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將裴存藩,敗退臺灣後的無聊生活

2020-12-22 裴多分讀史

1949,國民黨戰敗,上百萬軍民背井離鄉來到臺灣。從此親人難再聚,故土不能回,留下無數悲劇。這麼多人一下子湧入這座小島,形成僧多肉少的局面,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用武之地,下半生過得很苦悶,而裴存藩就是其中之一。

裴存藩,1905年出生於雲南,黃埔三期畢業,官至中將。雖然軍階不低,可來到了「人才濟濟」的臺灣,也只能委屈給老蔣當個「立法委員」了。領兵就不要想,蔣介石自己的直系都不夠分。

裴存藩和蔣介石

裴存藩當年是雲南的三把手,在那個軍閥割據的年代,也算得上是一個「雲南王」了。他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西式洋房。元稹說得好,「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裴存藩,對這個小島上的一切,都看不上眼。再者,歷經政治風雲的變化,他看透了,也看累了。因此他這個「立法委員」,當得那叫個「佔著茅廁不拉屎」的清閒。

他從1949年上任,到1989年退休,四十年不發一言。每天除了舉舉手,表表決,就是抽雪茄。而且退休的時候他已經84歲了,還是自己退休的,簡直就一混吃等死的「鐵帽子王」。這樣活得很沒勁兒,因為從來沒有見他笑過。誰沒見過他笑呢——多事兒的李敖!

李敖

李敖當時居住在臺北市敦化南路496號金蘭大廈12樓,裴老爺子住在8樓,兩人是上下鄰居。不過李敖痛恨老蔣,痛恨國民黨。「恨屋及烏」,他對裴老爺子,也就沒有好臉。以至倆人當了那麼久的鄰居,在電梯裡經常碰面,但從來不打招呼。李敖當時只知道他姓裴,是個國民黨,更多的信息他也不了解。

要說「緣份」這玩意兒,有時候真不好說。有一次,李敖去杜聿明將軍的兒子杜致勇家,發現牆上一張照片有點兒臉熟。仔細一看,站在杜聿明將軍旁邊的正是裴老爺子和他太太。看看他當年多麼風光,想想他今日何等落魄,李敖不禁感慨萬千。

杜聿明

不久後,國民黨沈醉將軍從大陸寫信給李敖(沈醉1949年被俘,後來被特赦,在大陸任職),信中主要提供國民黨當年的一些資料。李敖在信中又看到裴老爺子,知道了他和特務頭子毛人鳳關係不一般。此刻他突然想到:沈醉將軍在寫裴老爺子那些往事的時候,絕沒想到,這個裴老爺子如今就住在我樓下;而在樓下午夜夢回的裴老爺子,做夢也想不到,在樓上,有個下筆無情的歷史家,正對他們當年在大陸如何禍國殃民,研究得一清二楚呢!

沈醉

哈哈哈,李敖這小心思太可愛了。後來,李敖半夜在翻看1934年的《中國國民黨年鑑》時,又看到了裴老爺子。「雲南省黨務指導委員會三把交椅——執行委員龍雲、監察委員盧漢,書記長裴存藩」,算一算,裴老爺子叱吒風雲的時候,李敖還在娘胎裡呢!

次日清晨,李敖下樓又看到裴老爺子了——花格子西裝,紅領帶,嘴裡叼著一根雪茄,悠閒地坐在門口的椅子上,正準備去上那無聊的班呢。李敖瞄了他一眼,心裡笑道:「老傢伙,昨天半夜又碰到你了!」

晚年裴存藩

1995年,裴老爺子去世,享年90歲。無聊的日子總算結束了,而他和李敖也始終沒有說過一句話。

相關焦點

  •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靠什麼來維持經濟?這批「撤臺黃金」至今成謎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曾將大量黃金秘密運了過去。雖然,這些財富和日本留下的工業基礎、美國給的天量援助比不算多。但是,如果沒有這真金白銀髮下去,國民黨根本熬不到美援重新到來的1952年,日本留下的工業基礎也得被拆了燒火...... 所以,這批「撤臺黃金」就是國民黨和臺灣的「吊命湯」。
  • 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1948 年堪稱國民黨軍事上崩潰的一年。11 月2 日,歷時52 天的遼瀋戰役結束,國民黨不僅東北盡失,還付出了47.2 萬軍隊的代價。1949年蔣介石選擇敗退臺灣,是誰出的主意?之前誰在管理臺灣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日記中寫道,三人是他失敗的罪魁禍首
    果然不久後,蔣介石就撕下了和談的遮羞布,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內戰,向我解放區大舉進攻。不過,蔣介石雖然號稱800萬軍隊,還有所謂的王牌軍,以及美式裝備的精良武器,但也只不過是一隻紙老虎。因為此時,得到了人民擁護的解放軍也不斷地壯大起來,軍事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大。等到我軍奪取了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決定性戰役的勝利後,國軍主力損失殆盡。
  • 曾經讓宋美齡羨慕別墅的熊式輝,逃到臺灣後的結局如何?
    熊式輝主政江西時買下了這棟別墅,買下別墅後熊式輝志滿意得,特意在這裡舉辦了一場晚宴,邀請蔣介石等國民黨政要前來小聚。蔣介石攜宋美齡到達這棟別墅後,宋美齡立即被這棟豪華的別墅吸引了:熊式輝的這棟別墅太豪華了,不僅佔地寬廣,而且假山、花園、泳池等一應俱全,遠比自己的別墅要漂亮,這讓宋美齡極其羨慕。
  • 「國民黨元老」吳稚暉,1949年被蔣介石接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民國時期,國民黨有四大元老,他們分別是蔡元培、張靜江、李石曾與吳稚暉。四大元老都曾為國民黨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也是當時社會鼎鼎大名的人物。在這四大元老中,吳稚暉是一個另類,吳稚暉另類在什麼地方呢?吳稚暉雖然是國民黨元老,但是卻奉行「不當官、要參政」的理念,吳稚暉曾有句名言:「官是一定不做的,國事一定不可不問」。
  • 官至國民黨軍中將的地下黨,犧牲後骨灰被從臺灣秘密運回大陸
    民國時期,當時不論是國民黨方面還是共產黨方面,都有自己的情報機構。在國民黨方面,比較有名的是陳立夫,陳果夫領導的中統,還有戴笠領導的軍統局,而在共產黨方面,最早是上海特科,還是李克農,潘漢年領導的社會部。
  • 蔣介石身邊「八大金剛」,7人敗退臺灣一人留大陸,後來過得怎樣
    抗日戰爭結束後,時任陸軍總司令的何應欽,曾代表中國政府接受了日本的投降。何應欽雖然是一位神勇無比的大將軍,但他卻是一位受人稱讚的好丈夫。上個世紀初,他娶了新派軍閥的妹妹為妻,卻一生只有這一位夫人。儘管妻子不能生育,只收養了一個女兒,但他也不離不棄。國民黨敗退臺灣後,何應欽也去了臺灣,後來遠離政治,一直活到了97歲高齡。
  • 國民黨五位將領的最後結局
    薛嶽將軍薛嶽將軍畢業於保定軍校,在抗戰時期,指揮了著名的萬家嶺戰役和後來的三次長沙會戰,雖然最後長沙失守,但是薛嶽將軍也成為了殲滅日軍最多的我國將領,被人們稱為軍神,後來國民黨敗退臺灣,薛嶽將軍一併跟隨前往,但是在臺灣一直沒有被重用,在晚年時候還被排擠住在幾平米的房間內,晚年生活非常悽慘,在1998年5月在臺灣病逝。
  • 雖握重權 處事有度 ——記國民黨憲兵中將副司令吳志勳
    吳志勳,字鳴琳,武穴市四望鎮慄木橋人,一九〇九年十月六日(清宣統元年八月二十三日)出生,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國民黨憲兵中將副司令,戎馬一生。一九八三年四月七日(民國七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在臺灣臺北病逝。
  • 國民黨議員:臺灣經濟沒有依靠大陸,真的沒辦法生活
    他說,不管誰上臺執政,臺灣經濟都沒有辦法救起來,臺灣經濟沒有依靠大陸,根本沒有辦法,最怕就是奢望靠美國可以過好日子,歷史太多例子證明,凡是政府被美國插手,多半沒有好的結果,經濟更是落後別人,因為美國就是要賣軍火,現在多數臺灣老百姓想法就是:平平安安過日子。
  • 兩大海島之中,為何國民黨軍能拼命守住臺灣,卻根本守不住海南?
    中國有兩大面積超過3萬平方公裡的海島,一座是臺灣島,另一座就是海南島。49年國民黨軍從大陸全面敗退,剩餘的60多萬部隊企圖據守這兩座島嶼,作為日後的「反攻」基地。然而最終國軍只在臺灣島實現長期死守,海南島卻在1950年5月便被我軍解放。為什麼都是重要的島嶼,國軍能守住臺灣,卻保不住海南呢?下面我們來解析一下。首先是防衛力量完全不同。
  • 西南和海南都是易守難攻,1949年,國民黨軍撤退時為何首選臺灣?
    解放戰爭末期,臺灣島成了國民黨軍敗兵的最後容身之地。眾所周知解放戰爭的整體進程是從北往南推進,到49年時,國民黨政府先後從南京遷到廣州、重慶,最終才敗退臺灣。這裡有一個疑問,西南國土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抗戰時就是大後方;海南島和臺灣情況相似,也是可供退守之地。既然如此,為什麼60萬殘餘國軍最終把落腳點設在臺灣,而不選其他兩處呢?
  •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要做「中國國民黨」 不再做「臺灣國民黨」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13日宣布將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當天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民黨不應再像過去幾十年那樣繼續做「美國國民黨」、「臺灣國民黨」,而要真正做「中國國民黨」,在兩岸關係的「暗淡期」重新扮演維護與創造和平的角色。
  • 新中國成立十年周年特赦,這位中將高興到發瘋,最後卻沒他的名單
    當然了,大家都知道這個消息是千真萬確的,但是在1959年第一批特赦的名單裡,可沒有這個作惡多端、思想頑固的國軍中將。而且他的妻子在他被俘之後早就已經不甘寂寞,又嫁了幾次人了。這名國軍中將名叫宋清軒,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他的往事。
  • 國民黨光復臺灣的那些塵封往事
    10月5日,葛敬恩(行政長官公署秘書長)等人前往臺灣,成立「臺灣前進指揮所」。10月6日,「臺灣前進指揮所」要求日本人不得移動公私財產,但允許日本發行的「臺灣銀行券」繼續流通。10月17日,國民黨107師、170師在美軍軍艦幫助下登陸基隆,上岸後卻因為軍容不整,有失軍威。
  • 國民黨也來去九二共識?臺80歲老人:堂堂中國人,怎能活在淪陷區
    國民黨內又有誰可以跟蔡英文的「強硬」相比呢?在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國民黨內部不但沒有深刻反思,反而要完完全全模仿民進黨「逢中必反」的步調,自以為能夠爭取民調,殊不知連自己的基本盤都喪失了,更是落了一個貽笑大方的醜態。國民黨也來去九二共識?臺80歲老人:堂堂中國人,怎能活在淪陷區。
  • 雜牌將軍施中誠,接替王耀武成為74軍軍長,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施中誠出生於1898年,他是安徽桐城人,他的大伯是北洋時期中將施從濱。說到施從濱,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大名,但是他的女兒卻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施從濱的女兒就是施劍翹,也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女刺客,施從濱被孫傳芳殺害後施劍翹隱忍多年,最終手刃仇敵為父報仇,一時傳為民國佳話。
  • 臺灣正在關鍵「十字路口」,國民黨主席改選後能否浴火重生?
    中國國民黨主席改選在上周六也就是7日出爐,江啟臣當選,代表了國民黨年輕一代接手取代老人政治。這次國民黨改選被稱為史上「最冷」,不僅只有十幾萬國民黨黨員參與,受到的關注也寥寥,原因可能是新當選的國民黨主席為吳敦義為敗選辭職後的過渡期黨主席。
  • 臺灣學者:國民黨全名叫「中國國民黨」,為何不敢強調中國?
    島內「反中」氛圍濃厚,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日前說臺灣不是「國家」,卻遭到輿論圍剿,如解讀這現像?對此,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國民黨的問題在於沒有中心思想,不要說九二共識,「憲法」就是「一中憲法」的原則,黨的全名就叫做中國國民黨,為何不敢強調中國?是為了選票?還是為了永續生存?從歷史角度來看,選舉只是短時期,長時期來看臺灣400年的歷史離不開中國大陸。
  • 他36歲官至中將,孫女是著名歌星,作品曾火遍兩岸三地
    劉若英,臺灣著名女歌手,但凡聽過她歌曲的朋友,都會被她那宛轉悠揚的歌聲所打動。劉若英的作品曾經風靡一時,她的主打歌《為愛痴狂》不僅斬獲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而且還曾火遍兩岸三地,圈粉無數,其代表作《後來》更是成為一首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