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李安甫:我以我血薦軒轅

2020-12-10 史海窮源

凌晨六點的天安門廣場最美!

2019年6月29日凌晨六點,在黨的98周年紀念日前夕。

九十四歲的李安甫邁著矯健的步伐登上了天安門廣場,在這裡他要向孩子們講述傳統革命事跡。

01一、

「爺爺,你為什麼這麼小的個子?」

面對身材短小的李安甫,孩子天真的問道!

李老對這個問題毫不避諱,笑著答道:

「我今年95了,我腦子還很清楚,這是我腦垂體發育的晚,特殊情況壽命長。」

七十七年了!對於自己矮小的身高,李安甫已經欣然接受了。

自李安甫參加抗日起,他就是我們心中的高個子。

李安甫參加抗戰時,那一年僅僅十三歲,同他一塊去的還有他的親表弟。

但是,李安甫參軍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順利。部隊因為他的個子太過短小,沒有同意。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知識分子就是香餑餑。

早年李家家境富裕,像全天下望子成龍的父母一樣,李父希望兒子可以光宗耀祖。

「你幹嘛學打拳啊!」

看到兒子在苦練打拳,李父驚奇地問道。

「打鬼子!」李安甫堅定的說道。

看到虎裡虎氣的兒子,李父試探地問道:「可鬼子有鋼槍,一槍就把你放到了,你該怎麼辦?」

「那怎麼辦?練槍,誰教我。」

李父一臉嚴肅的說道:「只要你肯吃苦,我教你。」

多年之後的今天,英雄的兒女應當感謝這位英雄的父親,他帶出了一個好兵。

在被部隊婉拒之後,李安甫沒有放棄。憑藉精湛的槍技與豐富的文化知識,李安甫成為了司號兵。

02二、

「那時候肖華將軍說我是一匹野馬,要好好教育,教育好了就是一匹好馬,教育不好就是一匹壞馬……」

每次想到肖華將軍,李安甫總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

「肖華將軍是1985年8月15日,在首都北京逝世的!」

這個日子李老是不會忘記的!

李老這一輩子一共刺殺了日本軍官和漢奸十二人。

「我曾經十一次死裡逃生,刺殺日本團級軍官2個,營級5個。」

對於自己的赫赫戰功,李老露出了孩子般自豪的笑容。

李老刺殺過駐樂陵第一任憲兵隊長茨谷五雄、第三任憲兵隊長小野田守、日軍教官川島谷川等。

最為驚險的一次,要數刺殺川島谷川了。

「我親眼目睹了川島谷川的罪行。他是一個日軍教官,在訓練時竟然拿活人當靶子練習刺殺,太殘忍了,我對他恨之入骨。」

短小的身高恰恰是李安甫的優點,他輕易的化妝成了一名學生。

一身學生裝的李安甫,朝著「偶遇」到的川島谷川禮貌的鞠了一躬。

「小孩子,大大的好。」

這位狡黠的日本軍官顯然被這個「小孩子」給騙了!

「砰!砰!」李安甫轉身向面前幾米的軍官,連開兩槍將其擊斃。

這位歹毒的日本軍官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03三、

如今的李老已經九十多歲了,遙想曾經的崢嶸歲月,李老還是可以清晰的娓娓道來。

圖為李安甫在親吻國旗

在養老院,李老也沒有閒著。他親自動手寫作,希望可以為後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從1983年李老離休到2019年,李老一直擔任紅色教育輔導員,他義務作出的報告已經超過了200場次了。

一次在參加央視的節目,主持人詢問李老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我們現在已經實現了小康社會,我就是高興!」

李老越老越「頑皮」啊!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李安甫,身高僅1米2,曾成功刺殺日軍軍事教官
    2018年,一位93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受邀參加了《美麗中國城》第二季節目錄製。這個老兵的個子不高,只有1米2,可他的事跡卻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個抗戰老兵名叫李安甫,出生於1925年,山東德州人。李安甫的形象和很多人印象中山東大漢的形象一點都不相符。李安甫個子不算高,且年輕時長相十分清秀。不過,李安甫自幼聰慧,且對武術這種強身健體的體育項目十分熱衷。九一八事變爆發時,李安甫的父親成為了抗日武裝隊伍中的一員。
  • 我以我血薦軒轅(外一篇) --致奧杯賽的青少年朋友
    此時組委會邀請我錄製一段視頻,為你們鼓勁加油。說心裡話,你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昨天。今天的賽事,讓我又想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如火如荼的青春歲月。撫昔追往,心緒難平,覺的還是給你們寫一封信對於作文,至今還是一臉困惑,一肚子茫然,儘管小學漢語拼音識字課後,就是作文課。然而,總感到一種前後未有的迷茫,文以載道,何謂之道?道在何方?
  • 酷酷的「我以我血薦軒轅」是魯迅寫的,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悽美嗎
    迎來人生的新挑戰,我總是把「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掛在嘴邊;遇到領導說我不按套路出牌,我隨口就懟上一句「從來如此,便對嗎」;覺得孤獨的時候,我念叨著「猛獸永遠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就連遇上熊孩子,我總忍不住說上一句「小時候不把他當人看,長大後他就做不了人」。是的,這些我們用在當今社會一點都不違和的句子,都出自魯迅之口。
  • 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一詩,其實和朱安有關,你看第一句寫的什麼!
    照片的背面題有一首七言絕句: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如今在很多不同版本的語文教科書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首詩,如滬教版和長春版。因「我以我血薦軒轅」一句帶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加上魯迅同年還發出了「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等具有強烈民族情結的愛國之音,所以很多人在解讀這首《自題小像》時,往往會認為「靈臺無計逃神矢」和「風雨如磐暗故園」也僅僅是抒發愛國之情。
  • 評《壯士出川》:以「血薦軒轅」澆歷史塊壘
    評《壯士出川》:以「血薦軒轅」澆歷史塊壘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把35集的《壯士出川》看下來,總體感覺正是如此,這是一部帶有強烈正名色彩的、充滿正氣的電視劇。這部四川廣播電視臺製作的電視劇,為抗戰史中「川軍」的悲涼與悲壯,書寫了一首盪氣迴腸的頌歌。它的敘事基調,有似於魯迅先生的《自題小像》 。
  • 詩詞大會考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56人錯,蒙曼的點評有水平
    頗有意思的是,在「去魯迅化」被不斷提及時,莫言、餘華、賈平凹、陳丹青、馬未都等文化名人,又多次在不同場合承認:魯迅是對我影響很大的作家。莫言先生甚至表示,如果能用平生所有小說,換一部《阿Q正傳》他是很願意的。其對魯迅的敬仰之情,可想而知。
  • 古詩賞析《向抗戰老兵致敬》作者/郭慶剛,賞析/殘陽如血
    薦賞 郭慶剛佳作 作品賞析區 賞析郭慶剛老師的古風《向抗戰老兵致敬》外三首 ——殘陽如血 《向抗戰老兵致敬》,自1931年的九.一八開始至1945年的八.一五為止,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
  • 「巨人」李安甫:13歲參軍,身高僅1.2米,多次成功刺殺日軍頭目
    例如抗戰老兵李安甫,身高不高,卻也是一位「巨人」。可以說,李安甫是一個能武能文的人。為他日後參軍報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七七事變」後,日軍侵略者加快了侵略步伐,在佔領區搶劫中國老百姓的財物,凌辱中國婦女,屠殺無辜老百姓。李安甫親眼目睹了小鬼子在中國境內無惡不作、燒殺劫虐的暴行,在父親的影響下,決定上戰場打小鬼子。1938年,五師政治部副主任兼三四三旅政治委員肖華奉組織命令,率軍進駐冀魯邊區。
  • 「巨人英雄」李安甫,身高只有1米2,卻刺殺多名日本高級軍官
    當初13歲的李安甫因為年齡原因被部隊拒之門外,不少人懷疑李安甫能否拿得動槍。由於李安甫讀了幾年書,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問題,最終憑著他頑強的毅力,終於加入了隊伍。 1939年組織成立武工隊,組織決定讓李安甫執行刺殺任務。在隊友的高度配合下,日本憲兵隊長、教官等高官都被李安甫悄無聲息地幹掉。
  • 92歲溫州抗戰老兵:岡村寧次從我身邊走過時低下了頭
    「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我再沒心思讀書了,一心想著參軍打仗。」潘庭槐說,那時的他還是一個瘦小少年,在溫州甌海中學讀初中。  聽說中央軍校十七期來溫州招考,潘庭槐一去就考上了。「可當時出了一件事,我母親去世了,我想先回家看看。等再回到學校時,軍校招考人員已經離開了。」  不過,軍校一走,又來了憲兵隊來招生。
  • 「我是川軍」劇情感動觀眾和抗日老兵
    「我是川軍」劇情感動觀眾和抗日老兵 11月21日晚7點半左右,家住南充市順慶區、97歲的王國鼎、95歲的楊海清、93歲的馮紹益、92歲的曹澤富4位老兵胸佩抗戰勝利紀念章、肩挎「抗戰老兵 民族脊梁」紅色綬帶,在共青團順慶區委怡然志願者的護送下
  • 【敬禮老兵】長沙抗戰老兵的春節,致敬最可愛的人!
    2017年將迎來建軍90周年、抗戰全面爆發80周年。我們用鏡頭尋訪抗戰老兵,給他們送上新春祝福,聽他們講述激情燃燒的烽火歲月,感受他們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  「我是1939年6月經過山西隰縣,延安的八路軍的一個辦事機構介紹我去,我走了三天,我熱情很高,就到了延安。到了延安以後,當時是黃華接的我,他說你這個小孩,14歲,個子又小,年歲又小,又沒有文化,你到邊區中學去。我說我不幹,我到延安,我就是要到抗大!我就據理力爭,我個子小,我就這樣子,你看我個子並不小。他說你這個小孩子好有雄心,那就這樣子吧。你不要到邊區中學,我和抗大商量一下。」
  •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我記得有本書裡說白刃戰其實就那麼一兩下,要麼捅死對方,要麼被對方挑死,電光石火瞬間的事,這也是大刀拼不過刺刀的原因,先不說大刀短,就說一刀往往劈不死對方,但對方一刺刀就能捅個對穿。這是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 「巨人英雄」李安甫,身高僅1米2,卻輕鬆暗殺多名日軍高級軍官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13歲的小英雄的故事,他就是李安甫。李安甫,1925年生,山東省樂陵市人。說起山東人,大家都普遍認為山東人很高大,但李安甫並不是,他只有1米2,那麼他為什麼能成為「巨人英雄」呢?看完你就知道他真的是當之無愧。
  • 「這堂課我要站著講!」97歲抗戰老兵走進東大,上了一堂特別的思政課
    當年報考軍校,我在報名表上就寫下了這句話。"12 月 4 日,由現代快報 + · ZAKER 南京主辦的 " 桐祭 · 守護和平 " 之特別思政課活動,第二站走進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97 歲抗戰老兵馮宗堯擔任主講人,與 100 多名健雄書院師生一起,追憶崢嶸歲月,暢談家國情懷。令人感動的是,這堂課老先生堅持要站著講。一個多小時的精彩講述,獲得了師生們的陣陣掌聲。
  • 他和10個抗戰老兵「爹媽」再相聚
    張大生是這些年來抗戰老兵相聚的鼎力支持者,他情系老兵,噓寒問暖,連續六年來都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滿足這些老兵的願望。  今年因受疫情影響,紀念館暫時閉館,張大生原打算帶著六名老人在紀念館外面面向國旗鞠躬致敬。後來,紀念館負責人了解情況後,把老兵請到紀念館,找來解說員,帶領他們展廳內參觀,回顧抗戰歲月。
  • 94歲高齡抗戰老兵:我那時候扛槍穿軍裝,為了不做亡國奴!今天你們是...
    94歲高齡抗戰老兵:我那時候扛槍穿軍裝,為了不做亡國奴!我那時候扛槍穿軍裝,為了不做亡國奴,今天你們是為了保衛祖國。」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在上海,很多地方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為讓戰士們銘記歷史、激勵鬥志,近日,武警上海總隊執勤三支隊官兵,特邀駐地94歲高齡的抗戰老兵時業學來到部隊,通過講述抗日故事、傳承抗戰精神,讓年輕的武警戰士們倍受鼓舞。
  • 成都 人民公園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活動 老兵向紀念碑默哀獻花
    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9月3日,在成都人民公園,來自四川各地的抗戰老兵,齊聚在這裡,舉行了抗戰勝利紀念活動。上午9點,抗戰老兵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來到了成都人民公園東門的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到達現場的老兵有近60人左右,據活動現場的志願者介紹,「前期通知到的老兵有48人,在活動中又現場來了一些老兵,他們主要是四川本地的抗戰老兵。」
  • 抗戰老兵講述被迫在日本做勞工經歷:每天挨打
    ,真是從心底裡感到溫暖,體現出國家對抗戰老兵的一種關懷。」「這些年,日子就這麼過來了,也沒有想過國家會給原國民黨抗戰老兵一些優撫政策,這次國家將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納入相應社會福利保障範圍,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優先照顧原國民黨抗戰老兵,這些政策的變化真是讓人心裡感到很溫暖。」  「原國民黨抗戰老兵在抗日戰場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活著的怕是也不多了,需要國家給予政策上的關懷。」魯堂鎖說,政策上的變化是一種社會進步,也是對抗戰老兵的一種認可和尊重。
  • 抗戰老兵張大生和他的10個「爹媽」-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
    這一次,張大生與健在的6位高齡老兵以及4位去世老人的遺像在竹溝革命紀念館拍了一張特殊的「全家福」。抗戰老兵再相聚,緬懷戰友寄深情4月4日,清明節。中國好人張大生是這些年抗戰老兵相聚的鼎力支持者。他情系老兵,噓寒問暖,連續6年都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滿足這些老兵團聚的願望。「今年因受疫情影響,竹溝革命紀念館暫時閉館。我們原打算帶著6位老人在紀念館外面向國旗鞠躬致敬,後被紀念館的負責人發現,把老兵們請到紀念館裡參觀,重溫那段烽火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