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旅程》|從迪士尼CEO的經營哲學中窺見的3個育兒啟示

2020-12-14 麥姐說

「無論取得何種頭銜或成就,我們仍會覺得,從本質上來說,我們還是很久以前那個純真的孩童。」「這或許是最易忽視但也最需銘記於心的一點:無論走到旅程中的哪一階段,你,仍是那個一直以來的你。」---引自《一生的旅程》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快樂魔法」,那麼擁有它的人一定是羅伯特·艾格。而迪士尼從一隻米老鼠,發展成為全球巨鱷,羅伯特·艾格掌舵的15年,可謂功不可沒。

1951年出生的他,23歲時加入美國廣播公司,從底層的工作室主管做起,一直到2005年,54歲的他在一片爭議聲中,臨危受命,帶領身處內憂外患的迪士尼走向行業的巔峰。

其中亮眼的成就有收購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和20世紀福克斯,主導落地上海迪士尼樂園,推出流媒體Disney+等等。而獲得如此成就的背後,並沒有什麼順風順水、平步青雲,更多的是各種艱難、坎坷和挑戰。

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羅伯特·艾格用講故事的方式,在《一生的旅程》一書中做出了詳盡的回答。同時,他也將這45年職業生涯所積累的經驗和領悟,貼心地總結成45條原則,一一羅列了出來,以期給讀者帶來啟發。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職場人士、經營管理者、任何想取得成功之人的必讀書籍。但同時,從艾格的經營哲學中,也窺見了3個重要的育兒啟示。

啟示之一: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拼死創新。如果將對新事物的恐懼作為行動的出發點,那麼創新就無從談起。」「絕對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但是你至少需要鋌而走險的膽識。沒有這種膽識,也就沒有偉大的勝利。」---引自《一生的旅程》

在艾格接管迪士尼之後的收購中,敘述收購皮克斯、說服賈伯斯的橋段,可謂用了濃墨重彩。而這一成功案例的突破口,卻源自艾格打小對科學技術的好奇心。而一開篇,艾格就說過,「我對世界的好奇來自父親」。

好奇心,其實是所有創新、創意、創造,乃至鋌而走險的膽識的根源所在。而縱觀艾格一生重要的決策,無不散落著好奇的影子。

好奇心應該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但在後天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卻總被無情地扼殺。好奇心會驅使孩子進行探索,在探索過程中孩子可以得到各種能力的鍛鍊,從而收穫快樂、經驗、自信等等。

但很多父母,出於安全、規則、威嚴等諸多因素的考慮,往往都會對孩子說「不行」「不可以」,無形中就阻礙了孩子探索的欲望。而這樣經常性的否定,則會讓孩子缺乏探索的自信。

196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鮑林,從小就喜歡在藥劑師父親的實驗室裡進行探索。父親細心呵護了兒子的好奇心,並開始教鮑林做實驗。鮑林不但學到了很多知識,也養成了探索的精神,最終成為著名的化學家。

父母對孩子好奇心的反應和做法,將對孩子的成長起到很重要的影響,特別是3-12歲的年齡段。對於孩子的好奇心,父母應該給予積極的響應和引導,不要急於否定或給出答案,給孩子保留足夠的想像和探索空間。好奇心寶貴,父母應當多加保護。

啟示之二:積累性格信用,教會孩子時刻保有尊重之心。

「如果你能帶著尊重和同理心與人接觸和交流,那麼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終將實現。」 ---引自《一生的旅程》

性格信用,是心理學家艾德溫·霍蘭德提出來的概念,大意是一個人過去的品性紀錄,會成為他行事的背書,即便他未按常規方式行事,也不會受到懲罰。

而艾格的優秀品性中,最突出的背書就是尊重。從上司到員工,從意見相左的同事到針鋒相對的對手,艾格都給予足夠的尊重。在數次「僵局」面前,「尊重」都為艾格開啟了解決之道。

有關「熊孩子」的報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例如,一個10歲的孩子,猛推懷孕4個多月的孕婦,只為看看會不會流產;一年輕女子被8歲男孩摸臀,理論不成反遭其母等三人毆打辱罵;幾個孩子在高鐵車廂吵鬧,有人好心提醒,結果被孩子家長打到眼出血……

這些熊孩子行為背後所缺乏的正是對他人的尊重。亞里斯多德曾教導門徒:你要別人怎麼待你,就得先怎樣待別人。孔子也曾教育弟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首先,讓孩子在心理上尊重他人,保持同理心;其次,在態度上尊重他人,保持謙虛禮貌;再次,在語言上尊重他人,不要出言不遜;最後,在時間上尊重他人,保持守時守信。

啟示之三: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與失敗。

在艾格被任命迪士尼CEO不久,妻子薇羅對忐忑不安的他說了一句話:世界500強企業執行長的平均任期不到四年。其實,她的潛臺詞是「大膽去做」,抓緊時間採取行動是不會造成什麼損失的。---摘自《一生的旅程》

艾格坦言,雖然他一貫自信淡定,但有些時候也會極度焦慮,甚至崩潰。只是,艾格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可以迅速扭轉負面情緒,然後想出對策、走出困境。

為人父母,總想給孩子展示積極的、美好的、光明的東西;甚至我們的學校教育,也總是在倡導奮鬥、進取、成功。誠然,這也沒錯,但事實在於,世界是複雜的,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如果總是沉浸在「正面」的世界,那麼突如其來的「負面」則會對孩子造成毀滅性打擊。

近些年,因考試失利而自殺的事件時有發生,事後父母多以「孩子心理有問題」來「推卸責任」。但實際上,這樣的決絕並非一時衝動,而是不知如何處理挫折和失敗情緒的「蓄謀已久」。平時只注重給孩子灌輸「成功學」,而迴避挫折與失敗,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脆弱。

面對挫折和失敗,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包容和支持,允許孩子犯錯,鼓勵孩子接受挫折、失敗,引導孩子冷靜對待、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快速從挫折和失敗中恢復過來。這才是家長更應該做的。

寫在最後

「從某個角度而言,我們人生的故事是按照邏輯展開的,這想法很奇妙。一天連著一天,一個工作接著一個工作,一個人生選擇引出另一個人生選擇。這條故事線連貫流暢,從未間斷。」

精彩的人生故事,往往都需要獨特的個性、良好的品行及堅韌的意志做支撐。幸運在於,我們已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何去書寫,全靠自己手中的握著的筆。

借用艾格的話結尾:過去已逝,未來才是重點。

相關焦點

  • 人生是自己寫的劇本——《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經營哲學》
    我為什麼喜歡《一生的旅程》本書?這是迪士尼式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打雜到迪士尼CEO的真實故事,他的精彩程度不亞於任何一部勵志電影。整本書充滿了真誠動人的故事,給我一系列正能量的洗禮,這也是今年最暢銷的一本傳記,受到比爾蓋茨、巴菲特等人的一致讚賞,閱讀全程全無尿點,讓人慾罷不能。
  • 《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成功的奧秘,在職場如何聚焦未來
    在《一生的旅程》中我們都能找到答案。《一生的旅程》有一個副標題——迪士尼CEO自述批量打造超級IP的經營哲學。很明顯,這是全球IP之父——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的自傳,一個1951年生的紐約長島人,一個一生不得志的退伍老兵的兒子,從傳媒行業最底層做起,在沒有人看好的情況下,成為迪士尼CEO,為身陷囹圄的迪斯尼解除困惱後,又帶領迪士尼進行了四次重要收購,將迪斯尼打造成了一個具有真正意義的全球企業。
  • 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自傳《一生的旅程》推出中文版
    近日,受全球疫情影響,迪士尼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4月13日,本來已經宣布半退休近兩個月的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宣布重返崗位,以執行總裁身份率領迪士尼渡過難關。這一次艾格還能力挽狂瀾嗎?這一切,也許從艾格自傳《一生的旅程》中能找到答案。
  • 《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的逆襲之旅
    如何在不改變迪士尼的經營策略的情況下,將迪士尼公司帶出困境,發揚光大呢?羅伯特·艾格經過慎重思考、全盤布局,決定批量打造超級IP。他獨具慧眼,發掘創意公司和創意人才,通過兼併、收購等手法,將皮克斯、漫威、盧卡斯等影業收至麾下。挽救迪士尼於水火之中,在羅伯特·艾格不斷的擴張之下,迪士尼公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 《一生的旅程》:善學和自省,迪士尼CEO從寒門逆襲的根基
    隨後,1998年的《蟲蟲危機》和2001年的《怪獸電力公司》也相繼獲得成功,這3部影片在全球的票房收入遠超10億美元,這讓當時正蹣跚不前的迪士尼動畫又一次成為了動畫未來的代表,也給當時經營狀況極為不佳的迪士尼打了一針強心劑。
  • 《一生的旅程》:迪士尼CEO成功經驗&電影「花木蘭」慘澹票房
    正值迪士尼影業的電影《花木蘭》在國內上映,我正在讀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的自傳《一生的旅程》。為了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我不顧《花木蘭》的票房慘澹以及豆瓣極低的評分,還是到影院親自觀看。沒有親身體驗,也就沒有發言權,更難以理解作者在書中的所思所想。
  • 《一生的旅程》:賈伯斯敬愛的迪士尼CEO,教你4個職場致勝原則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他就職期間,他帶領迪士尼收購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確保了豐富的創意內容,並將迪士尼的運營推上了全球市場的舞臺。《一生的旅程》這本書是艾格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回顧。剛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一家國際化公司CEO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經驗離我的生活太遠,但讀完之後發現其實能從中收穫很多。
  • 羅伯特·艾格:一生的旅程,輝煌絕不止步於重塑迪士尼
    如果不是因為閱讀《一生的旅程》這本書,我還真沒注意過其實是【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主導了迪士尼近15年來的所有傳說級商業併購——收藏皮克斯、併購漫威、吸納盧卡斯影業、買下21世紀福克斯。
  • 《一生的旅程》,我讀了三遍,原來幹大事的人都有「三種格局」!
    迪士尼CEO《一生的旅程》,好久沒讀過這麼「爽快」的書了,我熬夜讀了三遍,原來幹大事的人都有「三種格局」!從小到大父母都在教育我們要成才,對此,我們經常不屑一顧,成才不是一件小兒科的事嗎?犯得著這麼經常嘮叨嗎?
  • 一生的旅程
    在迪士尼內憂外患之際,他殺伐決斷,迅速解決了迪士尼內部的沉睡。任職CEO15年,打造過110多億美元的票房奇蹟,也使得迪士尼的股價翻了4倍,開創了迪士尼的盛世。走過很長一段人生路之後,他才發覺:「(這是我)職業生涯中作出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哈佛一調查稱:每個人一生有7次機會。雖然機會來的時候,它似乎顯得無足輕重。然而,機會只留給善於等待和做好充分準備的人,關鍵時刻,牢牢把握機會,那有可能改變人生。
  • 《一生的旅程》:迪斯尼CEO自述數次職場升遷的心路歷程
    在白熱化的競爭中,升職加薪變得越來越難。這本《一生的旅程:迪斯尼CEO自述批量打造超級IP的經營哲學》是迪斯尼公司董事長兼CEO羅伯特·艾格的自傳書,是少有的兼具權威性、故事性的書籍,能給職場人士不少有益的借鑑與指導。艾格在2019年好萊塢年度最具影響力百人榜單上高居榜首,連續4年蟬聯好萊塢最具影響力人物,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最佳CEO。
  • 上遊薦書|掌舵迪士尼15年的傳奇CEO終於開口!羅伯特·艾格首部自傳...
    《一生的旅程》中文版喜歡關注財經新聞的讀者應該還有印象,大半個月前,享譽全球的美國娛樂巨頭迪士尼公司宣布了一項重大人事變動:受全球疫情影響,迪士尼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本來已經宣布半退休近兩個月的艾格宣布重返崗位,以執行總裁身份率領迪士尼渡過難關
  • 把沒落的幻想王國帶到千億美元市值,如今迪士尼CEO重披戰袍
    從此,他再也沒有跳過槽,並從這裡一路成長為迪士尼的CEO。艾格的成功,是中等智慧取得天才成就的典型。他不是個笨人,但也從未顯露出過人的天賦。從打雜開始,一路勤勤懇懇,跌跌撞撞,用了31年,才熬成了迪士尼的CEO。
  • 《偉大的旅程:一生必看的103個建築》
    《偉大的旅程:一生必看的103個建築》 2017年10月30日 23:52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
  • 《一生的旅程》讀後感—下篇(迪士尼工作期間)
    但在911時間之後,由於恐怖襲擊的餘波造成全球的旅遊業都處於頹勢之中,同時迪士尼的大股東為補充一筆保證金拋售大量迪士尼的股票,致使迪士尼在業務和股價中收到雙重打擊,導致迪士尼和麥可之間的陷入爭議和衝突之中的漫長過程的開始。
  • 收購皮克斯、漫威,打造漫威宇宙電影,看迪士尼CEO的職場啟示錄
    在《一生的旅程》這本書中記錄了羅伯特·艾格45年的職場晉升之路,從演播室的跑腿,一步步成為全球超級優先項,就是明確經營管理目標後,按照優先級順序排列,其中需要花費最多時間和資金去完成的事項,也就是目標中的重中之重。
  • 收購皮克斯、漫威,打造漫威宇宙電影,看迪士尼CEO的職場啟示錄
    在《一生的旅程》這本書中記錄了羅伯特·艾格45年的職場晉升之路,從演播室的跑腿,一步步成為全球超級IP之父的故事。在他的人生故事中,遇到的考驗和抉擇是每一位職場領導人都會遇到的問題,而如何培養優勢和管理劣勢是這本書將要告訴讀者的。
  • 香港迪士尼樂園重開 市民入場遊歷奇妙旅程
    本文轉自【中新網】; 6月18日,市民觀賞即將竣工的奇妙夢想城堡。早前因應疫情,香港迪士尼樂園關閉逾四個月後重新開放。開放首日,樂園實施多項防疫措施,包括人數管制、賓客須預約到訪日期等。而一眾迪士尼粉絲一早進場遊歷奇妙旅程。樂園內,迪士尼經典角色米奇及米妮與入園人士互動,十分歡樂。
  • 對話迪士尼前CEO羅伯特·艾格:故事、科技與全球化
    記者 | 戴天文1「打造中國的迪士尼」,是2014年中國電影產業開始騰飛後,各大電影公司接連喊出的口號。迪士尼的商業帝國有著怎樣的吸引力?是如何打造的?迪士尼董事會主席、前CEO羅伯特·艾格,將他從ABC電視臺起步,直至卸任迪士尼CEO的經歷,都寫在新書《一生的旅程》當中。隨著新書上市,他本人也在美國家中,與界面文娛在內的中國媒體通過視頻進行直接對話。
  • 美好之道即心性,人生之道即經營——沈飛京瓷哲學讀後感
    從老子到馬列主義,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受到哲學思想的影響,這包括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思維方式、心理發展過程等等。京瓷哲學是稻盛和夫八十多年來的經營活動和人生旅程的精華。「做為人,何謂正確?」這句話貫徹稻盛和夫對人生的態度與行為準則,它與心學「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