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蘇裡」號戰列艦建造時代背景,及其長達半個世紀的歷史過程

2021-01-15 近代船政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獲得制海權,各個海軍強國都設計了規模和火力更強大的戰列艦,主炮口徑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於戰列艦的建造和維護費用極其高昂,這種耗費高昂的軍備競賽在戰爭結束後顯然成為沉重的財政負擔。


各個海軍強國不乾落後,紛紛製造大口徑主炮的戰列艦,戰列艦噸位也是不斷增大。這就造成這些海軍強國沉重的財政壓力,如果任由這樣的軍備競賽進行下去,這些海軍強國的國力就會被拖垮,於是他們不得不考慮在不減弱國防力量的前提下,制定一個有這些國家共同籤署的海軍協議,來約束各個國家的戰列艦噸位以及主炮口徑。



上圖是密蘇裡號戰列艦


於是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期間,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五個海軍強國籤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限制主力艦的噸位(35,000噸)和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並規定美國、英國、日本、法國、義大利五國海軍的主力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總噸位比例為5.25:5.25:3.15:1.75:1.75。此外還規定了締約國航空母艦總噸位、標準排水量、以及火炮口徑。


20世紀30年代中期限制建造新戰列艦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期滿。1936年美國、英國、法國籤訂了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規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不得超過350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356毫米。由於日本、義大利未籤訂該條約,1938年6月美國、英國、法國將對戰列艦的限制條款修改為標準排水量增加到45000噸,火炮口徑增大到406毫米。


上圖是密蘇裡號戰列艦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是條約型戰艦中的大明星,擁有實力驚人的主炮,還有結實可靠的厚重裝甲,攻防能力最均衡。因其艦體短粗,所以有個萌萌的綽號「南胖」。但是美國海軍認為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已經不能應對其他國家新型戰列艦的挑戰,於是在倫敦海軍條約框架下,美國海軍為了應對其他國家新型戰列艦的挑戰,準備建造新型高速戰列艦。


1938年5月,美國海軍確定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後續的4.5萬噸級新型高速戰列艦的設計方案,也就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設計方案。美國海軍對之前建造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性能並不滿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



上圖是密蘇裡號戰列艦


在保持南達科他級防護水平的基礎上,衣阿華級戰列艦重點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機功率,衣阿華級的動力裝置的主機功率是當時輸出功率最大的艦船動力裝置,設計航速高達33節,是世界歷史上主機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戰列艦。其中密蘇裡號戰列艦就是衣阿華級戰列艦當中的一艘,同時也是同級別戰艦當中名氣最大的一艘。


1944年1月29日,密蘇裡號戰列艦建造完成,並進行了海試,所有設備運行正常。隨後全副武裝的密蘇裡號戰列艦正式宣布服役於美國太平洋艦隊。1945年1月13日,密蘇裡號戰列艦被編入快速航母特混編隊,並且成為旗艦。僅僅一個月後,該艦隊從烏利西出發,開始駛向日本。六天後,該艦隊對日本東京進行了轟炸。



上圖是密蘇裡號戰列艦


到了1945年,密蘇裡帶領快速航母特混艦隊前往衝繩群島,參加了衝繩群島之戰。衝繩群島是守衛日本本土,最後的一道防線。日軍在此戰中意識到自己的對手十分強大,便派出自己最強大的大和號戰列艦,帶領聯合艦隊剩餘戰艦全部出動,前往衝繩群島海域討伐密蘇裡號戰列艦帶領的快速航母特混艦隊。當時正在執行炮擊任務的密蘇裡號戰列艦收到此消息,便被調離衝繩群島戰場,準備截擊大和號戰列艦。


但是大和號戰列艦走到半路便被美軍航母發現,美軍憑藉著數量優勢十分巨大的艦載機群,向大和號戰列艦投放魚雷與炸彈。當時,日本所剩飛機不多,聯合艦隊沒有派出飛機進行護航,隨著一顆炸彈在大和號戰列艦的彈藥庫中爆炸,大和號戰列艦被炸成了兩截,永遠的沉在了海底。


上圖是密蘇裡號戰列艦


同年,密蘇裡號戰列艦在日本九州附近進行作戰,受到了大規模日本自殺式飛機的攻擊,密蘇裡號戰列艦利用副炮,防空炮向自殺式飛機進行攻擊,雖然彈幕密集,但是仍有一些飛機完成突破,擊中了密蘇裡號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受了輕傷。在1945年剩餘的日子裡,密蘇裡不斷對日本本土進行攻擊,對日本各種工業設施進行了轟炸破壞。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密蘇裡號戰列艦隨即停止攻擊,等候上級命令。8月29日,密蘇裡號戰列艦跟隨依阿華號戰列艦駛入東京灣。9月2日,受降儀式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軍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簽訂了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投降書,隨後上千架美國飛機從密蘇裡號戰列艦上空飛過。二戰中,密蘇裡號戰列艦共獲得了三枚戰鬥之星。


上圖是密蘇裡號戰列艦


1950年韓戰爆發,密蘇裡號戰列艦前往朝鮮,掩護美軍在興南執行撤退。韓戰以後,密蘇裡號戰列艦不在執行巡航任務,領著五枚戰鬥之星退役,被封存在港口。


20世紀80年代,密蘇裡號戰列艦進行了現代化的改裝,被裝上戰斧巡航飛彈,魚叉發射器和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1987年密蘇裡號戰列艦重新服役,並在兩伊戰爭期間,前往波斯灣,主要任務是協助保護科威特的油船免遭襲擊。


上圖是停靠在夏威夷珍珠港港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爆發,密蘇裡號戰列艦與威斯康星號戰列艦共同前往波斯灣進行海上封鎖。海灣戰爭以後,密蘇裡號戰列艦於1992年正式退役,被建設成了一個博物館,停靠在夏威夷群島的藍色海灣。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於1944年建造的第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舷號:BB-63),也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密蘇裡州為名的軍艦。該艦為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曾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和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
  • 一度聞名世界的超級戰艦 歷史意義不可估量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作為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最後一艘退出軍隊的戰列艦,這一艘不同凡響的密蘇裡號有著屬於它的輝煌和榮耀。這艘建造于于1944年的第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也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密蘇裡州為名的軍艦。在1945年9月2日,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本來就小有名氣的密蘇裡號,因為這歷史性的一刻而留名青史。密蘇裡號戰列艦全艦長達270.4米,艦體長寬比8.18:1,水線長寬比7.96:1,成為有史以來艦體最長的戰列艦。
  • 拼酷新品諜報:P096-S 密蘇裡號戰列艦
    第一章 模型外觀   密蘇裡號戰列艦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它是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更是見證了二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並且被作為戰後博物館供遊客參觀。    真實的密蘇裡號艦長達到270.4米,艦體長寬比8.18:1,水線長寬比7.96:1,是當時艦體最長的戰列艦。並且在保持南達科他級防護水平的基礎上重點提高航速,搭載更大功率的動力裝置,在平常狀態僅需4具鍋爐便可達到27節航速,全功率下航速高達33節!是歷史上主機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戰列艦。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見證這歷史一幕的美國軍艦,即著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於1944年建成,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4艘,舷號為BB-63。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強大的動力裝置。1944年6月11日,密蘇裡號戰列艦正式加入美國海軍大家庭,開始了長達近半世紀的服役經歷。雖然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尾聲。但在太平洋戰爭中,卻處於最激烈的階段。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日本在一戰之前就建造了「扶桑」級無畏艦,一戰開始後又建造了「伊勢」級無畏艦、「長門」級戰列艦等多款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充分借鑑了「日德蘭海戰」的經驗將其滿載排水量設計為了3.2萬噸、4座雙聯裝406毫米主炮最大射擊仰角高達30度,適合進行遠程火力打擊。
  • 衣阿華級戰列艦:我才是終極戰列艦之王,奈何只有跑龍套的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拘泥於艦隊決戰思想的日本海軍建造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大和級戰列艦,那麼,美國海軍能與之相抗衡的應該是戰爭末期服役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了。其實在二戰時,航母與飛機已是戰爭的主角,戰列艦幾乎已成跑龍套的配角,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時,美國對此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的大改造,重新煥發青春氣息,甚至還投入到90世紀初的海灣戰爭。
  • 美軍「不死老兵」——依阿華級戰列艦
    認真學過中學歷史課本的學生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日本代表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密蘇裡號戰艦也因此被大眾所知。密蘇裡號戰艦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依阿華級級戰列艦的第三艘,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艦體最長、功率最大、航速最高、退役最晚的一級戰列艦(日本生產的2艘大和級戰列艦在二戰中被擊沉
  • 軍事|超級戰艦密蘇裡號的傳奇生涯:密蘇裡號戰列艦的歷史航跡
    1992年3月31日,這艘負有盛名的密蘇裡號戰列艦正式退役,結束了它的服役生涯。 在密蘇裡號之後,美國再也沒有一艘戰列艦下水完工。因而,密蘇裡號便成為美國戰列艦發展史的收官之作,曾經輝煌一時的巨艦大炮時代由此落下帷幕,令人不勝唏噓。
  • 美國海軍紀念「密蘇裡」號服役75周年,該級艦如今哪國能造?
    2019年6月11日,美國海軍、美國郵政署在夏威夷珍珠港舉行「密蘇裡號戰列艦服役75周年紀念郵票」揭幕儀式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密蘇裡號是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三艘,該艦服役後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為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地點而非常出名。話說生的早不如生的巧,就是說的這位。密蘇裡號戰列艦:誰說老子沒戰績,日本投降靠我滴!大和號(Yamato, やまと)戰列艦是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人類歷史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日本軍部稱之為「超級戰列艦」。日本海軍在主力艦的數量方面無法同美國海軍抗衡,決心以單艦的威力來抵消對方在數量上的優勢。客觀上,以單艦指標來看,大和級在噸位、主炮口徑、裝甲、儲備浮力等指標上全面優於依阿華級,僅航速指標略差。
  • 他用樂高搭出密蘇裡號戰列艦 尺寸巨大還能站人
    他用樂高搭出密蘇裡號戰列艦 尺寸巨大還能站人2018-11-01 16:05出處/作者:遊民星空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說起密蘇裡號戰列艦,熟悉二戰的朋友肯定是相當的不陌生,作為二戰中的名艦知名度肯定是自不必說。
  • 歷史巨艦再現輝煌《大海戰3》衣阿華級戰列艦
    在漫長的海戰史中,總有一兩艘戰艦像不滅的恆星一樣閃爍著光芒,衣阿華級戰列艦就是這樣的海戰巨星。相信很多玩家都記得電影《超級戰艦》結局時擊毀外星戰艦美軍戰列艦吧,那就是衣阿華級戰艦的第三艘密蘇裡號。現在《大海戰3》將這艘威猛的戰艦重新搬上海戰舞臺,讓我們期待這艘歷史巨艦再現昔日的輝煌吧!
  • 《戰艦世界》1:700密蘇裡號戰列艦模型開箱
    【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開箱內容是空中網為《戰艦世界》國服推出的1:700的密蘇裡號戰艦模型禮盒。這套禮盒中的模型使用的是進口的日本田宮1:700的二戰密蘇裡戰艦模型板件,並配以吸塑材料製作海面組合而成。
  • 二戰後航母稱霸海洋,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淪為博物館!
    二戰中、後期航母作為制海利器的優勢逐漸發揮了出來,即便是「大和」級戰列艦這樣的巨獸也無法擋住艦載機的攻擊,從這時開始就註定了航母在未來海戰中的地位。日本投降之時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作為籤字的場地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這也是戰列艦最後的光輝時刻。
  • 《戰艦世界閃擊戰》傳奇戰列艦「密蘇裡」重裝上線
    由全球知名戰爭遊戲開發商Wargaming攜手愷英網絡傾力研發,網易獨家代理的《戰艦世界閃擊戰》傳奇戰列艦"密蘇裡"號本周重磅登陸,!史詩見證者,重返海戰場M系IX級戰列艦"密蘇裡"作為諸多戰艦中的佼佼者,齊一生頗具傳奇色彩。
  • 雷霆海戰十大戰列艦排名 你已擁有多少艘
    八、維內託級戰列艦 維託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是義大利建造的一種戰列艦。20世紀30年代法國針對德國的「袖珍戰列艦」開始建造新型敦刻爾克級戰列艦。 五、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建造了兩艘:北卡羅來納號(North Carolina BB55)、華盛頓號(Washington BB56)。
  • 美軍「密蘇裡」號戰列艦的最後一戰,差點被中國飛彈擊中
    就算經過改裝,依阿華級的綜合戰力並不能與渾身插滿飛彈的蘇俄巨艦比肩,卻使這些二戰老艦的服役生涯得到延續,從而趕上了冷戰時代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戰爭——海灣戰爭。 ■ 20世紀80年代完成現代化改裝的「密蘇裡」號戰列艦。
  • 消逝的巨獸 二戰時期十大戰列艦
    戰列艦是一種從19世紀末開始興起,並以海洋霸主的身份統治世界達半個多世紀的巨型水面艦艇。她們擁有威力巨大的巨型艦炮和堅實的裝甲,具有當時最為強大的火力和防護能力,同時也是人類製造出的結構最為龐大複雜、技術含量最高的武器系統之一。
  • 《戰艦》現代化改裝的「密蘇裡」號穿越二戰,能否單挑日本聯合艦隊?
    近日,有網友提出一個穿越架空問題:如果經過現代化改裝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回到二戰,能夠單挑日本海軍嗎?在具體討論之前,需要首先確定的是「密蘇裡」號戰列艦經過改裝後達到何種現代化程度?由於問題本身就是架空的,如果繼續將「密蘇裡」號設定為配備「宙斯盾」系統、渾身布滿垂髮的「武庫艦」,甚至打造成「宇宙戰艦」般的存在,那就太漫無邊際了,也失去了討論的意義。
  • 巨艦大炮時代王者,一次齊射能打沉一艘驅逐艦,戰列艦到底有多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海軍歷史已經從「巨艦大炮」主義過渡到海洋制空權爭奪時代。新的時代帶來了新的王者,而新王登基總是伴隨著老王的退位。作為上一個時代的王者——戰列艦至今還給我們留下許多迷惑等待解開。21世紀的今天,美國的核動力航母排水量在10-11萬噸左右。阿利伯克驅逐艦排水量在9000噸左右。而戰列艦呢?戰列艦之王大和號排水量超過了7萬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俄羅斯常規動力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排水量也不過6.5萬噸左右,大和號排水量比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還高!可見戰列艦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