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9月19日消息,山東威海灣劉公島昔日北洋海軍基地東側海面19日傳來消息,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已成功將一塊重約18噸的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鐵甲起吊出水瞬間據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介紹,這是目前國內出水唯一一塊北洋海軍鐵甲艦裝備的護防裝甲。
在山東威海劉公島北洋海軍公所後院,這塊鐵甲經過測繪記錄後,正存放在專門修建的文保室脫鹽池內進行保護處理。
考古隊介紹,隊員們此前經過10多個小時的清淤、穿纜、起吊等環節,最終成功將這塊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讓世人再次目睹鐵甲的真容。鐵甲起吊現場全景照 鐵甲安全存放脫鹽池據定遠艦建造合同記載:定遠艦鐵甲為康邦鐵甲,即鋼面熟鐵甲的複合裝甲。此次發現的鐵甲為一整塊,長2.86米、寬2.60米、厚0.33米,重約18噸,是定遠鐵甲艦身份的關鍵證據。
「126年前的9月17日,清末中日黃海海戰爆發,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憑藉其超強的鐵甲防護能力,面對日艦圍攻,屹立不退。而在海戰紀念日剛過,定遠艦鐵甲出水,成為甲午戰爭實物證據,這是教育警醒國人的最好教材。」定遠艦水下考古調查項目領隊周春水說。
威海衛是中日甲午戰爭的終戰之地。為探明威海灣內北洋沉艦的保存情況,自2017年開始,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牽頭的聯合考古隊開啟威海灣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並於2018年夏在劉公島東村外發現一處沉艦遺址。2019年夏,調查確認這是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沉址。今年,包括定遠艦鐵甲在內的文物上千件已經陸續出水,考古隊基本摸清艦體殘骸的整體情況。
來源:新華社吉林日報全媒體 編輯:呂遊
【來源:吉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