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起源和發展——原始歌謠與上古神話

2020-12-16 十三章

原始歌謠

如果考察人類文學的起源和發展,那麼可以發現最早的文學樣式就是「詩歌」。而「詩歌」最早是以歌謠的形式存在的,那麼「詩歌」或者說「文學」的起源是什麼?

有一個經典的觀點認為,「詩歌」起源於勞動,著名的文學大家魯迅就支持這種觀點。原始人類幹活的時候,嘴裡不自覺地喊出「哼唷哼唷」,到最後就發展成了詩歌。這個流派就叫「哼唷哼唷派」

這個說法大概發展於人類起源於勞動,因為考察到本源,人類的一切活動和發展都和勞動有關。但是如果只考察最早的詩歌,就會發現它們往往是和原始的「宗教祭祀」結合在一起。當然原始的宗教和祭祀有很多和勞動有關,比如打獵,種田等等。

最早的詩只是一些簡單的聲音,在這個基礎上加上文字,就形成了詩歌。《候人歌》只有一句話:「候人兮猗」。兮猗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啊」和「呀」字,所以這首歌只有兩個字——等人。原始詩歌非常簡單,後來陸續被加上音調,表演時也抑揚頓挫,這就是詩歌的大體雛形,而且今天的詩歌本質上還是如此。

原始詩歌最多的還是應用在祭祀的場合,比如《呂氏春秋》中的《葛天氏之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

一、二闕可能是在說自己部落的起源,神話等。傳說商朝的祖先就是玄鳥降世。但是玄鳥也就是燕子,第二闕說的可能也是天時。因為下面就開始了草木茂盛,種植五穀。敬天常達帝功則是遵守天時,讓莊稼好好生長。依地德是遵守土地種植規律,比如種完了大蒜的土地再種別的可能長不好,只有種特定的作物才可以。最後一闕就是畜牧業的發展,各種禽獸都有了,雞豬滿圈。

《葛天氏之樂》有三個特點:第一個是「樂」,這已經是音樂了;第二個是有詞,並且需要表演;第三個就是這首歌謠仍然和人們的勞動息息相關。

有一種很特殊的歌謠叫「咒」,也就是詛咒。《山海經·大荒北經》中有一篇命令旱魃的歌謠,人們認為大旱天是旱神也就是旱魃在作祟,所以希望她到別的地方去: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渠。意思就是:旱神,你去北方吧,我們要清理河道和溝渠,迎接雨水的到來了。

比較晚期出現的歌謠表達了人們的社會願望。《尚書·湯誓》有一篇關於夏桀的歌謠: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表達對於夏桀的痛恨。

這些詩歌都是當時人口頭的集體創作。這裡的集體是指詩歌在傳播的過程中,有很多人都對這一篇進行了加工。很多神話傳說也是這樣形成的,比如牛郎織女的傳說,不同的地區,細節之處都會有些不一樣。到了商,詩歌就很多了,而且已經有了詩經中詩歌的雛形。

上古神話

神話具體來說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的產物,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的理解和想像的故事,是一種不自覺的藝術創作。是人們對自然和社會的理解和想像,是理解自然徵服自然的過程。神話打上了原始社會的印記以及思維(原始思維就是兒童思維:自己和世界分不開,相信神秘的力量,比如巫術。相信外界的東西會對自己有影響,比如原始人有很多紋身,並且用野獸的毛皮牙齒等做成裝飾穿在身上,希望獲得野獸的力量。這種巫術的思維,一直到戰國時代還依然存在一部分。)

中國的神話並沒有完整的體系,各種傳說也散見於古籍之中。這恰恰表明了中國早早地進入了文明社會,開始理性發展的很早。所以有外國學者認為華夏文明是一個早熟兒童。神話時期就是一個文明的兒童時期,過早的步入成熟,讓兒童時期太過短暫,不足以形成完整的體系,或者不足以完整地流傳下來。神話按照時間可以大致分為這幾類:

1、自然神話

生活在自然界,接觸最多的就是自然現象 ,所以諸如:太陽,月亮,風雨雷電等的神話最早產生。太陽在神話中是帝俊的孩子,帝俊在商代被認為是最高的天神,傳說帝俊和妻子羲和生下了十個太陽。除了太陽還有雷神風神等。雷神傳說龍身人頭,鼓其腹(肚子很大)。風神飛廉,鹿身,頭如雀,蛇尾豹紋。都十分有特點,並且帶有現實的標誌。

2、創世神話

接下來人們不滿足於自然神話,從思考個別的自然現象,到開始思考天地是如何誕生的,人類又是如何出現的。被後世接受最多的就是盤古開天地的神話,《述異記》記載:盤古死後,身體化為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風雨雷電等等。而人類的誕生的神話就是女媧造人,應該都很熟悉了。女媧摶黃土造人,並且女媧補天的傳說也傳承到現在,記載於《淮南子》中。

3、英雄神話

這些神話的主角其實是人,但是因為他們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被人尊為神。比如鯀禹治水:鯀竊息壤治水,天帝怒而令祝融殺鯀,鯀死後腹部開裂,禹誕生。而後禹繼續治水,採用疏導的方式,最終治水成功。真實的歷史可能是首領派鯀治水,鯀採用堵的方式,最後失敗被首領殺死,後又讓鯀的兒子禹治水。

再比如后羿射日的傳說,後裔並不僅僅是射下了太陽,還做了很多大事: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邱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 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淮南子》

還有黃帝戰蚩尤: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噴水,蚩尤請來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山海經大荒北經》

4、傳奇神話

這些神話已經開始記載遠方的傳聞和故事。《淮南子·地形訓》:"凡海外三十六國: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專﹑天民﹑肅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

此外還有燭龍的傳說。燭龍睜眼天地就亮了,閉眼天地就黑了,這是關於北極的自然現象,反映了當時華夏民族已經有個別人到達了這遙遠的地方,並且帶回了這些傳說。

相關焦點

  • 文學的起源:詩歌與原始歌謠
    早在文字出現之前,文學就誕生了。最早的文學便是古老的歌謠和神話故事,特別是原始歌謠的出現,足以說明文學起源的情況。原始人類在勞動的過程中,由於筋力的張弛和工具運用的配合,自然的發出呼聲,這種呼聲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間歇,在一定場合或者重複而無變化,或者變化而有規律,於是就產生了節奏。這種簡單的節奏就是詩歌韻律的起源。
  • 簡明中國文學史,先秦時期的那些事兒: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
    我們中國的文化起源很早,從文學史的角度來說,文學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可以說,在那個時期所產生一些神話傳說、詩歌等類型的文學作品到了今天,仍然有可以汲取的營養。談起文學的起源,這一時期是無法迴避的,在今天看來,文學的產生與那個時候的生產漁獵是分不開的。
  • 《世界文學發展史》中國上古文學之二:神話故事
    中國上古文學之二:神話故事 世界歷史上各民族都擁有自己的神話,他們的神話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民族對宇宙世界、自然乃至人自身的認識。因此,神話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要想給出一個統一的分類比較困難。
  • 品讀神話:你知道中國古代神話小說是怎樣發展而來的?
    中國古代民間有許多神話傳說,上古的神話傳說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開創了文學的先河。可以說,中國古代神話是中國文學史的開端。此時的神話中充滿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勞動者的願望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一層奇異的色彩。如我國最早的神話小說《山海經》中的神話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願望的理想化。
  • 中國創世神話:天地萬物如何形成?人類如何起源?文明怎樣誕生?
    既然這個專欄講的是中國神話, 那麼,在這個專欄開始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神話?狹義的神話和廣義的神話有什麼區別?狹義的神話概念將神話產生時間限定於原始社會,是長期以來左右神話學界的概念。
  • 上古神話體系的全新解構,教你重新認識那些傳說中的人和神
    中國的上古神話體系是原始住民在社會活動中逐步總結和創造出來的,從世界的起源、人類的誕生、炎火、水患、大自然的各種力量,以及人們在狹義的世界觀的認知上,形成的一系列的「美好嚮往」。在我的認知裡,對於上古神話最早的接觸,應該是錢運達導演在1985年拍攝的國產動畫片《女媧補天》,八零後應該都看過這部動畫片,雖然在當時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動畫片並不討喜。這部時長10分鐘的動畫片採用我國上古壁畫、巖畫的色彩和人物造型,充分展示了華夏民族的祖先——女媧氏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
  • 從上古八大姓看姓氏起源,有你的姓嗎?
    上古時代是文字記載以前的時代,一般指夏以前。那時的人物和事件無法直接考證,往往帶有神話色彩。姓氏起源和上古八大姓「姓」,即女生,源於母系社會,由於當時的群婚制使「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同姓代表同一個母系血緣關係,是區分部落符號。而「氏」則起源於父系社會,為同姓的分支,本來為同姓各部落的名稱,後來則專指部落的首領。
  • 日本神話的發展脈絡:大和民族3大神話系統融合和神祇的演變
    日本神話的發展脈絡:大和民族3大神話系統融合和神祇的演變日本人公元3世紀建立大和國,就有「大和民族」之稱;多信封神道教和佛教,日本神話是古代日本的神話、佛教神話(也納入了道教成分)以及在其基礎上萌生的、晚近民間神話等體系的總和。
  • 北歐神話:從神話到史詩,看個體英雄的湧現和譜系的演變
    神話,是神的故事。世界本是自然與歷史文化的結合,初期的神話常常與宗教信仰結合在一起,記錄世界的起源與創世,人類以及神的典範,是傳達的是宗教信仰價值觀和規範的符號。因為神性的有效性與聖潔性,這些行為符號表徵的基準模式需要被模仿。所以神話在各國的產生與發展,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變得具有多種變體。
  • 上古神話中的朱雀和鳳凰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在上古神話的記載中提到了兩大神獸,分別是朱雀和鳳凰,在傳說中這兩大神獸都是與火相關,在小說中和影視劇中的形象也都是大同小異,那這二者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可以肯定的是朱雀和鳳凰根本就是兩種神獸,到底哪種更厲害一些呢?
  • 上古英國文學與同時期的中國文學之簡單對比
    本期我們主要了解英國上古文學時期,以及同時期的中國文學發展情況。我們都知道大英帝國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曾經是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鼎盛時期,除了南極洲外的各大洲都有它的殖民地。但風水輪流轉,二戰後英國逐漸弱了下來。並且這不是英國第一次處於弱勢,很久以前,英國也有過被殖民、被徵服的慘痛歷史。
  • 中國神話都有哪些?三分鐘了解中國古代神話
    豐富多彩的中國神話,根據中國神話發展過程可將神話分為三方面的內容:神仙創世神話、英雄的奉獻神話、炎黃爭霸的君王神話: 一、創世神話 創世神話也就是關於天地開闢、人類和萬物起源的神話,又可以稱開闢神話。創世神話是人類通過自己的想像與幻想的形式對大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釋和描述,人類用自己的語言和思維方式來解釋這個奇妙的自然演變和宇宙變幻,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對自然萬事萬物存在的現象、天地宇宙、人類由來的原始觀念和理解。也許他們的解釋是幼稚的,但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出遠古人類的生活狀態、生存方式、思維模式、風俗習性等等。神話不僅是我們追溯宇宙生成的根源,更是了解遠古歷史的根據。
  • 為何全球上古神話中,皆有人面蛇身的形象?真的存在外星文明?
    可是,龍形象的起源其實是蛇圖騰的盛行。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創造人類的兩位大神,伏羲和女媧,在上古神話中的形象便是人面蛇身。伏羲女媧本為兄妹,但是他們在向上天禱告測禍福後,選擇了結合在一起。可是,為何上古傳承下來兩位先祖的形象,卻皆是人面蛇身?實際上,縱觀全球的上古神話,許多文明喜歡將蛇選為自己的形象。埃及古埃及文化中,金字塔的存在一直被公認為是至今難解的謎團。
  • 在上古神話中最古老的,是山海經的孿生神獸,比青龍白虎還要厲害
    談及神獸和聖獸,人們想的的總是青龍、白虎、玄武、朱雀、黃龍、應龍、螣蛇、勾陳這些耳熟能詳的。可你知道嗎,有兩個聖獸是上古聖獸之首,它們就是太陽燭照和太陰幽熒。 太陽燭照和太陰幽熒是類似於伏羲女媧之類的孿生神話,是人類社會原始宗教性質的產物,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它們逐漸被人們遺忘。
  • 希臘神話、羅馬神話和北歐神話
    其內容有:世界的起源及世界的性質,神、英雄、神獸的生活和活動,及古希臘的宗教、傳統的發源及其重要性。當今學者們研究希臘神話以弄清古希臘宗教政治制度,並進一步了解構建神話的本質。希臘神話最早以口頭詩歌的形式於公元前18世紀由克裡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的歌手傳唱,最終有關特洛伊戰爭英雄的神話及其後續影響被寫進了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與荷馬同時代的古希臘詩人赫西奧德的兩首詩(《神譜》和《作品和白晝》)描述了世界起源、神界統治者的繼承、人類紀元的繼承、人類困境的起源、獻祭的起源。
  • 神山、異獸、鯤鵬、神佛,中國神話體系很精彩,為什麼沒有統一?
    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埃及神話、日本神話……相比較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單一神話,中國的神話體系不統一,這是不爭的事實。「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國土面積廣闊的中國,神話多源頭並不奇怪,不像那些單一神話國家就巴掌大的地盤。
  • 古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有哪些相似之處?
    古希臘神話大概是世界上,對文學、藝術等領域,貢獻最多的一個神話體系了。只要平時稍微注意一下,我們不難在生活中,發現很多古希臘神話元素。比如畫室裡的雕塑,大街上的商標等等。 我們很多人對古希臘神話並不陌生,奧運會就是起源於古希臘神話。
  • 古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有哪些奇怪的相似之處?
    古希臘神話大概是世界上,對文學、藝術等領域,貢獻最多的一個神話體系了。只要平時稍微注意一下,我們不難在生活中,發現很多古希臘神話元素。比如畫室裡的雕塑,大街上的商標等等。我們很多人對古希臘神話並不陌生,奧運會就是起源於古希臘神話。
  • 2020下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一)教育的起源1.神話起源說所有宗教都持這種觀點,主張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創造的,教育體現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於神或順從於天。這種觀點是非科學的,反映了認識水平的局限。2.生物起源說代表人物:利託爾諾(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代表作《人類各種人種的教育演化》;沛西•能(英國教育家),代表作《人民的教育》。主要觀點:①人類教育是對動物界教育的繼承、改善和發展;②教育從它的起源來說是一個生物的過程;③生物的衝動是教育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