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奇遇,讓阿底峽尊者決定專修菩提心

2021-01-20 松吉多傑

《阿底峽尊者傳記》中記載,阿底峽尊者依止金洲上師回來以後,住在金剛座寺,當時尊者心中思惟:我現在已經依止諸位上師,該學的法都已經學到了,已親見諸多本尊,獲得了種種成就,能夠現量見到諸多密咒壇城,現在我應當專門一心安住,期望能迅速證悟圓滿正等覺的佛果。

當阿底峽尊者生起此念頭時,他的上師羅睺羅笈多金剛即以神通力降臨,囑咐他說:「僅僅見到本尊壇城、獲得相應成就及三摩地等,這都沒有達到究竟,仍然應當一門心思專注修持慈悲和菩提心,大悲心是成就菩薩的因,應當以此作為本尊,乃至世界未空之前,不斷地利益有情,修行正法……」

一日尊者在轉繞金剛座時,在繞道之處有許多泥塑的佛像,忽然一個泥像起立,問其他的泥像說:「想要迅速證悟正等正覺,應該修學什麼法?」其他的泥像回答說:「應修學菩提心。」又問:「菩提心怎麼修?」另一個回答說如此這般修持,然後講授了一種顯宗修持菩提心的方便法門。

尊者在一旁停駐,傾聽了二者的對話,並了知此法,之後阿底峽尊者自言自語說:「這兩個泥像是真正的佛陀化身,為了消除我的疑惑,令我下定決心,而並不是不懂道理才發問的。」

第二天阿底峽尊者又去轉繞金剛座,這時看到金剛座南方的上空中顯現兩個女童,相貌超勝於人身,和天女等同。其中一個女童問到:「想要迅速證悟正等正覺佛果,該學什麼法?」另一個回答說:「應當學修菩提心。」又問:「該如何修?」於是對方宣說了一種依靠密咒儀軌修持菩提心的善妙方便法門。

尊者在一旁傾聽,並如同滿瓶傾注另一空容器般圓滿獲得了此法。女童也不是不明白而發問的,阿底峽尊者認定她們就是度母和忿怒母的化現。

阿底峽尊者後來又去轉繞降魔窣都,也從兩個婦人那裡聽聞了菩提心法要,此二人乃是空行母的化現;尊者又在度母殿前遇到一老一幼兩婦人,就像前面一樣作問答;又在繞金剛座寺時,寺廟屋簷下的佛像也如是囑咐;在轉繞龍樹菩薩所建的金剛須彌時,象牙釋迦牟尼像等也囑咐他修持菩提心的法要。

諸如此類的事情尊者又遇到很多次。後來尊者終於生起決定:為了圓滿一切諸佛菩薩的意念,隨順一切上師的言教,成辦自他圓滿利樂,除了菩提心,再也沒有其他方法了,我從今以後當以大悲為本尊,修菩提心,再也不用修其他法。

他在金剛座寺阿彌陀佛殿內修大悲心時,大悲觀自在菩薩現身安慰他說:「善士,善哉善哉!你做了應該做的。三世一切諸佛的秘密藏,你已經了知了。」

整理自 | 菩提洲網站

相關焦點

  • 阿底峽尊者曾親見泥菩薩像在對話
    阿底峽師徒三尊 阿底峽大師(982—1054)原為孟加拉太子,後出家,先後隨一百多位當時的大師修學,甚至遠渡重洋到印尼蘇門答臘求法,成為印度當時最高長老之一。阿底峽大師與仲敦巴、雷貝喜饒師徒三人的組合,常見於西藏寺院的壁畫中,阿底峽 居中央位置,身穿袈裟,頭戴紅色智者冠,雙手當胸結說法印;其下方右邊是作居士裝束 的仲敦巴,左邊是穿袈裟的雷貝喜饒。阿底峽尊者曾親見泥菩薩像在對話有一次,阿底峽尊者正在菩提迦耶繞塔,親眼見到兩尊泥制的菩薩像正在對話。一尊泥像問:「學什麼法可以快速成佛呢?」
  • 度母小知識「度母知名狂粉: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
    十一世紀生於現代孟加拉地區的阿底峽大師,無疑是受度母照顧最重要的大師了!他不但親見度母,更與之常伴不離;其人生中許多重要決定,都是在親自詢問度母意見後才篤定。1) 舍俗出家阿底峽尊者本是一位王子,年少時,度母在他夢中示現,勸他不要被世俗的誘惑牽絆,解救眾生脫離輪迴才是他的使命。於是他放棄王位,出家為僧。2) 發菩提心 出家之後,他產生了一個疑問:「怎麼樣才能迅速成就佛道以利益眾生?」當這種想法生起時,度母先後化為美女、乞丐、老婦等形象告訴他:若要迅速成就佛道,首先必須發菩提心。
  • 海濤法師開示|《度母祈請文》阿底峽尊者親撰
    【度母祈請文——這個祈請文很短,你只要很虔誠的祈請,經常念,很多事情會迎刃而解】《 度母祈請文 》/阿底峽尊者造嗡頂禮解脫八難護佑母頂禮吉祥圓滿燦耀母頂禮三惡道門斷除母海濤法師開示:阿底峽尊者為了要從印度到印尼親近金洲法護大師,學發菩提心,帶了將近兩百個人坐了十三個月的船,這個過程很苦的,有野獸、有野人,有種種天氣變化,有毒蛇,那時候還有鱷魚,種種的災難。
  • 藏傳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傳奇的一生
    大約在1013年,阿底峽率領125名弟子乘船遠洋到金洲(今蘇門答臘)求法取經,航行13個月抵達目的地,參拜依止金洲(法稱)大師學法。金洲大師,學識淵博,名馳遠近,阿底峽對他極為崇敬,尊者與大師共同起居,學法達12年之久,主要修學彌勒至無著傳承之《現觀莊嚴論》教授、文殊至寂天傳承之《入菩薩行論》等經論,尤其獲得了圓滿無缺的菩提心教授。在此期間阿底峽赴錫蘭(今斯裡蘭卡)研習佛教顯密教法。
  • 阿底峽尊者:如果能夠利益藏地,壽命縮短又何妨
    因為當時西藏佛教非常混亂,在被朗達瑪毀滅七十多年之後剛剛恢復起來,真真假假分不清楚;所以,智慧光囑託他的外甥,無論如何一定要請來阿底峽尊者。菩提光回來之後立即尋找適合去印度迎請尊者的譯師,正好有一位從康區來的名叫拏措的譯師,他曾經去過印度,而且印度語講得非常好。
  • 阿底峽尊者埋骨之地,大隱於市的聶唐卓瑪拉康
    在兩個弘期中選擇代表性人物,前弘期的必然是寂護與蓮花生,後弘期則首推阿底峽(982~1054)。這三位都是從天竺北渡而來的大師,甚至可以這麼說,這三位代表著藏傳佛教的根基。阿底峽尊者唐卡(圖片來源於網絡)寂護和蓮師兩位,在佛教傳播的早期共同締造了藏傳佛教。而阿底峽則在滅佛後來到西藏,重塑了藏傳佛教。
  • 上師分享:阿底峽尊者教言
    阿底峽尊者說:悟無我是智者的最高境界,馴服自心是修戒的最高境界,為別人著想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時時觀察自己的心相是最好的教誨,悟諸法性空是破除煩惱的最好藥方,脫離世俗行為是最高的道行,煩惱減少是最好的修行成就,沒有貪心是最高的神通境界,無吝嗇心是最高舍度,溫柔平和是最高戒度
  • 阿底峽尊者臨別教言——欲求解脫的勇士心髓
    阿底峽尊者到阿里地區住了兩年,期間,以菩提光頭人為主的眾弟子,向尊者求得了很多的教授。尊者想回印度,準備起程的時候,菩提光頭人請求尊者再開示一些教言,尊者說:「有以前傳授的教言,就可以啦!」但菩提光頭人一再請求,於是尊者開示道:哎瑪吙!
  • 龍樹、阿底峽等4位大師告訴你,綠度母(聖多羅)有多殊勝?
    那爛陀 Nalanda二、月官生於六世紀的月官阿闍梨來自印度東方,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在梵語複雜的辭藻學和文學中頗有心得要注意的是,在這個時代聖多羅也已經被稱為綠多羅,在吉祥比丘尼的著作中提到:「補陀洛伽勝境中,綠色當字所出生」四、阿底峽十一世紀生於現代孟加拉地區的阿底峽大師,無疑是綠多羅法門最重要的大師了!
  • 藏傳佛教三傑,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
    其中藏語系佛教在本土化過程中歷經了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位代表性的關鍵人物,分別是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蓮花生和寂護等人在與苯教的鬥爭中提倡顯密雙運,奠定了吐蕃佛教的思想基礎,規定了藏傳佛教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阿底峽針對顯與密或止和觀,提出了修道的次第;宗喀巴集前人學說與各宗派觀點之大成,結束了幾百年以來的學術爭論,解決了止與觀,或觀與行之間的矛盾,建立了藏傳佛教的思想理論體系。
  • 自強不息:精進念誦與專修雜修|法門|菩薩|地藏菩薩|尊者_網易訂閱
    也普勸諸位師兄,若是專修地藏法,或者不專修,都可以發個大願,如誦一億遍的地藏聖號,或者誦千萬遍。若是經文,可以發願誦五千部、萬部等。  當你花了很多年,實現了一億遍的地藏聖號之持誦,你的心已然深深契入地藏菩薩之本願海中,達到甚深相應,很大程度上,會在醒著、睡眠中得到地藏菩薩的授記。  如菩薩告訴你,你今生離開娑婆世界後,將會往生哪裡,何時證果解脫。
  • 優波笈多尊者教化放開雙手,商人阿鳩留的奇遇,田文為子孫謀
    這時,他認為只有神通廣大的優波笈多尊者才能幫助他。於是,比丘不辭勞苦,跋山涉水,終於來到優波笈多尊者所住的寺廟。他見到優波笈多尊者後,虔敬的向尊者說:「尊貴的法師!不知能否請教一個問題?」優波笈多尊者對他說道:「遠道而來的比丘,有什麼問題就請說吧!」比丘見尊者態度十分謙和,就向他述說多年勤苦修行,卻始終沒有開悟的苦惱。
  • 阿底峽尊者:利養魔索猶如路石,絆腳應清除
  • 佛教:阿耨觀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其實,觀音在佛教歷史文化中具有三十三應身像,且每一尊皆有不同寓意,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其中之一的阿耨觀音:佛經中稱阿耨觀音「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阿耨〞是梵文,代表最高成就者。此偈示意人的心性貪,猶如大海無邊際,人性邪思,妄念比龍魚,諸鬼等更可怕。
  • 一拳178話下:原子武士gay裡gay氣,背心尊者挽回人氣
    既然更新了,就由阿柒帶大家一起看看吧,走著~原子武士gay裡gay氣本話中,被龍捲從地下救援出來的英雄們紛紛露臉。雖然兩人間只存在深厚的師徒情誼,但阿柒怎麼看都覺得怪!首先,尊者非常暖心,在其他S級都在喊打喊殺,看龍捲、驅動騎士追殺賽克斯的熱鬧時,只有尊者在救援弱小。在很多強者眼裡,普通人無足輕重,強者們只關心能不能擊敗怪人,自己的英雄座次是否可以更進一步;還有的強者甚至漠視弱小平民的性命,因此出手攻擊怪人時總是波及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