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兵法如此,學習亦可用。英語專業的朋友都要學習英美文學,因為只有更好地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和歷史,才能真正掌握語言內涵。
不是英語專業的朋友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英美歷史文化,增長知識,豐富儲備。而且在我的英國文學史學習過程中,我是把同時期的英國文學和中國文學放在一起進行簡要介紹和對比,這樣既能對英國文學史有更好地對比認知效果,也能對中國文學史加深了解。
本期我們主要了解英國上古文學時期,以及同時期的中國文學發展情況。
我們都知道大英帝國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曾經是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鼎盛時期,除了南極洲外的各大洲都有它的殖民地。但風水輪流轉,二戰後英國逐漸弱了下來。並且這不是英國第一次處於弱勢,很久以前,英國也有過被殖民、被徵服的慘痛歷史。
英倫三島的原住民是凱爾特人(Celts),自有歷史記載以來,英國遭受過三次外族入侵,第一次是古羅馬人(Romans)。第二次是盎格魯薩克森人入侵(Anglo-Saxons)。第三次是諾曼徵服(Norman Conquest),就是被法國人入侵。
我們主要關注這三次外族入侵給英國文學方面帶來的衝擊。第一次古羅馬人入侵,沒有給英國文學帶來什麼改變,不值一提,入侵了個寂寞(手動狗頭)。第二次盎格魯薩克森人入侵,給英國文學帶來了不少改變,我們將這一時期稱作上古英國文學時期(Old English Literature)。第三次諾曼徵服,給英國文學帶來了更大的文化衝擊,這一時期叫做中世紀英國文學時期(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今天我們來了解上古英國文學,上古英國文學時期始於450年,止於1066年。450年,北歐的一些日耳曼部落來到了英國,隨之而來的還有他們的盎格魯薩克森語言(Anglo-Saxon Language),也就是現代英語的原形。此外,他們還帶來了特別的詩歌傳統。當時的詩歌特點是既有粗獷豪勇的氣度(bold,strong),又有悲情哀婉的風格(mournful,elegiac)。總體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宗教詩和世俗詩。宗教詩(Religious poetry)基本是以《聖經》為基礎,內容、典故都是出自《聖經》。世俗詩(Secular poetry)大多是關於對環境的嚴酷和人類命運不幸的感知,往往是慘澹無望中又透著勇敢堅定的風格。
世俗詩的代表是《貝奧武夫》(Beowulf),它講述了國王貝奧武夫戰勝巨妖、復仇心切的母親和噴火巨龍的故事,貝奧武夫不僅是一位英雄,而且是人民的保護神。《貝奧武夫》是盎格魯薩克森的民族史詩(national epic),也是上古英國詩歌的典型代表。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它是上古英國詩歌代表,但詩中的主人公和背景都是來自歐洲的斯堪狄那維亞(Scandinavia)半島,因為盎格魯薩克森人就是來自那裡的。
關於上古英國文學,我們需要了解的就是這麼多。大家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思維導圖記憶重點。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同時期,中國正經歷著哪些朝代,中國的文壇又是何種風景。
上古英國文學時期始於450年,終於1066年。也就是始於中國的南北朝初期,南北朝是420年到589年。南北朝指的是南朝和北朝,其中南朝時期的文學風格偏向華麗纖巧,其代表文學形式是駢文,駢文講究辭藻、格律、用典,內容多脫離生活實際,抒發一些富貴閒愁,代表敘事長詩為《孔雀東南飛》。而北朝的文學風格則偏向豪放粗獷,代表敘事長詩為《木蘭詩》。此時期的其它文學成就有,劉勰的《文心雕龍》成為中國第一部系統文藝理論巨著。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編選的《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這兩部巨著都對後來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南北朝後是隋朝(581-619),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定國號為「隋」,開始了僅僅38年的治國路,由於隋朝時間較短,故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不大。主要是調和儒佛道思想,主張樸實文學,和反對南朝豔麗的文學思想。
618年,唐朝(618-907)開始了為期289年的大唐盛世。唐朝文學最令人矚目的成就是唐詩,自「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更是享譽古今中外。後世雖仍有傑出詩人,但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詩人,唐詩是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唐之後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被稱作五代十國(907-960)。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之一,且持續時間短,故在文化上的發展不多,甚至在戰亂中破壞和丟失了大量文獻。但此時期卻為詞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和南唐,詞人較多,水平也較高。其中南唐後主李煜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詞人。李煜前期的作品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在他亡國被俘後寫的詞則含義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有著深遠的影響。
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隨著趙匡胤稱帝而終結,繼而開啟了宋朝的統治。從960年到1279年,宋朝掌握統治權319年。上古英國文學是在1066年結束的,也就是宋朝初期。宋朝文學十分發達,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偉大成就。宋代文學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它處在中國文學從「雅」到「俗」的轉變期。
僅就我個人看來,450年到1066年這一時期,中國的文學發展要遠強於英國文學,此時的英國文學處於上古時期,唯一值得一提的代表作就是《貝奧武夫》,而中國在這600多年中,隨著朝代的更替,文學也不斷變化著,並且經歷了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唐朝和宋朝時期,開出了唐詩和宋詞兩朵燦爛奪目的花朵。
以上是上古英國文學時期簡介和其與同時期中國文學的簡要對比。下期我們繼續了解中古英國文學時期,及其與同時期的中國文學之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