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娛樂帝國裡,艾格絕對是神一樣的存在。
在迪士尼內憂外患之際,他殺伐決斷,迅速解決了迪士尼內部的沉睡。
在眾人都認為「不可能」的時候,他親自披掛上陣,從賈伯斯手裡併購了皮克斯,又從默多克手裡拿下了福克斯,並鯨吞了漫威宇宙、盧卡斯影業,將鋼鐵俠、復仇者聯盟、星球大戰全部納入囊中。
任職CEO15年,打造過110多億美元的票房奇蹟,也使得迪士尼的股價翻了4倍,開創了迪士尼的盛世。
然而,艾格只是出生於平庸的普通人,父親患有躁狂症,母親是全職主婦。
他的成功,對普通人有很多借鑑意義。那麼,他是如何實現人生逆襲的呢?
讀書也許不賺錢,但能讓我們越來越值錢
艾格的父親是個才華橫溢的人,他在不大的家裡安置了書房。年幼的艾格受父親的鼓勵,如饑似渴地閱讀著。
他會跟父親在晚餐時討論世界大事,10歲時就會抓起《紐約時報》閱讀。
李嘉誠曾說:「讀書雖然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財富,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機會。」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投資,它能內化為高情商、明事理、善思考的品質,甚至最終改變我們的人生結局。
成功者都是追求完美的偏執狂
艾格常跟員工談起「追求極致,追求完美」這條原則。
他認為這條原則並不是指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完美,更多的是指一種思維模式。
這種思維模式能讓人創造出一個拒絕接受平庸的環境,避免說服自己「足夠好」「已經足夠」。
我們的工作為什麼總是平平無奇?區別就在於是「能做好也做好了」還是「能做好卻沒做好」。
擁有「追求極致」的思維模式,才能真正贏得成功。
把握人生中的機會,並提前做好準備
年輕的艾格在ABC體育部就職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他正打算離職,人力資源部卻突然告知他將升任為節目高級副總裁。
艾格頗為躊躇,但最終決定接受這個職位。走過很長一段人生路之後,他才發覺:「(這是我)職業生涯中作出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哈佛一調查稱:每個人一生有7次機會。雖然機會來的時候,它似乎顯得無足輕重。
然而,機會只留給善於等待和做好充分準備的人,關鍵時刻,牢牢把握機會,那有可能改變人生。
控制了情緒,也就控制了人生
出任迪士尼執行長伊始,艾格遭遇了種種非議。
不少人認為他不配這個職位,甚至一度有流言,認為艾格出任執行長,只是迪士尼尚未找到合適人選的權宜之計。
人這一生,難免被捲入流言蜚語的漩渦。衝冠一怒固然爽,但是一味被情緒控制,只會把事情越搞越糟。
艾格用理智克制了情緒,並且他認為「我可以掌控的是自己的行為和態度,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外」。
抱著這種態度,艾格最終沒有被流言蜚語所擊垮。
言必行,行必果
在漫威的收購案完成之前,漫威的負責人一度心有疑慮。
而賈伯斯跟艾格友情甚深,深知他的為人,於是給漫威的負責人打了通電話,稱艾格是個「言出必行的人」。這一通電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一個有本事的人,做事向來都是有始有終,說話言而有信。
艾格這一路開掛的人生,有太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但他卻在書的結尾謙遜地稱:「成功也要靠運氣,對此我如何強調也不為過,一路走來,我也非常受幸運女神的眷顧。」
幸運,向來是強者的謙詞。
不可否認,運氣,這種我們無法掌握的命運之輪,確實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個人的努力,才是一切成功的基石。
艾格
文匯出版社
2020年04月
《一生的旅程》是迪士尼的現任CEO,羅伯特·艾格的自傳。
它記錄了羅伯特.艾格,一位全球最大娛樂公司迪士尼的董事長兼執行長45年職業生涯,如何從普通員工做到公司頂層的經理和打造迪士尼超級IP的秘密。
他用18年的時間,來華40多次建造上海迪士尼,用18年時間就做一件事,已經是寥寥無幾了。
出版之後席捲《出版人周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各大榜單,《時代》、《財富》、《華爾街日報》競相報導,暢銷20國!
奧普拉、史匹柏、巴菲特、克裡斯·保羅、羅振宇、樊登、半佛仙人……超多名人大v傾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