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長三角一體化的太倉「新脈動」·互聯互通:公鐵水並進勾勒樞紐...

2020-12-18 蘇州新聞網

□蘇報駐太倉首席記者 顧志敏

27日上午9點,太倉站候車大廳裡,有出去旅行的旅客、有商務出行的企業人士,還有趕早去上海上班的白領。滬蘇通鐵路通車一百多天,這樣的場景已經成為日常。

在新瀏河兩岸,通聯滬太兩地的交通網正在密密織就,為兩座城市的進一步融合發展「牽線搭橋」:曾經的斷頭路通車了,期盼多年的高鐵來了,港口協作也更加密切了……

滬太互聯互通,太倉城市未來發展的新空間全面打開,潛力得到完全釋放。

在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發展的版圖上,公鐵水齊頭並進的交織線路,正細細描摹勾勒出一座江蘇面向上海的重要樞紐門戶城市。

織密公路網從「曲線繞行」變為「直線速達」

滬蘇通鐵路一期通車前三天,一條斷頭路的貫通,讓南北兩端的居民真切感受到滬太兩地交通互聯互通給生活帶來的好處。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後,上海市首條打通的省際斷頭路項目,上海嘉定城北路與太倉嶽鹿公路貫通後,兩地間的通行時間從原來的半個多小時縮短至最快3分鐘。

在此之前,更多更密的道路連通,已經在滬太兩地鋪開。

公路對接上,上海首條通往外省市的公路就是從上海靜安到太倉瀏河的滬太路。如今,還有沿江高速、204國道、339省道、338省道、華瀏線、飛滬路等幹線道路與上海對接。

在公交對接方面,從去年底開始,太倉與嘉定之間陸續開通嘉定59路、60路和太倉501路3條跨省公交線路,從東、中、西3個區域全面對接。在瀏河鎮,連通汽車客運站和上海地鐵7號線美蘭湖地鐵站的公交早已成為兩地居民往來的重要途徑。

從「曲線繞行」變為「直線速達」,消除了交通不便的掣肘,發展要素的流通也更為便捷頻繁。

一頭連接著太倉正著力打造的婁江新城,一頭連接著上海製造業重地嘉定區,嶽鹿公路—城北路把太倉與上海「無縫」連接在一起,為朝氣蓬勃的婁江新城、為正搶抓機遇實現大跨越的太倉,帶來了更多憧憬和機遇。

在一個個對接上海通道的交織下,曾經阻隔滬太兩地居民往來的新瀏河,不再是跨省之旅的難題,讓太倉在交通上真正實現「零距離」接軌上海。

太倉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太倉將滾動推進列入長三角一體化接滬道路建設,為滬太同城化發展按下「快進鍵」,形成「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的生動局面。

一條鐵路帶來從1小時到26分鐘的變化

「有了高鐵,我們對周邊人才更具吸引力了。」太倉市同維電子有限公司行政總監王亮潔說,同維的客戶分布全國各地,如今,不管是出差,還是客戶來拜訪,都更便捷。

滬蘇通鐵路一期通車,不僅僅結束了太倉「地無寸鐵」的歷史,其帶來的時空變化,更為太倉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一組數字對比,讓這種變化更加具象。

往年的金秋經貿月期間,太倉在上海舉辦招商活動,向全球客商們推介時,有一句響亮的口號「一小時去哪兒?去太倉。」無論從浦東機場還是虹橋樞紐,或者是從外灘出發,開車一小時就能到達太倉城區和大部分區鎮。

今年,太倉與上海的「一小時通勤圈」成為了過去。隨著滬蘇通鐵路一期的通車,滬太兩地的通勤時間變成了最快只要26分鐘。

細細算來,通勤時間縮短了不止一半。「遇到堵車,開車一小時都到不了,但鐵路通勤26分鐘則不會受到影響。」太倉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表示,高鐵帶來的穩定通勤時間,真正實現了滬太同城。

而太倉與上海的距離,並沒有止步於從1小時到26分鐘的變化。

上海城際鐵路嘉閔線已確定延伸至太倉,將和滬蘇通鐵路在太倉站實現換乘。相比地鐵,城際鐵路速度快、站間距離大、乘坐舒適度高,將使得滬太兩地的通聯更加密切頻繁。

同時,根據規劃,太倉將匯集滬蘇通鐵路一期、二期,南沿江高鐵,北沿江鐵路,蘇錫常城際鐵路,屆時將與嘉閔線形成「5+1」軌道交通網絡和東西南北相互貫通的交通樞紐。

今後,太倉不僅融入10多萬公裡的全國鐵路線,更要成為江蘇進入上海的重要樞紐門戶城市。作為溝聯上海與長三角、蘇州與蘇中蘇北地區的橋頭堡,將加速人才、科技、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資源要素向太倉匯聚。

水鐵聯運加速滬太兩港協同融合發展

今年9月底,「長江港航區塊鏈綜合服務平臺」在上海發布,太倉港將與上海港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該平臺開展信息化戰略合作,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協同發展。

參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分工、加入循環,是太倉港堅定不移的發展戰略。

在長三角一體化中,太倉如何抓住機遇,加快融入上海?結合自身實際,太倉將瞄準上海「五大中心」建設中的兩大中心,其中之一便是國際航運中心。

太倉樞紐門戶城市的支撐不僅在於「5+1」軌道交通網絡,還有一個便是港口。

作為國家定位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組成部分,太倉港近年來不斷加強與上海港的戰略合作,實現高效無縫對接。今年同時試點「聯動裝卸、視同一港」監管,前3季度滬太公共駁船完成貨櫃吞吐量68.4萬標箱,同比增長15%。

滬太兩港的協同發展,不僅助力太倉港成為全國第10位、全球第30位貨櫃港口,更推動太倉培育出千億級臨江現代物貿基地,匯聚了耐克、斯凱奇、蘇寧易購、似鳥等一批國際物貿巨頭。

而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東風下,沿著江尾海頭,更加深入融合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明年,隨著太倉港疏港鐵路建成通車,太倉港的貨櫃可以通過鐵路運往全國各地,大幅提升太倉港的集疏運和鐵水聯運能力,更有效輻射和服務長江中上遊地區、江浙滬及國內其他地區。

而在太倉港腹地,建成不久的楊林塘航道,10月中旬剛通航千噸級船舶,成為大運量、低能耗、綠色環保的水上通道,藉此,太倉港貨物可通過「水水中轉集疏運模式」運到內地。

根據規劃,到2030年,太倉將形成「三縱三橫兩線」的主要水上運輸通道,同時與34條等外級航道組成水上運輸網絡,建成「公鐵水」多式聯運綜合交通網。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蘇州太倉:公鐵水並進勾勒樞紐門戶城市
    在新瀏河兩岸,通聯滬太兩地的交通網正在密密織就,為兩座城市的進一步融合發展「牽線搭橋」:曾經的斷頭路通車了,期盼多年的高鐵來了,港口協作也更加密切了……滬太互聯互通,太倉城市未來發展的新空間全面打開,潛力得到完全釋放。在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發展的版圖上,公鐵水齊頭並進的交織線路,正細細描摹勾勒出一座江蘇面向上海的重要樞紐門戶城市。
  • 長三角一體化!太倉將成為江蘇進入上海的重要樞紐門戶城市!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實施一年多來,我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在搶抓機遇中乘風破浪,在真抓實幹中勇往直前,為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的一體化貢獻了「太倉力量」。8月22日上午,平時工作生活在上海的太倉吳芸女士乘坐C3798次列車從上海虹橋站到太倉南站。「全程27分鐘,車費16元,省時省錢更省心!
  • 互聯互通,為長三角一體化注入「網信智慧」
    互聯互通,為長三角一體化注入「網信智慧」 2020-10-30 10:59:35 來源: 南通網 2020長三角•紫金網絡傳播創新峰會將於10月31日在無錫舉行,由江蘇省委網信辦、上海市委網信辦、浙江省委網信辦、安徽省委網信辦和無錫市委網信委主辦
  • 量子通信、12寸晶圓製造基地等一大批項目籤約,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推進滬浙政府採購一體化發展框架合作協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籤約。擬推進滬浙兩地政府採購制度規則、信息系統、基礎資源等共建共享和互聯互通,逐步建立科學高效的現代政府採購體系。共建長三角產業合作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由江蘇省無錫市、常州市,浙江省湖州市,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政府,以及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籤約。擬在「一嶺六縣」省際毗鄰區域加強創新驅動轉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域旅遊融合提升等多個方面合作,打造「兩山」轉化樣板區、新興產業集聚區、創新成果承載區、省際一體化先行區和長三角中軸樞紐區。
  • 空鐵聯運助推流動中國高質量發展
    8月25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空鐵聯運項目在上海啟動,雙方以上海虹橋站、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為聯運樞紐,鐵路12306APP和東方航空APP共同銷售空鐵聯運產品,標誌著我國空鐵聯運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  空鐵聯運項目是鐵路、航空提升服務質量的「著力點」。
  • 李強、龔正會見國鐵集團董事長:加快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
    他說,當前,上海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聚焦重點任務攻堅突破,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交通互聯互通是實施好這項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我們將與蘇浙皖三省一道,加快完善交通網絡布局和樞紐功能,加快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
  • 李強龔正會見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一行 加快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
    他說,當前,上海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聚焦重點任務攻堅突破,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交通互聯互通是實施好這項重大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我們將與蘇浙皖三省一道,加快完善交通網絡布局和樞紐功能,加快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
  • 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太倉段項目發布,加強滬太軌道交通銜接
    江蘇太倉打造樞紐門戶城市暨嘉閔線太倉段項目發布,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含北延伸)至太倉段項目合作備忘錄籤署,嘉閔線將與滬蘇通鐵路一期和二期、南沿江鐵路、北沿江鐵路、蘇錫常城際鐵路,構成太倉市「5+1」軌道交通網。太倉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口南岸,南臨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與崇明島隔江相望。
  • 郵儲銀行出臺行動方案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中新網12月11日電 近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印發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方案》明確了郵儲銀行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並對服務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助力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推動城市金融服務升級、促進綠色金融發展、做強跨境和同業金融服務等重點領域工作作出安排。在服務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郵儲銀行將積極服務傳統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大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首個水環境跨區域一體化項目全面竣工
    近期,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掛牌一周年之際,由華建集團下屬水利院和環境院聯合設計的首個水環境跨區域一體化項目「元蕩貫通工程」全面竣工。華建集團設計團隊提出以生態岸線貫通、濱水空間重塑、水生態修復、多功能植入相結合的濱水空間更新改造策略:構建各種水體形態,打造水體淨化網絡,開展元蕩濱水岸線的生態修復,滿足防洪和濱水空間的營造要求;打造沿湖特色風貌,多點式植入生活生產活動;以地被花卉、水生花卉、秋色樹種呼應「水潤吳根越角,花開上海之門」的景觀主題,打造變化豐富的沿湖植物特色與上海門戶景觀。
  • 鄰滬地區交通一體化範本來了!滬蘇首條跨省市域鐵路敲定
    來源:一財網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深入推進,同城化出行的需求進一步增加,鄰滬長三角城市正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太倉作為江蘇接軌上海的橋頭堡,正根據一體化發展要求,推動軌交鐵路、斷頭路、港口航運等重大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特別是今年7月滬蘇通鐵路一期正式運營,之後將形成「5+1」的鐵路網絡體系,真正重塑上海與太倉兩地的時空距離。
  • 長三角一體化籤約:涉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19項大事
    涉南通新機場、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19項大事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6月6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籤約儀式在浙江湖州舉行,共計籤約重大合作事項19項,分5批籤約,包括南通新機場建設、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項目,涉及產業合作、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交通互聯等多個領域。
  • 貼地飛行,加速一體化發展
    蘇州張家港、常熟、太倉沿江三市同時接入長三角鐵路網,並肩邁入「高鐵時代」,將大大縮短與上海、南通及蘇北地區的時空距離,有力助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從地圖上看,越過長江天塹後的滬蘇通鐵路,依次通過張家港北、張家港、常熟、太倉港、太倉、太倉南6個站點,宛如一根線,把江邊風格迥異的「珍珠」串成了長三角內最閃亮的「項鍊」。 張家港站作為一等級大站,在《江蘇省「十三五」鐵路發展規劃》中被定位為全省鐵路主導型區域性綜合客運樞紐,以及全省實施重點開發站點。
  • 青島奔向「海陸空鐵」樞紐城
    向東是日韓,向西是黃河流域九省區、中亞、西亞、歐洲,向北是京津冀、東三省,向南是長三角、大上海——從地理區位上審視,青島處在關鍵的戰略「十字」中心位置。「十三五」期間,從海港到空港,從軌道到跑道,「海陸空鐵」同頻共振,青島這座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不斷提升,對外聯繫輻射通道深度拓展,與周邊城市乃至東北亞地區實現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暢通。
  • 聯通公鐵水空 打造騰飛樞紐
    綜合樞紐,融通賦能。地處蕪湖東南的蕪宣機場外圍,高速公路擴建、互通立交建設、高鐵站快速路改造、城際鐵路規劃等互聯互通工程有序謀劃、穩步推進。在安徽通向長三角腹地的咽喉要道上,一座輻射皖南、集「公鐵水空」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呼之欲出!
  • 人民日報:長三角一體化全面推進
    方案指出,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範區範圍包括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面積約2300平方公裡,其戰略定位是生態優勢轉化新標杆、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範。一年來,這一「先手棋」「突破口」成效如何?
  • 「空鐵聯運」,開啟交通出行「新裡程」
    報導介紹說,通過「空鐵聯運」產品,中國高鐵和民航兩家企業自有銷售平臺首次互聯互通,實現了鐵路車次、航班信息的數據共享。自此,「飛機+高鐵」組合模式的橫空出世,不僅讓出行變得愈發便捷,也為流動的中國增添了更多動力,值得大力推廣。
  • 上海已與12城地鐵二維碼互聯互通,接下來會有哪些城市加入
    12月1日,北京、上海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範圍包括兩市城市軌道交通所有運營線路和車站(不含市郊鐵路)。上海地鐵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接下來還將拓展西南的重慶和成都、華南的廣州和深圳二維碼互通,未來還會有城市逐步加入,進一步推進全國軌道交通二維碼一體化發展。
  • 軌道上的長三角怎麼建?城際和市域鐵路是重點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深入推進,區域間要素流動對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9月2日舉行2020中國國際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大會上,上海市交通委總工程師李俊豪分享了他對打造長三角軌交一體化的看法。在他看來,未來的樞紐,不只是局限在某一個城市,類似像上海虹橋、上海東站這種單一的樞紐。周邊的蘇州北站、太倉站、嘉興南站等站點都應該成為長三角樞紐群裡的一個組成,這種第二層級的樞紐也能給網絡化的城際軌道提供進一步的支撐。他還表示,城際鐵路除了和國家線路的互聯互通,與城市內軌交的融合也非常重要,這樣才能讓城際軌道和城市交通系統真正融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