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時總會聽老一輩人苦口婆心的勸告:臥床休息,不要走動;月子期間不要吃硬的東西,尤其不要生冷;也不要洗澡洗頭,否則冷氣入體,會掉根,得「月子病」。年幼的產婦若不聽,老人還會加一句「年幼的時候不聽勸告還不顯,等年老的月子病纏身,有你受的」,這句話就像緊箍咒,誰也不敢在一塊兒胡作妄為。
可是任性如我,在座月子的時候面對著我媽媽的種種嘮叨,提出了靈魂拷問「人家老外也沒有坐月子的習慣,而且剛出生不久,醫生就會用冰塊來陣痛,還會送冰可樂,他們怎麼就沒有月子病呢?」媽媽立刻跳了起來:「怎麼沒得,你沒看到外國女人多老,臉上還有那麼多斑,這全是不懂保養帶來的!」
生娃後吃冰淇淋,出去吹風,月子裡百無禁忌,甚至生娃後上班的外國人,到底能不能得「月子病」?有這樣的疑問,我特意查了一些資料,誰料真相倒讓人大吃一驚。
西方的人其實也坐月子。
事實上,西方人並非沒有月子,只是他們把生完娃後的一段時期稱為「產褥期」,也就是剛生完娃的42天。在此期間,她們還會注意減少勞力,讓自己多休息,同時注意身體衛生,經常洗澡保持傷口清潔。不過中國人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罷了。
而且外國人也常有鍛鍊的習慣,西方女性因為經常鍛鍊,身體比較強壯,順產後女性也沒有幾天可以逛街甚至上班,這也是不足為奇的。事實上,中國產婦順產後也可以下地走路,只是我們過于謹慎。
月子夜症本身是一個偽概念。
事實上,「月子病」本身就是一個假概念,產後身體本來就有一段療程,在這段療程中表現出的身體不適,國人統統都稱其為不守禁忌的「月子病」,太片面了。
月中身體不適,如頭痛、手腕痛等,在醫學上都是有原因的,並非不遵守禁忌才得的。朋友,月子期間總頭痛,被婆婆說夏天不需要吹空調,一家人紛紛責罵朋友太大意,說「月子病月子治」,只好等下次坐月子時再調。
可是朋友一點也不在意,她努力試圖排除各種可能導致頭痛的原因,後來想也許是睡眠不足造成的,因為寶寶總是在晚上醒來很多次。就讓寶爸晚上分擔一些類似給娃換尿不溼、衝奶粉的任務,自己睡一覺就好了,頭痛症狀就減輕了。
西方國家剛生完娃,會有這些症狀嗎?當然是有的。但是,絕不是因為沒有像中國人那樣坐月才會這樣。而對於有些人來說,西方女性產後不像中國女性那樣注重「月子保養」,從而早衰,身體老了很多毛病,也是毫無意義的。各國的老人都會有這樣一種病,多是由於長期的不良習慣,或是家族遺傳,怎能歸罪於生完娃那短短的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