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圓最美的月亮,在故鄉

2020-12-19 印象黃陂
文 | 朱興安 & 圖 | 網絡

一枚從唐詩宋詞裡

飄來的月亮

泊在故鄉

灑下千絲萬縷的柔情

幻化成遊子心中的亮色

讓人久久仰望

那就是故鄉最圓最美的月亮

——題記

我是在一個寂靜的秋夜,去陽臺上看我種的雛菊時,突然發現了,很多年前故鄉的那抹月光。

其實那抹月光在我臥室裡徘徊了許久,只是我一直以為,那是對面高樓某戶人家的白熾燈投射而來的光亮,我一抬頭看,才發現它來自飄在兩座高樓之間的那一輪皎潔迷人的月亮。

就在這伴著輕聲蟲鳴的涼風裡,在陣陣淡淡菊香裡,我靜靜地注視著那緩緩移動的月光,穿過陽臺上的窗紗,爬過那盆初開的雛菊,遊過鋁合金的窗欞,撫過臥室的衣櫥,床上的棉被。讓我驀然聽到小溪的水聲,好像還嗅到了泥土的芳香,聽到母親教我唱月亮童謠的細語聲……

哦,我的思緒,我的靈魂,回到了故鄉,正陶醉在故鄉上空泊著的那一輪明月,正陶醉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情畫意之中。

兒時的夏夜,一輪明月爬上樹稍,倒映在門前的水塘裡,時而起點微風,吹皺水面,月亮變成碎金散銀,風停下,它又靜靜地沉浸在水塘裡。

這時母親早就把竹床用涼水抹了又抹,讓竹床乾淨而又清涼。我們兄妹就把它抬到離門前不遠的塘埂上乘涼,我們或躺或坐。母親一邊拿著大蒲扇為我們驅蚊子、扇涼風,一邊教我們唱許多有關月亮的童謠:

「月亮走,我也走。我給月亮提笆簍。笆簍破,提菱角。菱角尖,杵上天。天又薄,織綾羅……」「月亮船,兩頭尖,中間坐著個嫦娥仙……」「月亮彎彎掛樹梢,好像一把小鐮刀……」唱了一首又一首。

我再仰望天空,突然發現月亮還跟我對望,好像隔壁的新大姐(方言,新娘子),又白又圓的笑臉,我快樂極了。伸著指頭指給母親看,母親說,這樣指不禮貌,月亮會生氣的,晚上睡著了,月亮就會來割你的耳朵。快跟我一起向月亮鞠躬作揖,還要說,月亮,小伢不曉事,原諒我吧!

於是在母親的陪同下,我向月亮虔誠地三鞠躬。為什麼母親要這樣呢?母親認為太陽和月亮包括藍天,都是養育我們的神,她要一代一代這樣教育下去,她不是在嚇唬小孩而迷信,而是要培養下一代人要有敬畏感,要善待自然罷了。

母親會講許多關於月亮的故事。她讓我們仔細看看月亮裡面有些什麼?我說有棵大樹,佔了大半邊月亮。她說是的,桂花樹。還有什麼?我說看不清。她說還有人,有個大男子漢叫吳剛,他正舉斧子砍樹造桂花酒哩。還有仙女嫦娥,在快樂地唱歌跳舞,上面還有好多大白兔在玩耍……

我一下子穿越到了月亮上,這個神秘的世界。對月亮更是好奇,非要她講嫦娥的故事不可。母親第一次講嫦娥追玉兔,追呀,追呀,不留心就追進了月亮……她後來還講了「吳剛去月宮」「吳剛釀酒」「玉兔下凡」「天狗吞月」等神話傳說,我至今記憶猶新。

我們在母親的薰陶下,把月亮敬為神,當作知己。認為月亮對我們有情有義,跟我最為親切,尤其趕夜路,它形影不離地與你作伴,就像母親一樣貼心貼肉的。

明月有情屬故鄉。更表現在中秋節。我們家鄉,對中秋和端午兩個節日的重視程度,僅次於春節。就中秋節而言,既慶團圓又賀豐收,更是一年的最佳氣候,怎麼不值得重視,怎麼不值得慶賀呢?

每年到中秋節,就是在我兒時那個艱苦年代,母親認為祖宗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節日,就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不能隨隨便便,一定要前傳後教,每年都要重視,要有儀式感。

儘管家裡生活不富裕,也要讓孩子有一個又一個的盼頭,讓孩子們知道中秋是個慶團圓,賀豐收的重要節日,這個節日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賞月,敬月亮神,吃月餅。要是她讀過書,她肯定要誦詩寫詩。

這就是母親的生活方式,我給它取名為「靜水微瀾」式,即讓平靜的生活,時而有點波瀾,有點浪漫,不要讓生活總是一潭死水。

在我兒時,月餅還是個稀罕物,不光要錢,還要糧票,這就讓母親為難。於是母親就用湯圓餅代替,每到中秋節來臨,我家就要浸糯米,舂糯米粉,做湯圓餅。湯圓餅怎麼做呢?那與做湯圓工序方法一樣,不過成湯圓之後就不同。

湯圓是下水煮,而湯圓餅,就把湯圓按扁,把鍋裡刷上油,再把扁湯圓放裡面兩面烤,餅烤熟了,二面金黃,漲鼓鼓的,再撒上白糖,那個香呀,甜呀,餈呀,實在誘人。中秋夜,月亮升起來了,母親的「月餅」已大功告成。儘管我們饞得口水直流,母親是不準誰先吃的。

母親解下圍裙,抹了抹頭髮,分派我們把小方桌,紡線椅,都搬到門前的月亮下,她把「月餅」用盤子裝好,每人打一小碗糖茶。敬月儀式開始了,在母親的指揮下,大家都站起來,畢恭畢敬地向月亮鞠三躬(也作揖),讓月亮神先賞「月餅」品茶。

禮畢後,大家再坐下來,賞月,吃餅,品茶。當時那種幸福,那種快樂,真是沒有準確的詞語來形容。而月亮這時也好像很懂人間的人情世故,更顯得明亮而皎潔,更露出甜甜的笑臉,盡情地揮灑著詩意,恬靜而幽美。

我們家鄉在那個年代中秋吃湯圓、吃炸粑比元宵節吃湯圓還要盛行。每到中秋,壪裡的幾乘「碓」(普通話發音為duì,黃陂音為dì)都忙不過來,形成了中秋吃湯圓的習俗,表現出鄉鄰們都有追求圓滿的願望。不過有的家庭不重視,賞月、敬月的儀式罷了。

母親年年指導我們中秋賞月,歲歲引導我們向月亮行禮,慎重地賞月吃月餅。這不僅僅是對月亮的崇拜,最重要的,我在上面也講過,她是為了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數,讓我們懂得中秋可融親情,承載鄉愁,陶冶情操。用現在的話說,也是一種文化自信。儘管她老人家不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但母親才是詩中人啊!

明月,是母性的。故鄉,也是母性的。因而離鄉背井之人,看到明月便會想到故鄉,想到故鄉便想到母親,一個「情」字,便會使三者緊緊地連在一起。所以說,「有情明月屬故鄉」。

唐代詩人李冶有一首詩《明月夜留別》:「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像這樣的感懷,每次離鄉別母時,我們大家不都曾有過嗎?

母親已走了近三十年,中秋的明月前少了一位虔誠的身影,而我們每年都多了一份傷心的思念。不知這份思念如何遙寄,只能學著母親的樣子望月、敬月,願中秋的月光也照進天國,讓我和母親同享一輪明月。

投稿&聯絡:admin@mulanguli.com

本文作者朱興安授權印象黃陂發布

關於作者朱興安,黃陂區蔡店中學退休教師,六十有五。為吾不得老年痴呆症,經常舞文弄墨,寫點新詩,寫點文章,向區內的文藝雜誌投投稿,除自我欣賞外,也想愉悅一下別人。近年寫了一些關於蔡店鄉土風情系列,比如《蔡店的米酒》《蔡店的肉糕》《蔡店的餈粑》等。

相關焦點

  • 今晚月色真美、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你被拍月亮大賽刷屏了嗎
    夜空中,雲彩邊,樹梢旁、高樓間、塔頂處……圓圓的月亮高懸,時而皓月當空,時而彩雲追月,賞月的人們紛紛拿出相機或手機,拍下中秋月的最美模樣,在微博、朋友圈等展開了一輪又一輪「曬月亮」比賽。 10月1日、2日連續兩天,上海的天氣都十分給力,不僅雲量不多,氣溫適宜,而且空氣品質良好,能見度佳,賞月條件很不錯。
  • 地理老師雷亞鳴: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天終於明白為什麼了!
    而月相的變化又是人們最容易看見的天象,因此,各國的曆法大都先有陰曆後有陽曆。但是,由於陰曆與回歸年無關,因此,就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協調,後來便逐漸被淘汰。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我國公曆和農曆轉化的結果,最晚中秋和最早中秋可以相差一個月。賞月有人認為一年中的中秋節時月亮離地球最近,所以我們看上去感覺最圓。事實並非如此。
  • 臘月的月亮最美,你看過幾回?
    有人說最美的月亮是秋天的月亮,大而圓,皎潔而明麗,金風玉露,人間同仰看,天涯共此時。有人說最美的月亮是春天的月亮,帶著朦朧的朝氣,帶著一切憧憬和希望。但是很少有人看冬天的月亮。就是因為戶外寒冷,年關多事,穿著笨重的人,有種種現實的困頓與忙碌,但實際上,臘月的月亮最美,因為它的光最清最聖潔。紅樓夢中,林黛玉有一句「冷月葬花魂」,但從來沒有人清楚,在秋天裡的林黛玉,為什麼會用這樣的一句話,彼時,是大觀園秋天的夜晚,她和史湘雲所見的無非是一池荷花。
  • 十年前的月亮,十年後圓
    題記:在我的記憶中,十年前的月亮就沒圓過。直到十年後的今天,我終於見到了又大又圓的月亮。十年後的月亮圓了,十前年的人早已不復當初的模樣。十年前的故事還在繼續,十年後的我在這裡,你在哪裡?你覺得物質的豐厚會帶來極大的富足,而精神上的匱乏才是最急需要拯救的。我至今都清楚的記得學生時代,初讀這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帶來的震撼。於是我一返回家便和先生商量要換個活法,換個人生。
  • 十五的月亮圓又圓 這些「超級月亮」你見過嗎?
    成都:今年最近最圓最亮的「超級月亮」如約而至  四川日報記者 李向雨 攝  這個特殊的天象發生在4月7日-8日的夜晚,是2020年度最近、最圓、最亮的滿月,是一般的滿月亮度的三倍。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 錯過再等17年,你拍了嗎?
  • 雪梨華星藝術團:歌曲《故鄉的月亮》
    雪梨華星藝術團:歌曲《故鄉的月亮》 2020年09月28日 17:25
  • 最圓最近的「超級月亮」今晚將出現!
    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約是38萬千米,但月亮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並不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月亮離地球最近的距離約36萬千米,最遠的距離約40萬千米。 當月亮距離我們近時,看到的月亮大一些,當月亮距離我們遠時,看到的月亮小一些。
  • 今年中秋月亮最圓的時間,請收好!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5時5分。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每逢農曆初一,我們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我們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圖源深圳晚報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
  • 今年元宵節「十五的月亮十六圓」!2月9日15時33分最圓
    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了解到,繼連續 3 年 " 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 後,今年有變化,是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最圓時刻出現在 2 月 9 日 15 時 33 分。為什麼有的是 " 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有的是 " 十六圓 " 甚至出現 " 十七圓 " 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胡方浩解釋稱,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時近時遠。
  • 外國月亮並不圓,央視最美女主持一心嫁老外,現50歲離婚帶娃生活
    那麼誰才是央視最美主持人呢?說道這裡就不得不提央視最美女主持人姜豐,同時也可以說是央視學歷最高的一位女主持人,當時姜豐亮相央視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不去當明星可惜了。姜豐生於山東濟南,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山東大學,一開始是選的經濟系,後來因為喜歡文學,然後轉入了山東大學中文系。
  •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天象今晚烏魯木齊上演
    月亮何時最圓?我們最常聽到的說法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是在庚子鼠年的農曆六月裡十五的月亮卻是「十四圓」最圓時刻就在今晚23時59分!月亮「降價」了!往年十六圓的今晚只要十四圓!100年只有6次!錯過再等17年!只要十四圓!只要十四圓!仰望蒼穹裡,招手邀圓月。
  • 夜讀丨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文丨季羨林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月亮總有什麼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麼「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我的故鄉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以後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呀。
  • 今年「朋友圈」最圓月亮是你的了~
    、最亮 位於正南方向 為了幫助大家「搶先」了解 拍攝最圓月亮的最佳位置 小荔搜羅了不同風格和格調的賞月拍攝地 想要在中秋節刷屏「最圓月亮」的街坊 趕緊將這份打卡C位記起來吧!
  • 中秋月亮這個時間最圓!今晚天空將現「鬼臉」,肉眼可見!
    天文專家表示, 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最圓時刻出現在 10 月 2 日 農曆八月十六凌晨 5 時 5 分。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這句詩是我見過最美的「白露」詩
    杜甫畫像說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句詩,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才對!猶記得每年的中秋月餅盒子上,都會出現這句詩的身影,但是大家知道這句詩的出處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那麼,可能就有小夥伴疑惑了:這首詩我知道,明明是杜甫寫了思念弟弟的詩,怎麼又扯上了題目的「最美白露詩」呢?其實這都是有跡可循的。我們先來說說白露,何為白露?
  • 月亮最美的唐詩
    唐詩中,寫明月的很多,但我認為把月亮寫得最美最多情的當屬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全詩共三十六行,有十五句是直接寫月亮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前一刻,你可能還在為月亮的破碎、寧靜的打破而惋惜,下一秒立即又給你以另一種更美的視覺衝擊,讓你的心也跟著那潮水而跌宕起伏。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春水粼粼,波光閃閃,那一輪皎皎孤月跟隨著春江之水漂向遠方。其實,它又何必孤孤零零地漂去呢?又有哪一個江面上沒有漂著一輪孤月呢!兩個月亮,兩種景象,兩種心情。
  •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為什麼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最近一則「十五的月亮十四圓」的新聞上了熱搜,很多主流媒體聲稱,在庚子鼠年的農曆六月裡,十五的月亮卻是「十四圓」,最圓時刻出現在8月3日23時59分。天文專家表示,「十五的月亮十四圓」這種現象比較罕見。21世紀這100年中,這種情況僅會出現6次。
  • 最美月亮|「超級月亮」照亮西昌邛海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百年僅出現6次的超級大月亮在當天晚上隆重登場。「怎麼還不出來?」「快看!快看!月亮要出來了!」雲層被月光勾勒出的光影瞬間讓觀景臺上的人們興奮了。
  •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心理,英語裡怎麼說?
    現在有些人完全是玻璃心,只要你一提國內的不足,他們就會跳出來,橫加指責,直接給你貼上「牧羊犬」的標籤,他們會諷刺你崇洋媚外,難道「外國的月亮就比較圓」?而且大部分人對這樣反擊的話感到特別的「解氣」。承認自己的不足就這麼難?
  • 我的世界:中秋玩家「秀」月亮,看誰的月亮更美、更圓!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在中秋節人們對於月亮有著特別的感情,它寄託著思念,帶給那遠在故鄉的家人,也象徵著情感,讓相思和惆悵隨風而去。 在《我的世界》也有月亮,雖說無法像現實世界那樣寄託情感,但是作為觀賞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