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物之所以有韜晦者,防乎盜也。故人亦然。夫盜亦人也,冠屢焉、衣服焉。其所以異者,退遜之心、正廉之節、不常其性耳,視玉帛而取之者,則曰牽於寒餓;視家國而取之者,則曰救彼塗炭。牽於寒餓者,無得而言矣。救彼塗炭者,則宜以百姓心為心。——《英雄之言》
唐代大家羅隱在《英雄之言》中說道英雄。他們隱瞞自己是英雄的事情,是為了防備盜賊。他們與常人有所不同的,就是他們的美好品質,他們能夠一直保持自己的這種美好品質,非常難得。英雄是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尊重的,世界上需要英雄來支撐我們前進的路途,這條路上有留下名字的英雄,也有無名的英雄。上個世紀湖北一個老太太就是無名英雄,只不過在她去世28年後,後人才發現,這位奶奶的真實身份並不簡單。
身世浮沉雨打萍
賈春英於1912年出生在一個困難的湖北家庭裡面。家裡面養不起很多的孩子,又因為賈春英是女孩,父母覺得養著賈春英吃力不討好,於是在賈春英八個月大的時候,她被父母送去一戶人家裡面當了那家人的童養媳。因為是抱來的孩子,賈春英在另外一個家也過得比較苦,四歲就要開始幹活了。但是賈春英從來沒有抱怨過,因為她知道在這個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裡面,能夠活下去就已經很好了。
改變賈春英命運的是她的一個遠房表哥。那個表哥叫做羅冠國,是一個有志青年,他偶然救過因為幹活而跌下山坡的賈春英,在他們兩個的交談之中,羅冠國知道了賈春英的遭遇,對她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並且告訴她應該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要被這些封建的思想給打倒。賈春英那個時候只是搖搖頭,她覺得這樣就很好了,這是自己的命運,自己也沒有辦法。這可急壞了羅冠國,他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拯救這個妹妹。
之後的羅冠國經常出現在賈春英的面前,為她講述民主的思想,還對她灌輸人人平等的觀念,甚至好幾次帶她去聽那些情緒激昂的演講會,演講會上都是和羅冠國一樣的有志的熱血青年。日復一日,賈春英終於被這些激動人心的言論打動了,她決定要像他們說的那樣,掙開既定的命運枷鎖,做一個掌握自己命運的人。
誰說女子不如男
賈春英醒悟之後毅然決然地加入了革命的隊伍。由於賈春英的聰慧和思想上的高度覺悟,她很快就在革命隊伍裡面打拼出了一番事業,她的職務也跟著水漲船高起來,擔任了好幾次書記、主任等要職。
賈春英除了在隊伍裡面擁有幹練的作風和好口碑以外,在敵人的眼裡也非常具有威脅力,敵人甚至登報為賈春英取了一個綽號,叫做「雙槍春姐」。隨著賈春英的名字越來越響亮,賈春英也越發自信起來,這個時候的賈春英由衷的在心裡感謝自己的表哥羅冠國,如果不是他,就沒有後來的賈春英。
那個時候的賈春英不僅事業如日中天,愛情也非常圓滿。她的丈夫也是一名戰士,他和賈春英有著深厚的感情和深厚的革命友誼,他們一起暢想了許多美好的未來,但是都被戰爭給打碎了。賈春英的丈夫犧牲在了一次撤退的戰鬥之中。那個時候賈春英還懷著身孕,聽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她卻依舊堅持疏散群眾,這是丈夫在前線付出生命也要完成的任務,賈春英忍著悲痛完成了她的使命。
英雄莫問歸處
戰爭結束之後,賈春英便消失了,組織上的人聯繫不到她。他們都知道這是賈春英覺得自己的使命完成了,不想給組織添麻煩,所以自己悄悄地走了。賈春英走後找了一個地方,撫養自己的孩子長大,過完了自己平淡的下半生。
賈春英走後許多年,她的孫子在收拾她的遺物的時候,發現了當年的舊報紙。裡面就記錄了「雙槍春姐」的傳奇事跡,孫子覺得很稀奇,奶奶怎麼會收集這種東西呢?經過一番的思考和查證之後,孫子發現這個「雙槍春姐」就是自己的奶奶賈春英。這讓孫子的內心非常震撼,自己的奶奶居然是這麼傳奇的一個人物。之後許多人知道了賈春英的故事,這樣一個隱姓埋名的英雄人物,大眾不會讓她埋沒的,賈春英傳奇的一生被人拍攝成了影視作品。
結語
賈春英原本是封建社會中的一個可憐人,但是新的思想注入了她的身體,讓她重新獲得了生命力,並且用自己的雙手造就了自己傳奇的一生。賈春英的事跡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對不公的命運進行反抗,即使你做不了所有人的英雄,但是最終你會是自己的英雄。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