辭職,一個月後他在廣州機場看到我,再後來在我的鼓動下,我們去了廈門,我們原本計劃在廈門定居。但是房價太高,原本我也想要咬牙貸款打拼,身邊的同事不都是這樣麼?可是有一天我在集美大學操場上躺著看星星,浩瀚的星辰,我可能只是這片天空的渣渣,我有必要逼著自己去硬撐打拼麼?
  • 末日血戰下載地址
    在這個全新的遊戲世界,開啟屬於你的指尖末日生存之旅,全新的玩法等你來享,在這個全新的遊戲世界,開啟屬於你的指尖遊戲新篇章,你值得擁有!資源正在一點點減少,為了能活下去的你必須堅強的面對眼前的恐懼將喪屍們擊殺並尋找逃生之路! 末日血戰下載地址遊戲資料 末日血戰遊戲擁有高清的畫質,宏大的故事背景,真實的末世場面,以及無需操作自動掛機的戰鬥。
  • 瘟疫蔓延 蝙蝠是自然界吹哨者?
    武漢疫情恐慌正在全球蔓延,蝙蝠再度成為熱詞,當蝙蝠捲入瘟疫風暴之際,背後也暴露出支離破碎的環境生態。套句《愛在瘟疫蔓延時》作者馬奎斯的話,「瘟疫就是傷害不懂,也不能保護自己的人。」
  • 末日SRPG勇者使命開發者專訪 無限變化的戰鬥樂趣
    末日SRPG勇者使命開發者專訪 無限變化的戰鬥樂趣 來源:www.18183.com作者:曉鏑時間:2020-11-07 分享到:
  • 鳥嘴醫生:恐怖的「死神使者」,瘟疫下的逆行勇者
    鳥嘴醫生在社會制度崩潰、人們四下奔逃的背景環境下,有一群人非但沒有逃離各大瘟疫重災區,反而孤身深入,用簡陋的醫療裝備給予那些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們最後的希望。據君士坦丁堡當局統計,公元542年春季爆發的鼠疫約造成23萬人死亡,普羅柯比則認為至少有一半人死在了此次瘟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