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慶陽市倡導文明祭祀保護林草資源

2020-12-12 視聽慶陽

慶陽市林業和草原局 「倡導文明祭祀 保護林草資源」倡議書

全市廣大人民群眾:

清明時節是緬懷先人、掃墓祭祖的傳統節日,也是森林草原火災高發期。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祭祀,既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更是林草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為減少森林草原火災事故發生,值此清明節來臨之際,慶陽市林業和草原局向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發出如下倡議:

一、增強防火意識,保障生態安全。森林草原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一點星星火,可毀萬畝林」,森林草原火災是一種發生面廣、突發性強、危害性大、極難處置的自然災害之一,不僅毀壞林草資源,而且對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隨著 「再造一個子午嶺」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持續推進和林草資源保護不斷加強,全市林草面積不斷擴大,林草生長茂盛,可燃物載量劇增,火險等級偏高,極易引發森林草原火災。請廣大人民群眾自覺樹立防火意識,增強生態安全意識,嚴禁在森林草原區及其邊緣地帶進行明火祭祀、農事用火等行為。

二、堅持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祭掃。「思親莫使煙火擾,文明平安祭先人」。廣大人民群眾在尊重祭祖習俗的同時,更要順應社會發展趨勢,樹立文明祭祀新觀念。堅持從我做起,以平安為本,徹底改變上墳燒紙、燃香燭、放鞭炮等祭祀用火陋習,倡導以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清掃一次墓碑以及網上祭祀等無煙祭掃方式,把祭奠先人的傳統習俗和良好願望用更加環保、健康、安全的方式予以表達。

三、強化宣傳教育,營造社會氛圍。按照《慶陽市野外火源專項治理行動方案》和《2020年慶陽市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各級防滅火單位和組織在年度常規宣傳的基礎上,清明節前要集中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月活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鄉村大喇叭、入戶宣講、網絡新媒體、張貼標語等宣傳資源和形式,大力宣傳防火法律法規、命令、通告、預防撲救知識、典型火災案例等,積極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努力營造全民防火的濃厚氛圍。要創新宣傳方式,積極開展上門入戶宣傳、反覆循環宣傳、強勢引導宣傳,做到重點人員和關鍵環節全覆蓋。

四、黨員幹部帶頭,強化引導推動。全市廣大共產黨員和機關幹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以身作則,率先而為,充分發揮示範引導作用,從倡導身邊的同事、朋友、親戚做起,積極擯棄傳統祭祀習慣,爭做文明祭祀之風的推動者和傳播者,引導廣大群眾文明祭祀,自覺投身於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共同守護好綠色家園。

五、嚴格依法依紀,嚴肅責任追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在林草區違規用火或失火造成重大損失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受到嚴懲。對發生的森林草原火災案件,按照「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得不到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教訓不吸取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及個人的責任,使其付出違法成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我們攜起手來,履行好嚴防森林草原火災的責任義務,倡導文明祭祀,呵護綠色家園,讓逝者和生者安享綠水青山。

慶陽市林業和草原局

2020年3月23日

總監製:繆中發

監 制:慕彬 王儉

責 編:邵勇瑊編 輯:朱波

相關焦點

  • 省林草局發出清明節「文明祭祀 嚴防火災」倡議書
    清明時節風乾物燥,寄託哀思為人之常情,護林防火更需警鐘常鳴。在這個特殊的春季,我們傳承慎終追遠、緬懷故人、敦親睦族的忠孝文化,更要弘揚保護生態、呵護綠色、維護安全的文明理念,在移風易俗中寄情感於綠色,在祥和文明中還生態予安寧。
  •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文明清明、文化清明還需大力推動    雖然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等低碳環保的祭祀方式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在城市中的實際施行者依然有限,在農村等偏遠地區更是難以展開。    筆者從省文明辦了解到,每逢清明,我省各地都會發布《文明祭祀倡議書》,大力倡導綠色祭掃,弘揚文明祭祀新風尚,希望廣大城鄉居民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其中。
  • 詩歌朗誦、網上祭祀、鮮花祭祀 成都倡導文明祭祀
    清明節將至,記者在成都部分公墓(陵園)看到,前往祭祀的市民絡繹不絕,與往年不同的是,免費樹葬、詩歌朗誦等綠色祭祀方式得到不少市民認可。成都殯葬協會會長李崇祿表示,廣大市民已逐漸接受了綠色祭祀。詩歌祭祀現場。李平 攝
  • 讓哀思更有寄託,讓懷念更有意義 文明祭掃,「風」起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至。每逢此時,人們都會通過祭掃緬懷親人,寄託哀思。眼下疫情尚未結束,為防止聚集引起疫情蔓延,江蘇多地發出通告,倡導文明有序、錯時錯峰預約祭掃,引導群眾通過居家追思、網絡祭掃等新方式踐行文明新風尚。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文明祭掃的踐行者、生態殯葬的先行者,推動清明更「清明」。
  • 文明祭祀 是最好的緬懷
    祭掃在心不在形,別樣清明一樣情,生者的平安健康是對逝者的最好告慰。倡導文明祭祀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時代風尚所趨。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們工會人做起,從家庭做起,為奪取疫情防控全面勝利貢獻力量。文明祭祀,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的具體體現。其實祭祀方式,不只放鞭炮、燒紙錢等,還有很多環保又創新的祭祀方式,一起來看看!
  • 倡導文明祭祀 保障平安有序
    市民政局提前部署 做好冬至期間文明祭祀工作2020年冬至即將到來,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冬至祭祀服務保障工作,市民政局縝密謀劃、提前部署,成立冬至期間文明祭祀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督查各地冬至期間文明祭祀工作,要求各殯葬單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 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倡導文明祭祀為景區森林防火保駕護航
    為確保景區森林防火安全,倡導文明祭祀新風,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各大隊提前部署、加大管控、多種形式,積極引導市民摒棄燒紙、祭祀等陋習,禁止動用明火、對墳頭墓地死盯死守,懸掛宣傳條幅、發放防火宣傳資料,全力為景區森林防火工作保駕護航。
  • 「2020清明」貴州:文明祭掃,就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
    春來景芬芳,又至清明日;文明寄哀思,共戰疫情時。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迎來不「疫」樣的清明節。為營造安全、文明的節日環境,各公墓將提供便民可及的祭掃服務,開通移動客服端、微信公眾號、熱線電話等服務渠道,提供代理祭掃等,盡力滿足群眾祭掃需求。祭祀在「心」,不在「形」,別樣的清明,別樣的祭掃,因「疫」而變,共戰疫情,貴州各地倡導這樣來紀念,弘揚文明祭祀新風尚!
  • @黃驊人,關於中元節文明祭祀的倡議書請您收下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祭祀節日——中元節,人們會以各種方式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託哀思。為弘揚傳統美德,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營造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濃厚氛圍,特發出如下倡議:一、文明祭掃,摒棄陋習。樹立文明祭祀觀念,破除封建迷信,摒棄掃墓祭祖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陳規陋習。
  • 文明祭祀是對先人 最好的告慰
    農曆十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俗稱「寒衣節」,相傳起源於周代。  「寒衣節」的祭祀習俗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大多數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墓地,紀念已故親人,謂之「送寒衣」。同時,人們為了祭奠故去的親人,便在十月初一這一天為亡故的人焚燒紙做的衣服,象徵送去溫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行為逐漸衍生為祭祀習俗「寒衣節」。
  • ...市新城辦】摒棄祭祀陋習 樹立文明新風築牢安全防線 履行責任擔當
    清明上墳燒香燒紙、燃放鞭炮等野外用火較多,稍有不慎極易引發森林火災,對森林防火工作帶來了許多隱患。為有效杜絕清明節期間因掃墓時燃放鞭炮、焚燒紙錢等引發的森林火災,倡導開展以「文明低碳祭掃、綠色文明清明」為主題的祭祀活動。2020年3月23日,韓城市新城辦召開2020年「清明」期間文明祭掃工作安排部署會。辦事處領導班子成員、各中層、各村(社區)第一書記等參加會議。
  • 寒衣時節 文明祭祀——歷下區紮實做好公墓文明祭祀和防火工作
    寒衣節,中國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由於疫情原因,清明節、中元節公墓無法祭掃,寒衣節期間將出現市民集中祭掃的態勢,用火隱患也將進一步加大。
  • 清明祭祀失火 被告人犯失火罪獲刑
    清明祭祀失火 被告人犯失火罪獲刑每日甘肅網8月13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我真的非常後悔,都因為自己法律意識淡薄,存在僥倖心理,才犯下如此大的錯誤,對環境造成了這麼大的破壞,我真誠認罪悔罪,真誠的道歉,今後,我一定要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也要教育引導家裡人和身邊親戚朋友全部遵法守法,尤其在清明期間一定要文明祭祀,不去以身試法,平常多珍惜愛護我們唯一的環境。」
  • 我市召開2020年中元節文明祭祀工作會議 | 強化落實主體責任 倡導...
    我市召開2020年中元節文明祭祀工作會議 | 強化落實主體責任 倡導文明祭祀新風 2020-08-13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桐城:文明祭祀漸成風,「寓意」花束成首選
    清明時節寄哀思,花香嫋嫋故人知。隨著文明祭祀理念漸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用鮮花代替紙錢、鞭炮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鮮花市場也因此火爆起來。在城區一家花店,前來買花的一位市民告訴筆者:「我們買鮮花去做清明。用鮮花祭祀,既能對逝去的親人表達哀思,又環保又乾淨又防火。」隨著市民文明祭祀意識的增強,清明節到店裡預訂鮮花的顧客也一年比一年多。這家花店的經營者朱紅元說:「像我們這裡,清明節前後,每天基本上扎花束一兩百份,頂峰時都不夠賣。」
  • 文明祭祀 杜絕林火
    又是一年清明節至,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悼念先祖、寄託哀思的傳統方式,而往往這時,森林防火卻需要拉響警鐘!因上墳燒紙、焚香、燃放鞭炮等不當祭祀行為導致森林火災的現象屢見不鮮,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自然資源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帶來不「清明」的惡果。 案例 2019年2月,索某某在上墳時,不慎引燃墳墓周圍雜草,致使發生森林火災。
  • 寒衣節文明祭祀念故親
    為弘揚優良傳統,進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倡導綠色、文明、低碳的現代祭祀新風,連日來,濱海新區各開發區、街鎮、村居積極行動起來,向轄區居民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勸阻隨意燒紙等行為,引導和鼓勵居民以鮮花祭祀、網上祭祀、家庭追思等綠色文明的方式寄託哀思。寒衣節期間,漢沽街市場監管所聯合屬地民政部門對轄區內殯葬用品市場開展專項檢查。
  • 江西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開展清明祭掃工作 倡導「雲祭掃」「代祭掃」
    江西省民政廳:倡導「雲祭掃」「代祭掃」  張福慶表示,江西省將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開展清明祭掃,針對疫情防控風險較高的殯葬服務機構,可採取暫緩現場祭掃服務;針對具備條件且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殯葬服務機構,可提供現場祭掃服務。同時,明確要求各地暫緩開展集體公祭、公益安葬儀式等群眾性活動,降低集聚性疫情感染風險。
  • 又到清明時,寄語思故人!讓我們用指尖傳遞思念……
    又見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祭掃在心不在形,別樣清明一樣情,讓我們一起在雲端寄託思念,用指尖傳遞真情。在這緬懷先人、寄託哀思的時節,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希望大家這樣做~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凝聚家庭力量,積極宣傳文明祭祀理念,提倡通過網上祭祀、居家追思等方式緬懷先人。
  • 平安冬至 文明祭祀
    為保護生態環境,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相關工作,近日,市民政局及時發出通知,號召全市居民大力提倡低碳、環保、綠色、文明的祭祀習俗,做到平安冬至、文明祭祀。要抓實疫情防控近期,全國多地出現多起新冠肺炎確診感染病例和無症狀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