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不到不得已一般不打車。」65歲的鄒女士是杭州人,目前已退休,平時很少打車。「我們這個年紀,在杭州坐公交地鐵都是半價,再過幾年都可以免費了。」
鄒女士告訴記者,她打車要麼有急事趕時間,或陪著年事已高的父母看病,就在路邊攔車,她就認計程車。
她以前常陪90多歲的母親看病,對打車難記憶猶新,「醫院門口攔車的人很多,如果剛好碰到計程車交接班時間,根本打不到車。好幾次,我只能推著輪椅走幾公裡,把我媽媽推回家的。他們都說,滴滴叫車好了,於是我下了一個滴滴軟體,但一開始沒怎麼用,小輩哪個有空,幫忙叫一下,自己沒叫過。」
後來,她發現小輩幫忙叫車會定位不準,容易出現地點上的偏差,所以就學了一下用軟體叫車,「偶爾我也自己叫過幾次,感覺還不錯。但用得不太多,現在不用,可能又要學下才會叫了。」
叫網約車,多數都是子女幫叫好
「印象裡,我沒有載過自己用滴滴打車的老人,一般都是子女幫忙叫好坐車的,這種比較多。」滴滴司機王振告訴小時記者,老人去醫院的比較多,也有去西湖邊逛逛的。
他曾和老人聊起過這個問題,老人們表示,一來自己年紀大,眼睛看不清手機上的字,二來怎麼操作,不太會,所以要打網約車都是由子女代勞。
滴滴方面說,為方便老人出行,他們其實從2016年起陸續推出了「代叫車」、「關懷模式」、「親友代付」等功能。
目前,老年用戶可在滴滴出行APP設置中心打開「關懷模式」,進行一鍵發單。「關懷模式」支持大號字體顯示,簡化了發單流程,用戶可預先設置五個常用地址,直接叫車。
對於沒有網絡支付帳號的老年用戶,親屬朋友可通過「滴滴親親卡」綁定老人滴滴帳號並為其開通「親友代付」功能,老人在叫車時選擇「親友代付」,行程結束後帳單將直接通過親友免密支付完成支付。
對於沒有滴滴帳號的老人,親屬朋友可通過「滴滴代叫車」功能為老人叫車出行。親友下單時輸入老人手機號碼,司機將通過虛擬手機號碼與老人聯繫,確認其上車地點,將其送達目的地。
老人有長期打車需求,可以和司機結對
孫先生今年58歲,杭州人,家住筧橋街道。2015年孫先生生病了,經常要去醫院看病,需要打車。
「我用的是老年機,不是智慧型手機,所以不能用手機叫車。以前去醫院要麼路邊招手叫車,要麼幾個人幫忙抬上公交車。」孫先生告訴記者。
2018年,杭州出租汽車集團大眾公司的陳志飛第一次在醫院門口碰到了孫先生和他的母親,接上了他們。
從此,的哥陳志飛和這對母子結了對,孫先生出門每周就醫,陳志飛都會準時接送。
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是主流,「我不換,用車時直接給陳志飛打電話就會來接我們的。」孫先生說。
其實在杭州像陳志飛這樣的的哥的姐有不少,他們都是95128愛心車隊的,杭州出租汽車集團和諧公司的姐林小琴也是其中一員。
「在杭州,如果你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叫車,完全可以打95128叫車。」林曉琴說,她也有專門結對的老人,像87歲的陳奶奶,每周都會去杭州市紅會醫院做血透,都是由她負責接送的。除了去醫院,陳奶奶平時還要去女兒家、親戚家,也都會給她打電話接送。
「通過手機軟體叫計程車的都是年輕人,我沒有碰到過老人用手機軟體直接打計程車的。」林小琴告訴記者,60歲以上好多人就不太會用手機打車了,雖然他們有智慧型手機。
她說,前幾天就碰到一個奶奶,說想用手機軟體打車,但是要綁定什麼,「我跟她說,不會用的話就不要綁定了,平時要叫車就打95128這個號碼。」林曉琴說,她平時看到路邊有老人打車時,都會停下來,能載的肯定載,不能載的跟都會跟他們「安利」95128這個叫車號碼。
老人打車可撥打95128,一年已服務1600多人
95128愛心車隊究竟是個怎樣的存在?
在線上打車已成為人們出行較為普遍的情況下,對於行動不便,又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而言,出行成了他們生活中的難題。為解決這些困難群體的出行難題,2019年8月7日,杭州市交通局推出95128熱線電話,以預約結對與即時電召兩種形式進行線上打車,並聯合杭州各出租汽車企業愛心司機加盟,從基本上解決行動不便,又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看病和出行。
杭州95128愛心車隊共有675名司機參加,從去年8月7日組隊一年以來,累計為1600多位老人提供超過13000次的出行服務,與182位老人長期結對,服務對象的平均年齡在80歲以上,其中結對接送服務11844輛次,即時接送服務1556輛次。
95128優先服務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需固定往返醫院治病的病人、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子女不在身邊的孤寡老人,服務範圍在杭州主城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