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痛失街亭,街亭又是現在的哪裡?位置為什麼如此重要

2020-12-22 騰訊網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街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其中一場戰事,發生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期間,同樣也是這次北伐戰爭中一場決定性戰事。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率軍攻打曹魏,故意說自己要從斜谷取道攻取郿縣,並派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魏國朝廷派遣了曹真前去防守郿縣;但諸葛亮實際上是親率蜀軍進攻祁山,浩浩蕩蕩地發動了第一次北伐。諸葛亮的北伐首先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瞬間歸降,消息傳來夠,魏國朝野震動,人人自危。曹叡更是親自前往長安督戰,同時,並派遣張郃前往西線戰場準備抵禦乘勢而來的諸葛亮的蜀國大軍。

在諸葛亮攻祁山時,眾人都希望能夠任用魏延、吳懿等人作為先鋒,諸葛亮也早有此意。但是耐不住馬謖的苦苦哀求、屢次請戰,諸葛亮最終任命了參軍馬謖領導諸軍,並於軍事重地-街亭防禦曹魏名將-張郃的進攻。臨行前,諸葛亮曾擔心馬謖,而對他細細囑託。但馬謖還是迷之自信,他並沒有聽從諸葛丞相的告誡,大張旗鼓的進駐還遠離水源,選擇登上南山據守而不是佔據山下的城鎮。他的禆將軍王平曾多番規勸,但馬謖都沒有接納。

於是在張郃到後,順勢包圍山上,又斷了山上馬謖軍的水源,然後發動總攻,大破馬謖軍,士卒四散、潰不成軍、兵敗如山倒。街亭失守。

馬謖失守街亭後,諸葛亮失去了重要據點,進不可攻,退不可守,已經沒有了再戰之力,只能遷西縣一千多戶人家撤往漢中。準備充分、雄赳赳氣昂昂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虎頭蛇尾的以失敗告終。

這一次戰役對蜀國和魏國都影響巨大,魏明帝曹叡在戰後曾評價說:

亮懷李熊愚勇之志,不思荊邯度德之戒,驅略吏民,盜利祁山。王師方振,膽破氣奪,馬謖、高祥,望旗奔敗。虎臣逐北,蹈屍涉血,亮也,小子。震驚朕師。猛銳踴躍,鹹思長驅。」並稱讚張郃說:「賊亮以巴蜀之眾,當虓虎之師。將軍被堅執銳,所向克定。

這也是他們贏了才這麼評價諸葛亮,要是他們失敗了指不定什麼樣子。由此也能看到馬謖究竟犯了什麼程度的滔天大錯。沒有失掉街亭,恐怕歷史就改寫了。

那麼,馬謖丟掉的街亭在現在的什麼地方呢?基本上學術界公認的結果是地處今秦安縣廳東北45公裡的隴城鎮一帶。

不過從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至今已經過了將近兩千年的滄海桑田、風雲變幻。在不斷地形變化中,昔日之街泉亭,泉在亭毀,古街亭遺址實難確定。

《後漢書.郡國志》載:「略陽縣有街泉亭,……即故縣」。

《太平寰宇記》記載:「街泉亭,俗名漢街城,即馬謖敗績處」。

《辭源》、《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均認為街亭在今甘肅天水秦安縣境。

據《秦安縣誌》記:

東北百裡曰高妙山,曰丹麻峪、故丹麻驛也。曰斷山,其山當略陽南北之衡,截然中起,不與眾山連屬,其下為連合川,即馬謖覆軍處。

連合川地處隴城、龍山二鎮之間。龍山原名斷山,原屬秦安縣管轄,清乾隆十四年知縣蔣允嫌其名不祥而改稱龍山,解放後劃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總之,街亭古戰場遺址,依史書記載和地形觀察,應在隴城與龍山之間的地域,但因年代久遠,確址尚待考證。所以只能大致的判斷街亭的位置在秦安縣廳東北四十五公裡的隴城鎮一帶。

其實關於街亭的位置,還有第二個說法。就是街亭古戰場現在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的街亭古鎮。但是這種可能性很小,麥積山並不在歷朝歷代的記載中與街亭一同出現,現在的街亭古鎮可能是為了開放旅遊景區為地區創收而傳播的。但是如果考慮到古代時的鎮子面積,這可能是位於街亭的邊緣處也說不定。

根據三個投降的郡的位置,也就是曹魏的南安(郡治在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北)、天水(郡治在今甘肅省甘谷縣南)、安定(郡治在今甘肅省鎮原縣南)的現在位置,差不多也能確定街亭的位置大致就在上面說到的秦安縣廳東北四十五公裡的隴城鎮一帶。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是馬謖丟了街亭,如果馬謖守住街亭結果如何
    所以因為馬謖在街亭的失敗,導致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敗,這是典型的因果關係,如果反過來說,馬謖成功地守住了街亭,那麼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能成功嗎? 隴西五郡分別是隴西郡、南安郡、天水郡、廣魏郡和安定郡,大概位置是今天的甘肅省的南部,包括今天的天水市、慶陽市、定西市、隴南市等地,與曹魏關中治所長安有800裡左右的路程,這裡算是曹魏除涼州外最靠西邊的領土了。
  • 馬謖失街亭後,真的被諸葛亮處死了嗎?別再被《三國演義》騙了
    馬謖因給予立功,把諸葛亮的再三叮囑拋之腦後,不聽副將王平勸告,擅自行動,結果街亭落入敵手。馬謖失街亭後,真的被諸葛亮處死了嗎?別再被《三國演義》騙了。 夷陵之戰慘敗,蜀國受到極大打擊,劉備在悔恨交加中病逝,諸葛亮肩負起前所未有的重擔。經過短短幾年休養生息,蜀國實力大增,是時候與曹魏算帳了,於是請求揮師北伐。
  • 馬謖失街亭回來請罪,在缺少人才的情況下,諸葛亮為何還要斬馬謖
    《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前半段《孔明揮淚斬馬謖》,說的是諸葛亮退回漢中,先喚王平人帳責問,王平述說了馬謖不聽勸阻,在山上紮營,失守街亭的經過。孔明喝退了王平,又喚馬謖人帳,馬謖自縛跪於帳前。諸葛亮數其失地陷城之罪,然後說:「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後,妝之家小,吾按月給與祿糧,汝不必掛心。」叱左右推出斬之。
  • 馬謖大意失街亭,他是怎麼死的,真是被丞相在軍門斬首的嗎
    馬謖是三國時候的一個小人物,但是他的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三國演義》裡面精彩的描寫讓我們想不記住這個人都難,說起他,映入腦海的就是他那紙上談兵的空談,和失去街亭之後從容自若唱一出空城計的諸葛亮,當然也有人說諸葛亮明知馬謖最愛紙上談兵但是仍然讓他去街亭本就是諸葛亮的失誤,今天我們不討論丞相的對錯
  • 馬謖鎮守街亭時,效仿韓信之謀排兵布陣,為何卻會一敗塗地?
    馬謖失街亭,不僅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也給蜀軍北伐蒙上一層陰影,其實馬謖失街亭非常可惜,按理說他完全可以打勝仗的,擊敗張頜不是難事,而且仔細看馬謖在街亭的排兵布陣,完全符合古代名將用兵之道,因為當年韓信也是這樣操作的。
  • 「地理」街亭之戰位在何處
    ,因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而家喻戶曉,街亭和赤壁同樣是著名的歷史地名,然而街亭的地理位置,古今學者眾說不一,疑而未決。在當地學者、全國諸葛亮學術研究會會員、天水三國文化研究會理事王文杰先生的講述下,記者眼前仿佛浮現出街亭三國古戰場濃重的硝煙,耳邊響起將士衝鋒陷陣的吶喊。「種種出土的兵器和地形地勢及相關資料印證,秦安縣隴城鎮所在的略陽川是古街亭的可能性最大,但各方面的研究專家還在爭議中,究竟街亭之戰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 街亭不輸,諸葛亮贏不了魏國?老玩家將《三國志11》用於馬謖
    當前線慢慢延伸到魏國地區時,他們來到了士兵們不得不戰鬥的街亭。結果,諸葛亮派他的愛將馬謖守衛街頭亭,結果,馬謖違反了諸葛亮的策略,為了佔領山頂,他甚至放棄了水源,最後,這座山被圍困,山上的水終於被切斷了。那麼所有的三國風扇必須有考慮過,如果街亭不失,蜀國成功咬掉這個核心要塞,諸葛亮的北伐計劃就可能完成了。
  • 如果馬謖守住了街亭,那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能成功嗎?
    「揮淚斬馬謖」這個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估計大家都知道,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為了表示自己的信任,便特意將弟子(諸葛亮對他亦師亦友)馬謖放在了街亭。原因是街亭並非主戰場,但是又非常關鍵,因為守住街亭就能擋住曹魏增援主戰場的援軍。
  • 如果馬謖在街亭居高臨下全滅張郃,他的地位會有多高?
    就如這個問題,還要假設馬謖擊敗張郃,還不如問問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一統天下,會不會取劉禪而代之來得更刺激。「如果」之前,請先去看看街亭的地形,這在當下並不難,百度一下街亭圖片,或者看看衛星拍的圖。雖然滄海桑田,可大部分地形變化終是以數萬年計的,街亭沒什麼地震洪水的突變,沒什麼大變。無論對歷史還是軍事感興趣,這點嚴謹的精神還是要的吧?
  • 倘若馬謖守住街亭,諸葛亮的北伐就能夠成功了嗎?
    可惜,最後馬謖壞事了,他丟掉了蜀軍的糧道街亭。諸葛亮沒辦法,只能放棄了所有的戰果,狼狽不堪撤回益州。後世人普遍認為,馬謖是罪人。因為倘若馬謖守住了街亭,諸葛亮就能夠發揮他的聰明才智,這樣一來北伐就能夠成功了。事實上,這種觀點實在是太書生氣了,對於戰爭的分析也太表面化了。它不像是在電腦上玩兒戰爭遊戲那樣,造出一堆坦克就可以碾壓對手。
  • 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姜維趙雲去街亭而派馬謖去了?
    這個白眉說的是馬良,馬良是劉備稱帝之後封的第一個侍中,是劉備的近臣,因為馬良的才能深得劉備信任,而馬謖就是馬良的親弟弟。馬良戰死於夷陵之戰,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權,在諸葛亮南徵南中的戰役中,馬謖給諸葛亮出了很好策略,最終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建議,順利地平定了南中的叛亂。
  • 別再笑話馬謖了!看看街亭的地形地貌,並沒那麼好守
    之後,雙方都瞄準了一個地方,就是號稱「進可攻關中,退可守隴西」的街亭。但結果,馬謖鎮守街亭失利,導致了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以失敗告終。很多人說街亭易守難攻,馬謖竟然沒有鎮守住,可以說是一個蠢材。諸葛亮也因此揮淚斬了馬謖。但事實上,看看街亭實際的地形地貌,你就會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街亭位於今甘肅天水秦安縣東北40公裡的隴城鎮,是寬約6公裡、長約十幾公裡的開闊地帶。
  • 原來他認為街亭之敗,主要怪諸葛亮
    【蜀漢街亭之敗究竟為什麼?陳壽說諸葛亮奇謀為短,可信嗎?】《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蜀漢時曾為觀閣令史,因為不願屈事於宦官黃皓,多次遭到貶黜。他頗崇仰丞相諸葛亮,認為其是「識治之良材,管、蕭之亞匹」;不過他又指出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 如果馬謖在街亭擋住了張郃,北伐能成功嗎?能否改變三國局勢
    但是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卻因馬謖的丟失街亭而功敗垂成。如果當時馬謖在街亭擋住了張郃,不讓街亭落入曹魏之手,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能成功嗎?三國的局勢是否會因此而發生改變?223年,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休養生息了幾年,等蜀漢的國內局勢穩定,國力恢復後,諸葛亮在228年,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
  • 諸葛亮為什麼不派姜維或者趙雲去守街亭,反而派馬謖去呢?
    文臣方面,則是以參軍向郎為首,帶領馬謖、楊儀、費禕等人,武將方面則以中領軍、鎮東將軍趙云為首,攜丞相司馬領涼州刺史鎮北將軍魏延、關中都督前將軍吳懿、後將軍劉琰、領軍吳班、平北將軍馬岱、將軍高翔、袁綝、陳式,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裨將軍王平等人,可以說,這絕對是當時蜀漢的豪華陣容了。
  • 馬謖要是在街亭居高臨下全滅張郃,他的功勞有多大,北伐能否勝利
    而諸葛亮命馬謖去守隴山道的西口街亭,以阻擋張郃。然而馬謖卻違背諸葛亮的部署,沒有據守城池,率軍上山。結果被張郃切斷水道。蜀軍缺水軍心慌亂,被張郃擊敗,街亭失守。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也因此失敗。很多人對諸葛亮派馬謖這樣沒有獨自領過兵的人去守街亭,卻不是魏延、吳懿等老將而感到不理解,不過其實想想也很正常。蜀軍出祁山以後,儘管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有人叛亂響應,但是堅守不降的城池也不在少數。隴西郡更是在太守遊楚的指揮下擊退了蜀軍的攻擊。
  • 諸葛亮讓一個幾乎沒有作戰經驗的馬謖去守街亭,是當時最好的決策
    既然任務簡單,其實王平去就可以了,加上馬謖,本意是讓這個參謀(未來的軍事接班人)到前線去歷練一下,同時也和中高級將領接觸接觸。這次的任務本應該是王平掛帥,馬謖是監軍,諸葛亮礙於某種考慮,讓馬謖掛了帥。萬萬沒想到,馬謖改變了既定方針,按照準備擊敗魏軍進行布陣。北伐以來,一直很順利,大家都有戰功入帳,馬謖不禁心癢難耐,準備也漏個臉。
  • 有圖有真相:三國街亭之戰發生在莊浪
    其中,與平涼有關的一場著名戰役,當屬街亭之戰。蜀將馬謖、王平等率軍駐守街亭,因戰術失當,被魏將張郃絕其水源,大敗馬謖於街亭。街亭失守,蜀軍主力潰敗,諸葛亮被迫上演「空城計」,揮淚斬馬謖,從此街亭名揚天下。史書《三國志》記載,街亭之戰發生於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只是一場規模不大的阻擊戰,因羅貫中先生的妙筆渲染,後世評書、戲劇的加工演繹,逐漸演變成了一場「著名戰役」。
  • 蜀漢只有一人能守街亭,可惜孔明不用,否則張郃將提前三年退休
    可是諸葛亮卻把這樣一個重要位置,讓給從未有過作戰經驗的馬謖來把守。馬謖臨出發時,諸葛亮讓他當道下寨,令曹魏人馬不得過,考慮馬謖的作戰經驗不足,還派王平作為副將監督馬謖。當馬謖到達街亭後卻下令在高處安營紮寨,所謂的登高而望,王平再三要求馬謖遵從軍師安排,馬謖不但不聽,還嘲笑王平:汝真女子之見。當張郃到達時對馬謖來了個圍而不攻,斷了山上的水源。蜀軍只能冒死突圍。
  • 街亭失守後,看重馬謖的諸葛亮,卻為何一定要殺了他?
    但有的人一直順風順水卻因為一次敗仗就從天堂跌落地獄,三國時的馬謖便是這樣的一位悲劇人物。少年英才馬謖可以說是諸葛亮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出身荊州名士家族,兄弟五人,並有才名。馬家長兄馬良與諸葛亮是稱兄道弟的朋友,對小自己十歲的馬謖,諸葛亮可是大哥帶小弟的模式,一直帶在身邊。《三國志》裡也說馬謖「才器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