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說,人活著最大的目的是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義卻在生到死的過程。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當我們漸漸地長大,親人隨著歲月的流逝也在慢慢變老、生病。在我們本可以照顧他們的年紀漸漸失去了他們。
悲傷夾雜著痛苦、悔恨裹卷著遺憾向我們襲來。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
一年、兩年、三年……
終於明白,親人對我們的盼望莫過於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長大,享受我們的人生,創造自我存在的價值,延續他們的生命。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痛恨死呢,「人固有一死」,我們要做的便是看淡生死,活在當下!
好像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面對生死的,下面的內容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乎「死」的詩句,感受一下他們的生死情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曹植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代出自薊北門行》鮑照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俠客行》李白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杜甫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雁門太守行》李賀
死後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示兒》陸遊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絕句》李清照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文天祥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五人墓碑記》張溥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題畫菊》鄭思肖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甫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牡丹亭》湯顯祖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摸魚兒》元好問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蘇軾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焉,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志》歸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