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生鮮電商倒下!易果生鮮破產重組,60億打了水漂?

2020-12-19 騰訊網

「既生易,何生盒!」

對於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來說,盒馬生鮮就像是「臥龍」一樣的存在。

作為曾背靠阿里,叱吒一時的中國首家生鮮電商平臺易果生鮮,ta輝煌過:

易果生鮮曾先後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2017年8月,易果生鮮更是獲得天貓3億美元D輪融資,一時風光無二。

但是,創業從來都是九死一生,即便是生鮮電商開創者易果生鮮,也沒有例外!

雖說,YQ裡社區團購的興起,讓一度陷入倒閉潮的生鮮電商煥發出了新活力。然而就在各種生鮮平臺勢力卯足勁,意圖捲土重來的時候,這家成立15年、號稱拿下生鮮電商領域最大融資、曾獲得阿里系連續四輪領投的明星創業公司,可能要說再見了。

誰能料到輝煌過後,曾是資本寵兒的易果生鮮,最終還是走到了破產重組的地步,難免令人唏噓不已!

這是創投圈又一個令人唏噓的隕落案例:

10月13日,新加坡早報消息,易果生鮮、雲象供應鏈以及安鮮達在7月30日已經進入自願破產重組。

10月14日,《聯商網》從易果生鮮的多位前員工處得到消息,已證實易果生鮮進入破產重組。

想當年,易果生鮮作為國內首家生鮮電商,一度受到資本所追捧。如今時過境遷,易果生鮮最終還是沒能熬過「保質期」。

易果生鮮墜落的速度讓外界震驚:入局十五年的老玩家以敗北告終,這對於2020年最熱的風口——生鮮電商行業會是一個怎樣的打擊呢?

其實,放眼瘋狂燒錢的生鮮行業,你會發現易果生鮮的結局似乎早已註定!

生鮮電商有多難做?前赴後繼、屍橫遍野。

據不完全統計,2018-2019年倒閉的生鮮電商品牌有36家,較為知名的還有小象生鮮、呆蘿蔔等。如果算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中小企業,更是數不勝數。

「別低估生鮮的燒錢速度」是生鮮圈子中很多從業者的口頭禪,因為生鮮賽道跟其ta行業有著很大的區別。

生鮮賽道是一條比較長的賽道,而這場漫長戰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所謂零售死亡谷,指的是在連鎖零售開出很多店後,首先會產生管理和IT成本上升,而這會導致虧損和負現金流的出現。

這意味著,需要開出更多的店,體現出優勢來覆蓋管理成本。在找到共性的基礎上,總部要去上遊整合供應鏈來降低成本或研發新產品。只有從上遊擠出利潤或開發更高利潤的產品,這樣零售企業才算是走出了死亡谷。

在這條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誰最後剩下來,所謂「剩者為王」。

難道生鮮電商平臺跟生鮮有保質期一樣,不能積累沉澱嗎?

不然,其實易果生鮮,是倒在了黎明之前!

公開資料顯示,易果生鮮2005年成立於上海,致力於向都市中高端家庭提供生鮮食材,有著「中國首家生鮮電商」的名號。

易果生鮮曾先後獲得阿里、蘇寧、KKR投資等資本的青睞,前後7輪共獲得超59.3億元的融資,一度成為行業翹楚,堪稱行業獨角獸;

2005年,淘寶還成立沒多久,京東也處在舉步維艱的局面,這時在生鮮電商領域裡殺出了一個易果生鮮。

作為生鮮電商的試水者,也是國內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自然而然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在眾多的投資方裡面,阿里巴巴可以說是易果生鮮發展路上最重要的那一個:

2013年易果生鮮獲得阿里巴巴的數千萬美元A輪戰略投資;緊接著在2014年,阿里巴巴聯合雲鋒基金對易果生鮮進行B輪投資;而後在2016年易果生鮮再次獲得阿里巴巴領投的C輪投資;2017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對易果生鮮進行了3億美元的投資,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前前後後共領投了易果生鮮的四輪融資。

隨著資金的增加,易果與阿里之間的業務捆綁也越來越緊。

2013年,易果取得了天貓超市生鮮的運營權。D輪融資後,易果與天貓進一步融合,取得了天貓生鮮的獨家運營權。這也成為易果生鮮的重要轉折點,之後易果生鮮的訂單量增加了400%,阿里也解決了人貨場的流量問題。

2015年和2016年,易果還與天貓共同組建了冷鏈物流安鮮達,專注冷鏈物流;並向上遊布局了雲象供應鏈平臺,並開始向「具備供應鏈、冷鏈物流和生鮮大數據能力的綜合型平臺」轉型。

天眼查顯示,易果生鮮的運營主體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2月,註冊資本約361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張曄,據計算,阿里系持股超過38%。

易果成立之初,是一家向普通消費者提供新鮮食材的企業,隨著阿里的幾輪投資,易果逐漸從臺前走向了幕後。

從面向C端的生鮮電商,逐漸轉型為供應鏈企業,專注為包括盒馬、大潤發、餓了麼等阿里平臺提供生鮮供應鏈服務,也因此進一步加深了對阿里的依賴。

與阿里的深度捆綁,也使易果業績飆升。

易果集團聯合創始人金光磊曾透露,2017年易果集團GMV達100億,較2016財年披露的36億元增長178%,預計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

但與此同時,亮眼的成績單也來自對天貓超市高度的依賴。根據2017年的數據,易果生鮮的訂單有九成來自天貓超市。

易果生鮮的基因是平臺撮合生意,事實證明單純做撮合是行不通的。

生鮮電商不是簡單地把物流和信息流連接起來,而是要從上遊供應鏈貨的源頭做到集約化、統一化和標準化,生鮮產品的差異化更大,因此標準化的難度更高,但只有標準化才能提高運營和效率,而易果生鮮一直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隨著盒馬與易果生鮮的業務漸漸重疊,易果生鮮也開始被阿里邊緣化。

2018年,在盒馬接手阿里原先授予易果生鮮天貓超市的獨家運營權之後,易果生鮮開始了命運的轉折,慢慢逐漸從消費者視野裡「消失不見」。

易果生鮮倒下的根本原因在於其不做自營或者沒做好自營。

據悉,易果生鮮大多採取中心倉模式運營,也就是將產品從自家的倉庫,直接配送至最終客戶手中。而近年來,像盒馬這樣的前置倉配送模式,從社區輻射的3公裡範圍內為消費者送貨,在配送時間方面和成本方面都更有優勢,與阿里的基因也更契合。因此,易果生鮮在競爭中就自然地被擠佔了空間。

在失去了阿里巴巴的資金與業務支持後,難以自我造血的易果最終黯然退場。

從2018年底開始,易果生鮮就頻頻被曝出資金鍊斷裂、公司大規模裁員、旗下平臺暫停服務等傳聞。去年12月11日,易果生鮮旗下主打淨菜配送服務平臺——我廚官網和App早已暫停服務。

而且連年來,瘋狂燒錢擴張的易果生鮮也為其當初的瘋狂付出了代價——近60億元融資打了水漂,還背負了巨額債務!

天眼查數據顯示,該公司涉及到的訴訟近50件,其銀行帳戶及其子公司股權被查封或凍結,嚴重缺乏清償能力。根據易果生鮮提交的財務報告及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易果帳面總資產為34.3億元(含對外投資21.06億元),總負債為23億元,難以回收變現。

從獨角獸到沒落,易果生鮮的隕落引來一片唏噓。

有業內人士惋惜道:「今年疫情拯救了整個生鮮電商行業,很多生鮮平臺的銷量暴增數倍,而易果卻倒在了黎明前一刻,令人遺憾。」

當一個行業的鼻祖都以極其慘烈的方式轟然倒塌,這又意味著什麼呢?

對於傳統生鮮電商企業來說,易果生鮮的破產重組,給這個行業敲響了下注單一巨頭的警鐘,並且倒逼企業始終保持著對行業商業模式革新。

從易果生鮮的崩塌獲得了幾點體會,僅供大家參考:

1、當資本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資本是趨利的,企業發展不能單純依賴資本的力量,企業的發展最終還是要靠自己,修煉好內功才是根本。

2、銷售不能過度依賴單一渠道;

易果生鮮曾經90%訂單來自阿里,阿里改變了策略,易果生鮮還沒適應就潰敗了。

3、順勢而為,一味的燒錢,背離商業本質行不通;

主次業要分明。過多的對外投資無法及時變現,拖死自己。

4、再大的獨角獸,沒有了血液(現金)也會倒下;

多米諾骨牌一旦倒下,將沒有一個倖存者。易果的離去,意味著生鮮電商的新一輪洗牌開始。

易果生鮮能否順利重組存在諸多疑問,但可以肯定的是,生鮮電商已是頭部玩家的天下,留給易果生鮮的機會並不多了。

參考資料:

劉曠《易果生鮮:犧牲了自己,成就了盒馬鮮生?》、

南方都市報《易果生鮮敗退!留給果業人什麼樣的思考?》、

21Tech《阿里系棄子易果生鮮破產 CEO張曄稱已確定重組方》、

鈦媒體《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破產重組,成也阿里敗也阿里》、

中國企業家雜誌《燒掉近60億融資,還負債23億!易果生鮮破產「重組」還有救嗎》

相關焦點

  • 破產重整:易果生鮮從先驅變成先烈
    近日,易果生鮮CEO張曄在採訪中證實,該公司已經進入破產重整,目前正在重組過程中。目前已經有確定的重組方,但是,對於具體的細節他並未透露更多。 早在7月底,就已經有傳聞稱易果生鮮破產了,只不過,誰都不願意家醜被外揚而已。
  • 中國又一電商平臺倒下,阿里曾是最大股東
    中國又一電商平臺倒下,阿里曾是最大股東。對此大家怎麼看?聲明:文章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文|趣評互聯電商平臺三足鼎立國內的電商行業如火如荼,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勢均力敵,最終能夠在市場上立足電商平臺並不多,可以說局面已經漸漸穩定了,呈現了三足鼎立之勢。
  • 聯商周報:蔦屋書店大陸首店開業 易果生鮮破產重組
    聯商周報:本周零售圈(10.12-10.18),9月全國新開69個商業項目 創全年單月新高;盒馬入局火鍋市場,註冊「盒馬火鍋」商標;海南羅森五店同開,將陸續進駐三亞等地;全國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破產重組;淘寶年底退出臺灣 10月15日關閉下單功能;商場9月全國新開69個商業項目
  • 生鮮電商玩家兩極分化促行業洗牌,倖存者仍面臨考驗
    生鮮電商絕處逢生,社區團購成新風口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2020年疫情使得大量用戶湧進入鮮電商平臺,讓行走在困境邊緣的生鮮電商絕處逢生,生鮮電商迎來了發展契機。據藍鯨TMT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國內社區團購領域至少發生了11起融資,總額超20億美元。其中十薈團融資頻率最高,年內共獲4次融資;興盛優選則拿下單筆融資額最高的成績,雖只有兩輪融資,但累計額度為15億美元。
  • 易果生鮮欠債23億破產:殘酷廝殺中,每日優鮮憑什麼活了下來?
    生鮮之戰,從來都是前僕後繼,廝殺兇猛。 作為國內生鮮電商「鼻祖」,易果生鮮近日破產重組的消息,成為輿論焦點。 易果生鮮曾先後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
  • 2020年這些零售企業退出或破產了
    社區生鮮 小象生鮮關店、停止服務 呆蘿蔔、易果生鮮破產 2019年5月,鮮生友請宣布全部門店暫停營業;2019年11月,呆蘿蔔宣布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
  • 中國電影票房全球第一,易果生鮮破產重組|奇扒說1015
    奇點君點評:恆大入主以來,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掛~ 4 易果生鮮進入破產重組階段 10月14日,據媒體報導,多位易果生鮮前員工證實,易果生鮮已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包括母公司易果生鮮、子公司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在內的多家公司已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並開始遣散員工。
  • 生鮮電商的市場分析報告
    隨著「生鮮」在電商領域中熱度的持續升溫,多家生鮮電商企業得到資本投資,新的生鮮垂直電商平臺不斷湧現,但好景不長,很多初創型生鮮電商企業由於存在供應鏈,燒錢補貼等問題,面臨倒閉,被併購的局面。但與此同時,也湧現出了一定數量的「明星生鮮電商企業」。近兩年來,生鮮電商行業發展日趨合理性,融資事件數量相對較少,但融資金額較大,資本向頭部企業集中的特點愈發明顯。
  • 蒂姆·斯坦納引領生鮮電商消費潮流
    奧卡多(Ocado)是英國最大的線上生鮮雜貨零售商,公司總部位於倫敦。截至2019年末,奧卡多年銷售額達17億英鎊。蒂姆·斯坦納(Tim Steiner)是該公司執行長。奧卡多發展迅速,在其引領下,數位化生鮮供應系統如今在英國成為一股新的潮流。今年人們對於線上購物的需求量暴增,為了更好地應對大量訂單帶來的挑戰,奧卡多創新性地使用了無人駕駛送貨車、自動取貨機等。斯坦納在科技投資上非常慷慨,他認為技術是線上服務平臺的基礎,為此他斥資2億英鎊收購人工智慧公司來研發可以代替人來揀選和包裝的機器人採摘臂。
  • 2019生鮮電商行業盤點:5大關鍵詞帶你看清行業橫縱切面
    在這裡我們通過對這個行業的系統梳理和思考,總結出了5個關鍵詞,來呈現2019生鮮行業的基本面。垂直供應鏈2019年的生鮮行業可謂熱鬧異常,臨近年關,包括易果生鮮、呆蘿蔔、吉及鮮、妙生活、愛鮮蜂、我廚等在內的一大批生鮮電商,融資受阻、停運倒閉的消息接連而來,引發社會的極大關注。
  • 萬惡的生鮮電商,請問你給三農留下了什麼?
    編輯導讀:受2020年疫情影響,我國生鮮電商行業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各巨頭紛紛入局。風口之上的生鮮電商,還存在著哪些問題?本文作者從資本、產品、供應鏈和三農四個視角出發,圍繞生鮮電商展開了討論,與大家分享。
  • 生鮮電商來勢兇猛,菜市場是否真的消失
    &nbsp&nbsp&nbsp&nbsp生鮮電商來勢兇猛&nbsp&nbsp&nbsp&nbsp12月11日,京東集團表示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雙方將在數據、技術、倉儲和短鏈物流等領域開展緊密合作,更好地紮根於下沉市場。
  • 生鮮電商新模式林立,供應鏈能力能否成破局關鍵?
    文|莊帥在2019年一度瀕死的生鮮電商,意外地在2020年迎來了不一樣的開局。在疫情風險之下,生鮮電商順勢完成了消費者教育的布局。日常生活的停擺,帶來了「無接觸+線上」的生鮮電商爆發式增長。Fastdata極數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額達到1821.2億元,同比增長137.6%,已超過2019年全年。資本也聞風而至。
  • 永輝超市參股公司破產?負債8個億,融資到C輪生鮮巨頭怎麼倒了?
    還有網友感嘆,上蔬永輝已經融資至C輪,突然就樓塌了,這事說明做大消費也是會破產的。永輝超市發布的公告顯示,上蔬永輝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上海市第三級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上蔬永輝為永輝超市的參股公司,永輝超市持股比例為32.14%。
  • 京東進軍社區團購:2億美元求購生鮮電商平臺美家買菜
    劉強東出手,京東要收購這家公司  見習記者吳雨其近日,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計劃。京東社區團購預再添一名「大將」!生鮮供應鏈企業的轉型在2014年之前,從訂單密度上看,生鮮消費市場toB較多,toC的生鮮電商還難以成熟,因此,誕生了宋小菜、美菜網、唯捷城配、九曳供應鏈等生鮮供應鏈企業、B2B生鮮電商。
  • 生鮮電商線上線下互融共通
    據了解,京東到家在6月6日-6月14日期間的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138.8%;6月1日至6月14日,達達快送累計配送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了73.4%;盒馬鮮生的銷售額在1—3月高峰期同比增加3—4倍,目前平均增幅達到60%左右。「疫情給生鮮電商帶來發展機會,也帶來反思機會。」業內人士認為,新的快速增長期或將 迎來新一波的行業洗牌。
  • 線上生鮮雜貨零售商奧卡多:數位化生鮮供應系統在英國成新潮流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蒂姆·斯坦納引領生鮮電商消費潮流(網際網路大咖秀)薛 凝圖片來源於網絡截至2019年末,奧卡多年銷售額達17億英鎊。蒂姆·斯坦納(Tim Steiner)是該公司執行長。斯坦納曾就讀於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後做了8年債券交易員,在2000年與兩名同伴一起創立奧卡多。奧卡多發展迅速,在其引領下,數位化生鮮供應系統如今在英國成為一股新的潮流。
  • 萬億生鮮市場開始,中老年為何「拋棄」菜場轉入社區生鮮店?
    作者 l 黃小米 編輯 l Mico前言:疫情讓生鮮品牌們迎來了大量中老年消費者。在各生鮮電商平臺,用戶數規模和日活躍用戶數持續走高。這其中,中老年用戶在疫情期間成倍數增長。
  • 線下購物體驗PK線上配送到家:生鮮電商的路要咋走?
    田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中一家菜店是有自己的蔬菜基地,每天早上從基地進來新鮮的水果蔬菜,價格也非常便宜,現在下班都會路過這家菜店,就順道直接挑選自己想要購買的商品了。」「生鮮部分在實體銷售的體驗要比電商更好,而且價格上也有優勢。」
  • 2020電商公司死亡名單出爐!平均每3天死去一家,這個類目「屍體」最多
    比如服裝電商之所以死亡數量多,主要是因為其基數較大。服裝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幾乎沒有技術壁壘存在,同時又是國民剛需,再加上行業內沒有壟斷級別的巨頭存在,使得服裝的入局門檻較低,玩家自然就多了。當然,如果再進一步分析,會發現這些倒下的公司主要經營的多為B2C業務,也就是所謂的「中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