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漲知識了!對牛彈琴盡然是褒義詞?難道我們一直用錯了?

2020-12-24 語老施

對牛彈琴這個成語想必是大家已經很熟悉了,我們對一個人苦口婆心的勸解後,那人仍然固執己見時我們往往就會說簡直就是在對牛彈琴。

對牛彈琴如今常用的意思是:對一個不明事理的人講道理,到頭來白費口舌。同時也諷刺人說話不考慮對象。

對牛彈琴這個典故最早的描述則要追溯到漢朝時期,漢朝的牟融在他的作品《理惑論》曾有提到: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據說古時候有位彈琴大師名叫公明儀,他的琴藝高超,他彈出的曲子餘音嫋嫋、繞梁三日、不絕如縷,聽過他彈琴的人都讚不絕口、廣為稱頌。

這一天公明儀帶著琴去訪友,路過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公明儀見此地花草遍野,令人心曠神怡,而不遠處有一頭牛正在吃草,於是便想為這頭牛彈奏一曲。

想罷公明儀便尋了一佳處,坐下後便開始對著吃草的牛撫弦弄琴,為其彈奏了一首《清角》。曲聲則是泉水叮咚、高山流水,與周邊的景色可謂是相得益彰。

然而一曲作罷之後,那牛沒有任何反應仍然在那裡自顧自的吃著草。公明儀見此之後便十分的失望,真謂是對牛彈琴!

這便是普遍認為的對牛彈琴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並沒有因此結束。故事的後半部分則是:

「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

公明儀轉念一想牛之所以沒有反應的原因可能在我而非在牛,自己以人的思考方式來思考牛,故此牛不能聽懂自己的琴音。

於是乎公明儀便重新開始撥弄琴弦,琴發出「嗡嗡」、「哞哞」的聲音,似蚊蟲,又似牛虻叫。果然牛便不吃草了,抬起頭、搖動尾巴、豎起耳朵,然後來回不安地走動著聽公明儀彈奏。

這便是對牛彈琴的全部內容,因此對牛彈琴的原本寓意是告訴人們要懂得及時的變化,找準目標行事,同時對人處事要學會圓滑,因人制宜、因事制宜。而後來隨著人們的傳頌,人們大多只記得故事的前半部分,而忽略了故事最主要的部分。正如魯迅先生說的那句話「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同樣的道理從古至今人們常常使用對牛彈琴來譏諷這個人說話浪費口舌,而不顧對象是誰,也因此而漸漸淡忘了原本的寓意。

所以說對牛彈琴嚴格來講可以說是褒義詞,亦可是貶義詞,但是如果讀者你是學生的話,在考試時最好還是把對牛彈琴當作貶義詞來使用。當然如果你將這個故事作為茶餘飯後的閒談之資,倒也不失為一個展現你的文學底蘊見識的好話題。

相關焦點

  • 漲知識,生活中38個稍不注意就用錯的成語,小成語大道理
    生活當中,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賣弄文採的事,譬如出口成章裡啪拉口中甩出一溜成語警句來,用得好無可厚非,只不過萬一說錯了,那就真成了「豬鼻子插蔥--裝象」囉!基本功很重要,以下38句生活中易用錯的成語相信對文秘新手會有些幫助。
  • 歷史冷知識:你們知道嗎?衣冠禽獸以前其實是褒義詞
    歷史冷知識:你們知道嗎?衣冠禽獸以前其實是褒義詞!在現代人的理解中,衣冠禽獸是完全的貶義詞。《辭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釋為:衣冠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謂這種人虛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禽獸。而且在出自明·陳汝元《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
  • 究竟是「李洛克」還是「洛克李」,難道我們一直叫錯了小李名字?
    難道我們一直叫錯了小李的名字嗎」。喜歡小柯南文章的小夥伴們可以一下關注哦,每天堅持不斷更,關注的人今天的歐氣爆滿!!!我們一直叫他「李洛克」因為小李一出場,他的定位就是偏向於中國風的,所以我們都默認了他和天天都有著中國的起名方法。
  • 臉臉:教育你就是對牛彈琴
    臉臉:教育你就是對牛彈琴一:山寨手機各位童鞋們大家好,手機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幾乎每個人都喜歡玩手機,而發明手機只是為了讓我們接打電話,只是現在很多人都已經忘記,當衰衰擁有了一臺手機之後,他就得意忘形,只有臉臉一個人說真話,畢竟他買的是山寨手機。
  • 成語「對牛彈琴」,牛到底有沒有聽懂琴音呢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話語:「我跟你說話真是費勁,簡直是對牛彈琴!」「我現在上面講得滔滔不絕,看你們一個個面無表情、毫無反應的樣子,我感覺我簡直是在對牛彈琴!」成語「對牛彈琴」的意思是指表達者與傾聽者根本無法找到彼此溝通的途徑,多含有譏諷的味道。從字面上,我們比較好理解,牛哪裡會欣賞音樂呢!所以無論多麼厲害的演奏家去彈奏多麼動人的曲子,牛也無法欣賞和領悟,簡直是白費力氣。其實,「對牛彈琴」這個成語是有出處的。
  • 漲知識,這55個成語容易褒貶誤讀誤用,講話稿寫作中用錯就尷尬了
    有沒有這種情況,本來想表揚一個人,卻用了貶義的成語,這情形應該是會很難堪的。如果講話稿中成語不小心誤用了,估計「闖的禍」可能更大。為了讓文秘新手少犯這種低級錯誤,今天分享55個褒貶易誤讀誤用的成語:1.
  • 中國歷史冷知識,衣冠禽獸是褒義詞?
    4.衣冠禽獸最開始是褒義詞明朝文官官服上繡有飛禽,武官官服繪有走獸,所以衣冠禽獸代指官員,是個很體面的詞語,但隨著官員的腐敗而變成貶義詞。
  • 千萬別買錯了,看完漲知識了
    而最好區分白酒的標準,就是瓶身上的GB/T1和GB/T2,GB/T就是說明此白酒是推薦性國家標準,但是後面的1字頭和2字頭,需要用到不同的白酒中,而1字頭和2字頭區別很大,千萬別買錯了,接下來我就把它們之間的區別告訴大家,保證大家看完後,都能漲知識。
  • 物價為何一直「上漲」,卻不見「下跌」?難道會「一直漲」嗎?
    物價難道會一直漲下去嗎?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首先就是寬鬆的貨幣政策,當一個國家所發行的貨幣數量超過了經濟社會應該持有的貨幣總量,這樣一來市面上商品所佔有的貨幣價格也就會隨之增加,貨幣價值的增加也就意味著物價上漲了。如果這樣的解釋,讓你聽的還是雲裡霧裡的,那麼可以簡單地舉個例子。
  • 漲知識:眼睛不可信?7張圖讓你大開眼界,最後一張極為詭異
    然而,當我們通過改變一些環境,例如光亮程度等,那麼此時我們的眼睛就會傳遞給我們一些「欺騙」的信息,魔術師在表演魔術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案例。今天,小磊就和大家分享7張視覺圖,這7張圖會讓你大開眼界,漲知識,尤其是最後一張圖,極為詭異,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那些年我們一直用錯了的成語,僧多肉少的正確意思你真的知道嗎?
    成語一直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我們平時也都會時不時的就會冒出一兩個成語來形容此時的心情或者事情。但是有些成語卻是「言非所指」,即字面意思與他所要表達的意思大相逕庭。但是我們平時在運用成語時往往就會憑興致而隨口而出,導致一些成語被用錯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誤會了的那些成語。
  • 區別挺大的,別用錯了,難道味道差
    區別挺大的,別用錯了,難道味道差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買醬油,生抽、味極鮮哪個好?區別挺大的,別用錯了,難道味道差!』醬油是一種中國傳統的調味料,能調味、提鮮、上色,大多數菜餚都少不了它。醬油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朝,最初的形式是「醬」,用鮮肉醃製而成,皇帝才吃得上。
  • 《天道》:道理和知識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
    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起初對這句話並不能有很深刻地理解。更多的感覺是故弄玄虛。如果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那我們的學習的價值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儲備知識嗎?我們懂了很多道理,即便這些道理,呈知識和道理存在著,難道這不是覺悟不是進步嗎?1道法自然,規律如來,哪一個不是道理,哪一個又不是知識。
  • 邊答題邊漲知識呀!成語首當其衝是指衝在最前面嗎?
    邊答題邊漲知識呀!成語首當其衝是指衝在最前面嗎?時間:2020-10-16 00:4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邊答題邊漲知識呀!成語首當其衝是指衝在最前面嗎? 成語首當其衝是指衝在最前面嗎?
  • 廚師為什麼要將水龍頭一直開著,這樣不浪費水嗎?看完漲知識了
    廚師為什麼要將水龍頭一直開著,這樣不浪費水嗎?看完漲知識了廚師這個職業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廚師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為廚師我們可以品嘗到更多更好吃的美食。然而,做廚師可不輕鬆,長時間的站立,要接受油煙的刺激,顧客一多,更是手忙腳亂。
  • 梁壯的詩歌詞-難道我錯了嗎
    梁壯的詩歌詞-難道我錯了嗎《難道錯了嗎》有一種話語在現實之中掩埋,有一種過錯是曾對你表白,愛的期待彷徨了等待,再一次的傷害我說不出來。難道我是真的不好嗎,為何要狠心離開我,傷過的我們也曾相愛過,怎麼才能夠解脫。
  • 很多人經常用,卻用錯了
    有多少詩詞名句、俗語典故以及成語,被我們用著用著就用錯了?隨便舉個例子,比如有個成語叫「無奸不商」,本來明明是「無尖不商」,是一個褒義詞,形容賣米的商人量米時故意讓鬥裡的米冒尖,讓買米人受益。不知道為何流傳時,「尖」變成了奸詐了。
  • 這3本經典書籍,既漲知識還有趣,希望我們能活成最優秀的樣子
    ,這本書用6篇小故事告訴我們中年人對於日常和世俗的生活態度。通過作者對中年的生活態度描寫,讓我們看到了步入中年的種種有趣且無奈的故事。這本書不僅很有趣而且還能讓你思考良多。作者創作的手法是我非常喜歡,本書的作者創作的書籍不受傳統局限,用自己想法傳達給讀者。《再襲麵包店》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的經典,讓我們活成最優秀的樣子。
  • 漲知識丨什麼是地面數位電視
    漲知識丨什麼是地面數位電視 2020-07-23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日本的雞蛋可以生吃,我們國家的卻不可以?看完漲知識了!
    為什麼日本的雞蛋可以生吃,我們國家的卻不可以?看完漲知識了!雞蛋是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能夠吃到的一種食材,我們都知道雞蛋的營養高,味道好,特別容易吸收,價格也不貴,而且雞蛋在製作的時候方法也有很多種,不管是蒸著吃,煮著吃,燉著吃炸著吃,等等都是非常美味的,不過現在有另外的一種吃法,據說這也是特別有營養的,那就是生吃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