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十分丨歌舞劇《大地頌歌》:唱響十八洞村扶貧故事

2020-12-24 央視新聞

歌舞劇《大地頌歌》日前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部作品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的脫貧故事為原型,用歌、舞、音樂等藝術形式展現了廣大扶貧幹部的感人事跡。為了將扶貧故事講述得真實、好看,主創團隊多次深入一線調研,採訪了數百名幹部群眾,積累創作素材。從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到支教老師,《大地頌歌》裡的每一個重要人物和事件都能在十八洞村找到原型。一起去聽聽《大地頌歌》的幕後故事。

歌舞劇《大地頌歌》講述了湖南在探索精準扶貧的七年間,百姓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谷智鑫、張凱麗、何炅、萬茜、劉迦等共同演繹下,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向貧困「宣戰」的一幕幕,都濃縮在《大地頌歌》的場景中。

由演員谷智鑫飾演的龍隊長,正是十八洞村曾經的駐村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過去閉塞落後的十八洞村,村裡人均純收入只有1600多元。自2013年「精準扶貧」首次提出以來,龍隊長帶領村民產業扶貧,農網改造、建設1000畝獼猴桃園等等,讓窮鄉僻壤的苗寨變成鄉村遊勝地,使全村136戶533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歌舞劇《大地頌歌》藝術總監 楊霞:我們的龍隊長,跟他交流的時候,他自己就是說我來的時候我是一頭的黑髮,7年以後我全是白頭髮。因為他是扶貧隊長,他就不能回家,他就不能回去,哪怕去買那些設備,就是比如說那些澆灌系統的設備錢不夠,都是自己花錢墊上。其實你想想他們這些扶貧幹部,他有多少錢,就可以把買房子的錢都墊進來,實際上我們一直被他們感動著。

十八洞村第一任精準扶貧隊隊長扮演者 谷智鑫:又窮又不發達又落後的地區,龍隊長一呆就是七年,然後繼續換另一個地方,又繼續,這個韌勁,特別爺們兒。萬語千言,我一回頭我的那些演員眼淚全出來了,我就控制不住,就憋不住了。在長沙演的時候,有兩場我記得特別清楚,我已經抽得喘不上氣來,真的很感人。

為了致敬所有在扶貧一線作出貢獻的扶貧幹部和默默付出的扶貧家屬,演員張凱麗和萬茜,分別以妻子和女兒的角色,與已犧牲的扶貧幹部黃詩燕和王新法,進行了一場隔空對話。

扶貧英模王新法女兒的扮演者 萬茜:9月,10月我們大概演出了6場,每一場都是淚流滿面,通過這樣一部舞臺劇我真正認識到了「脫貧攻堅」這四個字,它是像黃詩燕、像王新法、像王婷這樣千千萬萬的扶貧人,用時間、用汗水、甚至於獻出自己的生命實踐的誓言,所以我內心是非常希望大家看到這部戲,來了解中國脫貧攻堅這樣一幅非常壯麗的史詩。

為扶貧事業貢獻青春甚至生命的每一段對白,每一幕故事也深深感染著《大地頌歌》的所有演員們。飾演扶貧隊員的青年舞蹈家劉迦,需要用舞蹈再現異地扶貧搬遷中,深陷塌方的村民被救助的場景。這段表演,讓很多觀眾紅了眼眶,也讓劉迦的手滿是淤青和老繭,但他感受更多的是扶貧精神注入的力量。

歌舞劇《大地頌歌》演員 劉迦:這種重複是一種力量,這些扶貧隊員們,身上都傷痕累累,但是他們完全沒有在意,甚至是可能當下他也感受不到那種疼痛,每一次我自己雖然是背對著觀眾,但眼睛都打著淚珠。我每一次刨地都是真的用我的手,胳膊肘,甚至是指甲在地膠上去抹出深深的痕跡,一定要非常真實,才能夠一次又一次真正打到觀眾內心最深處。

在《夜空中最亮的星》一幕中,何炅飾演的扶貧支教老師,在劇中幫助留守兒童重返校園,並通過教授孩子們合唱,讓他們重拾自信。

記者魏迪:在後臺,我見到了《夜空中最亮的星》中的小演員們,而他們也是這一幕當中,劇中的人物原型,來自湖南省祁東縣山區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這42位小朋友中,年紀最小的只有8歲,最大的12歲。剛剛小朋友們跟我說,今天早上他們第一次來到天安門廣場看了升旗儀式,而就在稍後,他們也將第一次正式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馬上要登臺了,你們緊張嗎?

留守兒童合唱團:不緊張。

啟航學校是祁東縣官家嘴鎮大源村的一所民辦寄宿制農村學校。 2017年,湖南科技大學王育霖教授與學校合作,創建了湖南省第一個留守兒童合唱團,伴隨著歌聲,孩子們封閉的心也逐漸打開了。

湖南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 匡詩琪:參加合唱團就變成那種很歡快,很喜歡說話那種。

湖南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 王婉婷:我以前都沒想過我這麼小就可以來北京,自己長大以後多努力,登上更大的舞臺。

無論是扶貧要先扶志,還是教育扶貧、異地扶貧搬遷,無論留守兒童上學難,還是百姓脫貧還要「脫單」,在前後7次前往十八洞村採風後,主創團隊將這些動人的故事都凝結到《大地頌歌》的創作中,也讓觀眾在生動感受到十八洞村變遷的同時,深刻感受到扶貧一線的艱辛。

觀眾 王瑜: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感謝這些扶貧幹部,我也是出生入死過的人,北京市消防總隊的一名指戰員。但是今天,一直是熱淚盈眶。

觀眾 張玉:我老公是做扶貧工作的,實際上我原來對他的工作真的不是很理解,但是看了這個劇以後,我為我是扶貧人的家屬感到自豪,我會從我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更加支持他的工作。

演出最後,《大地頌歌》中的很多人物原型,也從湖南趕到北京與主創一同謝幕。

扶貧楷模王新法的女兒 王婷:我一直覺得我父親就是那種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人。看完這部劇,我可能對整個的這種扶貧事業,可能有一個更深的認識,扶貧確實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

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任隊長 龍秀林:《大地頌歌》把我們的故事搬上了舞臺,讓全國那麼多的觀眾去了解扶貧,認識十八洞(村),很欣慰。全中國要有千千萬萬個龍隊長,不僅是在脫貧攻堅的戰役當中,我們還要在鄉村振興的這場戰役當中,我們一定要打好。

許多來自十八洞村的村民觀看演出後流下了眼淚,他們說,劇中的故事就是他們真實的生活,令他們想起了村子的過去和今天。正如總導演周雄所說,十八洞村只是脫貧攻堅道路上的一個縮影,《大地頌歌》講述的正是整個中國的扶貧故事,十八洞村如今已摘掉「窮帽」,而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也必將實現。(總臺央視記者 魏迪 陳逸哲)

(編輯 陳卓然)

相關焦點

  • 以湖南十八洞村為原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今日官宣!
    由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領銜主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終於官宣啦!! 據了解,這部從去年10月開始創作,以十八洞村為原型,將扶貧路上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總時長約2個小時,登臺演職人員300餘人。
  • 谷智鑫出演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男主角龍隊長 塑造出吃得苦...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偉 攝 長沙晚報9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尹瑋)7日晚,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舉行了首次帶妝聯排。劇中男主角十八洞村扶貧工作隊龍隊長的扮演者谷智鑫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谷智鑫告訴記者:「我對湖南人最大的理解是吃得苦、霸得蠻。龍隊長就是這樣。」
  • 扶貧三部曲,破曉追光,2021湖南衛視以《大地頌歌》再下一城
    面對這一重大節點,湖南衛視在跨年期間推出了「扶貧三部曲」,以電視專題片、歌舞劇、劇集等方式來表達三湘兒女對於脫貧攻堅大獲全勝的崇高禮讚。1月1日晚黃金時段,湖南衛視推出了扶貧三部曲的第二部《大地頌歌》,這部大型史詩歌舞劇被列為中宣部、文旅部共同主辦的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展演劇目。
  • 《大地頌歌》是讚歌,更是戰歌
    日,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進行首演。 一座大山深處的村莊,一位躊躇滿志的扶貧隊長,一場與貧窮的攻堅決戰,為三湘大地帶來了一首脫貧攻堅的大地頌歌。一個小村莊何以牽動人心?一部歌舞劇何以還未正式上演就飽含觀眾期待?或許,正如舞美、燈光、視頻總設計孫天衛所說,「因為它有真的感情、真的故事。」 因為真實,所以動人。「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 「大地頌歌」從十八洞飄來 「扶貧三部曲」之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
    長沙晚報12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尹瑋)聚焦精準扶貧的電視專題片《從十八洞出發》將於12月26日至30日在湖南衛視730時段播出。該片還將陸續登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人民網和湖南都市頻道、芒果TV等播出平臺。  《從十八洞出發》是湖南宣傳文化系統創作的「扶貧三部曲」之一。
  • 《大地頌歌》讓我們重溫扶貧幹部穿越四季的故事
    《大地頌歌》彩排劇照。《大地頌歌》由序曲、6幕劇和尾聲組成,《風起十八洞》是其中的第一幕,它講述了扶貧幹部龍隊長來到十八洞村後,如何凝聚人心、激發鬥志的故事。為了讓貧困群眾煥發新的生機,過上幸福的新生活,無數的扶貧幹部,背上了「脫貧攻堅」的厚重行囊,穿過寒冬,走過酷暑,在凝聚人心、激發鬥志的行動中,讓貧困群眾終於迎來了期盼的好日子,在秋天得以豐收。《大地頌歌》讓我們重溫扶貧幹部穿越四季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感悟他們矢志不渝的初心,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人民群眾對扶貧幹部難捨的情懷。
  • 《大地頌歌》觀後評:用盪氣迴腸的史詩風格,講述還未成為歷史的動...
    2021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湖南衛視播出,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周雄執導,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廖佳琳、劉迦等著名演員出演。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之年」,發生在中國這片東方熱土上的扶貧行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這是一場完全具備史詩規模的國家行動。
  • 「地評線」華聲網評:以新、真、精「三字訣」打開《大地頌歌》
    魯言4K高清攝製版本的《大地頌歌》1月1日晚在湖南衛視播出,讓廣大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感受到一臺震撼心靈的史詩級歌舞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的湖南,獨闢蹊徑地以大型史詩歌舞劇的形式《大地頌歌》來生動演繹湖南奮力書寫的扶貧答卷,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總結性意義。看劇以「新」。融合創新,是這部歌舞劇最大的時代看點。《大地頌歌》打破了常規藝術表現手法,運用集成式、創新式的表現形式,打造了歌、舞、音樂等多種舞臺形式的集合體。
  • 《大地頌歌》音樂總監、作曲劉嶽:音樂創作,我關注民族性和世界性...
    在即將首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中,他擔任音樂總監、作曲。如何創作出打動觀眾的音樂?劉嶽說,他最關注民族性和世界性怎麼融合的問題—— 交響樂為主軸,有湖南民樂和搖滾氣息 我母親是湘劇團的演員,父親是樂隊司鼓,從小在劇場長大。小時候,我們能接觸到的音樂,除了革命歌曲就是樣板戲,信息很少。
  • 《大地頌歌》正式首演 祁東留守兒童合唱團唱響「夜空中最亮的星」
    詳細內容 昨晚(9月27日),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梅溪湖藝術中心正式首演,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場景和故事讓在場觀眾數次落淚。來自祁東縣啟航學校的留守兒童合唱團溫情參演。
  • 從服裝的肌理,感受藝術的細緻與厚重—《大地頌歌》服裝總監麥青...
    風情濃鬱的民族服飾,熠熠奪目的苗銀飾品,精美別致的刺繡,寓意吉祥的花紋……當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的幾組特色服裝被呈現在觀眾眼前時,這些兼具藝術美感與生活氣息的服裝,立刻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9月3日,曾負責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服裝設計的知名舞臺藝術服裝設計師麥青,也以《大地頌歌》服裝總監的身份接受了瀟湘晨報記者的採訪。據悉,《大地頌歌》由6幕+序曲和尾聲組成,6幕內容分別是《風起十八洞》《奮鬥》《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步千年》《幸福山歌》《大地赤子》,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三湘兒女在脫貧攻堅中的滿滿獲得感和幸福感。
  • 高清4K版的《大地頌歌》要來了?主演們:太震撼了!
    &nbsp&nbsp&nbsp&nbsp經過近一周的緊張錄製,《大地頌歌》4k高清攝製電視播出版的初剪版今天正式與大家見面啦!「4K高清」是什麼樣的體驗?今天下午,芋頭來到梅溪湖大劇院好好感受了一番!
  • 中國大地保險:創新扶貧「組合拳」,開闢扶貧新路子
    面對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工作帶來的衝擊,中國大地保險公司黨委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公司扶貧工作再提質、再加速,在決戰衝刺中走在前、做表率,通過創新扶貧「組合拳」,積極開闢新路子,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
  • 土地裡長出的扶貧故事:新時代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
    作為湖南廣電扶貧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江山如此多嬌》與前兩部曲《從十八洞出發》、《大地頌歌》交相輝映,奏出了湖南廣電人由「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發出的祖國頌歌。《江山如此多嬌》以紀實的筆觸、細膩的情感、宏大的格局,描摹了2016年至2019年,發生在澧水市庸城縣碗米溪村的一場鄉村巨變。
  • MG動畫丨「十三五」成績單 甘孜大地吹響脫貧攻堅勝利號角
    也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收官之年 在過去的時間裡 為實現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我們上下一致 凝心聚力 吹響了一個又一個脫貧攻堅戰的勝利號角 一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樂章正在甘孜大地奏響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主講 斯明誠:我覺得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通過學習你自己非常熟悉的內容,熟悉的故事來學習外語,其實本身是一件很有價值,而且很有效果的一件事。希望更多學生意識到,通過學習英語,可以把中國文化傳遞給全世界。
  • 戰疫故事「繪」丨春染大地 厚植希望
    光明網《戰疫故事「繪」》系列節目,通過生動的繪本繪製感人的抗疫故事,展現動人的抗疫瞬間,為抗擊疫情注入暖流,傳遞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春染大地,生機勃發。今年清明假期恰逢第36個首都全民義務植樹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