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經脊柱外科門診及網絡平臺諮詢中,有好多患者會問「江醫生,我的腰椎間盤突出可以做保守治療嗎?有哪些保守治療的方法您可以給我們推薦嗎?」
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中,保守治療屬於一線治療,是不伴有顯著神經損害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據統計,保守治療的有效率高達80~90%。
保守治療在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中的作用毋庸置疑。那麼,患者發病以後具體可以做哪些保守治療呢?
我們結合文獻來簡單認識一下!
一、臥床休息
臥床休息一直被認為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的重要方法。
但2019年《The Spine Journal》發布的一篇基於循證醫學證據的系統回顧文章《Nonsurgical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radicular pain from lumbosacral disc herniation》(以下簡稱回顧文章)指出,儘管臥床休息在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疼痛時容易被採用,但臥床休息無助於提高療效,還延遲了重返工作和正常生活,建議維持日常活動。
提醒
急性期患者可以適當臥床,但不能絕對臥床,應該保持適當的活動。
二、藥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藥物治療中,非甾體類抗炎藥是治療腰背痛的一線藥物,可緩解患者慢性腰痛並改善功能狀態。
阿片類止痛藥可有效控制疼痛,糖皮質激素可短期緩解疼痛但不建議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能顯著減輕急性期疼痛、肌肉鬆弛劑適用於急性期和亞急性期患者,抗抑鬱藥可用於慢性疼痛的控制,這些藥物也經常被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且擁有明確效果。
但上述藥物的治療作用更多表現在對腰背痛的緩解,對坐骨神經痛的緩解或作用有限,或缺乏高級別證據。
提醒
藥物治療應該根據醫生制定的方案開展,不能盲目服用,一定要系統科學的服藥。
三、理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理療有很多選擇,比如熱療、腰椎牽引、電療等。通常來說,醫生一般建議患者首先進行熱療。
《回顧文章》明確指出「熱療可以明顯緩解疼痛,改善功能。」
此外,腰椎牽引能夠減輕疼痛和改善功能,是強烈推薦的治療方法。
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骨骼肌肉專業委員會制定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康復治療專家共識》(2017年)(以下簡稱康復共識)中認為針灸治療、超聲治療同樣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有一定作用。
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脊柱源性疼痛學組於2020年編寫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診療中國疼痛專家共識》(以下簡稱疼痛共識)中則指出,體外衝擊波、中低頻電療、高能量雷射治療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有一定的作用!
提醒
無論哪種理療方法最好在去正規醫院的相關科室,在醫生的指導下開展。
四、運動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急性期不宜運動,但《康復共識》指出,運動療法既可以預防腰痛的初次發生,也可以防止復發,建議在發病後3周沒有加重的病情平穩期可根據康復醫學專業人員的指導進行運動鍛鍊。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脊柱外科學組和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科康復學組於2020年合作編寫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診療指南》中則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個體化的核心肌群肌力訓練、方向特異性訓練、腰痛學校等。
《回顧文章》指出患者可以通過直腿抬高鍛鍊等鍛鍊方式改善改善4周後的疼痛評分,是強烈推薦的治療方法。
提醒
運動療法一定是基於醫生對患者的康複評定結果,按照運動處方正確執行。
五、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臨床經常使用的是硬膜外注射,也就是大眾熟知的「打封閉」。
《回顧文章》指出,硬膜外注射是簡便、侵入小、效果良好的的治療方法,能夠在短期內減輕疼痛改善症狀,是強烈推薦腰椎間盤突出保守治療方法!
《回顧文章》強調,經椎間孔硬膜外注射比經椎板間硬膜外注射效果確切;硬膜外注射時應用類固醇激素,並強烈建議使用非顆粒型類固醇激素(地塞米松)預防神經併發症!
除了硬膜外注射,介入治療還有經皮硬膜外神經成形術和脈衝射頻神經調節。其中,脈衝射頻神經調節能夠稍減輕疼痛和改善臨床症狀。
提醒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如果接受正規保守治療3~6個月症狀持續不緩解應該考慮手術,因為手術的最佳時間是24周內!
總結
1保守治療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首選和一線治療;
2保守治療有其適應症,並不適合所有患者;
3保守治療可以有多種選擇,但前提是明確診斷;
4保守治療應該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個體化選擇;
5保守治療應該在醫院的相關科室或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6正規保守治療不能控制病情時需酌情考慮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