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 | 8號樓工作室 劉娜
同樣帶著「網紅」標籤的消費品創業者們如何看待「一杯咖啡」的故事?瑞幸咖啡曾以18個月IPO的速度創造紀錄,又在上市一年後接到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這為國潮新品牌的創業者們帶來了冷思考。
在「創投2020分享會」上,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直接提到了「一杯咖啡」,「做國潮新品牌最需要的是耐心,企業如果拔苗助長,就會在過程中會失去品質和企業文化。」
資本需要回報,品牌需要時間。曾在2015年和2016年連續獲得真格基金天使輪和A輪投資的小恆水餃,創始人李恆甚至拋出觀點:投資人如果真想投資消費企業,不要投資天使輪,消費品企業的成長太困難了。「消費品這個賽道,就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創業者)要挺住,無論是來自投資人的壓力、社會的壓力,還是自己內心焦慮的壓力。」
「成為網紅,可能是很多公司塑造品牌的第一步。但僅僅是網紅遠遠不夠,一定是『網紅+時間』才能等於品牌。」網紅雪糕鍾薛高的創始人林盛也如此表態。
這場分享會由新浪財經聯合尋找中國創客共同推出,在第一場主題為「迎接消費新常態」。分享會上,另一個焦點話題就是「直播帶貨」。「直播帶貨在未來幾年可能會製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就像外賣行業一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吳世春認為,直播已變成行業基礎設施,會改變很多行業,「未來和阿里競爭的不是京東,而是直播電商。」
「網際網路創業公司3年ipo的很多,但消費品賽道是個慢工細活」
談及「一杯咖啡」的事件,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表示,做國潮新品牌最需要的是耐心,一個國潮品牌需要通過不斷的打磨,企業如果拔苗助長,就會在過程中會失去品質和企業文化。
鍾薛高創始人林盛也認為,打造一個品牌需要時間。
「就像過去上CCTV是打造品牌第一步,如果今天一家公司想要塑造品牌,成為網紅品牌可能會是第一步。但僅成為網紅是遠遠不夠的,一定是『網紅+時間』才能等於品牌。」
「比如大家現在會說鍾薛高是網紅(冰激凌),那麼7、8年以後沒人會說它是網紅,會說它是冰激凌品牌。」林盛說。
對於消費品公司的發展節奏,李恆表示,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投資人如果真想投資消費企業,不要投資天使輪,投資A輪以後的消費品公司。這是因為,消費品成長太困難了,它的成長是有曲線的。
「從創業者的角度來看,如果創業者選擇了消費品這個賽道,那麼就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去潛心好好做產品。」李恆說,「一定要挺住,無論是(來自於)投資人的壓力、社會的壓力,還是自己內心焦慮的壓力,都要挺住。」
2015年1月小恆水餃獲得真格基金和青松基金的天使輪投資,投資金額數百萬人民幣。著名投資人、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曾在多個公開場合為小恆水餃打廣告,「我們投了一個水餃店,叫小恆水餃。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就想(吃)小恆水餃。」
在李恆看來,消費品是有爆發期的,但在消費品爆發期到來之前會有很長的成長周期,消費品的成長急不來。
他提到已有49年歷史的美國連鎖咖啡店星巴克。「星巴克從進入中國,到現在全國幾千家店經歷了20多年的時間,它(在中國)真正的爆發期從2010年才開始。」
星巴克在中國的第一家店於1999年1月開業,位於北京商務中心區的核心地段國貿中心。從1999年在北京開出第一家店起,星巴克整整虧損了九年。2000年5月,星巴克才進入上海和香港市場。
「星巴克在中國市場有15年的成長時間,期間增長很慢。」李恆說,這也是消費品都會面臨的成長問題。
「網際網路的創業公司三年登陸納斯達克,這種故事很多,但是創業者一旦選擇了消費品這個賽道,就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李恆認為,中國的國貨時代已經到來,很多消費品都會有爆炸式的增長。消費品創業者一定要有耐心,自己算好時間節點,花時間慢慢做。當產品品質提升了,增長近在咫尺。
供應鏈痛點: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稀缺、生產線上防不住毛髮脫落
「供應鏈一直以來是鍾薛高比較大的痛點。」
談到供應鏈,林盛表示,我們在進入製造行業後會發現,很多地方的供應鏈存在低端產能過剩,高端、優質產能稀缺的問題。因此鍾薛高在尋找供應鏈的過程中比較辛苦。
林盛還表示,鍾薛高最終選擇比較「重」的方式,就是自己搭建供應鏈。鍾雪糕通過自己採購設備、搭建管理團隊、優化產品線流程以及品控流程。
「我們先管好自己,再逐步向上遊原材料供應商提出質量要求。」林盛說。
但供應鏈上的質量把控仍是難點,林盛表示,前不久鍾薛高通過改造連體工作服防止毛髮的脫落,即便這樣依然做不到萬無一失,「因為你防不住工人的眼睫毛偶爾會脫落。」他說,「因此供應鏈的完善這條路,對於鍾薛高來說還很長,是一個不斷優化和精簡的過程,沒有任何技巧。」
「對於餐飲行業來說,供應鏈是重中之重。」李恆說,從第一家店開始到現在幾百家店,小恆水餃一直使用自己的工廠,而不是代工廠。
「小恆水餃的工人在工廠全程穿著太空服工作,但還是無法避免毛髮的掉落,或者是水餃中存在顆粒的問題。」
在李恆看來,儘管自建供應鏈的過程很重,很痛苦,但是這個選擇是必要並且正確的。「正如林總剛才講,眼睫毛的脫落會影響品質,小恆水餃也一直在學習、迭代,目前的供應鏈還不算100%的智能化、工業化、機械化,我們還在通過引進高端檢測設備檢查水餃是否存在細小顆粒。
談及如何面對像哈根達斯這樣的競爭對手,林盛說,「哈根達斯這樣的行業巨頭實際上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對象。」他認為,從產品上、技術上,鍾雪糕都能感受到哈根達斯產品研發的積澱和深度。例如,當我們去研究一些冰激凌的配方,個別配料往往會讓我們不明覺厲,不知道這個配料在口感上是發揮什麼作用的。這個就是我們在產品研發技術上的盲區。「國外某牌子配方裡是牛奶的,看配方表裡又有紅糖,但是吃不出來,這讓人很驚奇。這個物質在產品裡對風味、組織結構是否有不知道的作用,薛忠高還不行,需要學習。」
林盛直言,「我們認為鍾雪糕在產品研發上還是不夠強。」
「目前來看,鍾薛高和哈根達斯還不存在競爭的問題,從銷量、品牌認知度等方面鍾薛高和哈根達斯還不在一個層面上,競爭不到一起去。」
直播會破壞品牌價值體系嗎?「我認為會的」
因董明珠、梁建章等一批企業大佬頻繁現身直播帶貨,2020年被很多人認為是網際網路直播元年。實際上,國內直播市場已逐漸形成規模,據統計,2019年國內直播市場突破了1000億規模,快手加抖音兩家DAU近7億的短視頻公司,從中佔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
為什麼將2020年定義為直播元年?吳世春認為,「明星、企業家、素人都走進直播間,是因為直播蘊含巨大商業機會。」在他看來,直播的興起有以下兩個背景因素,一方面,中國目前需要拉動消費和內需;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提升就業,而直播就是能夠解決就業壓力、提升消費的商業場景。
「未來跟阿里競爭的不是京東,而是直播電商。」吳世春表示,直播不會是曇花一現的一朵浪花,而是一個大的趨勢。「未來中國最大的就業人群就是直播的主播。」
他認為,直播將成為一種基礎服務能力,而不僅僅是一種商業模式,直播帶來的改變將會滲透各行各業。直播已變成行業基礎設施,接下來直播會改變電商、教育、健身、相親等行業。在吳世春看來,未來跟阿里競爭的不是京東,而是直播電商。
但對於品牌來說,直播帶來了什麼?
作為網紅雪糕,鍾薛高的直播是必不可少的。林盛介紹,鍾薛高的直播分為兩部分,一個是行業內自己的直播,這是平臺要求,和店鋪權重有關,「和交作業一樣,每天都要直播。」但「這部分流量不大,也可能是我們自己沒做好。」第二是每年找其他主播,比如李佳琪來做直播,「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來講,今年產能受疫情影響、供應不上,對主播和用戶都很抱歉,我們品牌不會大規模用主播。」
當吳世春拋出「直播會破壞品牌價值體系嗎」的問題,林盛直接回答:「會的。」
「我認同直播室是大勢,但未來直播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應該有一些改變。不是主播靠低價把產品帶給用戶,我們並不只是單純依靠價格,而是要傳播價值。這個主播真的了解這個產品、品牌背後的價值,用戶也購買主播的價值觀 ,未來是多元化的直播。」
餐飲業收到疫情影響很大,為此李恆在最艱難的2月到5月期間找來大V在微店、淘寶、京東、抖音等平臺直播。「一開始不行,因為沒有粉絲,找了幾個大v合作,後面上了新聞聯播,抖音漲粉很多後一下子流量上來了。但我個人直播比不上大V(的流量)。」