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命運最多舛的皇帝,明末三大奇案均與其有關

2020-12-12 歷史飛凡觀

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所以後世漢人對明朝的歷史也比較關注,明朝的政治制度由早期的君主制慢慢向虛君實相的君主立憲制過渡,如果不是十六世紀小冰河時代的到來,明朝會發展成世界上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未可知。

明朝疆域圖

明朝一共歷十二世共十六帝,除了開國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外,一直到亡國之君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雖說這十五人都是出身在皇家,從小就是錦衣玉食,但是他們之中有些人的命運還是挺坎坷的。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他們有被叔叔謀朝篡位而不知所蹤的,有御駕親徵被蒙古人抓俘虜的,有被人復闢奪位死後被廢黜的,有被廢黜太子之位差點沒命要靠年長宮女保護的,有從小差點被人溺死的,有南徵北戰卻壯年落水得病而死的,有宅男在皇宮後花園划船落水而死的,更有城破自掛東南枝的,而其中最慘的,則要屬關聯明末三大奇案的明光宗朱常洛命運最為多舛。

崇禎皇帝

朱常洛是萬曆皇帝的長子,因為皇后無子,所以在「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大明皇室,朱常洛是「嫡長子繼承制」的第一人選,而且他的生母王恭妃不為萬曆皇帝所喜,所以造就了他謙遜懂事的性格,而這幾點恰好是內閣及文官們最喜歡的。

朱常洛

生母不得寵,說明將來沒有外戚擾亂朝政,雖然明朝時的外戚沒有像漢唐時期那麼囂張,但是畢竟是皇帝親戚,總是有一些特權的,縱然如明孝宗朱祐樘般好評如潮的皇帝,一樣有小舅子張鶴齡等人草菅人命。

皇長子朱常洛性格懦弱,顯然比萬曆皇帝寵妃之子朱常洵性格要好,因為受到萬曆寵愛,後來朱常洵就藩時,萬曆皇帝賞賜了他大量的財物和田地,所以在國本之爭時大臣們當然要力挺不受寵的朱常洛了。

張居正

就這樣其實也不能說朱常洛命運多舛,他生於萬曆十年,這一年萬曆皇帝的老師內閣首輔張居正去世,萬曆皇帝開始對其清算,將其全家籍沒充軍,就差沒開棺鞭屍,萬曆皇帝從那時開始真正掌握皇權,隨後萬曆寵愛鄭貴妃,欲立鄭貴妃為後,遭到大臣們的阻攔,後來又想立鄭妃之子朱常洵為太子,又被大臣們勸諫,於是明朝陷入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國本之爭」。

「國本之爭」與嘉靖時期的「大禮議」之爭差不多,看似簡單,其實都是皇帝與文官們就君權與相權進行鬥爭,偏偏嘉靖與萬曆還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兩位皇帝,這兩次黨爭嚴重的消耗了明朝的國力,比唐朝的「牛李黨爭」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後人說「明亡於萬曆」或者「明亡於嘉靖」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嘉靖皇帝

再說朱常洛,本來就不受寵,在宮中的日子過得非常寒磣,偏偏老頭子萬曆還在位時間超長,萬曆一共在位48年,要知道有一半以上的明朝皇帝都沒活到48歲。

在萬曆末年,有人持棍在皇宮之中襲擊了太子朱常洛,史稱「梃擊案」,外界紛紛將矛頭指向鄭貴妃,朱常洛作為受害者卻贏得了實際的好處,那就是文官集團與鄭貴妃集團的矛盾更深,福王基本上沒有朝中大臣支持。

萬曆48年七月,萬曆皇帝駕崩,太子朱常洛繼位,改元「泰昌」。

萬曆皇帝

朱常洛繼位以後,朝政基本掌握於文官之手,廢除了許多萬曆時期不利於官僚們的政策,比如礦監、礦稅等。

可惜好景不長,朱常洛驟登大寶,開始縱慾享樂,最後又服食煉丹之物暴斃,在位29天而亡,史稱「一月天子」與「紅丸案」。

由於朱常洛突然去世,其長子朱由校還沒有培養出自己的勢力,因而被太監與文官們爭搶,引出一番鬧劇式的「移宮案」。

天啟帝

朱常洛的突然去世造成了明朝政治上的地震,後來繼位的天啟帝又不為文官們所喜,天啟後來也落水得病而死了,文官們終於扶持上來了信任他們的信王朱由檢,而明朝也開始進入「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崇禎紀年。

相關焦點

  • 明代小說與明末三大思想家
    明代小說與明末三大思想家明代文學以小說達到的藝術成就最高,產生了大量的以歷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和短篇的話本、擬話本。到明朝終於實現了大篇幅作品的流行普及,長篇小說是其代表,名氣大的長篇小說有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施耐庵的《水滸傳》,明朝中後期吳承恩(1501年~1581年)的《西遊記》,這幾部小說都是長時間多人接替創作完成的,署名的作者只是成本的編撰者。明末的《金瓶梅》是我國文人獨立創作的第一部長篇白話小說。
  •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如果仔細看他們的名字,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383字,閱讀約3分鐘明朝延續了276年。明朝有16位皇帝。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皇帝中不乏奇葩。比如木匠皇帝、蟋蟀皇帝等,這些皇帝都是人們熟悉的,但到了明朝,這些皇帝造成了明朝的衰落。明太祖朱元璋要建立明朝肯定非常不容易,作為歷史上地位最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能力毋庸置疑。年輕時,朱元璋做了乞丐,後來又做了廟裡的和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在廟裡,朱元璋被他的同鄉唐鶴和常遇春拉進了起義軍。
  • 明末農民戰爭前的奇怪現象,揭開明朝滅亡的原因
    恰恰是明末農民戰爭前後,另一些奇特的現象,卻給出不同了思考。 明朝天啟七年時,《樓山堂集》記載,明朝學者吳應箕路過河南時,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那年的河南風調雨順,本該是家家戶戶種田忙的好時節,可河南真陽地區,那些堪稱「膏腴之業」的肥沃土地,竟然清一色都成了荒地。周圍四十裡全是「荒茅白草」。再一問更嚇一跳:真陽地區百分之九十的耕地,都是這麼荒著。河南其它地方呢?
  • 明朝的版圖到底有多大?國土最大值在明初,明末疆域發生很大變化
    版圖大的原因: 明朝的版圖能有這麼大完全是有原因的;在當時明朝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將近擁有八千萬人口,這個數字在現在看來不是很多,然而在當時整個世界才將近
  • 崇禎是個勤懇的皇帝,為何明朝還是在他手裡滅亡?
    ——《明史》記載 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命運的盡頭,這個當初在元末動蕩年代由平民成立的王朝,各代君王勵精圖治,大力發展生產經濟,卻逐漸走向衰敗。 明末後期,和漢末一樣,宦官勢力開始把持朝政,在明朝他們被稱為閹黨勢力。特別是明神宗之後,君王開始抑制不住閹黨的權利,他們獨攬大權,網羅親信,百姓大量土地被地主劣紳圈佔,苦不堪言。 大臣勢力被閹黨排擠,人人痛恨這股勢力,但是,除了皇帝,沒有人敢公然挑戰這股勢力,到了明末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在位時,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
  • 明朝最悲苦的皇帝,父親不待見,淪為皇帝與大臣博弈的工具
    要說明朝的皇帝啊,每一個都能成為一段傳奇,那些錯綜複雜的權力鬥爭,風雲詭變的局勢,為這些帝王增添了些許的「傳奇」色彩。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大明皇帝,可以說是大明最為悲苦的皇帝,出身不高;父親不待見;淪為皇帝與大臣政治博弈的工具;苦熬三十多年終登帝位,在位二十九天卻暴斃於紅丸;兩個兒子不爭氣,最終大明亡了。他就是明光宗朱常洛(年號泰昌)。
  • 易中天:明朝皇帝是朝代之中差勁的皇帝,他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
    康熙劇照而朱棣,在文學上,重用明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縉,編纂《永樂大典》。在朝廷內設置內閣,為明朝後世200多年的國家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崇禎與溥儀都是末代皇帝,他們的身份都讓人同情,但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氣節,可謂是天壤之別,崇禎是君王社稷,崇禎是當了賣國賊,投靠了日本人,崇禎的後人大多被清王朝所殺,而溥儀作為清王室一直被優待,可以說,溥儀的命運比崇禎好多了,但是他身在福中不知福,叛國投敵,終歸人民所不齒。溥儀VS崇禎,再次完敗。
  • 明末是崇禎對不起百姓才招致明朝滅亡的嗎?
    明末是崇禎對不起百姓才招致明朝滅亡的嗎?歷史書上有這樣一則記載:李自成進軍西安的時候,當時已經是初冬季節,明朝守軍都只有單衣服。很多人認為政治腐敗是由於皇帝昏庸無能導致農民起義軍閥混戰最後國破家亡。明朝末年那段開門揖盜的歷史就完全把亡國的責任推到崇禎身上。可是這裡面有矛盾的地方,當時的大明皇帝也沒錢發放軍餉,軍人連冬裝都置辦不出來,崇禎堂堂皇帝坐擁天下,一年百姓的稅賦就用之不盡了為什麼日子會過得這麼慘,國庫的錢又用在了哪裡?
  • 明朝經歷多少皇帝?
    明朝,中國歷史上一個風雲詭譎的王朝。從太祖朱元璋立國的那天起,明朝註定就不會安生,因農民起義而生,也因農民起義而滅,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太祖朱元璋又是一個充滿傳奇的人物,下面出國留學網的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篇明朝歷代皇帝列表,來細數一下明朝的諸位皇帝們。
  • 明末七大名將:忠君愛國護明朝,誓不投敵戰疆場
    秦良玉是明末名將,也是中華民族史上少有的巾幗英雄。她是明末土司馬千乘的妻子,曾與丈夫一起為明朝鎮壓西南叛亂。馬千乘死後,秦良玉一生未嫁,先後參與了防禦後金進攻、鎮壓張獻忠起義等重要戰役。明朝滅亡後,她統帥一支親軍轉戰西南各地,響應南明朝廷。李自成與清朝多次招降不得,但也無法消滅她。70多歲高齡的秦良玉至死沒有忘記恢復明朝,最終鬱鬱而終,是中國女性愛國將領的典範,也是《明史》中唯一單獨立傳的女將軍。明末進士出身進士,但體格強壯,武藝超群,多次帶兵抵禦高顯像、李自成的攻擊。
  • 明朝皇帝簡介,有不少破了歷史記錄,你最喜歡哪一個呢
    朱元璋是開國帝王,經歷的戰爭最多治國也最辛苦,但他卻是明朝最高壽的帝王,也是子嗣最多的帝王。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朱元璋孫子,年號建文,1398年繼位,在位4年。在位期間主要功績有兩項:一是編撰了《永樂大典》,二是將都城遷往北京,開啟了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其實朱棣的廟號原本是明太宗,可是他的子孫嘉靖皇帝朱厚熜硬是給他改了廟號,為了給自己的親生父母正名,嘉靖皇帝耗時數年終於將自己的父母搬進了太廟,也因此將朱棣的廟號由太宗改為成祖,又一次開了歷史先河。
  • 明朝親王多嗎?真的不算多
    那麼,明朝的親王共有多少,為什麼說數量不算多呢?讓我們好好地算一下。洪武洪武皇帝是明朝皇帝中的生育冠軍,共生26子,其中長子朱標封為太子,26子朱楠早逝未分封外。其中,越,滕,梁,衛王均為無子國除到了明末,仁宗系親王流傳下來的有鄭王、襄王、荊王、淮王。存活率為50%,無嗣率為50%。宣德明宣宗共生二兒子,分別是長子朱祁鎮和次子郕王朱祁鈺。
  • 盤點明朝16帝的歷史冷知識
    明朝是漢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國祚276年,歷經16個皇帝。有天子守國門,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親的美稱。然而,明朝皇帝都是比較有個性,也是非常奇特的。今天我們來看看明朝16個皇帝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在講明朝16個皇帝之前,首先講一下明朝的皇帝和親王的一些有趣的冷知識。
  • 明朝軍隊有哪幾部分組成?
    此外,明朝正統時期開始使用募兵制度,開始和衛所制並存。明朝軍工業極其發達,神機營5000人的士兵中就裝備有霹靂炮一千挺,鳥槍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門,除此之外明軍還有鬼頭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裝備。跟宋朝不一樣,明朝在每代皇帝執政期間,都會發生大規模戰事,所以明朝的軍工業為了應付戰爭所生產出來的武器數量是十分可觀的。
  • 歷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老朱家只能排第3,第1名是你的姓嗎?
    在古代的「五姓七族」中發現,這些姓氏都是一個非常尊貴的姓氏,但是這些姓氏即使非常的尊貴,但是能夠在那個時候掌握大權成為皇帝的姓卻沒有入榜,那我們究竟是哪個姓氏出現在皇帝最多呢?一、劉氏,在百家姓中雖然劉姓的排名雖然不是第1位,但是這個姓氏卻出現了很多的皇帝,在整個歷史長河中足足有66位,他們主要分布在東漢、西漢、三國的蜀漢以及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和北漢等等,其中的著名皇帝有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以及劉備等等名人。
  • 明朝末年漢人的各派勢力為什麼全都失敗了?
    明朝末年,漢人真的很絕望,各派勢力全都失敗,最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被後金一鍋端。1.皇族。萬曆、天啟、崇禎三任皇帝全都很奇葩。萬曆算是非常有作為的一位君主,堪稱一代雄主。他在位期間打了「萬曆三大徵」:平定蒙古人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抗日援朝的朝鮮之役;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三大徵影響巨大,肅清了影響國家統一和國防安全的重大隱患。但晚年的萬曆皇帝忽視了遼東,最終造成努爾哈赤的崛起。萬曆一生的經歷和唐朝的唐玄宗很相似。
  • 明末「小冰河」到底多嚴重?大運河冰凍三尺,廣州連年暴雪
    一是我國近半個世紀以來天氣整體來看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二則是現代社會科技迅速發展,國家政府對天災這一塊的應對能力突飛猛進,面對各種災害均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算擋不了也能妥善處理後續問題。但是放在古代,人們面對天災只能逆來順受,再祈求老天爺開眼早點結束這場噩夢。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不上朝
    一切就緒之後皇帝鳴鞭駕到,贊禮官發出口令,百官轉身向皇帝叩頭。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以及派遣至外省任職官員名單。之後四品以上官員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必須做出必要的答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就是最好的證明。在他統治的前期,他也曾配合首輔張居正做出一系列改革。在《大明會典》中記載,萬曆十三年,京中乾旱缺雨,萬曆齋戒三天,徒步十裡去往天壇向天祈雨。這一切顯示了他治國濟世的決心和勇氣。
  • 明朝歷代皇帝聊天群,明太祖朱元璋該打誰
    如果歷史有假如,那麼假如明朝歷代皇帝齊聚一堂,明太祖朱元璋會對他們說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想我朱元璋一生,誅陳友諒,滅張士誠,北伐大元,建立明朝,廢宰相集皇權,興科舉,懲貪官。你們這些臭小子告訴我,為什麼我大明卻只有276年而已。孫兒你先說,今天我一定要找出那毀我大明江山的敗家子。
  • 明朝天啟皇帝為何傳位給弟弟崇禎,難道天啟皇帝沒有兒子嗎?
    有明一朝,一共存在過十六個皇帝。而在明朝後期,卻難出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明朝中後期的皇帝,看起來對很多事情都很擅長,但唯獨做皇帝卻沒啥興趣。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天啟皇帝朱由校,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木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