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今天的廣西那裡,有個美麗聰明的女孩叫葉限,她從小父母雙亡,在繼母手下討生活。繼母疼愛自己的女兒,對葉限卻每天呼來喝去,逼她上山砍柴、下河洗衣。
偶然間,葉限在水潭裡抓到了一條金色的小魚,十分喜愛,就帶回家,偷偷養在一個小盆裡。小魚沒幾天就長得連大盆也裝不下,葉限只好把它放在池塘裡,每天省下食物餵它。這條魚很通人性,只要葉限過去,它就在岸邊等她,別的人無論誰去,都不露面。
這件事被繼母知道了,就把葉限打發到遠處去取水,自己穿上葉限的舊衣服,藏了把刀,去到池邊叫那條魚。魚剛一露頭,就被繼母殺了,繼母和女兒吃完鮮美的魚肉,把魚骨頭埋在了糞堆裡。
葉限回來發現魚沒了,就躲起來痛哭。正哭著,一個人從天而降,安慰葉限說:「別哭了。魚被你繼母殺了,魚骨頭埋在糞堆裡。你回去把魚骨取出來,藏到你臥室裡,以後需要什麼,只要向魚骨禱告就好了。」此人說完就消失不見,葉限回去照著一做,果然靈驗無比。從此,葉限需要什麼,就偷偷禱告魚骨,每次都如願以償。
不久,當地舉行盛大的節慶活動。繼母命令葉限在家守著,自己帶上親生女兒,高高興興地去參加活動了。葉限也想去,等繼母她們走遠了,就換上魚骨給她的翠羽織成的衣服,和一雙金色的鞋子,去到了大會上,和大家一起歡快地跳起舞來。
繼母生的女兒眼尖,看到了葉限,就拉著她媽問:「你看那個人,像不像姐姐?」繼母一看,也覺得像,但葉限哪來這麼華貴漂亮的衣服鞋子呢?半信半疑間,警覺的葉限發現不對,立刻往家趕,她走得太急,鞋子掉了一隻也沒顧上。
繼母娘兒倆也趕回家,一看,葉限一身破衣,正抱著院裡的果樹在打盹呢!怎麼看,也無法把她和舞會上那個光彩照人的姑娘聯繫起來,她們就也不去多想了。
葉限丟掉的那隻鞋子,被人撿到,賣去了臨近的一個海島國家——陀汗國,這個國家兵強馬壯。國王得了這隻奇異的金鞋,可是就算把全國的婦女都找來,也找不到一個穿上正合適的。
那隻鞋輕如羽毛,踩在石板路上也沒有一點聲音。國王懷疑這鞋來路不正,就把賣鞋的人抓起來嚴刑拷打,也同樣沒有答案。
國王不死心,就派人去發現這隻鞋子的地方,挨家挨戶搜尋合適的穿鞋者,最後找到了葉限,命她穿上一試,果然特別合腳。
葉限穿上翠羽衣裳和金鞋子,美貌驚若天人,國王一見傾心,了解了葉限的身世之後,就把她和魚骨一起帶了回去。葉限的繼母娘兒倆,被下令用飛石打死,當地人可憐她們,就偷偷把她們埋了,起名為懊女冢。
回到陀汗國,葉限被國王立為了王后。那個神奇的魚骨,引起了國王的貪念。第一年,國王祈求魚骨,想要多多的金銀財寶,魚骨給了國王大批的寶貝。第二年,國王再求,魚骨就沒反應了,以後也不再靈驗。
國王把求來的財寶和魚骨埋在海邊,打算等下次打仗時,取出來做軍資。不料一個晚上過去,埋寶貝和魚骨的地方就被海潮吞沒了,什麼也沒留下。
這故事就叫《葉限》,作者是唐代的八卦大王段成式,他出身於唐代的名門,是標準的豪門子弟,卻無比熱愛搜集各種段子和八卦,著有《酉陽雜俎》一書。葉限的故事,是段成式家中的僕人李士元所講,被段成式寫在了《酉陽雜俎》的續書《支諾皋》裡。
李士元是「邕州洞中人」,即現在的廣西南寧少數民族同胞,他記性好,時常給段成式講一些南方家鄉的奇聞異事。
從此記錄來看,最晚在唐代,葉限的故事就已完整地呈現。
故事幾個關鍵點:弱女受繼母欺凌,寵物被繼母殺害後留下殘骸,幫助女孩心想事成,女孩偷偷參加舞會,歸途中掉鞋子,國王尋找鞋子主人,還有女孩與國王成婚,都和《格林童話》裡的《灰姑娘》故事,幾乎完全相同。
但段成式是唐朝人,《支諾皋.葉限》的成書時間在公元9世紀;而《格林童話.灰姑娘》的成書時間,則最早在19世紀初,二者前後相差將近1000年。
著名的翻譯家楊憲益先生,也在其著作中考證出,葉限就是中國的「灰姑娘」。
故事的流傳有著各種方法和路徑,但從史料記載來看,《葉限》無疑是世界範圍內「灰姑娘」故事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