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央視記者含淚採訪中印邊境戰士 如今又讓人感動不已

2021-01-09 觀察者網

近日,央視一段多年前的視頻又火了。那些守衛在邊疆的最可愛的人,再次讓無數的人為之動容。

據觀察者網編輯查詢,這段視頻摘自於2011年《遠方的家》——《邊疆行》:讓邊疆告訴你——「走、轉、改」交流會。

當年4月底,央視《遠方的家》欄目啟動拍攝系列特別節目《邊疆行》。攝製組從廣西防城港出發,以順時針方向沿著中國陸路邊境行進,穿越廣西、雲南、西藏、新疆等9個省區,邊疆上處處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而邊疆處處也這群年輕人感動不已。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地區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由於環境惡劣,在記者的再三請求下,攝製組才被允許進入當地的丁嘎執勤點,對駐紮在那裡中國的邊防武警戰士進行了採訪。

來到海拔近5千米的執勤點,雖然記者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現實的體驗還是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

沒有房子,只有三頂軍用帳篷,是戰士們吃飯、睡覺和學習的地方。

7月份的盛夏,那白天最高溫度卻只有十度左右,到了晚上就會降到零度以下。

寒冷、缺氧,加上當時七八級的大風,讓記者不得不用「大喊大叫」的方式進行播報工作。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堅定的背影讓攝製組的所有成員為之震撼。

喜馬拉雅山的一個風口是這名戰士的哨位。

伴著大風呼嘯的聲音,記者喘著粗氣問:「不冷嗎?」,戰士紅著臉,平靜地回答:「不冷,我穿了棉衣」。

臉紅並不是因為害羞,而是因為阿里日曬風吹的環境,讓邊防戰士的皮膚受傷了,變成了我們俗稱的「高原紅」。

記者哽咽:「正是因為有像他們一樣的人守衛者我們祖國的邊關,謝謝你們」。

交流會上的觀眾也忍不住擦拭眼淚。

在這個執勤點,記者和戰士們吃飯聊天,希望更多地了解一些他們的生活。

然而短短一晚上的經歷卻讓她發現,那個站崗戰士帶來的震撼僅僅是一個開始。

相關焦點

  • 中印邊境戰爭,中國善待俘虜,我國唯一被俘戰士被印軍當肉盾!
    中印邊界以往經常會發生不同規模的對峙,有時還會出現兩國軍人之間的肢體衝突,但自中印邊境戰爭結束後,相關事件都和平解決了,很多時候事情沒有拿到媒體上去。不過,這消息源來自於印度軍方兩位不在現場的高級官員,真實性不詳!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裡,主要包括西段、中段和東段。
  • 中印邊境衝突印軍死亡升至20人!2020中印邊境肢體衝突事件始末...
    現在,外界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這一最新衝突是否會成為中印關係的轉折點?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事對中印雙方的挑戰很大,不可避免地將對兩國關係產生影響,如何妥善解決後續問題、將負面影響儘可能降到最低、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甚至失控,考驗著兩國的政治智慧。
  • 祖國給你榮耀:戰士在中印邊境立功,7000裡外的家鄉如此慶祝
    近日,班長看到了一段讓人感動的視頻:在一座小村莊裡,一群人敲鑼打鼓的走進一戶農院,人群中舉著一個醒目的大紅招牌「熱烈祝賀董明同志榮立三等功」,還有人舉著橫幅「一人立功,全家共榮」。頓時在不大的村莊裡成了大新聞,這是怎麼回事呢?
  • 中印邊境突發事件,一名邊防戰士意外被印軍扣留,但最終和平解決
    最近中印邊境問題在國際新聞上引發熱議,雙方進行了多次會談,但是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效,第七次中印軍長級會談雙方表示同意不再往邊境增兵,並且減少不必要的接觸,但是事實上,印度方面並沒有履行承諾,反而還有印度媒體時刻關注中國軍隊的動向,這樣的談判結果顯得十分無力。
  • 印防長接受質詢 再次指責「中國試圖改變中印邊境實控線現狀」
    他再次指責「中國試圖通過發起挑釁性軍事行動單方面改變中印邊境實控線現狀」,同時強調「印度希望能夠和平解決邊界問題」,但不迴避為「捍衛國家主權」而採取任何行動。《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辛格此次表態與他周二代表政府向議會所作聲明的內容基本一致。
  • 羅援將軍:祖國放心,中印邊境安好無恙
    最近,中印邊境的安危牽動著國人的心。印軍屢屢挑釁,氣焰囂張,我軍能頂得住嗎?最近,網上流傳一個視頻,解開了大家的懸念。5104高地大概位置短片一開始,見到約百名解放軍的戰士在一個山坡上,手持盾牌、棍棒不斷由下往上進攻,山頂有數十名印度軍人在抵擋。
  • 中印重兵壓境,加勒萬河谷成爭奪焦點!中印邊境衝突,會怎麼解決
    印度陸軍和外交部在新德裡時間星期二深夜證實,在中印邊境衝突事件中,印軍的死亡數字從此前一天的3人增加到了20人。(圖源:谷歌)這次事件發生在緊張局勢升級之後,為中印邊境地區至少45年來發生的第一次致命衝突。印度為何死亡20人?
  • 中印爆發衝突印軍3人死亡 2020中印邊境衝突最新消息 軍方回應中印...
    人民網北京6月16日電 據《解放軍報》法人微博消息,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就中印邊防人員位加勒萬河谷地區衝突對外發表聲明:6月15日晚,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印軍違背承諾,再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引發雙方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
  • ...外交部:中印邊境有關事態責任完全在印方_國際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華春瑩表示,中印作為鄰國和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保持良好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但同時也需要雙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中印邊境地區發生的有關事態是非曲直十分清楚,責任完全在印方。中方一貫嚴格遵守中印兩國籤署的協議協定,致力於通過談判協商解決邊界問題,致力於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同時中方維護中國領土主權的決心堅定不移。
  • 衛星照片曝光中印邊境帳篷對峙,印度簡易公路已經修到了實控線
    由於歷史遺留的複雜敏感問題,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1962年的邊境衝突也是在這兩段地區展開。近期,中印邊境西段先後發生了一系列的對峙事件,尤其是在加勒萬河谷和班公湖地區的對峙,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我們先來看看這次衝突的過程。
  • 中印邊境「武鬥」:論打群架,解放軍就沒怕過誰
    近期中印邊境班公湖發生衝突事件,據悉此次解放軍重傷1人,打傷並俘虜印軍72人。具體怎麼打的不清楚,因為信息有限,只能看到一段一群印軍圍毆我軍戰士和越野車的視頻。提到中印衝突,大家肯定會第一時間想起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在這場58年前的戰爭中,解放軍乾脆利落的殲滅印軍三個旅共7千多人,擊斃一名旅長,活捉兩名旅長。
  • 中印衝突最新消息!胡錫進發文:中印邊境衝突印軍死亡升至20人
    周三(6月17日)最新發微博稱,北京時間周二深夜,印度軍方表示,又有17名在加勒萬河谷肢體衝突中受傷的印度軍人由於暴露在零度以下的高海拔地區死亡,印度軍人的死亡人數從3名增加至20名。這件事引起印度輿論的強烈反響。
  • 中印邊境傳出重磅風聲!莫迪「搞事」動作不斷,中國早已有言在先
    據環球網12月18日報導,多家印媒指出,17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努拉格·斯裡瓦斯塔瓦提及中印邊境問題,他表示印度期待就所謂的「拉達克地區」問題和中國進行更多對話。同時,他還指出兩國將會繼續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來保持有效溝通,進一步增進對雙方立場的了解。
  • 毛澤東評價中印邊境反擊戰:這一仗,最少可維持中印10年的和平
    (圖 | 親歷過中印邊境反擊戰的老兵葉宏亮)02中印邊境衝突以及歷史遺留問題事實上,中印關係即使在「蜜月期」的時候,也做了不少的手腳。1951年,中國正在積極支援韓戰。沒想到,10月21日,印度又派出了70多人,由邊防警察組成一支巡邏隊,再次闖入了我國領土。這些人包圍了我方的陣地,搶走了邊防分隊的馬匹,還要求我國的邊防軍隊投降。在這期間,這夥人還對我軍開槍,將中國邊防巡邏隊的武清國給打死了。中國軍隊被迫進行反擊,將9名印軍殲滅,打傷了10多名印軍,俘虜了7人。這幾個事件發生之後,中國又對印度提出了抗議。
  • 中印邊境對峙今日或現重大轉機!兩軍代表將舉行中將級別高級會談
    據印度官方消息,中印兩軍代表6月6日將在兩國邊境西段舉行中將級別的高級會談。如果一切順利,雙方近來在邊境地區的緊張局面有望得以緩和。自雙方5月5日在中印邊境實控線西段發生對峙以來,歷時已滿一月。在新冠疫情及其影響仍在蔓延的當下,邊境局勢的緩和對雙方、尤其是印度來說,利遠大於弊。
  • 中印邊境爭端,中國噴火兵一往無前;用生命守衛祖國邊疆
    班公洛(如今稱斯潘古爾)地處中印邊界西段西藏阿里日土縣斯潘古爾湖西側地區,西側與印度實際控制區的拉達克相接。1962年自衛反擊戰打響前,這裡是入侵印軍的一處重要前進基地。在這裡,印軍修築了6處工事,其中有3處分布於山脊之間,可以藉此控制周邊地域。
  • 中印邊境上的中國水兵,一支駐守在祖國最西部的「西海艦隊」
    班公湖位於我國西藏日土縣與印控克什米爾邊境,這裡海拔4242米,東西長約160公裡,是有名的高山界湖。湖泊總面積604平方公裡,其中2/3部分在我國阿里境內,有1/3部分流向了克什米爾。有趣的是我國控制部分是淡水和半鹹水,這裡水草豐美,鳥類雲集。
  • 【中印邊境衝突最新消息!印媒:中印外長會晤在即 兩國通過外交熱線...
    【中印邊境衝突最新消息!印媒:中印外長會晤在即 兩國通過外交熱線緩和緊張局勢】據《印度快報》周三(9月9日)最新報導,在45年以來首次發生沿實控線開火的事件的第二天,新德裡和北京正在通過外交熱線以緩和中印外長會晤前的緊張局勢。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和中國外長王毅計劃在莫斯科舉行會晤。
  • 三軍特種部隊剛齊聚中印邊境,印度的「騷操作」能嚇唬誰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還表示,從邊境衝突的第一天開始,印度空軍的Garud特種部隊和印度陸軍的Para(傘兵)特種部隊就已經被部署到該地區。如今,印度三軍特種部隊剛齊聚中印邊境。自古以來,戰爭在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依靠軍隊的人數優勢,實現「以強擊弱」,即使進入熱兵器的現代戰爭時代,人數在很多情況下依然有決定戰爭勝負的意義。
  • 印度外長暗示中印邊境對峙談判可能需數年,稱「有些複雜問題需要...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金珊月】「第八輪中印軍長級會談尚無突破,新一輪會談時間遙遙無期,約5萬名印度士兵駐守在與中國對峙的邊界實控線沿線,而那裡冬天的極寒、強風、缺氧的氣候條件對每名士兵都是考驗」,《印度快報》3日在一篇報導中如此形容「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對峙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