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吃飯時遇到了跟我一起進醫院的趙醫生,聊天時得知他去年發了 3 篇 SCI,今年就有機會晉升副主任了,震驚之餘趕緊問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支支吾吾半天才告訴我,他發表的都是回顧性研究的文章,這類文章寫起來簡單,也能得到很多期刊的認可。他們科室一年就可以發表十幾篇類似的文章,可以說是臨床醫生最容易發表的 SCI 文章類型了。
回顧性研究是臨床醫生最容易發表 SCI 的研究類型!
我在 Web of Science 搜索 2019 年發表地址為「China」的「Aarticle」,發現中國醫生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全年共有 488041 篇,如果簡單加上「Retrospective」關鍵詞,檢索回顧性研究文章,總共有5095 篇!
也就是說 2019 年 Web of Science 每收錄 100 篇文章,其中至少就有 1 篇是回顧性研究。
對比臨床醫生更熟悉的「Meta 分析」檢索結果只有 3557 篇,回顧性研究的發文量比 Meta 分析高出約 43 %,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隔壁老趙的科室,一年就發了十幾篇回顧性研究!而我只能在一旁默默吃檸檬。
臨床回顧性研究
回顧性研究大家並不陌生,調研發現,已經有越來越多臨床醫生將回顧性研究作為自己發表第一篇 SCI 的項目。
為了幫助剛入門科研的臨床醫生順利發表「臨床回顧性 SCI」,我們請來發表過 10 多篇回顧性研究論文的第二軍醫大學博士情歌老師,開展系列課程:
《零基礎發表臨床回顧性 SCI》
立即試聽或購買課程
長按識別海報
上線 3 天時,就已有超過1500位丁香園用戶加入學習。回顧性研究倍受臨床醫生喜愛,主要有三大優勢!
優勢一:不需要做實驗
在臨床上,每天上班就跟打仗一樣,門診、手術、夜班,24 小時一般都不夠用,哪還有空去做實驗?更何況很多醫院根本沒有條件做實驗,但卻對醫生有科研任務安排下來。
回顧性研究一般不需要我們做基礎實驗和臨床試驗,從現有的病例或疾病開始,追溯發病原因或患病情況。更容易選題,也更方便開始一個新的研究。
優勢二:研究對象易獲得
作為醫生,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患者,回顧性研究所研究的對象正是我們臨床上每天都接觸到的患者。我們只需要掌握如何收集和保管這些病例,就可以獲得合適的研究對象,並開始回顧性研究工作。
優勢三:研究步驟簡單,一學就會
臨床回顧性研究的步驟很多都是很相似的,確定好自己的選題,再選擇適當的納入排除的標準以及觀察指標,通過統計學方法分析數據,就可以完成一項研究。
只要掌握了一般的方法,就可以舉一反三,不斷優化細節和磨練自己的科研思維,一年 3 篇不是夢。
如何開始一項回顧性研究並發表自己的 SCI 論文呢?
道理講了很多,關鍵如何實踐,並套用到自己的科研項目中。
調研中發現,很多同學因為不懂回顧性研究的套路,加上對英文寫作有與生俱來的恐懼,一想到要寫 SCI ,就退縮了,更別說完成一篇簡單的「回顧性研究」論文了。
為了教會零基礎的你如何發表一篇回顧性研究 SCI,丁香園特邀第二軍醫大學心胸外科博士情歌老師,歷時半年,打磨出最適合零基礎做臨床科研的你的《零基礎發表臨床回顧性 SCI》。
系列課程上線 3 天,已經有超過1500 位丁香園用戶加入學習。
限時拼團特惠
原價 388 元,拼團立減 30 元!
立即試聽或購買課程
長按識別海報
系列課程,通過講解:
4 大回顧性研究選題方法
9 類常用統計學方法實操
7 大結構化寫作方法詳解
3 不知道文章選刊投稿修回
手把手教會你如何發表一篇臨床回顧性SCI。內容系統全面,實操性強,學完就能上手,帶你寫得好,更投得準。
查看課程大綱
▼▼▼
《零基礎發表臨床回顧性 SCI》系列課程適合所有想要發表 SCI 論文的臨床醫生/醫學生。無論你有沒有 SCI 寫作基礎,都可以加入課程,開啟自己的 SCI 學習之旅。
購買課程,還可享有 3 大福利:
VIP 學習交流群,講師定期答疑,同學看課程討論交流,一起進步。
我們還提供海量學習資源,入群就送。
購課成功可以直接開發票,讓科研經費報銷你的學習課程。
原價 388 元,拼團特惠立減 30 元!
立即試聽或購買課程
長按識別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