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姜維或者趙雲去守街亭,反而派馬謖去呢?

2020-12-15 鮮花暢談歷史

(一)興復漢室 意圖大舉

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漢帝劉備駕崩於永安宮,諡號昭烈帝,葬於惠陵,五月,太子劉禪繼位,改元建興,蜀漢從此進入了劉後主時代。

同時,南中地區發生叛亂,丞相領益州牧諸葛亮因劉備駕崩,國內不穩,未便加以徵討,而是深耕巴蜀,恢復實力。

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六月至十二月,諸葛亮南徵南中,平定而還,並且派遣費禕東聯孫權,進一步鞏固蜀吳聯盟。

於是,從建興四年(公元226年)春開始,諸葛亮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治戎講武 以俟大舉」。同年八月,孫權率軍伐魏,主要交戰區域為荊州的南郡與江夏郡,但是最終孫權敗退,此次伐魏,雷聲大雨點小。

可是,雖說孫權伐魏失敗,但是在東線與中線,還是給曹魏製造了相當的壓力,這就給諸葛亮在西線伐魏,減輕了一些壓力,製造了一些機會。

因此,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春,諸葛亮親自率領眾將諸軍進駐漢中,很顯然,北伐,即將開始!

因為此刻,雲集在諸葛亮身邊的,都是當時蜀漢一等一的文武大才,大軍主帥以漢丞相領益州牧諸葛亮擔任。

文臣方面,則是以參軍向郎為首,帶領馬謖、楊儀、費禕等人,武將方面則以中領軍、鎮東將軍趙云為首,攜丞相司馬領涼州刺史鎮北將軍魏延、關中都督前將軍吳懿、後將軍劉琰、領軍吳班、平北將軍馬岱、將軍高翔、袁綝、陳式,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裨將軍王平等人,可以說,這絕對是當時蜀漢的豪華陣容了。

除此之外,北伐大軍約十萬人,其動員規模僅次於漢中爭奪戰與夷陵之戰,也是劉備駕崩以後,蜀漢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作戰。

就這樣,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諸葛亮正式率領大軍,北伐曹魏!

(二)兩路出擊 決戰祁山

此次北伐,大軍分為兩路,其中,諸葛亮親自統率眾將並約八萬大軍,直接前往祁山,目的是切斷隴右,進取關中。

一路以鎮東將軍趙云為主將,率領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大軍約兩萬作為疑兵,從漢中出發,前往箕谷,假意從斜谷出發,進取郿縣。

此後,諸葛亮率領大軍迅速發起進攻,由於曹魏隴右地區防備鬆懈,加之雍涼大都督曹真此刻並不在前線,使得當諸葛亮出兵此處之後,隴右地區大震,曹魏隴右地區的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全部選擇叛變曹魏,相應諸葛亮!

而此時,魏明帝曹睿緊急調派曹真都督關右諸軍前往箕谷一線對陣趙雲,另外,又調派左將軍張郃立刻率軍五萬,直奔祁山諸葛亮大營而去,因為在晚一步,隴右地區,就全部被諸葛亮收入囊中了!

除此之外,以司馬懿駐守宛城,都督荊豫諸軍事,而魏明帝曹睿更是行動迅速,同年二月十七日,便是親自趕到長安坐鎮,居中策應各方魏軍的行動!

而此時,歷史上著名的街亭之戰,即將爆發,因為,街亭是為聯結隴右諸郡與祁山大營的咽喉要道,一旦這裡失守,進不可得隴右諸郡,退則有後顧之憂,所以,選來選擇去,諸葛亮還是決定,在這裡阻擊張郃!

正如題主所問,諸葛亮為什麼不以趙雲或者姜維駐防街亭呢?因為此刻的趙雲身在箕谷,而此時的姜維還沒有投降諸葛亮,怎麼能任用他們兩人鎮守街亭呢?

故而,為了進一步培養自己的接班人,諸葛亮沒有選取關中都督吳懿、鎮北將軍魏延,而是將其交給了參軍馬謖,與此同時,高翔屯駐列柳城,從側後方掩護馬謖,但是結局我們都知道了。

馬謖「違亮節度」,被張郃打得大敗,幸虧有著裨將軍王平,才及時收攏了軍隊,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轉折點,便是街亭失守,此後,也就有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因為馬謖對於此次北伐的失敗,的確負有第一責任,但總之,當時就算是不選派馬謖鎮守街亭,換成是魏延與吳懿,恐怕結果也並不會輕鬆,因為,諸葛亮祁山大營的全軍不過八萬人上下。

而張郃所部便有騎兵五萬人,面對著這樣的兵力,任何一個人接到街亭防守的任務,恐怕都並不會輕鬆,當然了,這也只是小司徒的一家之言,敬請各位的指正。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姜維趙雲去街亭而派馬謖去了?
    這個白眉說的是馬良,馬良是劉備稱帝之後封的第一個侍中,是劉備的近臣,因為馬良的才能深得劉備信任,而馬謖就是馬良的親弟弟。馬良戰死於夷陵之戰,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權,在諸葛亮南徵南中的戰役中,馬謖給諸葛亮出了很好策略,最終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建議,順利地平定了南中的叛亂。
  • 守街亭很重要,為什麼諸葛亮不用趙雲,而是用沒有經驗的馬謖?
    諸葛亮守街亭,不用趙雲,魏延,姜維,而用沒帶兵經驗的馬謖,其實是當時諸葛亮覺得派以上三人都不合適,派馬謖有諸葛亮自己的想法。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趙雲,鄧芝作為疑兵,佔據箕谷,吸引了曹真的主力,諸葛亮才得以收復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也就是說趙雲在箕谷大戰曹真,沒有在諸葛亮身邊,《三國演義》裡趙雲在諸葛亮身邊,但三國演義是根據正史演義的,派趙雲守街亭就篡改歷史了,所以不能派趙雲守街亭。
  •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不讓趙雲、魏延鎮守街亭,而是讓口嗨的馬謖去?
    那麼街亭的地理位置如此的重要,諸葛亮為什麼要一定要派遣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去鎮守呢?要知道當時趙雲、魏延一直在軍中。那麼筆者以個人觀點來分析以下。諸葛亮有意培養馬謖01諸葛亮為什麼不派遣趙雲或者魏延甚至是姜維駐守街亭。
  • 諸葛亮讓一個幾乎沒有作戰經驗的馬謖去守街亭,是當時最好的決策
    這次守街亭其實是個簡單任務,不需要擊敗魏軍,只需要守住,給蜀軍主力爭取時間。既然任務簡單,其實王平去就可以了,加上馬謖,本意是讓這個參謀(未來的軍事接班人)到前線去歷練一下,同時也和中高級將領接觸接觸。這次的任務本應該是王平掛帥,馬謖是監軍,諸葛亮礙於某種考慮,讓馬謖掛了帥。
  • 《三國演義》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姜維戰張郃呢?
    張郃是曹魏的老將了,也是當年曹操麾下活得最久的大將,同時也是蜀漢最忌憚的曹魏大將,那麼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什麼不派文武雙全的姜維對付難纏的張郃呢?比如說街亭之戰要是姜維守的話,肯定不會像馬謖如此。但是,那時姜維剛剛加入蜀漢,連老母親都沒安排好(失街亭後才把姜維母親進入漢中《第九十五回》)。
  • 諸葛亮北伐,為何執意派遣馬謖守街亭,姜維和趙雲難道不夠格?
    可誰曾想還是馬謖失了街亭,導致這一次北伐的失敗。但在當時諸葛亮能夠動用的大將並非只有馬謖,比如說姜維和趙雲。但在最後為何執意派遣馬謖呢?其一,姜維剛剛投降歸順諸葛亮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一直講究謹小慎微,從來都不可能貿然出兵,也不可能不按常理出牌。
  • 諸葛亮手下大將很多,哪些人能夠守住街亭呢?唯有這四人可以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是大好局面,結果最後因為街亭的丟失,導致了全盤崩潰,只能從隴右撤軍,回到成都,第一次北伐也就這麼宣告失敗了。而失敗的罪魁禍首大家都知道,這個人就是諸葛亮的心腹愛將!那麼假如諸葛亮派其他人去守衛街亭,能守得住嗎?
  • 諸葛亮讓馬謖守街亭的十大理由!史上最全分析,速收藏
    因為曹魏不認為弱小的蜀漢,敢於主動進攻自己,將防禦的重心,放在東吳。所以,一下子就被打蒙了。當時投降的魏國軍官非常多,包括後來的天水幼麟姜伯約。街亭是街亭是扼守天水至長安的門戶,因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此兵家重地,諸葛亮當時為何沒有派軍中的宿將,趙雲,魏延,吳懿、馬岱等人去駐守呢?卻讓從來沒有獨自統軍經驗的馬謖去守街亭?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是馬謖丟了街亭,如果馬謖守住街亭結果如何
    戰爭都是有目的性的,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戰術安排來看,諸葛亮的目的是奪取隴西五郡。諸葛亮安排趙云為疑兵拖住曹真的關中軍團主力,以圍困上土邽魏軍和派出馬謖防守街亭,堵住曹魏從關中派往隴右五郡的所有援兵,諸葛亮親率蜀漢主力攻打隴西五郡則是第一次北伐的終極目標。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同樣兵敗,為什麼馬謖被殺,而趙雲只是被降級
    當時趙雲接到的任務是守箕谷,並佯攻魏國的郿縣,目的在於吸引魏軍主力。結果他對上了魏國名將曹真,很快就被擊敗了。這個時候,因為街亭已失,諸葛亮已經在退兵了,所以曹真沒有繼續追擊,但是如果街亭不失呢?曹真一定會繼續進攻的,因為過了箕谷,便是褒中和南鄭,是蜀軍運輸糧草的必經之路,就算曹真無法拿下,只要簡單的包圍,諸葛亮就得乖乖撤退。
  • 如果馬謖守住了街亭,那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能成功嗎?
    「揮淚斬馬謖」這個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估計大家都知道,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為了表示自己的信任,便特意將弟子(諸葛亮對他亦師亦友)馬謖放在了街亭。原因是街亭並非主戰場,但是又非常關鍵,因為守住街亭就能擋住曹魏增援主戰場的援軍。
  • 他智謀超越司馬懿諸葛亮,武力勝過趙雲,在演義中卻被寫成菜鳥
    ,如果說有人既有諸葛亮司馬懿的智謀,又具備與趙雲比肩的武力,他會是誰?有人肯定會想到蜀漢後期可以獨當一面的姜維,他雖然也有深謀遠慮之智,也有不同尋常的武力,但他的智慧是遠遠不及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單憑武功,也不見得是趙雲的對手。因此,姜維不會是我們要說的那個人。
  • 如果馬謖在街亭擋住了張郃,北伐能成功嗎?能否改變三國局勢
    但是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卻因馬謖的丟失街亭而功敗垂成。如果當時馬謖在街亭擋住了張郃,不讓街亭落入曹魏之手,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能成功嗎?三國的局勢是否會因此而發生改變?223年,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休養生息了幾年,等蜀漢的國內局勢穩定,國力恢復後,諸葛亮在228年,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
  • 三國901:王平協助馬謖守街亭,王平提出建議,馬謖卻聽不進去
    諸葛亮派馬謖、王平把守街亭,二人出帳點兵去了。諸葛亮想了一會,又派高翔領兵一萬,去守街亭東北的列柳城,倘若街亭危急,便可領兵接應。諸葛亮又想,高翔不是魏軍先鋒張郃的對手,要派一員大將,屯在街亭後面,以防萬一,便喚魏延率領本部人馬,到街亭後面屯紮。
  • 馬謖要是在街亭居高臨下全滅張郃,他的功勞有多大,北伐能否勝利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一面揚言要出斜谷道攻打郿縣,命趙雲、鄧芝率偏師為疑兵,駐守箕谷吸引魏軍。魏國果然上當,曹真親自統帥大軍去迎擊趙雲。諸葛亮趁機帶蜀軍主力出祁山,攻打守備空虛的隴右。此時魏國知道可能中了諸葛亮的圈套,不過趙雲的部隊在箕谷可以威脅長安,因此關中魏軍也不敢馬上去救援隴右。魏明帝曹叡於是親自坐鎮長安,同時命曹真攻擊趙雲,張郃則率魏軍一部經隴山道去隴右。而諸葛亮命馬謖去守隴山道的西口街亭,以阻擋張郃。
  • 馬謖痛失街亭,街亭又是現在的哪裡?位置為什麼如此重要
    街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其中一場戰事,發生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期間,同樣也是這次北伐戰爭中一場決定性戰事。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故意說自己要從斜谷取道攻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
  • 為啥一定要斬殺馬謖?諸葛亮真正的目的太狠了,令趙雲都害怕
    諸葛孔明一生運籌帷幄,為蜀漢江山的建立嘔心瀝血,但是諸葛亮也犯了許多大錯,失荊州,失街亭都和諸葛孔明有不小的干係,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更是廣為人知,但是諸葛亮斬馬謖的原因卻十分複雜。 馬謖的失誤
  • 街亭不輸,諸葛亮贏不了魏國?老玩家將《三國志11》用於馬謖
    公元諸葛亮首次出版祁山,以擊敗剛剛被新皇帝取代的魏國,具有強大的國力。當前線慢慢延伸到魏國地區時,他們來到了士兵們不得不戰鬥的街亭。結果,諸葛亮派他的愛將馬謖守衛街頭亭,結果,馬謖違反了諸葛亮的策略,為了佔領山頂,他甚至放棄了水源,最後,這座山被圍困,山上的水終於被切斷了。
  • 馬謖鎮守街亭時,效仿韓信之謀排兵布陣,為何卻會一敗塗地?
    馬謖失街亭,不僅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也給蜀軍北伐蒙上一層陰影,其實馬謖失街亭非常可惜,按理說他完全可以打勝仗的,擊敗張頜不是難事,而且仔細看馬謖在街亭的排兵布陣,完全符合古代名將用兵之道,因為當年韓信也是這樣操作的。
  • 馬謖失街亭回來請罪,在缺少人才的情況下,諸葛亮為何還要斬馬謖
    一種意見認為: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記載,馬謖被斬主要是因為「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張)鄰所破」。所謂「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就是違背了諸葛亮的指揮意見,自行其是,舉動不合適,因而招致了慘敗。那麼,馬謖究竟在哪些問題上沒有按照諸葛亮的意見去辦而「舉動失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