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定要斬殺馬謖?諸葛亮這一目的太狠了,令趙雲都心寒

2020-12-06 蜜罐先生

諸葛亮,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更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謀略家。諸葛亮原本深居於隱蔽之處,後被劉備的三次登門拜訪而打動並最終決定出山幫助劉備完成宏圖大業。諸葛亮跟隨劉備期間,鞠躬盡瘁,為劉備忙前顧後,成為劉備建功立業的一大功臣。

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不負先主所託,盡心盡力輔佐劉禪,為興復漢室嘔心瀝血,最終因病客死他鄉。諸葛亮一生做過無數令人拍手稱快的大事,當然也留下過很多謎點。例如,他曾下定決心要斬殺馬謖,這令眾人十分不解,今天我們便來聊聊這背後的玄機。

好的地理位置對於古代戰爭來說極其重要,因為其往往是大戰取得勝利的關鍵。在街亭一戰中,街亭便成了這場戰爭的要點,同時也是致命點,由於地勢十分重要,且易攻難守,所以諸葛亮在戰前再三告訴馬謖一定要守住這塊寶地,否則蜀軍便有全軍覆沒的可能。怎料敵軍實力不容小覷,再加上司馬懿、張郃等人親自指揮,馬謖最終大敗,失去了街亭。

事後,諸葛亮氣急敗壞,下定決心要斬殺馬謖,無論眾人如何相勸,諸葛亮絲都毫不動搖。最終,馬謖被斬,跟隨其出戰的張休、李盛等人也同樣受到牽連,諸葛亮甚至還罷免了劉備親自提拔的向朗,而作為殿後的趙雲也遭到了貶職,更重要的是,諸葛亮還親自上書要求將自己的丞相之職貶去。

諸葛亮連自己都不放過,他究竟為何要下如此狠心?其實背後真正的原因是諸葛亮打算整治朝廷上下的不正之風,但又怕引發異議,所以從自身開始做起,以此來讓眾人「閉嘴」。由此看來,諸葛亮為了漢朝真是煞費苦心啊!

相關焦點

  • 為啥一定要斬殺馬謖?諸葛亮真正的目的太狠了,令趙雲都害怕
    諸葛孔明一生運籌帷幄,為蜀漢江山的建立嘔心瀝血,但是諸葛亮也犯了許多大錯,失荊州,失街亭都和諸葛孔明有不小的干係,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更是廣為人知,但是諸葛亮斬馬謖的原因卻十分複雜。 馬謖的失誤
  • 為何一定要殺馬謖?其實諸葛亮還有個目的,讓趙雲都感到心寒
    而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裡,出於戰爭的需要,謀略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史書對於謀略的描寫,大多都較為淺顯和簡單,實際上,很多謀略都是錯綜複雜的,遠不像史書上簡簡單單的記載的那樣,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便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 諸葛亮為何執意要殺馬謖?他的目的不簡單,趙雲知道都後怕
    諸葛亮為何執意要殺馬謖?他的目的不簡單,趙雲知道都後怕 導語:三國時期蜀漢的創立可以說是所有勢力裡面最艱辛的一個,因為當時的諸侯都有身家背景,而劉備這邊只能白手起家,經過幾十年南徵北戰終於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漢。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同樣兵敗,為什麼馬謖被殺,而趙雲只是被降級
    所以如此算來趙雲的失誤並不比馬謖小太多,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諸葛亮在戰後總結的時候,才會說「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那麼同樣的失誤,為什麼馬謖被斬殺,趙雲卻只是被貶職呢?作為獨當一面的大將,他卻沒有未雨綢繆,這是失誤之二;再說幾乎沒有損失一事,當時魏軍本是倉促應戰,以退敵為目的,既然諸葛亮已經撤退,曹真也不必再追,否則的話,他能否安全撤退,實在難說。那麼為什麼趙雲的結局完全不同於馬謖呢?
  • 諸葛亮北伐,為何執意派遣馬謖守街亭,姜維和趙雲難道不夠格?
    可誰曾想還是馬謖失了街亭,導致這一次北伐的失敗。但在當時諸葛亮能夠動用的大將並非只有馬謖,比如說姜維和趙雲。但在最後為何執意派遣馬謖呢?其一,姜維剛剛投降歸順諸葛亮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一直講究謹小慎微,從來都不可能貿然出兵,也不可能不按常理出牌。
  • 守街亭很重要,為什麼諸葛亮不用趙雲,而是用沒有經驗的馬謖?
    諸葛亮守街亭,不用趙雲,魏延,姜維,而用沒帶兵經驗的馬謖,其實是當時諸葛亮覺得派以上三人都不合適,派馬謖有諸葛亮自己的想法。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趙雲,鄧芝作為疑兵,佔據箕谷,吸引了曹真的主力,諸葛亮才得以收復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也就是說趙雲在箕谷大戰曹真,沒有在諸葛亮身邊,《三國演義》裡趙雲在諸葛亮身邊,但三國演義是根據正史演義的,派趙雲守街亭就篡改歷史了,所以不能派趙雲守街亭。
  •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不讓趙雲、魏延鎮守街亭,而是讓口嗨的馬謖去?
    那麼街亭的地理位置如此的重要,諸葛亮為什麼要一定要派遣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去鎮守呢?要知道當時趙雲、魏延一直在軍中。那麼筆者以個人觀點來分析以下。首先來說,第一次北伐時間在建興六年(公元228年),這一年蜀國的人才數量已經陷入低谷,五虎上將先後或死於沙場或死於小人之手,現在只剩老將趙雲一人,在苦苦的支撐蜀國名將的人設。諸葛亮很明白一件事情,趙雲雖號稱常勝將軍,但是不得不說這時的趙雲已經老了,他的存在更多的是震懾而不是出擊。
  • 謊報軍情的李嚴只是廢為平民,為什麼諸葛亮一定要殺掉馬謖
    「揮淚斬馬謖」是三國中的名場面。諸葛亮因馬謖痛失街亭之後,不顧他人勸阻,揮淚處死了心腹愛將馬謖,並因戰敗自貶為右將軍。趙雲也因此次戰事失利被貶為鎮軍將軍。不少人都將此事當作諸葛亮處事公平的範例,實則不然。諸葛亮的確處事公允。
  • 街亭失守後,看重馬謖的諸葛亮,卻為何一定要殺了他?
    作為荊州集團的一員,馬謖跟隨劉備入蜀,後來當過綿竹成都令、越雋太守,越雋在今天川滇交界,當時是漢夷交接的一個地區,馬謖能在這裡當太守,應該說他是有能力的。就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關鍵時刻,諸葛亮力排眾議讓馬謖帶領大軍扼守戰略要地街亭,結果為魏國統帥張郃所大敗,導致原先一股銳氣的蜀漢大軍士氣重挫,無功而返。戰敗的馬謖最後被斬首示眾,《三國演義》中將這一幕寫成了精彩的「揮淚斬馬謖」。可憐的馬謖,名字登上《三國演義》目錄裡總就兩回合,前一回合打敗仗,後一回合就被斬了。
  • 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姜維趙雲去街亭而派馬謖去了?
    這個白眉說的是馬良,馬良是劉備稱帝之後封的第一個侍中,是劉備的近臣,因為馬良的才能深得劉備信任,而馬謖就是馬良的親弟弟。馬良戰死於夷陵之戰,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權,在諸葛亮南徵南中的戰役中,馬謖給諸葛亮出了很好策略,最終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建議,順利地平定了南中的叛亂。
  • 馬謖失街亭回來請罪,在缺少人才的情況下,諸葛亮為何還要斬馬謖
    (兵將失去聯繫)看來馬謖在戰敗後,自己首先逃跑,放下軍隊不管了,以至軍中失去了指揮,群龍無首,一潰而不可收拾了。正因為在這次戰役中有了馬謖作為主帥而自行脫逃的惡例,所以諸葛亮對趙雲和王平在失利後整軍而還的做法很表示讚賞。
  • 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姜維或者趙雲去守街亭,反而派馬謖去呢?
    於是,從建興四年(公元226年)春開始,諸葛亮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治戎講武 以俟大舉」。同年八月,孫權率軍伐魏,主要交戰區域為荊州的南郡與江夏郡,但是最終孫權敗退,此次伐魏,雷聲大雨點小。可是,雖說孫權伐魏失敗,但是在東線與中線,還是給曹魏製造了相當的壓力,這就給諸葛亮在西線伐魏,減輕了一些壓力,製造了一些機會。
  • 諸葛亮為何對趙雲之死慟哭,對張苞之死差點暈死呢
    諸葛亮就是一個非常熱門的人物,他在蜀漢後期主張北伐曹魏,以轉移國內矛盾。不過北伐過程中有兩員大將的去世讓諸葛亮傷心不已。一個是趙雲!趙雲並非戰死沙場,而是七十高齡病死了,另一個是張苞,戰死沙場。然而諸葛亮對兩人的死亡反應是不一樣的。對趙雲之死,諸葛亮慟哭!並且還感慨,先帝的五虎大將消亡殆盡。對張苞之死,諸葛亮是直接暈過去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 諸葛亮愛用趙雲,但為什麼一直不重用趙雲,因為諸葛亮有一個缺點
    ——歌德(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49,閱讀約2分鐘筆者在前文中寫道,長坂坡一戰是趙雲一生中最光榮的一戰。趙雲最終能夠逃脫,與曹操下令活捉他有很大關係。相信看過電視劇《三國演義》的讀者都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劉備請來諸葛亮後,諸葛亮起用趙雲,而不是關羽和張飛。舉幾個例子,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上南屏山頂的白鳳臺時,帶著趙雲。
  • 諸葛亮讓馬謖守街亭的十大理由!史上最全分析,速收藏
    如此兵家重地,諸葛亮當時為何沒有派軍中的宿將,趙雲,魏延,吳懿、馬岱等人去駐守呢?卻讓從來沒有獨自統軍經驗的馬謖去守街亭?我猜想原因如下:第一,馬謖是極為優秀的參謀人才。馬謖向諸葛亮獻過兩次載入史冊的經典謀略。一是諸葛亮南徵時,馬謖曾向諸葛亮的建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建興三年,亮徵南中,謖定攻心之計,亮深然之。——《三國志·蜀志·馬謖傳》由此引發七擒孟獲,傳為美談。
  • 此人是趙雲的師兄,有勇有謀,被諸葛亮斬殺,讓劉備嘆息不已
    三國中,亂世下,一些勇猛之士應時運而生,至今都被人們津津樂道,世人總是如此,對於有能力且品德高尚的的人總會抱有一種極高的敬佩之情,而這些武者中,有一人,人們提起他時,總會在讚嘆他能力的同時,又惋惜他的死亡,他是趙雲的師兄,有勇有謀,被劉備斬殺,讓人嘆息不已。
  • 《諸葛亮傳》(19)|諸葛亮誤用馬謖之謎
    而一旦在隴右四郡建立起鞏固的根據地之後,再打開門進攻,又能夠利用一南一北的兩條通道,對關中平原的敵軍主力形成居高臨下的凌厲攻勢。因此,只要拿下廣魏郡,就能做到攻守都能主動自如。反之,如果不能控制住這扇東大門,就會有嚴重的後顧之憂:只要曹魏關中方向的援軍通過陳倉狹道從東面殺過來,到時候馬超的前車之鑑,即腹背受敵、不戰而潰,就很可能在諸葛亮身上重演了。
  • 一出祁山,諸葛亮重用馬謖卻失守,可見劉備的識人之明
    馬謖和諸葛亮同屬荊襄人士,諸葛亮素來與馬良(馬謖的哥哥)十分親近。馬良在世時得到劉備重用擔任侍中一職,在夷陵之戰戰死江東。荊州當地素來有馬氏五常(馬家五兄弟)的坊間傳聞。諸葛亮與馬良私交甚好,馬氏五常的傳聞,馬謖素來喜愛談論兵法並且在徵服南中、降伏孟獲時提出良計、夷陵之戰後蜀漢人才匱乏。以上原因使得諸葛亮對馬謖喜愛、讚賞有加。
  • 參加北伐之後,五虎上將趙云為何突然身亡?與這兩個人脫不了關係
    從趙雲其時的做法能夠看出,雖然此刻的趙雲現已沒有當年七出七進的神威,可是他的勇略仍然不減當年。在蜀軍第一次北伐失利之後,悉數退回漢中,在戰事完畢之後也便是公元229年,趙雲在成都逝世。提到這裡讓人感到十分奇怪,趙雲在戰場之上基本上是沒有敵手,並且他的身體狀況也是十分精悍。但為何參與第一次北伐之後,便忽然身亡?這其間有什麼原因呢?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是馬謖丟了街亭,如果馬謖守住街亭結果如何
    戰爭都是有目的性的,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戰術安排來看,諸葛亮的目的是奪取隴西五郡。諸葛亮安排趙云為疑兵拖住曹真的關中軍團主力,以圍困上土邽魏軍和派出馬謖防守街亭,堵住曹魏從關中派往隴右五郡的所有援兵,諸葛亮親率蜀漢主力攻打隴西五郡則是第一次北伐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