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食材介紹

2020-12-14 康嘉瑞健康養生

給大家推薦幾個藥食同源的食材:茯苓、山藥、茴香、刀豆、甘草、杜仲、玫瑰花、牡蠣、肉桂、百合、決明子、芡實、赤小豆、酸棗、阿膠、枸杞子、生薑、乾薑、梔子、益智仁、桑葚、荷葉、蓮子、黃精、黑芝麻、葛根、萊菔子、蜂蜜、覆盆子、橘皮、薏苡仁、龍眼。

茯苓(安徽嶽西縣)

【食材描述】多孔菌科,形如甘薯,球狀,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內部粉色或白色,精製後稱為白茯苓或者雲苓。

【營養成分】主要為多糖。

【原經文】伏苓甘平。主胸肋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一名茯菟。生山谷。(《神農本草經》)

【性味歸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寧心安神、利水滲溼、消腫、健脾養胃、益腎、抗癌。

【用法用量】 每次10克左右。

【適宜人群】失眠、胃口不好的人。

【注意事項】忌米醋。腎虛多尿、虛寒滑精、氣虛下陷、津傷口乾者慎服。

茯苓

山藥(河南焦作溫縣、懷慶)

【食材描述】薯蕷科薯蕷屬植物薯蕷的根莖。

【營養成分】本品含薯蕷皂苷元、黏液質、膽鹼、澱粉、糖蛋白、游離胺基酸、維生素C、澱粉酶等。

【產地】「鐵棍山藥」是河南省焦作市特產,主產於河南懷慶地區者最佳,稱懷山藥。

【原經文】《本草綱目》:益腎氣,健脾胃,止洩,化痰涎,潤皮毛。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

【功能主治】具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的功效。主治脾虛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洩瀉,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內熱消渴等。抗衰老、降血糖、增強免疫力、促消化。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60-25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補陰宜生用;健脾止瀉宜炒黃用。

【注意事項】

1、中藥配伍禁忌:惡甘遂。與海螺蛸、龍骨、牡蠣、瓦楞子等鹼性藥物合用降低藥效。

2、中西藥配伍禁忌:

(1)慎與維生素C及煙酸、穀氨酸、胃酶合劑等酸性較強的藥物聯用,可使上述藥物分解,藥效降低。

(2)慎與降糖藥同用。

3、溼盛中滿或有實邪、積滯者禁服。

山藥

小茴香(內蒙古)

【食材描述】傘形科茴香屬植物茴香的乾燥成熟果實。

【營養成分】主要成分為反式茴香腦、檸檬烯、葑酮、愛草腦、γ-松油烯、α-蒎烯、月桂烯等。

【產地】新疆巴州焉耆「小茴香之鄉」。主產於內蒙古、山西、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以山西產量最大,內蒙古產品質佳。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肝、腎、膀胱、胃經。

【功能主治】具有溫腎暖肝,行氣止痛,散寒理氣和胃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脘腹冷痛,食少吐瀉,脅痛,腎虛腰痛,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炒熱溫熨。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者禁服。

小茴香

刀豆(南北皆有)

【食材描述】豆科刀豆屬刀豆的乾燥成熟種子。

【營養成分】蛋白質、澱粉、可溶性糖等。

【產地】南北都有種植。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具有溫中下氣,益腎補元的功效。主治虛寒呃逆,腎虛腰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燒存性研末。

【注意事項】胃熱患者禁服。過量服用刀豆,1-2小時後可發生中毒反應。

刀豆

甘草(寧夏鹽池縣,新資源食品)

【食材描述】雙子葉植物綱豆目蝶形花科甘草屬植物,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

【產地】喜陰暗潮溼,日照長氣溫低的乾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根和根狀莖供藥用。「中國甘草之鄉」

【原經文】甘草,味甘平。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尰,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川谷。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心、脾、肺、胃經。

【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1、內服:煎湯,2-6g,調和諸藥用量宜小,作為主藥用量宜稍大,可用10g左右;用於中毒搶救,可用30-60g。

2、外用:適量,煎水洗、漬;或研末敷。

3、凡入補益藥中宜炙用,入清瀉藥中宜生用。

【注意事項】

1、甘草味甘,能助溼壅氣、令人中滿,故溼盛而胸腹脹滿及嘔吐者忌服。

2、長期大量服用本品,可岀現浮腫、血壓升高、鈉瀦留血鉀降低、四肢無力、痙攣麻木、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故不宜大量服用。3、各種水腫、腎病、高血壓、低血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均宜慎用。

3、不宜與海藻、大戟、紅大戟、甘遂、芫花同用。不宜與鹿茸同用。

4、飲食禁忌:忌豬肉、菘菜、海菜;反河豚。

甘草

杜仲雄花(湖南北區特產,新資源食品)

【食材描述】杜仲是雌雄雙株的樹,雄花就是杜仲雄樹開的花。「植物活化石」。

【營養成分】膠原蛋白、天然活性成分。

【產地】湖南北區特產。

【原經文】杜仲嫩芽作蔬菜,可祛風毒腳氣,久積風冷,腸痔下血等功用」杜仲花清香四溢,杜仲自身多功能的藥用價值,使其具有雙向調壓,調脂的顯著功效,同時克服高血壓、高血脂引起的頭暈、頭痛、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外圍症狀及病發症。(《本草綱目》)

【性味歸經】微苦、澀,微溫。

【功能主治】強肝、補腎、通便排毒、解酒、安眠、降三高等藥用價值。安神、鎮靜及鎮痛。杜仲雄花的天然活性成分有安神、鎮靜及鎮痛作用,長期服用可明顯改善睡眠。杜仲雄花含有的人體必需的膠原蛋白,具有促進肌肉發達強健的功效,其活性成分木脂素類具有的抗疲勞作用十分明顯。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搗爛白酒炒熱包患處。

【適宜人群】長期從事室內工作而缺乏運動量的人群。

杜仲葉茶

重瓣紅玫瑰(山東平陰縣)

【食材描述】薔薇科植物玫瑰的乾燥花蕾。重瓣紅玫瑰是中國唯一可食用的玫瑰。

【產地】平陰玫瑰之鄉位於黃河之濱,泰山腳下,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最適合玫瑰花的生長發育。平陰玫瑰的主要品種為濃香型重瓣紅玫瑰,以花大色豔、瓣厚,香濃,品質優異著稱。

【性味歸經】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解鬱,和血,止痛調經。主治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扑傷痛。

【用法用量】3~6g。

玫瑰花瓣

牡蠣(廣東)

【食材描述】牡蠣科牡蠣屬動物長牡蠣、大連灣牡蠣或近江牡蠣等的貝殼。

【營養成分】礦物微量元素。

【產地】沿海地區。廣東湛江、廣東東陽陳村。陽江的陳村蠔和汕頭的南澳牡蠣。山東威海、深圳沙井。

【性味歸經】味鹹、澀、性微寒;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具有補腎平肝潛陽,收斂固澀,軟堅散結,鎮驚安神,提高免疫力,抗疲勞的功效。用於治療心神不安,驚悸失眠;肝陽上亢,頭目眩暈;痰核,癭瘤,瘰癧,癥瘕積聚;自汗、盜汗、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等滑脫諸證;胃痛泛酸;百合病;外傷出血;瘡癰腫毒,瘡瘍溼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幹撒或調敷。

【注意事項】

1、鹹寒質重,有重鎮軟堅之功。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症見少氣、乏力、食少、自汗、惡寒胃冷、手足發涼者禁大量內服或單味藥久服。

2、腎氣虛或腎陽虛證見面色能白、形寒肢冷、氣短喘逆、尿頗而清、腰膝酸軟、陽痿滑精者忌大量內服或單味藥久服。

3、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外感表證以及表證未解者不宜服用;便秘者忌用。

4、內服牡蠣可能會導致過敏性腹瀉,因此對牡蠣過敏者忌服。

5、所含的碳酸鈣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因此萎縮性胃炎患者忌單味藥大量服用。

6、含有多種礦物質,腎炎、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大量長期服用,以免引起礦物質在體內蓄積從而加重病情。

牡蠣

肉桂(廣西防城港,廣東)

【食材描述】樟科樟屬植物肉桂的乾燥樹皮。

【產地】主產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生於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

【原經文】「味辛溫,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利關節,補中益氣。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通神,輕身不老。面生 光華,眉好常如童子。」(《神農本草經》)

「堅筋骨,通血脈,宜導百藥,久服,神仙,不老。」(《本草綱目》)

【性味歸經】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肝經。

【功能主治】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益腎補精的功效。用於腎陽不足,陽痿宮冷,眩暈目赤,心腹冷痛,寒痺腰痛,寒疝奔豚,寒凝血瘀,經閉痛經,陰疽流注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g,不宜久煎;研末,0.5-1.5g;或入丸劑。外用:研末,調敷;浸酒,塗擦。

【注意事項】肉桂能助陽動血,凡陰虛陽盛,有出血傾向者忌用。孕婦慎用。

肉桂

百合(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

【食材描述】百合科百合屬植物百合或細葉百合的肉質鱗葉。適合秋冬季節吃。

【營養成分】本品含酚酸甘油酯、丙酸酯衍生物、酚酸的糖苷、酚酸甘油酯糖苷、甾體糖苷、甾體生物鹼、微量元素、澱粉、蛋白質、脂肪等成分。

【產地】以湖南產品質量最好,浙江產品最大,多為栽培。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素有「百合之鄉」稱號。

【原經文】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寒;歸肺、心、胃經。

【功能主治】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陰虛燥咳,勞嗽咳血,陰虛有熱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陰虛內熱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6-12g。蜜炙可增加潤肺作用。

【注意事項】風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文化故事】早在公元4世紀時,人們只作為食用和藥用。及至南北朝時代,梁宣帝發現百合花很值得觀賞,他曾詩云:「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抑。甘菊愧仙方,藂蘭謝芳馥」。讚美它具有超凡脫俗,矜持含蓄的氣質。至宋代種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詩人陸遊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種上百合花。他也詠曰:「芳蘭移取遍中林,餘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百合象徵夫妻恩愛,百年好合,一直是婚禮上的用花。

百合

決明子(長江以南地區,寧夏吳忠鹽池縣特產)

【食材描述】豆科決明屬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乾燥成熟種子。

【營養成分】主含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決明子素、橙黃決明子素、決明素等蒽醌類物質,含甾醇、脂肪酸、糖類、蛋白質等。

【產地】主產於安徽、廣西、四川、浙江、廣東等地。

1、決明:生於丘陵、路邊、荒山、山坡樹林下。

2、小決明:生於山坡、河邊。

【原經文】《神農本草經》: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久服益精光。

【性味歸經】味甘、苦、鹹,性微寒;歸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具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功效。主治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目暗不明,頭痛,眩暈,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大量可用至30g;或研末;或泡茶飲。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及便溏者慎服。

決明子

芡實(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中國芡實之鄉」)

【食材描述】睡蓮科芡屬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素有「水中人參」和「水中桂圓」的美譽,是傳統的中藥材和珍貴的天然補品。和蓮子有些相似,但芡實的收斂鎮靜作用比蓮子強。

【營養成分】主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古酸、抗壞血酸等。

【產地】主產於湖南、江西、安徽、山東等地。生在池塘、湖沼中。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中國芡實之鄉。

【原經文】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主治溼痺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神農本草經》);「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 ,白濁,帶下。」(《本草綱目》)。

【性味歸經】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

【功能主治】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溼止帶、補中益氣,為滋養強壯性食物。主治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入丸、散,亦可適量煮粥食。

【適宜人群】適用於慢性洩瀉和小便頻數,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酸等。

【注意事項】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滯不化者慎服。

芡實

赤小豆(福建莆田九鯉湖)

【食材描述】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等。

【產地】主產於廣東、廣西、江西等地。福建莆田九鯉湖。

【性味歸經】味甘、酸,性平。歸心、小腸經。

【功能主治】 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於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溼熱痺,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用法用量】 9-30g。

【適宜人群】小孩平素吃東西較少,食慾不佳、營養欠佳、大便稀溏時,就不宜食用赤小豆。如果成人體質虛弱,正服用補益作用的中藥時,就不宜食用赤小豆,否則會影響藥物的療效。另外,小兒消化功能較差,雖然體質適宜於食用赤小豆,但也不能進食太多,導致消化不良。尿多、身體消瘦之人忌食。

【注意事項】食用赤小豆時應當注意不能久食。

【赤小豆與紅豆區別】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種子,俗稱"紅豆",辛、苦、平,有大毒,與赤小豆不可混用,以免中毒。

赤小豆

酸棗仁(陝西秦嶺,太行山脈)

【食材描述】鼠李科植物酸棗的乾燥成熟種子。

【產地】陝西秦嶺。

【性味歸經】味甘、酸,性平。歸肝、膽、心經。

【功能主治】具有養心補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之功效。常用於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6-15g。研末,每次3-5g;或入丸、散。

酸棗仁

阿膠(山東東阿縣)

【食材描述】馬科驢屬動物驢的皮,經漂泡去毛後熬製而成的膠塊。「人參、鹿茸、阿膠」三寶。

【營養成分】阿膠多由骨膠原組成,經水解後得到多種胺基酸。

【產地】「中國阿膠之鄉」——東阿鎮。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肺、肝、腎經。

【功能主治】具有補血,滋陰,潤肺,止血,補腦的功效。主治血虛諸證,出血證,肺陰虛燥咳,熱病傷陰,心煩失眠,陰虛風動,手足瘈瘲。

【用法用量】內服:烊化兌服,5-10g;炒阿膠可入湯劑或丸、散。滋陰補血多生用,清肺化痰蛤粉炒,止血蒲黃炒。

【適宜人群】阿膠具有生血作用,可用於失血貧血、缺鐵貧血、再生障礙貧血及年老體弱、兒童、婦女的滋補。並對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具有改善作用。

【注意事項】中藥配伍禁忌:畏大黃。本品黏膩,有礙消化,故脾胃虛弱者慎用。

阿膠

枸杞(寧夏)

【食材描述】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

【營養成分】維生素E、C,脂肪,微量元素,花青素。本品含甜菜鹼、多糖、粗脂肪、粗蛋白、硫胺素、核黃素、煙酸、胡蘿蔔素、抗壞血酸、煙酸、β-谷甾醇、亞油酸、微量元素及胺基酸等成分。

【產地】寧夏。生於溝岸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邊等處。野生和栽培均有。

【原經文】「陟彼北山,言採其杞。」(《詩經》);「滋腎,潤肺,明目。」(《本草綱目》)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肝、腎、肺經。

【功能主治】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增強免疫力的功效。主治肝腎陰虛及早衰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或入丸、散、膏、酒劑。

【注意事項】中西藥配伍禁忌:阿託品可以抑制枸杞子的擬膽鹼作用,不宜同用。脾虛便溏者慎服。

【歷史傳說】相傳盛唐時代,絲綢之路有一幫西域商賈,某日傍晚在客棧住宿,遇一女子打罵老人,該女子已200多歲,老漢也已是九旬之人。他受責打是因為不肯遵守族規服用草藥,弄得未老先衰、兩眼昏花。商人驚詫之餘忙向女壽星討教高壽的秘訣,女壽星見使者一片真誠,便告訴他自己四季服用枸杞。後來枸杞傳入中東和西方,被那裡的人譽為東方神草。

枸杞

生薑(山東萊蕪市)

【食材描述】姜科姜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

【營養成分】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

【產地】山東省萊蕪市特產。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主治風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嘔吐,肺寒咳嗽,還可解魚蟹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搗汁服。

乾薑(山東昌邑)

【食材描述】姜科植物姜的乾燥根莖。

【產地】主產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歸經】味辛,性熱。歸脾、胃、腎、心、肺經。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洩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忌服。

梔子(湖南省嶽陽市、河南省唐河縣)

【食材描述】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

【產地】主要產地是湖南省嶽陽市、河南省唐河縣「中國梔子之鄉」全國最大的梔子生產基地。其中江西為梔子的主要加工地與集散地。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肺、三焦經。

【功能主治】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消渴,涼血解毒;外用消腫止痛,消炎。用於熱病心煩,溼熱黃疸,淋證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保肝利膽,化痰止咳,排便促消化,外治扭挫傷痛。

【用法用量】 煎服,6-10g。外用生品適量,研末調敷。

【適宜人群】梔子苦寒傷胃,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注意事項】

1、黃柏、黃芩與梔子一起煎煮,可發生沉澱反應,製備注射液的時候不宜同用。

2、梔子不宜與鎮靜藥、麻醉藥配伍使用;不宜與β受體阻滯藥配伍使用;阿託品可消除梔子的降血壓作用,故不宜同用;普萘洛爾可明顯抑制梔子的降血壓作用,故不宜合用。

3、生梔子苦寒之性甚強,易傷中氣,且對胃有刺激性,脾胃較弱者服後易吐,炒後可除此弊。

4、正確掌握用藥劑量,依據病情及個體化用量不可超過10g,超劑量使用應謹慎。超量服用,可出現頭暈、眼花、口乾、便秘尿少等不良反應。

5、梔子生用偏於清熱,炒用降低苦寒之性,炒炭專於涼血止血。

梔子苦寒傷胃,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梔子

益智仁(廣東)

【食材描述】姜科山姜屬植物益智的果實。

【營養成分】含二苯庚體類、類倍半萜類及揮髮油。

【產地】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福建等地。生於林下陰溼處。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脾、腎經。

【功能主治】具有溫脾止瀉攝涎,暖腎縮尿固精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寒,嘔吐,洩瀉,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腎虛遺尿,尿頻,遺精,白濁。抗癌、抗衰老、改善記憶功能;益智仁的複方製劑「益智糖漿」可提高能量代謝。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適宜人群】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炎、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屬於脾胃虛寒證者。

【注意事項】飲食禁忌:忌食蔥、姜、蒜等刺激性食物。陰虛火旺者禁服。

益智仁

桑葚(黃河故道 新疆南疆)

【食材描述】桑科桑屬植物桑的果穗。成熟的桑葚質油潤,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

【營養成分】含芸香苷、花青素苷、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糖類。尚含脂肪油,其中主要成分為亞油酸、少量硬脂酸和油酸。蛋白質、轉化糖。

【產地】生於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處,多為人工栽培。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和新疆南疆出產的桑葚品質最好。

【性味歸經】味甘、酸,性寒;歸心、肝、腎經。

【功能主治】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的功效。主治眩暈耳鳴,鬚髮早白,血虛經閉,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抗氧化、降血糖血脂、抗衰老,調節免疫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熬膏、生啖或浸酒。外用:浸水洗。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勿服。

桑葚

荷葉(浙江西湖、江蘇省太湖、洞庭湖以及江西廣昌素有蓮花之鄉的美譽)

【食材描述】睡蓮科植物蓮的葉。

【營養成分】生物鹼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揮髮油成分等。

【產地】廣布於南北各地。蓮子之鄉,浙江省蘭溪裡葉白蓮。

【原經文】《本草綱目》:「生發元氣,裨助脾胃,澀精濁,散瘀血,清水腫、癰腫,發痘瘡。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崩中、產後惡血、損傷敗血。」

【性味歸經】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

【功能主治】清暑化溼,升發清陽,涼血止血。荷葉炭則有收澀化瘀止血的功效。

主治暑熱煩渴,暑溼洩瀉,脾虛洩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荷葉炭用於出血症和產後血暈。

【用法用量】 3~9g ;鮮品15~30g ;荷葉炭3~6g。

【適宜人群】

(1)用於感受暑熱、頭脹胸悶、口渴、小便短赤等症。本品味苦性平,其氣清芳。

(2)用於夏季暑熱洩瀉等症。荷葉既能清熱解暑,又能升發脾陽,對暑熱洩瀉,常與白朮、扁豆等配伍應用。此外,對脾虛氣陷,大便洩瀉者,也可加入補脾胃藥中同用。

(3)另本品又可用於各種出血症。

【注意事項】《本草從新》:「升散消耗,虛者禁之。」《隨息居飲食譜》:"凡上焦邪盛,治宜清降者,切不可用。"

荷葉

蓮子(廣昌白蓮,建蓮,武義宣蓮,湘蓮)

【食材描述】睡蓮科蓮屬植物蓮的成熟種子。

【營養成分】脂肪酸、生物鹼。本品主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棉子糖、鈣、磷、鐵等。

【產地】主產於湖南、福建、江蘇、浙江及南方各地池沼湖塘中。生於水澤、池塘、湖沼或水田內,野生或栽培。廣昌白蓮廣昌縣自古以來就被稱為「蓮鄉」;

中國三大名蓮:建蓮[福建三明建寧]、武義宣蓮[浙江省金華武義]、湘蓮[湖南湘潭嶽塘區]。

【原經文】

1、《神農本草經》:主補中,養神,益氣力。

2、《本草綱目》: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止脾瀉洩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

【性味歸經】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

【功能主治】具有固精止帶,補脾止瀉,益腎養心的功效。主治脾虛久瀉,食欲不振,腎氣不足,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或心腎不交之小便白濁,夢遺滑精,脾虛失運,水溼下注之帶下證以及心腎不交,虛煩失眠。所含的氧化黃心樹寧鹼對鼻咽癌有抑制作用,能夠達到防癌抗癌的功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

【適宜人群】失眠人群。

【注意事項】中西藥配伍禁忌:與降壓藥、抗心律失常藥配伍應用應注意用量不宜過大。中滿痞脹、大便燥結者禁服。

蓮子

黃精(安徽九華山)

【食材描述】百合科黃精屬植物黃精、多花黃精或滇黃精的乾燥根莖。黃精屬植物,根莖橫走,圓柱狀,結節膨大。葉輪生,無柄。

【營養成分】黃精的根狀莖含甾體皂甙。

【產地】安徽九華山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

【功能主治】具有養陰潤肺,補脾益氣,滋腎填精的功效。主治陰虛勞嗽,肺燥咳嗽,脾虛乏力,食少口乾,消渴;腎虧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耳鳴目暗,鬚髮早白,體虛羸瘦,風癩癬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入丸、散,熬膏。外用:適量,煎湯洗;熬膏塗;或浸酒搽。

【注意事項】飲食禁忌:忌梅實、花、子同用。中寒洩瀉,痰溼痞滿氣滯者禁服。

【故事傳說】從前一個財主家有個叫黃精的丫鬟遭逼迫逃難跳崖沒死,全靠吃草葉、草根活了半年多。消息傳遍全村,這種草藥給老年人服用,身子骨也漸漸變得越來越硬朗。因是黃精姑娘發現的這種草,所以大家就給它起名叫「黃精」。

黃精

黑芝麻(河南駐馬店)

【食材描述】胡麻科芝麻屬植物芝麻的黑色種子。

【營養成分】亞油酸、蛋白質、維生素。

【產地】河南的駐馬店種植出來的黑芝麻,產量大,色澤明亮,香氣十分濃鬱。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肝、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具有補益精血,潤燥滑腸、防脫髮、滋補肝腎的功效。主治鬚髮早白,頭暈眼花,婦女產後乳少,風痺,血虛津枯,腸燥便秘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浴或搗敷。

【適宜人群】神經衰弱、高血壓、習慣性便秘等,屬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者。鬚髮早白,頭暈眼花,婦女產後乳少,風痺,血虛津枯,腸燥便秘等。

【注意事項】脾弱便溏者勿服。

黑芝麻

葛根

【食材描述】豆科葛屬植物野葛的乾燥根。

【營養成分】本品主要含黃酮類物質如大豆苷、大豆苷元、葛根素等,還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苷、葛根素-7-木糖苷,葛根醇、葛根藤素及異黃酮苷和澱粉。

【產地】生於山坡草叢中或路旁及較陰溼的地方,或生於海拔1000-3200m的山溝林中。野葛主產於湖南、河南、廣東、浙江、四川等省。

【原經文】《本草綱目》:「本草十劑雲,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蓋麻黃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藥皆輕揚發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

【性味歸經】味甘、辛,性涼;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具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昇陽止瀉的功效。主治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洩熱痢,脾虛洩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9-15g。解肌退熱、透疹、生津宜生用,昇陽止瀉宜煨用。

【注意事項】

中西藥配伍禁忌:

1、與降壓藥、降糖藥、腦血管擴張藥同用宜減小劑量。

2、葛根可以拮抗腎上腺素和異丙腎上腺素的血管收縮作用,故不宜並用。

3、虛寒者忌用,胃寒嘔吐者慎用。

葛根

萊菔子

【食材描述】十字花科萊菔屬植物蘿蔔的乾燥成熟種子。

【營養成分】萊菔子含萊菔素、芥子鹼、脂肪油(油中含大量芥酸、亞油酸、亞麻酸)、β-谷甾醇、糖類及多種氨機酸、維生素等。

【產地】全國各地產。

【原經文】《本草經疏》:萊菔子,味辛過於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於根也。

【性味歸經】味辛、甘,性平;歸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具有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的功效。主治食積氣滯,咳喘痰多,胸悶食少。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6-10g。

【注意事項】

1、中藥配伍禁忌:

(1)不宜與人參同用。

(2)不宜與地黃、何首烏同用。

2、中西藥配伍禁忌:不宜與碘補充同用,可能降低療效。與降壓藥同用時不宜劑量過大。

3、飲食禁忌:

(3)與胡蘿蔔同用可降低療效,不宜合用。

(4)不宜與橘子同食,可誘發甲狀腺腫。

(5)不宜與蘋果、梨、葡萄等一起食用。

4、本品辛散耗氣,故氣虛及無食積、痰滯者慎用。不宜與人參同用。

萊菔子

蜂蜜

【食材描述】蜜蜂科蜜蜂屬動物中華蜜蜂或義大利蜜蜂所釀的蜜糖。

【營養成分】果糖、葡萄糖,水分。含糖類、揮髮油、蠟脂、有機酸、花粉粒、泛酸、乙醯膽鹼、維生素、抑菌素、酶類、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肺、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具有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脘腹作痛,肺燥乾咳,肺虛久咳,腸燥便秘等。

【用法用量】內服:衝調,15-30g;或入丸劑、膏劑。外用:塗敷。

【注意事項】不適宜溼阻中焦的脘腹脹滿、苔厚膩者食用。天然的含有活性酶的蜂蜜不能加熱至60攝氏度以上,否則活性酶會在高溫下變性失活,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蜂蜜在溫開水或涼水衝泡時口感甜,用較高溫度衝泡口感會變酸。

覆盆子(江西德興特產,浙江)

【食材描述】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華東覆盆的未成熟果實。

【營養成分】覆盆子含有機酸、糖類及少量維生素C,果實中還含有三萜成分、覆盆子酸、鞣花酸和β-谷甾醇。

【產地】江西省德興市特產。覆盆子主產於浙江,四川次之。

【原經文】

1、《名醫別錄》:益氣輕身,令發不白。

2、《本草備要》:益腎臟而固精,補肝虛而明目,起陽痿,縮小便。

【性味歸經】味甘、酸,性微溫;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具有固精縮尿,益肝腎明目的功效。主治腎氣不足,下元虛冷而致遺精、滑精、遺尿、尿頻、陽痿、不孕,以及肝腎不足,兩目昏花,視物不清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或熬膏。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小便短赤者慎服。

覆盆子

橘皮(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特產,以湖北丹江口市近郊產者質佳)

【食材描述】芸香科柑橘屬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

【營養成分】檸檬烯與類胡蘿蔔素的混合物。

【產地】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湖北、廣東、福建 四川、重慶、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其中:以湖北丹江口市近郊產者質佳,其特點為果皮厚、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理氣調中、降逆止嘔、燥溼化痰、健脾。主治胸膈滿悶,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噦逆;咳嗽痰多,乳癰初起。橘子皮煎劑與維生素C、維生素K並用,能增強消炎作用,炎症患者如急性乳腺炎可適量食用,有一定緩解作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適宜人群】消化不良、咳嗽痰多以及急性炎症患者。橘皮(包括橘紅與橘白)泡茶,適宜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之人食用;也適宜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脂肪肝之人、急性乳腺炎者食用。

【注意事項】氣虛體燥、陰虛燥咳、吐血及內有實熱者慎服。

薏苡仁(湖北蘄春)

【食材描述】禾本科植物,營養價值豐富。藥用價值高,歷史悠久。

【產地】湖北蘄春

【原經文】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溼痺,下氣,久服輕身益氣。其根下三蟲。一名解蠡。生平澤及田野。(《神農本草經》)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淡。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利水滲溼,健脾止瀉,入脾補肺,散寒。除痺,排膿,解毒散結。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洩瀉,溼痺拘攣,肺癰,腸癰,贅疣,癌腫等。

【適宜人群】上火人群。

【注意事項】薏苡仁補脾不同於黨參、白朮等之補脾意義。薏苡仁補脾實為滲脾之溼而見補脾之效,且其補益之力較為和緩

薏苡仁

龍眼(福建)

【食材描述】無患子目無患子科植物。

【營養成分】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C、維生素B、鐵、鈣、磷、腺嘌呤等。含糖分高。

【產地】生長在南亞熱帶地區,喜溫暖溼潤氣候,能忍受短期霜凍,在0-4℃的低溫條件,短期內不會凍死。栽培於堤岸和園圃。主產於福建、臺灣、廣西。

【原經文】性溫,味甘,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能。主治氣血不足、心悸不寧、健忘失眠、血虛萎黃等症,以及中老年虛弱、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等。(《神農本草經》)

【性味歸經】根、葉:味微苦,性平;假種皮:味甘,性平;種子:味微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根:利溼,通絡。主治乳糜尿,白帶,風溼關節痛。葉:清熱解毒,解表利溼。主治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感冒,腸炎;外用治陰囊溼疹。假種皮:補心脾,養血安神。主治病後體虛,神經衰弱,健忘,心悸,失眠。種子:止血,止痛。主治胃痛,燒燙傷,刀傷出血,疝氣痛;外用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1、內服:根15-30g,葉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2、內服:假種皮9-15g。種子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茶油敷患處或研末撒敷傷口。

【適宜人群】中老年人而言,有保護血管,防止血管硬化。體弱貧血、年老體衰、久病體虛,經常吃龍眼肉,有補益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女性的產後龍眼也有重要的調補的作用。

以上是推薦的幾種常見的藥食同源食材,大家如果覺得有用可以收藏。對於想要食補的朋友,我建議大家可以先看看中醫根據專業醫師的指導來制定科學的食補方案,切勿自行抓方!以上食材不可代替藥品。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 「圖蟲創意」 ,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相關焦點

  • 「藥食同源」食材匯總之黑棗
    雖然不能天天吃得都像婚宴那麼熱鬧,但是家常的食材,也可以是很好吃的!下面本小仙兒就繼續為大家介紹一個藥食同源的食材——黑棗! 黑棗和紅棗同源,挑選方式可以借鑑,但還是有些許不同。究竟黑棗要如何挑選呢?以下就幾個小技巧。
  • 吉林政協就藥食同源類保健食品產業發展諮政協商
    藥食同源類保健食品產業是吉林省確定的醫藥健康支柱產業八個板塊之一。近日,省政協召開「加快吉林省藥食同源類保健品產業發展」諮政協商座談會,省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技術與信息服務力度,創新企業機制體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產業集群的培育和企業研發投入,加快推動、優化保健品產業發展協商討論。
  • 中醫養生之「藥食同源」(一)
    中醫養生之「藥食同源」(一) 2020-12-14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外一植物,藥食同源,南方人當「野菜」,北方人:雜草而已
    本期導讀:野外一植物,藥食同源,南方人當「野菜」,北方人:雜草而已在我國的農村野外,生長著無數的雜草植物,其中可以說有90%以上的品種不被人們所知。即使是生活在農村的人,也都統稱為雜草。其中除了一些珍貴的野生食材之外,還有不少具備藥用價值的藥草。當然了,兼具食用和藥用雙重價值的植物也不在少數。有這麼一種植物,它只有在我國的南方野外才會生長。所以見到過它的人不多。北方人即使見到了,也會認為是雜草的一種,畢竟對它不了解。而在南方人看來,這不但不是雜草,還是一種寶貝!因為這植物藥食同源。
  • 「藥食同源」食材匯總之梔子
    後來我長大了,雖然依舊喜歡梔子花但是發現梔子花不止好看,還可以食用之後食慾就戰勝了心理熱愛,梔子花也從客廳搬到了廚房今天,我們就來介紹這個藥食兩用的食材——梔子!TIPs:1、選紅黃色或棕紅色的,性狀為長圓形或橢圓形;2、表面有6條凸起來的豎紋,頂部會有一些殘留的花萼;3、聞起來味道比較淡;梔子的食用法介紹
  • 守望相助·僑浙有愛|舌尖上的家鄉味「藥食同源·食療防疫」系列...
    守望相助·僑浙有愛|舌尖上的家鄉味「藥食同源·食療防疫」系列菜品教學視頻第四十五集 2020-06-18 0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藥食同源的1種草藥,名為葵菜,老一輩人都吃過,藥效很不錯
    藥食同源是我們當前生活之中,很多人都非常了解的一個理念。它的意思就是說,有些可以吃的食物,是具備一絲藥性的,吃起來能夠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內容,就是圍繞一種同樣具備藥食同源特性的植株,它就是葵菜,我們可以稱其為是一種野菜,也可以說它是一種有著不錯藥用價值的野生中草藥。農村藥食同源的1種草藥,名為葵菜,老一輩人都吃過,藥效很不錯。
  • 這5種藥食同源的食物,不少人都爭著吃!有你愛吃的嗎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食物屬於藥食同源的,比如生薑、花椒、辣椒、穿心蓮、枸杞子以及蒲公英等,這些食物既是食物,也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受到了很多人們的青睞。這5種是藥食同源的食物,很多人都爭著吃1、穿心蓮穿心蓮不僅當做中藥材使用,同時也可以製作成蔬菜,在吃的時候用醋、生薑蒜來壓制口味,夏天服用還具有一定的降火消暑功效。同時,穿心蓮裡面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以及鎂和鉀,經常吃有利於保護心臟,但是脾腎陽虛的人不宜服用。
  • 南方這一水果,藥食同源,市場價15元一斤,北方人:吃不慣
    本期主題:南方這一水果,藥食同源,市場價15元一斤,北方人:吃不慣本專題由百家號創作者「一種記錄」原創,版權歸「一種記錄」所有,抄襲必究。以赤子之心,記錄生活、民生和時代,歡迎關注!我國區域面積廣闊,所以也形成了南北不同的氣候環境。
  • 外來入侵物種的假人參,被國人開發成極品野菜,具有藥食同源之效
    導讀:近年來國人的口味逐漸轉向了蔬果,在這種情況下野菜野果就成了熱門食材,像是薺菜、香椿等都很受追捧。近年來又有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假人參」,迅速俘虜了國人的胃,硬生生被吃成了「天價」。值得一說的是,假人參的藥用價值也是極高,人們在將它的根曬乾後,切片作為參茶衝劑喝,可以說是藥食同源。由於人們對於綠植一直是興趣盎然,所以假人參也就具有了觀賞價值。假人參花期長,花色豔麗,使得它極受盆栽愛好者的追捧。在農村,假人參已經被農民當成是經濟作物種植了。
  • 藥食同源的慄子味道甜糯,營養又高,但這幾類人需要少吃
    而從傳統中醫角度對慄子的藥食同源價值評價也很高,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這樣說:「慄子,味成溫,無毒。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在《名醫別錄》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因此,慄子具有溫補身體、健胃脾、補氣益腎等作用,可搭配多種食材製作成藥膳調理身體,而生板慄還可外用,將生板慄去殼,搗爛,塗在患處,可以緩解和治療跌打損傷、淤血腫痛等。慄子吃多少比較合適?哪些人群食用慄子需要特別注意?
  • 多吃5種藥食同源的食物,養氣益血
    1、反覆感冒、老愛出汗、說話聲音低;2、食後腹脹、大便不成形,倦怠懶動,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弱;3、心悸、氣短、多汗,勞則加重,神疲體倦,舌淡,脈虛無力;4、神疲乏力,眩暈健忘,腰膝酸軟乏力,夜尿頻。
  • 帶你認識幾種流行的「輕食食材」
    先別急,在開啟「輕食生活」之前,你需要了解的是:輕食的食材可不是隨便選選而已~比較受推崇的幾種輕食食材大都低卡低熱、低脂低油、高纖高蛋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比較流行的輕食食材吧!蔬菜食材想做好一餐輕食,優先選擇那些水分充足,富含纖維和維生素的葉菜類蔬菜。
  • 食事藥聞|養胃要分清寒和熱
    解決方法:「寒者熱之」,大家可以在煲湯或做菜時加一些溫中散寒的藥食同源的藥材,如薤白、肉桂、乾薑等,以溫胃散寒。 受寒時可以煮一點生薑紅糖水喝,生薑、紅糖都有散寒的作用,可以幫助顧護陽氣。 此外,還可通過喝熱水、吃熱食以及合理的室外運動來增強胃動力。
  • 中國林科院資昆所在藥食同源植物餘甘子遺傳多樣性和居群動態研究...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0日訊 餘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為葉下珠屬(Phyllanthus)的重要食藥同源經濟樹種。
  • 這兩個藥食同源的中醫小偏方最適合失眠的小主們
    看到醫院很多患者都失眠症,在這裡房山中醫院中醫姚禮瓏給大家介紹兩個藥食同源的失眠小偏方: 方一、蓮子百合瘦肉湯 (蓮子50克, 百合 50 克, 豬瘦肉250 克切塊,加水煲湯)功效:益氣調中,補虛損,交心腎,安神,益智,清心。
  • 「早安茶、晚安茶」寓醫於食,織膳讓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膳」字詮釋了品牌強調生活化、「用食物養生」,所選配方均為「藥食同源」的食材。「織膳」二字諧音「至善」,這也是該品牌時刻嚴格要求和告誡自己但行好事的處世哲學、是希望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終極方向。與此同時,「織膳」品牌為了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他們一致秉承著學習和推廣中華民族傳統中醫理論及營養學理論的價值觀,並將開發健康、天然的營養食品作為公司的生產銷售理念。
  • 「故事裡的中藥」藥食同源,香口溫腎——丁香
    因為藥食同源的關係,人們還注意到丁香可以作為食物香料使用。曹植曾在《妾薄命行·其二》中寫道:「御巾裛粉君傍,中有霍納都梁,雞舌五味雜香。」其中「五味雜香」指的就是咱們現在中式烹飪中的八角、桂皮、丁香、花椒、砂仁,合稱「五香」。我國歷史上能入藥的香料有不少,作為食用香料的更是數不勝數。
  • 什麼是數字南藥?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吹響南藥振興號角
    12月12日,世界數字農業大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農業(中藥)科技交易大會在廣州市舉行,會議期間來自全國10餘個省區的「南藥」科研機構、經營主體、要素平臺,以及「北藥」省區的代表出席大會。新華網發  會上,由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中藥研究所等單位(企業)發起,鏈動起全國11省區400餘家企業、單位牽手共建成立「國家南藥科技創新聯盟」,以期發揮「食在廣東,藥食同源」「廣東湯煲文化」的優勢和灣區市場的撬動力,以「市場」為導向連結資源、匹配要素,在中國南方構建起以南藥產業為紐帶的產、加、銷一體化數萬億級的全鏈條「內循環」跨域合作大體系
  • 茵陳很不起眼,卻是藥食兩用的食材,看看這些功效作用 食用方法
    茵陳是很常見的一種藥食兩用的食材,主產於陝西、山西、河北,有些地區的人可能不太了解,覺得茵陳很不起眼,甚至有的人把茵陳當做雜草處理掉了,其實茵陳有較好的保健作用,不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它的具體功效是什麼。今天,博禾醫生就來嘮叨一下茵陳的功效作用,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