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遊戲小說,不願與父母溝通咋辦?改善溝通的3條兵法建議

2020-12-14 廖老思父母加油棧

如何與青春期手機遊戲成癮孩子建立有效溝通,著實是一件讓很多父母感到頭疼、心累的事,為什麼?因為青春期孩子往往不按照父母的套路出牌,正如某位全職媽媽所講:「我也想和孩子溝通,關鍵是他不願意和我溝通呀,話還沒來得及從嘴裡蹦出來,孩子就罵罵咧咧地叫我滾,連見縫插針的機會都沒有!」

還有的父母則抱怨——「我們也想和孩子溝通,關鍵是不知道要跟孩子溝通什麼,孩子喜歡的話題,我們壓根不懂,而我們想聊的話題,孩子又不感興趣,所以導致每次跟孩子溝通的話題,僅限於『作業寫了嗎?』、『今天想吃什麼?』、『怎麼還不睡覺(起床)?』等等。」

還有一個媽媽則描述得更加生動:有一次,女兒好不容易邀請媽媽看綜藝節目,而且還主動跟媽媽介紹綜藝節目中有意思的地方,結果孩子媽媽實在是提不起興趣,竟然一邊看綜藝一邊打瞌睡,結果惹得女兒非常生氣,揚言以後再也不和媽媽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總結出不利於與孩子建立良性、有效親子溝通的阻礙因素,主要有以下3點:

1. 不知道如何抓住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時機,經常冒昧、生硬地與孩子溝通,結果吃「閉門羹」。

2. 不知道如何與孩子開啟有意思的新話題,經常哪壺不開提哪壺,談論孩子心生厭倦的話題,例如:「學習」、「吃飯」、「睡覺」等。

3. 對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掌握不透,沒辦法走進孩子內心,通過溝通滿足孩子自我認同以及價值實現的情感訴求。

那麼,父母到底應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良性有效到底溝通呢?《孫子兵法》裡給出了三條建議:

建議一:「兵貴勝」——親子溝通最忌反覆嘮叨,宜速戰速決

「兵貴勝」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用兵作戰最重要的是速勝,最不宜進行持久戰。事實上,這一原則不僅適用於戰場,同樣適用於親子間有效溝通的建立,為什麼?

因為有太多家庭正是因為深陷曠日持久的親子鬥爭中,導致親子關係的堡壘岌岌可危,搖搖欲墜;正如俗話說:世界上最堅固的堡壘往往是由內而外攻破的;

同理,如果把家庭比作「堡壘」,而把手機遊戲比作「敵軍」,很多時候,我們不是被「敵軍」打敗的,恰恰是由於日常生活中的諸多不和諧(內部發生了動亂),才導致敵軍(手機遊戲)有了可趁之機,那麼如何將「兵貴勝」(速戰速決)的戰略思維運用在親子溝通上呢?

一個青春期男孩媽媽在接受廖老師幫助前是這樣總結的:

「我們以前在管教孩子時,比如孩子愛玩手機——基本上是放學回家第一件事都是玩手機,從不會主動的寫作業,我們就忍不住會提醒孩子:『你快點寫作業,不要玩手機了!』但孩子往往是口頭上答應,卻從來就沒有主動拿起筆寫作業;而且情況是越來越糟糕,孩子完成作業的時間越來越晚,我和爸爸也催得越來越厲害,但催多了孩子就朝我們發脾氣,然後說『不關我們的事!』到後來只要父母稍微催促嘮叨一下,孩子甚至發展出離家出走等惡劣行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兵貴勝」(速戰速決)的戰略思維概括成以下幾條實操法則:

1. 在提醒孩子學習寫作業上要速戰速決。

由以上案例,我們不難發現,父母在提醒孩子少玩手機、早點睡覺、趕緊學習寫作業等事情上,越是反覆嘮叨說教,親子關係被損耗得就越厲害;

因此,父母要意識到,我們之所以忍不住要對孩子反覆嘮叨說教,並非是在解決問題,而是在損耗親子關係;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某個時間段內,我們針對孩子的某一行為只提醒一次即可;

例如孩子回到家一直捧著手機沒寫作業,我們可以走到孩子跟前對他說:「這個時間,媽媽認為你應該寫作業了,當然,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媽媽相信你會合理安排好時間的。」說完之後,轉身離開,把瀟灑的背影和反省的空間留給孩子。

2. 在處理消極、負面情緒上要速戰速決。

在管教青春期孩子過程中,當父母面對突如其來的消極、負面情緒的時候,如何才能夠速戰速決呢?當然不是徹底爆發——有的家長為了在短時間內能夠收到管教成效,往往容易讓自己陷入氣急敗壞的情緒旋渦,以打罵、怒吼、咆哮等簡單粗暴方式對孩子進行強制性管教,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因此,在面對負面消極情緒時,父母最理性的做法就是「自我隔離」——遠離當前生氣的環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把自己的情緒真正放下後,再重新回歸生活,切記,但凡帶著情緒管教孩子,我們就遠離了「解決問題」的通道,從而進入了「發洩情緒」的魔道!

3. 在面對親子鬥爭及衝突上要速戰速決。

有一個媽媽,也經常因為手機遊戲問題和孩子爭吵,但是親子關係卻始終較為穩定和諧,秘訣在哪裡?這個媽媽分享:從小到大她都在給孩子灌輸這樣一個觀念,不管什麼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不允許有「隔夜仇」;

由此,不管孩子惹了多大的麻煩,讓父母多麼的生氣,媽媽總會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給孩子一個擁抱;長期以往,孩子也延續了父母的這種思維——不管何時,也不管與父母鬧多大矛盾,孩子也總會在睡覺之前,主動到媽媽房間給媽媽一個擁抱;

由此,我們發現,在面對親子鬥爭及衝突上,遵循「兵貴勝」(速戰速決)原則,不讓親子鬥爭與衝突「過夜」,同樣是讓親子關係「保鮮」的不二法門。

建議二:「因糧於敵」——親子溝通最忌自我損耗,應為我所用

什麼是「因糧於敵」?意思是在作戰過程中,對於我方的糧草供應問題,最好是想辦法從敵人那裡奪取,這樣一來,不僅增加我方的作戰實力,更重要的是削弱了敵方的戰鬥實力,達到了一舉兩得,一箭雙鵰的效果。

同理,如果把孩子的時間精力比作「糧草」,把手機遊戲比作「敵軍」,那麼,父母最大化爭取到孩子的時間及精力(注意力)的方法,就是與孩子聊手機遊戲(或網絡小說)相關的話題,因為如此一來,不僅有利於良好親子關係以及順暢親子溝通的建立;

更重要的是,削減了孩子實際花在手機遊戲(或網絡小說)上的時間;畢竟,孩子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但凡在於父母溝通這件事情上多花了一分鐘,自然便在手機遊戲(或網絡小說)上少花了一分鐘,此長彼消,循序漸進,孩子花在手機遊戲上的時間也將每日遞減。

再者,孩子玩手機遊戲,帶給孩子快樂的主體是手機遊戲,長期以往,孩子便會習慣性地從虛擬世界中獲得內心快樂的滿足,自然無比依賴,難以自拔;

而當孩子與父母暢聊手機遊戲時,帶給孩子快樂的主體則是父母,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將內心追求快樂以及自我認同滿足的情感訴求,寄希望於父母身上,如此這般,父母無疑便掌握了進一步影響孩子的最佳王牌。

以下這位曾經接受過老師指導的家長的做法,無疑是對「因糧於敵」這一智慧最好的詮釋——

相關焦點

  • 孩子沉迷遊戲拒絕和父母溝通怎麼辦?心理治療師力薦的4步溝通法
    上節課,我們主要剖析了,沉迷手機遊戲的孩子,情緒容易暴躁、不耐煩的原因;以及父母如何通過有效緩解自我焦慮,促使孩子願意接受到父母積極正向的影響,從而做出改變。我們今天主要講的內容是,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拒絕和父母溝通該怎麼辦?親子間不順暢的溝通,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 孩子厭學整天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2條兵法建議,教父母輕鬆應對
    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當孩子出現各種各樣不良行為時(比如:厭學、沉迷手機、通宵遊戲、日夜顛倒等等),很多父母瞬間就像潰堤的大壩,心中的洪水翻滾而起,肆意泛濫——各種指責、批評、否定、說教、訓斥、打罵的聲音,充斥著家裡的每個角落。
  • 孩子脾氣暴躁,不願跟父母溝通,怎麼辦?
    一位媽媽問:孩子脾氣暴躁,跟他講話不搭理,稍微說他兩句,居然直接把我和他爸爸,拉黑了,怎麼辦啊?另一位媽媽問:孩子總說我逼他讀書,不願理我們,連我做的飯都不吃,總說想死的話,怎麼辦啊?兩位媽媽口中的孩子:一個直接把父母拉黑,一個說想死,並且都不願意跟父母溝通,可見情況都比較嚴重。
  • 父母如何跟孩子保持良好溝通?做到這三點,親子溝通順暢
    很多父母發現,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話好像越來越少,孩子遇到事情,寧願告訴朋友、同學,也不願告訴父母。曾經看到孩子做一個遊戲,遊戲是問孩子,當你不開心的時候怎麼辦?孩子們說當我開心的時候就會跟好朋友分享,當我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悶在心裡。
  • 青春期的孩子不願與父母溝通,看見家長就煩,父母要如何做才好
    有的孩子不願和父母溝通,而且看到家長就很煩,應該有其他原因:1.父母過於關心孩子成績,而不是關心孩子。在家庭當中,父母都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父母認為這都是為了孩子好。在孩子回家後,第一句問的就是作業:「你什麼時候做作業?」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厭學暴躁怎麼辦?3個智慧錦囊讓改變輕鬆發生
    那麼,對於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厭學輟學、情緒暴躁等不良或成癮問題,父母到底應該如何有效應對呢?孫子兵法裡給出了三條智慧錦囊,分別是a利而誘之,b強而避之,c佚而勞之,接下來我們從家庭教育的角度,逐一論述:智慧錦囊一:利而誘之——挖掘出孩子所熱衷的「利」並對其循循善誘什麼是「利而誘之」?
  • 叛逆期孩子沉迷遊戲,不服氣愛頂嘴,父母只需1招快速改善
    你是否困擾著,跟叛逆期的孩子為啥就不能好好說話呢?現在小孩怎麼就那麼愛頂嘴?想想我們小時候,哪敢這樣跟大人說話?今天我就很多網友關心的叛逆期孩子假期沉迷遊戲不出門,父母勸導就頂嘴動手的場景說說自己的想法與觀點。
  • 孩子長大了,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溝通?
    也就是說,你和孩子的小時候關係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孩子長大後和父母的關係。2、父母和孩子過去溝通少,孩子長大後和父母沒多少話說有的父母,可能在孩子小的時候,作為家長做得不太到位。和孩子一直以來就沒有很好、很順暢的溝通。所以當孩子長大以後,溝通就更加不順暢。
  • 改善溝通能力的3條原則
    溝通能力到底有多重要?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總是需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但我們似乎並沒有真正地學習過溝通的技能,我們的溝通技能僅僅只是停留在很淺的層次上。我們可能會在不經意間踩雷,冒犯別人。蹩腳的溝通技能只會帶來彆扭的交流,然後並不能幫助你與對方建立進一步的聯繫。但優秀的溝通能力則會幫助你打開這扇大門。那麼如何掌握溝通技能呢?這裡有3條關於溝通的基本原則,如果你能掌握他們,相信你的溝通能力必然會有顯著的提高。
  • 《好父母的說話之道》:學會溝通,讓孩子理解溝通內容
    因此,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更好的學會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並且從多種案例進行分析,幫助父母了解孩子。一、學會溝通,讓孩子理解溝通內容。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雙方年齡差距較大,並且思維不同。所以很容易出現對牛彈琴了,甚至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 父母怎樣和孩子溝通,學會幾個關鍵詞,溝通更順暢
    作為父母,你在家是怎樣和孩子溝通的呢,有時是不是感覺孩子很不聽話,很想發脾氣呢。這主要是我們和孩子溝通上面出了問題。那麼我們就來掌握幾個關鍵詞,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在什麼時候我們的親子溝通會變得不順暢了?
  • 學會溝通,是父母與孩子的必修課
    【小蝸牛專欄】學會溝通,是父母與孩子的必修課原創作者|小蝸牛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不管是成人還是孩童,都有兩個自我,一種像是嬰孩時期的自我,想哭就哭,這時期的溝通都是無效的,因為他們只願意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
  • 母親求助 16歲兒子不願上學拒絕溝通 奶奶:家庭傷害太大
    她說,在這之後,兒子小俊就突然和自己產生對抗情緒,並且開始厭學,到後來甚至不願去學校了。在張豔看來,兒子的厭學是毫無徵兆的,她跟兒子溝通很多次,兒子都不願去學校。看到孩子突如其來的變化,家人們都難過極了。張豔說,這個家庭裡,奶奶是和小俊最親近的。大到被子,小到襪子,小俊的奶奶早就把孫子的學習物品疊放整齊,希望孫子早點去上學。
  • 孩子叛逆、不好管……專家提出的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建議收藏
    從某種程度上講,父母從孩子3歲開始其實已經和他鬥智鬥勇了,青春期不過是面對一個身體和心理日益強大的孩子,也就是父母的溝通對象在變強大。 有些父母總覺得孩子不努力,其實他已經感覺很努力了。有一句話講得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像喝一杯水,父母覺得燙,可能孩子覺得已經涼了。所以父母如果能夠理解孩子的感受,溝通就會有效。孩子是人,人是會變的。變化的動力來源於父母的眼睛,如果你認為孩子會越來越好,他就會越來越好;反之亦然。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衝突是孩子為了讓你更懂他。懂了,衝突也就消失了,溝通也就通暢了。
  • 睿智燈塔-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功課。不管在生活的哪個方面,溝通永遠都是維繫關係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在親子關係當中,學會如何溝通,能讓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那麼,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很多時候,家長經常抱怨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次數並不少,但每次都是以爭吵告終。
  • 當孩子沉迷遊戲時,作為家長,你可以這樣做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手機遊戲。而這些遊戲對於小學生來說又有極大的吸引力,並且加上小學生自控能力又差。一旦接觸很容易就沉迷其中,以至於影響學業。對此很多父母都束手無策,如果直接阻止孩子玩遊戲又會傷害他自尊心。覺得父母管得太多,限制他的自由。如果不阻止又怕遊戲會害了他。
  • 父母反思:孩子為何拒絕與你溝通?也許你說話方式有以下問題
    父母反思:孩子為何拒絕與你溝通?也許你說話方式有以下問題身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與青少年有效溝通?許多家長抱怨說:孩子越長大,與家人交談的次數就越少。有時大人問「今天過得怎樣?」,得到的回答往往是「還行,還不錯」,便再無下文。
  • 高中生沉迷手機怎麼辦?利用上癮模型,從根源戒掉孩子手機癮
    她罵也罵過、道理也說過,但是孩子依舊改不掉手機癮。寶媽擔心這樣下去,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越來越差,之後高考不理想,影響到升學和以後的工作。這樣的煩惱,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有些家長選擇"暴力解決",用武力鎮壓孩子的手機癮,但結果是兩敗俱傷。面對沉迷手機的高中生,我們到底咋辦?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這裡是母嬰親子講堂,每日為大家分享母嬰汽車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
  • 青春期孩子拒絕和父母對話,嘗試幾種方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文|凝媽青春期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利用3種方法實現良性溝通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和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逐漸變得煩躁,讓父母摸不著頭腦。父母一如既往地愛著孩子,孩子為何站到了父母的對立面,把父母當作敵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