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突現1600年前遺址,考古發現「簡體漢字」,難道是中國人穿越

2020-12-05 格子道歷史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是大詩人蘇東坡的名句,詩句之中體現出了歷史變遷和時光流逝。所以,我們想要真正的了解歷史,事實上會非常困難,需要一點一點的考古發現,配合文獻的調查,才能勾勒出前代歷史的原貌。

在過去的考古研究中,我們雖然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也出現了很多顛覆性的內容。例如當年的禪讓制,我們在通過對於出土的竹書紀年進行分析,結果看到的全部都是血腥的政變。因此,考古是一個很複雜的工作,也是一個很具有顛覆性的工作,不時會出現一些讓人不能理解的內容。

在英國的考古中,也出現過一些怪異的現象,例如,英國發掘了一千六百年前的古羅馬遺址,並且還出土了很有價值的壁畫,但是,在發掘的過程中卻出現了怪異。因為文物之中居然有現代漢字。這一發現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最牛的馬賽克

事情還得追溯到一八七零年,在英格蘭東南部西伯克郡的伯克斯福德,這裡有一座四世紀的羅馬別墅遺址,這遺址很早的時候就被工人給發現了。不過可惜的是,當地的工人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價值,因此在換地漏的時候,根本沒把他當一回事。

但是等到二零一一年的時候,終於有考古學家發現了這一處古代建築群,並且進行了勘探和發掘。不過可惜的是,由於當時這一區域並不顯山露水,所以僅僅只是被當做普通的古建築群,所以雖然有發覺,但並沒有發現,這裡依舊還在等待著有緣人到來。

直到二零一九年的時候,考古專家再一次來到了這裡,並且有了驚天發現。經過專家的仔細研究,在這裡發現了一幅壁畫,這幅壁畫通體都是馬賽克風格。但是雖然是馬賽克裡面卻承載著無盡的羅馬文化底蘊,而且頗具有歷史文化感。

很快專家進行進一步的調查研究,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這是在四世紀左右的羅馬鑲嵌壁畫,從時間推斷來看,應該距今有一千六百多年了,因此這些馬賽克絕對是古董中的古董。當時英國記者更是報導,這是五十年以來最令人激動的馬賽克。

二、考古的大發現

據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馬賽克地板所處的區域,曾經是一個系統完備的大別墅,而且從遺址裡面有,發掘出了大量的硬幣和淘器。一般來說,這座建築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當時正處在羅馬帝國對於英國的掌控事情,但當時羅馬帝國的控制正在衰落。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壁畫的內容也十分精彩,講述了很多神話中的經典場景,其中不僅講到了貝勒羅豐騎著天馬擊敗怪物奇美拉的傳奇,更是講到了宙斯的孫子佩洛普斯娶親的故事。這個故事在西方有著很重要的傳說,一般被認為這是古代奧運會的由來。

因此這些壁畫的價值極高,英國考古專家更是高興了半天,並且對它進行了很好的保護。

但值得一提的是,考古的內容並不僅限於此,還有對於這一地區更多考古文物的研究與發掘。果不其然,在發掘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了比這幅壁畫更加重要的東西。

居然比一副講述奧林匹克來源的一千多年的古董還要值錢,那麼這個東西又是什麼呢?

答案讓人震撼,就實際價值來說,它根本就比不過這幅壁畫,甚至連古代的硬幣都不如,但是,關鍵是它的表現形式,實在是震撼了所有的考古人員,也震撼了英國記者。

在陸續的整理中,越來越多的文物被清理出來,其中也包括了一塊石頭文物。就是這塊石頭文物一石驚起滔天浪,只見它上面赫然寫著五個大字:「吉姆在這裡!」

三、中國人穿越?

這一考古發現,立刻引起了海嘯一般的議論,當時英國的《太陽報》就直接報導了這件事情,結果引得很多科學家進行解釋,就連BBC的欄目也專門針對這一事情進行了評論和分析。因為無論怎麼看,這件文物都顯得格外的與眾不同。

在四世紀的羅馬時期,大英帝國的區域絕對不可能出現任何關於中國人的東西。因為查閱中國歷史年代表可以得知,大秦帝國建立於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當時正處在公元二世紀。再往前面推,公元四百七十五年或者說是公元四百零三年,當時剛好是戰國開啟。

因此,公元四世紀的中國正處在戰國時代,當時戰國七雄還在來來回回,甚至在當時白起可能還沒有真正參軍。這時候的中國是不可能將自己的文字,傳播到大英帝國這裡,沒有絲綢之路,沒有海上貿易之路,這一現象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而且,大家可要注意了,當時英國報導的內容中,這個文物上面寫的五個字都是簡體漢字,根本不是之前戰國的文字,也不是繁體字。

據史書記,中國真正進行漢字的簡化工程應該是在一九二二年,一直到一九三五年的時候才正式開始推行。所以,公元四世紀沒有繁體字,更沒有簡體字,這一文物極有可能是假的。

但就目前來說,英國方面並沒有認可這是一假文物,那麼就有了另一種可能,就是穿越。

猶如當年的王莽穿越傳說一樣,有一個現代人去往了古代,甚至還有可能去了羅馬時代的英國,並且留下了一些文字。於是被現代人考古發掘出來,這才有了這無稽之談。

不過,這種說法也是讓人難以相信。因為若大家看過相對論,應該會知道,關於時間的停止以及逆轉其實很困難。

在霍金的時間簡史中也特別聊到過這些話題,想要進行時空穿越,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將自己的質量增大到無限倍,讓自己的時間比外部的時間流速更慢。

又或者,讓自己的速度達到無限大,這樣也可以讓自己的時間流速變慢無數倍。只有去往未來這一條路,沒有回到過去的可能。

因此,目前科學界基本上不認可回到過去的理論,所以關於英國的考古發現,依舊引起很多人的爭議。

當然了,中國方面也提出觀點,專家認為,這些文字有可能不一定是漢字,因為它過於抽象化,有可能只是形狀相似,是一種另類的文字。但專家的解釋依舊還是讓人們不買帳,這背後究竟有何隱情,未來還有待考究。

結語

從這一考古發現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歷史的奇妙。如同以往的考古研究一樣,我們每向過去探索一步就會發現,我們對於過去歷史的顛覆就多一分。其實也並不一定都是怪異的,有的時候也是一種常態,只是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我們普通人的一生中,一件四十年前的事情,可能我們已經忘得一乾二淨,甚至連印象都被扭曲了。

那麼假設把個人的感覺放大到歷史的角度,五千年前發生的事情,現代人的文字又記載了多少呢?又是否真實呢?所以,歷史的考古研究,越是研究就越發現顛覆性很大。英國人的這一次的顛覆,雖然也很怪異,但指不定也是過去的一段隱情,顛覆的背後也有其合理性。

不過就目前來說,我們還無法給出具體的答案。都說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考古的人更苦,他們的工作壓力更大,但相信真相總會浮現出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英國發現1600年前遺址,考古發現簡體漢字文物,上書:吉姆在這裡
    而考古,便成了人們撩開她神秘面紗,一探究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現代人們是如何進行考古?考古又為人們帶來了什麼?英國對1600年前的遺址進行考古又為何會在其中發現帶有中國簡體字的文物呢?考古學界夜以繼日,為了一個發現風吹雨打,每天拿著小刷子細細掃去文物表面塵土,精心保護,細心修復。目的是為了給世人展現更好更完整的文物本體。但在英國,卻發生了這樣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考古「烏龍」。
  • 英國出土1600年前的羅馬壁畫,上面刻有5個簡體漢字,怎麼回事?
    水晶頭骨、敦煌壁畫、復活節石像,那些驚世駭俗的考古發現,不斷刷新著世人的認知。2019年9月,英國西伯克郡博克斯福德的一個小村莊中,出土了一幅古老的壁畫,震驚世界。一方面,這幅壁畫本身就具有極大的考古價值。另一方面,這幅埋藏英國地下上千年的壁畫,竟赫然鐫刻著5個漢字,甚至還是簡體中文。
  • 英國古遺蹟驚現「簡體中文」,專家猜測:難道是穿越回來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各個國家都有很多歷史文物埋藏於地下,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中,就埋藏有不少先人們留下來的珍貴文物,有些已經被出土,而有的至今還沒有被我們發現。在英國的一個小村莊裡,就有專家挖出了一幅價值連城的壁畫,據說這幅畫是英國50年以來,發現價值最高的一個文物了,目前世界上也僅僅只有3幅畫和它是同類型的,不過在這幅壁畫中,大家居然在上面發現了「簡體中文」,專家猜測,難道有人穿越回去了?
  • 英國1600年前文物出土,為何會刻5個漢字?專家:此事目前無法解釋
    在2019年9月的時候,英國西伯克郡一個名叫博克斯福德的小村莊裡發現了來自1600年前的巨大文明遺址。此處文明遺址乃是古羅馬時期遺留下來的巨幅馬賽克壁畫,長達6米,寬為5米,英國的《每日郵報》興奮地表示:"這是英國50年內最令人興奮的考古發現。"但可惜的是,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出,原本的農田還是破壞了這幅壁畫的一部分。
  • 以色列考古發現最大油燈作坊遺址 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
    當地時間12月14日,考古學家在以色列貝特謝梅什挖掘出最大的油燈作坊的考古現場中,觀察地下儲水池的情況。據悉,這是考古學家發現的以色列最大的油燈作坊之一,可以追溯到1600-1700年前。當地時間12月14日,考古學家在以色列貝特謝梅什挖掘出最大的油燈作坊的考古現場中,觀察地下儲水池的情況。據悉,這是考古學家發現的以色列最大的油燈作坊之一,可以追溯到1600-1700年前。圖為以色列考古學家莫蘭·巴利拉手持油燈展示。
  • 杜鋼建:為何英漢同源——英國人使用漢字的三大階段
    是西方人東遷東方形成漢語,還是中國人西遷到西方形成英語?這些問題都是比較語言學界一直在關注的話題。英漢同源的問題必須從華夏族群的西遷歷史中尋找答案。在如今英國地區的考古發現,歷史上英國人在不同時期一直在不同程度上使用漢字。華夏族群在過去幾千年間不斷移居英國地區,將漢字文化帶入該地區。
  • 圓明園考古新發現 首次用植物考古手段發現皇家稻田遺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12月15日,記者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考古人員在繪製地圖。
  • 發現3000年前西周早期古城祭壇遺址,證實歷史上姜子牙真實存在
    考古最大的好處,或許就是可以通過實物洞見歷史,讓原本謎一樣的傳說變成真實。在山東,就因為一項重大考古發現,讓西周的神話人物改變成真實的歷史人物。陳莊-唐口西周遺址位於花溝鎮陳莊村和唐口村之間,是2003年秋,為配合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在考古調查時發現的。經勘探,遺址東西長約350米、南北寬約300米,是一座總面積約9萬平方米的小城。2013年陳莊-唐口西周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圓明園首次植物考古,發現皇家稻田遺址
    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記者今天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今年11月初開始,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澹泊寧靜開展考古發掘。考古現場 已發現9間房屋遺址位置今天上午,記者走進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正在進行中,工作人員用綠色圍網將遺址區域圍起,遊客可以近距離觀看考古的全過程。考古面積約500平方米,四分之一的區域已經啟動了考古發掘。
  • 醒醒,看看8000年前的中國人在玩什麼(上)
    文/予希在我們的理解裡,中華文明史只有5000年,而且5000年前的炎黃子孫很有可能過著鑽木取火,手撕野獸的生活,但據研究發現,早在8000年前,中國人就過上了一種新奇的、有趣的生活,遠不止吃飯睡覺打豆豆這麼簡單!
  • 石峁遺址——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之一
    石峁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以及"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那麼為什麼這個中國北方不知名的小城會這樣光輝的進入人們的視野呢?石峁遺址的震撼性究竟體現在何處?
  •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遭質疑,英國學者找出證據:發現者是中國人
    有網友問:美洲大陸到底是誰先發現的?根據傳統的說法,航海家哥倫布是發現美洲大陸的第一人,為此作為哥倫布的家鄉,西班牙每過10年都會舉辦一場哥倫布紀念會。那自然是有的,根據考古學家的美洲發掘出土的陶片、石錨、船漿上看,這些東西上刻有疑似漢字的字體,以此推斷出早在7000年前的半坡氏時期,就有中國人達到了美洲。
  • 埃及公布拉美西斯二世神廟遺址考古新發現
    新華社開羅分社3月28日電(記者劉子衿 李碧念)埃及文物部28日發布聲明說,一支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考古隊在埃及南部索哈傑省阿拜多斯市發掘出一處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神廟遺址的大廳、基石和壁畫。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齊裡在聲明中說:「神廟遺址160年前被發現。
  • 石峁遺址入選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12月19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在其期刊《考古》上評選了過去10年間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圖為陝西石峁遺址皇城臺東護牆北段上部牆體(2017年9月13日攝)。
  • 美國發現一上古遺址,距今1.5萬年:印第安人不是殷商遺民
    在1989年的時候,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南部,人們在這裡發現了一個古代人類遺址,美國科學家用技術分析證實,這個地方是一個1.5至1.7萬年前的上古遺址,也就是說在一萬五千年前就已經有人居住了,或許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 瀋陽前置考古又有重要發現:中心裡遺址疊壓漢魏至民國文化層
    「中心裡遺址考古是瀋陽考古勘探前置項目,瀋陽市考古研究所將在履行完報批手續後,向社會公布考古發掘成果。」這項改革將考古勘探工作提前到土地收儲之前,讓文物保護工作由「被動跟進」變為「提前主動完成」,由「不可知」變為「可規劃」。 中心裡遺址考古現場。地層疊壓漢魏至民國文化層 「這是瀋陽前置考古工作開展以來的一個重要發現,充分展示了瀋陽文化的厚重歷史。」在中心裡遺址考古現場,考古領隊李樹義向記者介紹了這次考古的一些發現。
  • 陝西石峁遺址入選《考古》雜誌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群眾新聞網12月19日消息,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近日在其2021年1月/2月期刊上評選了過去十年間的十大考古發現,中國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十大考古發現分別如下。他們發現了失落的石峁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在過去的十年中,包括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孫周勇在內的發掘者揭露了一座擁有巨大防禦工事和複雜基礎設施的石城,數以千計的豪華文物,以及一座230英尺高的階梯式金字塔,這是石峁統治者和領導家族的住所。該遺址的年代和地理位置都令人驚訝,因為人們認為,中華文明是在石峁建立大約500年後首先在中原發展起來的。
  • 陝西劉家窪遺址新發現 ——揭秘2600年前古芮國
    《陝西劉家窪遺址新發現——揭秘2600年前古芮國》直播簡介劉家窪遺址是春秋芮國都城遺址,2019年新發現了多座高等級貴族墓葬,青銅銘文證實了芮國國君的身份和該遺址的芮國都城的性質,填補了芮國歷史空白,也為關中東部周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 昌吉一處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遺址於1972年奇臺縣第一次文物普查時被發現,2013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人員在城內共清理出37間房屋,這些房屋依地勢呈階梯狀布局,彼此間有巷道,房屋的牆體多為土坯壘砌或夯築,房頂為坡狀,上面覆青瓦,椽頭裝飾有雲紋瓦當。考古人員在城內還發現了灶、灰坑、車轍、散水等遺蹟。
  • 2020年河南考古有啥新發現?「大咖」帶你穿越「考古現場」解鎖文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從魯山舊石器早中期洞穴遺址到黃山遺址仰韶時期的「木骨塑房」,從餘莊遺址龍山時期「禮制」的萌芽到二里頭「夏都」王朝的崛起……12月14日至15日,在為期兩天的2020年度河南考古成果交流會上,全省文物界考古「大咖」齊聚一堂,用精彩的講述還原數十項考古發掘現場,拼湊起一幅從古至今的中原文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