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份以來,雲南咖啡正式進入2020/21年度產季,11月進入新產季的採摘期。」
根據云南省農科院相關數據,目前國內98%的咖啡產自雲南,
主要分布在普洱、保山、德宏、臨滄和西雙版納等產區。
2019年,雲南省咖啡種植面積達158.92萬畝,產量14.62萬噸。
晾曬中的咖啡
中國雲南是種植茶葉的核心地帶,也是咖啡種植的黃金地帶。
咖啡作為雲南省著力發展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之一,
其出口創匯僅次於蔬菜、菸草,居出口創匯農產品的第三位。
晾曬場上的咖啡
雲南西部和南部位於北緯15°至北回歸線間,
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
土壤肥沃、日照充足、
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
這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雲南咖啡聞名於世
「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獨特風味。
在咖啡之都—普洱邂逅遠山 孟連
12月,雲南咖啡的咖農們正在採摘處理咖啡,
夥伴們迫不及待地出發去了產區,感受咖啡豐收的喜悅。
咖啡熟了
山裡的咖啡處理廠
山裡的咖啡處理廠
此行,我們來到了雲南普洱孟連縣,
孟連縣是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位於雲南省西南部,
毗鄰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這裡地處怒山餘脈,地貌以山地為主,屬南亞熱帶氣候。
早晨的雲霧
12月這裡的早晨還是帶有一絲絲涼意。
伴隨著山間摩託的轟鳴聲,我們穿越一座座雲霧繚繞的大山,
幾個小時後終於來到了盼望已久的孟連產區。
孟連產區處於北緯22°附近,
海拔在1300-1600米之間,
晝夜溫差大,降水充沛,
是中國最適合種植咖啡的地方之一。
在這個地方產出的咖啡豆不僅顆粒飽滿,
而且內含物質豐富,
咖啡豆品質保持常年穩定(評分在80分以上 ),
是中國咖啡供應不可或缺的產地。
遇見孟連咖啡背後的那群—咖啡人
咖農在翻動晾曬中的咖啡
一杯風味絕佳的雲南咖啡,不僅有著滿山樹林帶來的廣度,
還有兢兢業業種咖啡的咖農和滿懷熱忱的追夢咖啡人帶來的深度。
有一群樸實的少數民族世代居住在這塊如仙境般的土地上,
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耕耘著這片土地,
種植咖啡帶來的收入是養家餬口的經濟來源,
因為咖啡而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而雲南咖啡也因為他們的堅守進而能走出一條光明大道。
在這裡,我們見證了咖啡的蛻變歷程。
咖農們將咖啡鮮果採摘交到生豆處理廠,
處理廠先用水將雜質分離一次,
再用選色機挑選,將未成熟的鮮果與成熟的分開。
然後將成熟的豆子分別進行處理加工,有日曬、水洗或者密處理等處理方式。
再將含有內殼的咖啡進行乾燥,去內殼裝袋。
這些生豆部分流向國內市場,部分則出口到國外。
一天採摘結束後準備回家的咖農
孟連曼連咖啡生豆處理廠
工人正在處理咖啡鮮果
曾經雲南咖啡因缺乏自身的品牌影響力,
導致它的優質不為眾人所知,
往往是出口到世界各地,
卻又被迫「改頭換面」,成為其他產區的產品。
雲南咖啡以往都面臨認可度低,售價低的困境,
「咖農一公斤咖啡豆的收入卻換不來一杯咖啡」。
隨著雲南咖啡產區政府部門的努力推進,
更有越來越多本土咖啡企業的發展,
雲南咖啡走上產業化、規模化、精品化的發展道路。
我們有優質的咖啡品種,
我們有得天獨厚的種植環境,
我們有強大的消費市場,
我們需要做的是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雲南咖啡,
讓雲南咖啡走出去,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