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美國步伐,日本修改一項對華標準,中國提出兩個要求卻遭拒絕

2020-12-15 騰訊網

文案:燁華

編輯:俊熙

日本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強而有力的盟友,緊隨美國步伐,近日,據日本媒體NHK報導,日本幾日前修改了日本自衛隊航空防務力量方面方面採取的標準,以應對我國軍機的出動,理由為中日兩國近期在釣魚島方面的分歧衝突逐漸升溫。

日本修改一項對華標準

日本防務省在日前修改了航空自衛隊的飛機起飛標準,以應對中國軍機飛近釣魚島。據《環球時報》報導,日本共同社指出,防務省還將派遣戰機升空監視,攔截進入"尖閣諸島"即釣魚島附近空域的中國軍機,並且還會派出預警機從早到晚在東海上巡視。

又有消息指出,日本航空自衛隊將在北緯27度派遣4架戰鬥機,以應對我國的軍機進入釣魚島領空。另外,自衛隊還會透過古分屯基地的電波探測器以及雷達,時刻注意中國軍機的動向,並且還會在東海的上空新部署一架E-2C戰機。

日本的主張

本月,日本政府通過了今年日本的《防務白皮書》稱需警惕我國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期間推動領土主張,擴大影響力。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在內閣會議上指出,針對中國的威脅,我們有必要徹底的了解中國的意圖以及軍事實力。白皮書又指出,中國的船隻幾乎每日都駛入釣魚島以及其附近的東海水域,執意持續企圖"改變現狀"。

不可分割的領土

釣魚島從古至今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中國提出的兩個要求卻遭拒絕。據《環球時報》報導,中國政府向日本提出禁止日本漁船駛入釣魚島,即日方所稱的"尖閣諸島",日方表明拒絕。

日本共同社引述日中外交消息人士稱,中方本月上旬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本方面提出管理在釣魚島附近的中國領海,要求日方阻止叫停日本漁船駛入釣魚島,日方稱無法接受。而我國早前也要求叫停衝繩縣垣市議會,通過十月起將釣魚島行政區域改名的議案,卻也遭到日方的拒絕。

釣魚島向來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日本方面的做法無疑是在引火上身。中日關係前段時間好不容易有所緩和,而日本的這一系列做法無疑是在加大兩國之間的摩擦矛盾,加上近日日本國內疫情逐漸出現反彈的跡象,日本政府是否應該多花些心思在控制疫情上呢?

免責聲明:本文由《大漠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環球時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不考慮美國?日本態度大轉:盼中國加入CPTPP!但是提出了一個要求
    近日,根據相關媒體報導稱,當地時間11月19日,中方商務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將「積極考慮參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一事在國際上鬧得沸沸揚揚,隨後即將在21年即將擔任CPTPP輪值主席國的日本也對於此事表示熱烈歡迎。但如果中方想要正式加入也並不是一帆風順,日本隨即向中方提出了加入要求。
  • 日本陷入危難之時,中國雪中送炭,盟友美國卻落井下石!
    據媒體報導,我國已經分批次向日本捐助了5000套防護服和10萬隻口罩。與此同時,中國各省市、企業和民間團體也行動了起來,向日本伸出援手。而與中國「雪中送炭」的行為截然相反的是,作為日本幾十年來最重要的盟友,美國非但不提供幫助,反而對日本落井下石。
  • 《環球時報》專訪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日本的未來取決於對華...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編者的話:今年初,在中國抗疫的關鍵時刻,日本援華物資上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詞句一度帶給很多人感動與撫慰。但僅八九個月後,一項中日聯合調查顯示,兩國民眾對彼此國家的好感度有著冰火兩重天般的落差。2020年對全球來說都是特別的一年,中日關係也經歷了明顯溫差。
  • 要求學生必須穿白色內衣,日本學校嚴苛校規遭批判
    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看過《熱血高校》之類日劇的人,對於日本中學生的印象可能是早戀、不良少年、奇裝異服等負面印象居多,總之就是沒在好好讀書。但事實上,很多日本學校是有著近乎苛刻的校規的。但因為著裝不合規定,不被允許進學校;- 學生大會上對校規提出不同意見被老師制止,被說「小心影響升學履歷」。
  • 巴方正式宣布:緊隨美國「對華制裁」
    巴方正式宣布:緊隨美國「對華制裁」這場疫情已經持續了半年多,雖然各國顯然已經控制了它,但我們真的想消滅這種病毒,還要到疫苗研製成功。如今,世界各國都致力於開發疫苗。世界上開發的疫苗有18種,中國佔7種,這說明中國在疫苗研發方面有多強。還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疫苗在中國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美國要求日本、韓國批評中國」
    「美國要求日本、韓國批評中國」,路透社報導截圖「就算有重要的經貿關係,你們也要攻擊中國」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1月13日報導,當天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在韓國首爾舉辦了在線活動,美國負責日本與韓國事務的副國務卿馬爾科·克納佩(Marc Knapper)在這場活動上,煽動日本和韓國不要顧慮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在民族宗教、涉港及涉臺問題上反對中國。
  • 與中國貿易順差超美日總和,韓國不聽美國號召,拒絕被當「槍」使
    美國正通過霸權向全世界號召組建反華聯盟,但獲得的回應少之又少,就連一向在亞太區域緊隨美國戰略的韓國也拒絕加入這一行列。有人認為韓國開始轉變思路,親華反美,但實際上這不過是首爾當局目前的不得已為之。韓國為什麼決定不聽美國的號召?
  • 美網站:美國號召「討伐中國」,韓國拒絕加入
    原標題:美網站:美國號召「討伐中國」,韓國拒絕加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7月27日文章,原題:韓國奉行獨立的對華路線 韓國和中國在冷戰結束後建交,此後關係穩步擴大,直到2016年首爾接受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引發危機。
  • 損失將達1365億,美國晶片設備業遭「反噬」!日本對華出口飆升
    近期,中國正加快推進晶片國產化的步伐,而作為半導體設備出口大國的日本,無疑將成為最大的受益國。據《日經中文網》周一(9月28日)最新報導,8月份日本半導體設備對華銷量出現大幅飆升。
  • 二戰後,美國佔領日本,向日本提出一個要求,讓日本人竊笑
    二戰後,美國佔領日本,向日本提出一個要求,讓日本人竊笑 二戰後期,日本吞下美國的兩個原子彈,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乖乖向美國俯首稱臣。
  • 為什麼日本當時決定「攻擊珍珠港」?|日本_歷史|美國_歷史|中國...
    日本為了避免戰爭初期的不過度被動挨打局面,像日俄戰爭時一樣向美國請求中間斡旋,但是羅斯福不僅拒絕了日本的訴求,反而開始了龐大的對華軍事援助,與蘇聯一起夾擊了日本,對日本軍國主義政府而言這無異於火上澆油的挑釁行為。由於國民黨軍隊在沒有美蘇援助的情況下,無法確保有效的武器支援,所以中日戰爭的正面開戰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被認為是美蘇對日的代理戰爭。
  • 中國打撈巨輪沉船「阿波丸號」,日本嚷著要分一杯羹,被一口拒絕
    核心提示:二戰後期,日本萬噸巨輪「阿波丸」在中國臺灣海峽的牛山海域遭美軍潛艇襲擊後沉沒,船上2008人葬身大海。與「阿波丸」一起沉入海底的據說還有40噸黃金、12噸白金以及大批工業鑽石,其中更有無價之寶「北京人」頭蓋骨。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了漫長的打撈。
  • 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美國要求日本退出中國,日本決定賭一把
    相反,他們認為經濟上的壓力能夠迫使日本達成和解協議。西方的制裁使日本政府陷入兩難局面。日本儲備的對華戰爭所需的石油和原材料只夠支撐兩年。在此情形之下,唯一可行的途徑是吞併英屬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群島作為原料來源地。此舉要冒著與美國開戰的,但是對日本來說,答應美國提出的解除禁運的條件一一從中國和印度支那地區撤兵則更為不利。
  • 日本重要設施拒絕《口袋妖怪》 紛紛要求修改遊戲設定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7月29日報導,隨著手遊《口袋妖怪 GO》的走紅,要求遊戲開發商修改設定不讓虛擬精靈出現在重要設施內的呼聲越來越多。日本自衛隊及核電站等已紛紛提出這一要求。此前還有消息稱,日本航空公司墜機事故現場的慰靈塔也成了遊戲場景,設施管理方正在考慮向開發商提出要求。
  • 二戰後期,美國曾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二戰後期,美國曾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三巨頭出賣中國眾所周知,在二戰的這段歷史中,中國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中國戰場上,中國拖住了日軍的大部分兵力,這才使得美國在後期的對日戰爭中佔據主動。
  • 日本擬資助日企回國生產?又一巨頭行動:耗資280億擴大在華業務
    美國也緊隨其後,4月10日有美國重要人士就公開呼籲在外美企回到美國,並將為回流企業報銷所有搬家費用。不過據普華永道與北京和上海的美國商會聯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75%在華美企表示不會改變在華投資計劃。美企已經先一步作出回應的情況下,近日日企也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 日本曾提出與中國分割琉球群島,但被李鴻章拒絕
    ——歌德(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608字,閱讀約4分鐘日本是一個貪婪卑鄙的國家,在近代提出了與中國瓜分琉球群島的計劃,日本不僅要吞併琉球群島,還要從中國攫取大量財富。琉球的前世今生上世紀50年代,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島鏈戰略。第一島鏈北起日本,經過琉球群島,連接臺灣島,最南端是菲律賓群島和大巽他群島。毫無疑問,島鏈是美國為了威懾亞洲大陸國家而設立的。在這條島鏈中,琉球群島的地理位置至關重要。
  • 拒絕跟隨美英等發涉港聯合聲明後,日本政府「找補」:已向中國轉達...
    「我們已向中方提出建議,要求中方做出適當應對,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局勢,並與有關國家合作。」日本《產經新聞》8日稱,菅義偉當天就「日本政府曾拒絕參加批評中國的聯合聲明」一事表示,「我國已將強硬立場直接通過政府高層向中方轉達,並向國際社會發出明確信號。」「美國、英國等相關國家也認同我國的應對方式,完全沒有傳達失望之聲的事實。」
  • 美國希望中國分享嫦娥五號月壤,中國拒絕,不再做東郭先生
    而後,又是在沃爾夫之流的鼓譟下,美國航天局對華禁令不斷得到加強,最終所有中國人都成為不受歡迎的人士,中美在航天等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不斷受到阻撓。自此之後,中國學者在進行學術交流的時候,遭到了美國的重重限制打壓,「沃爾夫條款」最具威脅的一點,是如果中國和美國展開太空合作,美國完全可能以違法為由抓捕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2013年,NASA拒絕了6名中國科學家(包括在美工作的中國科學家)參加一個天文學術會議,據悉這個學術會議主題涉及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項目,由美國與國際研究團隊報告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的研究結果
  • 臺軍要求美轉讓相控陣雷達技術 遭美國拒絕
    6日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稱,由於預算有限,臺灣軍方當初匡列F-16A/B性能提升案的上限僅有1100億元新臺幣,因此準備以減購彈藥、不換發動機、在臺進行提升等方式,將這筆軍購預算從1600億降至11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