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考古發現最大油燈作坊遺址 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當地時間12月14日,考古學家在以色列貝特謝梅什挖掘出最大的油燈作坊的考古現場中,觀察地下儲水池的情況。據悉,這是考古學家發現的以色列最大的油燈作坊之一,可以追溯到1600-1700年前。

當地時間12月14日,考古學家在以色列貝特謝梅什挖掘出最大的油燈作坊的考古現場中,觀察地下儲水池的情況。據悉,這是考古學家發現的以色列最大的油燈作坊之一,可以追溯到1600-1700年前。圖為以色列考古學家莫蘭·巴利拉手持油燈展示。

當地時間12月14日,考古學家在以色列貝特謝梅什挖掘出最大的油燈作坊的考古現場中,觀察地下儲水池的情況。據悉,這是考古學家發現的以色列最大的油燈作坊之一,可以追溯到1600-1700年前。圖為以色列考古學家莫蘭·巴利拉手持油燈展示。

當地時間12月14日,考古學家在以色列貝特謝梅什挖掘出最大的油燈作坊的考古現場中,觀察地下儲水池的情況。據悉,這是考古學家發現的以色列最大的油燈作考古坊之一,可以追溯到1600-1700年前。圖為考古學家在現場發現的小雕像。

(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英國發現1600年前遺址,考古發現簡體漢字文物,上書:吉姆在這裡
    而考古,便成了人們撩開她神秘面紗,一探究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現代人們是如何進行考古?考古又為人們帶來了什麼?英國對1600年前的遺址進行考古又為何會在其中發現帶有中國簡體字的文物呢?而考古,則是最直觀的可以佐證歷史真實性,供人們研究歷史的最直接史料和證據。 像歷史上有名的在西安臨潼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在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瀏陽河旁發現的馬王堆,發掘自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的三星堆等,其中出土的數量巨大,價值極高的文物,這些發現有利於考古學家重建和復原中國的歷史。
  • 英國突現1600年前遺址,考古發現「簡體漢字」,難道是中國人穿越
    因此,考古是一個很複雜的工作,也是一個很具有顛覆性的工作,不時會出現一些讓人不能理解的內容。在英國的考古中,也出現過一些怪異的現象,例如,英國發掘了一千六百年前的古羅馬遺址,並且還出土了很有價值的壁畫,但是,在發掘的過程中卻出現了怪異。因為文物之中居然有現代漢字。這一發現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陝西石峁遺址入選《考古》雜誌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群眾新聞網12月19日消息,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近日在其2021年1月/2月期刊上評選了過去十年間的十大考古發現,中國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十大考古發現分別如下。他們發現了失落的石峁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在過去的十年中,包括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孫周勇在內的發掘者揭露了一座擁有巨大防禦工事和複雜基礎設施的石城,數以千計的豪華文物,以及一座230英尺高的階梯式金字塔,這是石峁統治者和領導家族的住所。該遺址的年代和地理位置都令人驚訝,因為人們認為,中華文明是在石峁建立大約500年後首先在中原發展起來的。
  • 以色列舊約《聖經》時期考古證實:所羅門第一聖殿存在
    以色列文物局日前宣布,在耶路撒冷附近發現舊約《聖經》時期猶太王國早期文物,首次考古證實所羅門建造的第一聖殿存在。文物局專家介紹,在耶路撒冷西部塔勒穆扎古蹟區,發現2750年前聖殿祭壇遺址和獻祭陶器,這一發現意義重大:證實第一聖殿的存在。
  • 陝西石峁遺址入選《考古》期刊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系未知王國
    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近日在其2021年1月/2月期刊上評選了過去十年間的十大考古發現,中國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十大考古發現分別如下。他們發現了失落的石峁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在過去的十年中,包括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孫周勇在內的發掘者揭露了一座擁有巨大防禦工事和複雜基礎設施的石城,數以千計的豪華文物,以及一座230英尺高的階梯式金字塔,這是石峁統治者和領導家族的住所。該遺址的年代和地理位置都令人驚訝,因為人們認為,中華文明是在石峁建立大約500年後首先在中原發展起來的。
  • 石峁遺址——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之一
    石峁遺址是中國已經發現的龍山晚期至夏早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峁遺址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以及"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那麼為什麼這個中國北方不知名的小城會這樣光輝的進入人們的視野呢?石峁遺址的震撼性究竟體現在何處?
  • 武漢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12圖)
    盤龍城是商代中期距今3500多年的古城遺址,它是商朝在南方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迄今保存有完整的城牆和壕溝。位於長江流域的盤龍城遺址的發現,推翻了以往公認的「商文化只存在於中原地區」的觀點。2017年12月,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昌吉一處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考古人員也曾在遺址地表採集到筒瓦、板瓦、方磚、夾砂灰陶片等大量具有典型的漢代風格的器物。然而,這座遺址的城市布局究竟是怎樣的?其建築風格又將如何?人們卻無從知曉。 位於兩漢時期中原王朝 經略西域的戰略通道
  • 2020年最有趣考古發現:1千年前伊朗製造「不鏽鋼」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考古學相當於現代人類擁有的「時間機器」,然而,考古學家依靠的不是科幻電影中時間機器的磁通量電容器,而是依靠探地雷達、掃描電子顯微鏡、DNA測序等技術,揭曉古代的秘密,以下是2020年最有趣的考古發現:1、不挖掘就探測到的古羅馬城市遺址
  • 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考古學家著迷於「聖經城市」,傳說是真的嗎?
    考古學家正在探索一個被認為是聖經中世界末日傳說的城市,Tel Megiddo遺址保存著被認為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城市遺蹟,該地區位於以色列北部,被認為是有爭議的,因為一些學者認為這裡有所羅門國王建造的宮殿。
  • 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古代宮室形態的源頭……考古中國再次聚焦新...
    「對於中國農業起源的研究來說,興隆遺址發現的栽培形態,讓我們了解到了這個地區在7、8000年前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一種農業採集人群,或者向農民過渡的階段。這也是一個比較顛覆性的認識。」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莊麗娜說。
  • 兆倫鑄錢遺址考古發現新莽時期面值最大貨幣
    中新社西安1月13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13日從2019年度陝西考古新發現公眾匯報會上了解到,漢長安城兆倫鑄錢遺址考古發現了漢代和新莽時期的國家造幣中心,還發現了新莽時期面值最大貨幣。據介紹,漢武帝以後上林三官專鑄五銖錢,鍾官為首。
  • 滕州崗上遺址考古勘探發現(目前面積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
    張知寒教授崗上遺址,位於滕州市東沙河鎮陳崗村東北500 米,2019年,被授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955年由著名墨學研究專家、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知寒」教授考古發現,徹底否定了長期在我國史學界流行的
  • 石峁遺址入選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12月19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在其期刊《考古》上評選了過去10年間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圖為陝西石峁遺址皇城臺東護牆北段上部牆體(2017年9月13日攝)。
  • 敦煌旱峽玉礦遺址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河西走廊地區採玉史...
    敦煌旱峽玉礦遺址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河西走廊地區採玉史可追溯至3700年前透閃石玉原石 資料照片金塔縣採集的馬鬃山玉料河西走廊地區採玉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7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敦煌旱峽玉礦遺址位於敦煌市東三危山後山的東南部,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共發現地面遺蹟145處,其中礦坑114處、礦溝8條、崗哨12處、房址8座、選料區3處。
  • 漢長安城兆倫鑄錢遺址考古發現新莽時期面值最大貨幣
    漢長安城兆倫鑄錢遺址考古發現新莽時期面值最大貨幣 2020-01-15 10:06:00來源:央廣網
  • 圓明園考古新發現 首次用植物考古手段發現皇家稻田遺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12月15日,記者從圓明園管理處獲悉,作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取得重要發現。考古人員在遺址上發現了主建築「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這也是圓明園考古工作首次採用植物考古手段開展研究。考古人員在繪製地圖。
  • 考古奧斯卡︱考古隊領隊解讀201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考古領隊楊利平:楊官寨遺址首次確認廟底溝文化大型墓地,填補了該領域考古發現的空白,揭開了5000年前關中之地的喪葬習俗、喪葬文化,再現了這一時期的婚姻狀態、生產生活、飲食習慣,充分體現了「楊官寨城池」建設中關於墓地的選址與聚落的整體規劃。
  • 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久遠的戰船、最早的史前玉器……
    5月5日,據媒體報導,在為期4天近9個小時的雲直播後,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宣讀了十大名單(按照時代順序):1.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入圍終評中唯一一處舊石器洞穴遺址
  • 美國考古學會評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在土耳其卡塔霍尤克( atalh yük)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約公元前6700-5650年)遺址,來自四個陶片的日期也與該遺址的已知年代相符。埃弗謝德希望該技術將使研究人員能夠更多地了解動物馴化的起源。它還可以揭示史前飲食何時發生變化,例如採用奶製品。埃弗謝德教授說,最大的好消息是陶器遍布世界各地,因此,這是一種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文化中應用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